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四 (14)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14)

1. 腳氣門

千金竹瀝湯,治兩腳痹弱。或轉筋皮肉不仁。腹脹起如腫。按之不陷。心中惡不欲食。或患冷。

竹瀝(一升半),甘草,秦艽,葛根,黃芩,麻黃,防己,細辛,桂心,乾薑(各三錢),茯苓(六錢),防風,升麻(各四錢),附子(一枚),杏仁(三十枚)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名為「千金竹瀝湯」的中藥方劑,出自古代醫書,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兩腳痹弱: 指雙腳麻木無力,行動不便。
  • 或轉筋皮肉不仁: 指肌肉抽筋,皮膚和肉失去知覺。
  • 腹脹起如腫: 指腹部膨脹,像腫瘤一樣鼓起。
  • 按之不陷: 指按壓腹部時,腹部沒有凹陷。
  • 心中惡不欲食: 指噁心、不想吃東西。
  • 或患冷: 指身體怕冷。

方劑的藥材包括:

  • 竹瀝(一升半):竹子汁液,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的功效。
  • 甘草(4錢):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
  • 秦艽(3錢):秦艽具有祛風濕、止痺痛、清熱解毒的功效。
  • 葛根(3錢):葛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的功效。
  • 黃芩(3錢):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麻黃(3錢):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
  • 防己(3錢):防己具有祛風濕、利水消腫、解毒止痛的功效。
  • 細辛(3錢):細辛具有溫肺化痰、散寒止痛的功效。
  • 桂心(3錢):桂心具有溫脾胃、散寒止痛的功效。
  • 乾薑(3錢):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化痰止咳的功效。
  • 茯苓(6錢):茯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滲濕止瀉的功效。
  • 防風(4錢):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止痙的功效。
  • 升麻(4錢):升麻具有解表散風、升陽解毒的功效。
  • 附子(一枚):附子具有回陽救逆、溫補腎陽、散寒止痛的功效。
  • 杏仁(30枚):杏仁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

注意: 以上僅為方劑的簡單介紹,具體用藥需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用藥。

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合竹瀝。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如卒中風。口噤不能言。四肢緩縱。偏痹攣急。風經五臟。恍惚恙怒無常。手足不隨。本方去秦艽、附子、乾薑、杏仁。加獨活、芍藥、白朮、芎藭、人參、石膏、烏頭、生薑。如風毒入人五內。短氣。心下煩熱。

手足煩疼。四肢不舉。皮肉不仁。口噤不能語。本方去防己、杏仁、乾薑。加芎藭、當歸、人參、白朮、蜀椒、生薑。

白話文:

取十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七升水混合竹瀝,煮沸至三升,分三次服用,以促使發汗。適用於中風昏迷、口不能言、四肢癱瘓、半身不遂、肢體麻木、風邪侵犯五臟、精神恍惚、喜怒無常、手足不聽使喚等症狀。若上述症狀出現,則需去除秦艽、附子、乾薑、杏仁,加入獨活、芍藥、白朮、芎藭、人參、石膏、烏頭、生薑。若風毒侵入五臟,導致氣喘、胸悶煩熱、手足疼痛、四肢無力、皮膚麻木、口不能言,則需去除防己、杏仁、乾薑,加入芎藭、當歸、人參、白朮、蜀椒、生薑。

千金八風散,治風虛面青黑土色。不見日月光。腳氣痹弱。

菊花(一兩),石斛,天雄(各四錢半),人參,附子,甘草(各半兩),薯蕷,續斷,黃耆,澤瀉,遠志,細辛,秦艽,石韋,牛膝,菖蒲,杜仲,茯苓,乾地黃,防風,白朮,乾薑,萆薢(各三錢),烏頭(錢半)

白話文:

《千金方》中的「八風散」方劑,用於治療因風虛引起的臉色青黑帶土色、看不清日月、腳氣痹弱等症狀。

方劑組成:

