《張氏醫通》~ 卷十四 (19)
卷十四 (19)
1. 狂門
生鐵落飲,治狂妄不避親疏。
鐵落(用生鐵火燒赤沸。砧上鍛之有花粉粉墜地。取升許。用水二斗煮取一斗。入下項藥),石膏(二兩),龍齒(醋煅。飛),白茯苓,防風(各兩半),黑參,秦艽(各一兩)
為粗末。入鐵落汁中煮取五升。去滓。入竹瀝一升和勻。溫服二合。日三服。
來蘇膏,治遠近風癇。心病風狂。牙關不開。痰涎潮塞。
白話文:
用生鐵火燒至赤紅,在砧板上鍛打,使其有粉末掉落,取一升左右的粉末,用兩斗水煮至一斗,加入石膏(二兩)、龍齒(醋炒研磨)、白茯苓、防風(各兩半)、黑參、秦艽(各一兩),研成粗末,放入鐵落汁中煮至五升,去渣,加入竹瀝一升,混合均勻,溫服兩合,一天三次。來蘇膏則用於治療遠近風癇、心病風狂、牙關緊閉、痰涎阻塞。
皂角(二兩。大挺不蛀者。去皮弦子。切)
用酸漿水二升。浸透揉汁。砂鍋內以文武火熬。用槐柳枝攪熬成似膏藥。攤夾紙上陰乾。如遇病人。取掌大一片。用溫漿水化在盞內。將小竹管盛藥。扶病人坐定。微抬起頭。以藥吹入左右鼻孔內。良久扶起。涎出為效。啜溫鹽湯一二口。其涎即止。忌雞魚生硬濕面等物。
戴人三聖散,治濕痰壅塞。
瓜蒂(炒微黃),防風(各二兩),藜蘆(半兩)
為散。每服四五分。以薤汁三盞。慢火熬至一盞。去滓澄清。放溫徐徐服之。以吐為度。不必盡劑。
白話文:
取皂角二兩,挑選大而堅硬不蛀的,去皮和弦子,切碎。用酸漿水二升浸泡至軟透,然後揉出汁液。將汁液放入砂鍋,用文武火熬煮,邊熬邊用槐柳枝攪拌,熬至像膏藥一樣的稠度。攤在夾紙上陰乾。遇到病人時,取掌心大小的一片,用溫熱的酸漿水化開在碗內。用小竹管盛藥,扶病人坐好,略微抬起頭,將藥吹入左右鼻孔內。過一會兒扶病人起來,若有涎液流出,則藥效顯著。喝一兩口溫熱的鹽湯,涎液就會停止。忌食雞肉、魚肉、生硬食物和濕面等。
此外,可以用三聖散治療濕痰壅塞。
將瓜蒂炒至微黃,防風和藜蘆各取二兩,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四五分,用薤汁三盞,慢火熬至一盞,去渣滓澄清,放溫後慢慢服用,以吐出痰液為度,不必服用完畢。
洗心散(局方),治心經積熱痰盛。口舌生瘡。不大小便。
麻黃(連節。一兩),當歸(二兩),大黃(酒拌曲裹煨。三兩),白朮(生用),芍藥,荊芥(各一兩。),甘草(炙。二兩)
為散。每服三四錢。生薑三片。薄荷七葉。水煎。去滓溫服。或茶清調服三錢。日再服。又方。無白朮、芍藥、荊芥、甘草。多生地黃二兩。黃連、木香各五錢。
白話文:
洗心散
功用: 治療心經積熱、痰盛,症狀包括口舌生瘡、大小便不通。
組成:
- 麻黃(連節,一兩)
- 當歸(二兩)
- 大黃(酒拌曲裹煨,三兩)
- 白朮(生用,一兩)
- 芍藥(一兩)
- 荊芥(一兩)
- 甘草(炙,二兩)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三至四錢,加入生薑三片、薄荷七葉,用水煎煮,去渣後溫服。也可以用茶水調服三錢,每日服用兩次。
加減方:
若無白朮、芍藥、荊芥、甘草,可加入生地黃二兩、黃連、木香各五錢。
勝金丹,治癡病狂怒叫號。遠年近日皆效。但失心風癲。悲愁不語。元氣虛人禁用。
白砒(一錢),綠豆(三百六十粒。水浸去殼。同白砒研如泥。陰乾),肥梔子(四十枚。去殼曬乾。勿見火為末),雄黃,雌黃(俱水飛。各一錢),急性子(即白鳳仙子。去皮研。二錢)
上為極細末。和勻。瓷罐收藏。每服七八分。強人至一錢。臨服入西牛黃五七釐。冰片三五釐。細細研勻。入糕餅內食之。一方。加珍珠、(腐內煮。研),琥珀、狗實各一錢。分作二十服。臨服亦如上方。入西牛黃五釐。冰片三釐。上好白麵
白話文:
【勝金丹】,用於治療癡呆、狂躁、大喊大叫等症狀。無論是舊病還是新病,都能獲得效果。但對於因失心瘋癲所導致的情緒低落、沈默寡言,以及元氣虛弱的人則需慎用。