  • 菊花(一兩)
  • 石斛、天雄(各四錢半)
  • 人參、附子、甘草(各半兩)
  • 薯蕷、續斷、黃耆、澤瀉、遠志、細辛、秦艽、石韋、牛膝、菖蒲、杜仲、茯苓、乾地黃、防風、白朮、乾薑、萆薢(各三錢)
  • 烏頭(錢半)

上二十四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不效加至二匕。

千金風引湯,治兩腳疼痹腫或不仁拘急。不得行。

麻黃,石膏,獨活,茯苓(各六錢),吳茱萸,附子,秦艽,細辛,桂心,人參,防風,芎藭,防己,甘草(各三錢),乾薑(四錢半),白朮(一兩),杏仁(六十枚)

上十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汁。服後勢緩。本方去麻黃、石膏、吳茱萸、秦艽、細辛、桂心、芎藭、防己、白朮、杏仁。加當歸、石斛、大豆。名小風引湯。並治中風腰腳疼弱。

白話文:

上藥二十四方寸匕,酒服,一日三次,無效可加至二匕。此方名為「風引湯」,主治兩腳疼痛、腫脹或麻木、僵硬、行走困難。

方劑:麻黃、石膏、獨活、茯苓各六錢,吳茱萸、附子、秦艽、細辛、桂心、人參、防風、芎藭、防己、甘草各三錢,乾薑四錢半,白朮一兩,杏仁六十枚。

將以上十七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一斗六升水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藥汁。若症狀緩解,可去麻黃、石膏、吳茱萸、秦艽、細辛、桂心、芎藭、防己、白朮、杏仁,再加當歸、石斛、大豆,此方名為「小風引湯」,主治中風導致腰腳疼痛乏力。

千金麻黃,治惡風毒氣。腳弱無力。頑痹四肢不仁。失音不能言。毒氣衝心。

麻黃(三錢),大棗(二十枚),茯苓(一兩),杏仁(三十枚),防風,白朮,當歸,升麻,芎藭,芍藥,黃芩,桂心,麥門冬,甘草(各六錢)

上十四味。㕮咀。以水九升。清酒七升。合煮取二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覆令小汗。粉之。莫令見風。

千金犀角旋覆花湯,治腳氣初起。兩脛腫滿。或入腹不仁。喘息上氣。

犀角,旋覆花,橘皮,茯苓,生薑(各六錢半),大棗(七枚),香豉(一升),紫蘇莖葉(一握)

白話文:

千金麻黃湯治療惡風毒氣、腳弱無力、頑痺四肢不仁、失音不能言、毒氣衝心等症狀。方劑包含麻黃、大棗、茯苓、杏仁、防風、白朮、當歸、升麻、芎藭、芍藥、黃芩、桂心、麥門冬、甘草等十四味藥材,將藥材研磨後,以水九升、清酒七升混合煮沸,取二升半,分四服,每日三次,夜間服用一次,服藥後需蓋好被子微微出汗,服用期間避免風寒。

千金犀角旋覆花湯治療腳氣初期,症狀包括兩脛腫滿、腹痛不仁、喘息上氣等。方劑包含犀角、旋覆花、橘皮、茯苓、生薑、大棗、香豉、紫蘇莖葉等八味藥材。

上八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相去十里久服之。以氣下小便利為度。

檳榔湯,治腳氣衝心。煩悶不識人。

檳榔,木香,茴香(等分)

水煎去滓。加童子小便一盞。薑汁數匙溫服。

酒浸牛膝丸,治腳氣枯瘦冷淡。筋骨無力。

牛膝(三兩。切),附子(一枚。炮去皮臍。切。同牛膝酒拌一宿。焙),川椒(去閉口者及子。微炒去汗。半兩),虎脛骨(一具。酥炙)

白話文:

將八味藥材研磨成粉,用八升水煮,煮到剩二升七合,分三次服用,每次服藥間隔十里路程,持續服用,直到氣順暢,小便通利為止。

檳榔湯可以治療腳氣衝心,神志不清,煩悶不識人的病症。

取檳榔、木香、茴香等量,用水煎煮去渣,加入童子尿一杯,薑汁幾匙,溫熱服用。

酒浸牛膝丸可以治療腳氣導致身體消瘦、食慾不振、筋骨無力等症狀。

將牛膝切片,附子去皮臍後切片,與牛膝酒拌勻,放置一夜後烘乾,再與川椒(去掉閉口者和籽,微炒去汗)、虎脛骨(酥炙)一起研磨成粉,製成丸藥服用。

上四味。盛生絹囊內。浸陳酒一斗。緊扎壇口。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出藥曬乾為末。苦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臥時。即用浸藥酒送下。忌食動風等物。

千金獨活湯,治腳痹冷痛。不可屈伸。

獨活(三錢),當歸,防風,茯苓,芍藥,黃耆,葛根,人參,甘草(各錢半),乾薑(炮),附子(炮。各一錢),黑豆(一合)

上十二味。以水五升。清酒一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千金烏頭湯,治風冷腳痹。疼痛攣弱。不可屈伸。

白話文:

將四味藥材裝入生絹袋中,浸泡在陳酒一斗裡,封緊壇口。春五天,夏三天,秋七天,冬十天後取出藥材,曬乾研磨成粉末,用苦酒糊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三十丸,空腹睡前用浸泡藥材的酒送服,忌食容易引起風寒的食物。

千金獨活湯可用於治療腳部麻痺、寒冷疼痛,無法屈伸的症狀。

將獨活三錢,當歸、防風、茯苓、芍藥、黃耆、葛根、人參、甘草各錢半,乾薑(炮製)、附子(炮製)各一錢,黑豆一合,一同放入水中五升,加入清酒一升,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

千金烏頭湯可用於治療因風寒引起的腳部麻痺、疼痛、攣縮,無法屈伸的症狀。

烏頭,細辛,蜀椒(各三分),甘草,秦艽,附子,桂心,芍藥(各六錢半),乾薑,茯苓,防風,當歸(各一兩),獨活(一兩三錢),大棗(二十枚)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五服。

千金半夏湯,治腳氣入腹沖胸。氣欲絕者。

半夏,桂心,人參(各三錢),乾薑(二錢),附子,甘草(炙。一錢半),細辛,蜀椒(各一錢)

上八味。水煎。分溫三服。初服稍稍進。恐氣衝上。格塞不得下耳。

沉香導氣湯,治腳氣入腹衝心。疼痛腫滿。大小便秘。

白話文:

烏頭、細辛、蜀椒各三錢,甘草、秦艽、附子、桂心、芍藥各六錢半,乾薑、茯苓、防風、當歸各一兩,獨活一兩三錢,大棗二十枚,將以上十四味藥材用水一斗二升煎煮,取四升藥汁,分五次服用。此方名為半夏湯,可治療腳氣入腹衝胸,氣息將絕的症狀。

另有一方名為沉香導氣湯,用於治療腳氣入腹衝心,伴隨疼痛腫脹、大小便不通的症狀。此方由半夏、桂心、人參各三錢,乾薑二錢,附子、炙甘草各一錢半,細辛、蜀椒各一錢組成,水煎服用,分三次溫服,首次服用要少量,以免氣衝上逆,阻礙藥力下行。

羌活,白芍,檳榔(各一錢),甘草(炙。五分),撫芎,香附(一作青皮),枳殼(炒。各八分),紫蘇,蘇子,木瓜(各六分),生薑(三片)

水煎去滓。臨臥以藥汁磨沉香、木香各半錢調。

木通散,治腳氣遍身腫滿。喘逆煩悶。小便不利。

木通,紫蘇,豬苓(各一兩),桑白皮(薑汁拌炒),檳榔,赤茯苓(各二兩)

白話文:

羌活、白芍、檳榔各一錢,甘草(炙,五分),撫芎、香附(或用青皮)以及枳殼(炒)各八分,紫蘇、蘇子、木瓜各六分,生薑三片,水煎去渣。臨睡前將藥汁與磨好的沉香、木香各半錢調和服用。此方名為木通散,主治腳氣導致全身腫