【白砒】(一錢),【綠豆】(三百六十粒,用水浸泡去殼,與白砒一起研磨成泥,陰乾),【肥梔子】(四十枚,去殼後曬乾,避免接觸火焰,研磨成粉末),【雄黃】、【雌黃】(兩者均需水飛處理,各一錢),【急性子】(即【白鳳仙】子,去皮後研磨,二錢)。
以上材料需研磨成極細末,混合均勻,存放在瓷罐中。每次服用量約為七八分,強壯的人可以增加到一錢。在服用時,加入【西牛黃】五至七釐,【冰片】三至五釐,一同細細研磨均勻,混入糕餅中食用。
另有一種配方,加入【珍珠】(經過腐熟後再煮,研磨)、【琥珀】、【狗實】(各一錢),分成二十份服用,每份服用時也按照上面的方法,加入【西牛黃】五釐、【冰片】三釐,上好的白麵。
一兩五錢。將面勻作二分。先將一半。入白糖霜一錢半。拌藥為餡。一半再入白糖錢半。裹外作餅。熯熟與食。食後薑湯過口。少頃即上吐下瀉而愈。不吐。以肥皂肉一錢。擂水灌吐。吐後鏽釘磨水。頻進六七次以鎮其神。永不復發。但藥中有砒。大忌燒酒。又須在團餅內以搜頑痰。方始得力。然有一服即應者。有服二三服應者。胃氣厚薄不同故也。
清神湯,治心肺虛熱。痰迷膈上。
黃連,茯苓,酸棗仁(生研),石菖蒲,柏子仁,遠志肉(各錢半),甘草(炙。五分),薑汁(少許),竹瀝(半杯)
白話文:
取一兩五錢的面粉,均勻分成兩份。先將其中一半加入白糖霜一錢半,拌勻做成餡料。另一半再加入白糖半錢,將餡料包在裡面,做成餅狀。用火烤熟後食用。吃完後喝薑湯漱口。過一會兒就會上吐下瀉,病就好了。如果沒有吐,就用肥皂肉一錢研磨成水灌下去催吐。吐完之後,將生鏽的鐵釘磨成水,多次飲用,大約六七次,就能鎮住心神,永遠不再復發。不過藥方中含有砒霜,忌食燒酒。另外,在團餅中加入一些藥材,可以清除頑固的痰液,藥效更佳。有些人服用一次藥就見效,有些人則需要服用兩三次才能見效,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胃氣強弱不同造成的。
清神湯,專門用來治療心肺虛熱、痰液阻滯心膈的病症。
藥方成分包括:黃連、茯苓、生研酸棗仁、石菖蒲、柏子仁、遠志肉(各取一錢半)、炙甘草(五分)、薑汁(少許)、竹瀝(半杯)。
水煎。食遠服。肺虛。加人參一錢。肺熱。加沙參二錢。痰壅。加半夏、南星各一錢。橘紅、栝蔞霜各六分。
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下),涼膈散(方祖),龍齒清魂散(顫振門),小柴胡湯(方祖),當歸活血湯(蓄血門),芎辛湯(頭痛門),歸脾湯(保元湯下)
白話文:
將藥材用水煎煮,飯後服用。若肺虛,加人參一錢;若肺熱,加沙參二錢;若痰壅,加半夏、南星各一錢,橘紅、栝蔞霜各六分。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下),涼膈散(方祖),龍齒清魂散(顫振門),小柴胡湯(方祖),當歸活血湯(蓄血門),芎辛湯(頭痛門),歸脾湯(保元湯下)。
2. 癇門
涼膈散(方祖),戴人三聖散(狂門),硃砂安神丸(勞倦門),小承氣湯(方祖),清神湯(狂門),妙功丸(癲門),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瀉青丸(下血門),導赤散(傷暑門),四七湯(二陳湯下),靈砂丹(金液丹下),養正丹(金液丹下),黑錫丹(金液丹下),導痰湯(二陳湯下)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白話文:
涼膈散、三聖散、硃砂安神丸、小承氣湯、清神湯、妙功丸、十全大補湯、保元湯、錢氏六味丸、八味丸、瀉青丸、導赤散、四七湯、二陳湯、靈砂丹、金液丹、養正丹、黑錫丹、導痰湯、補中益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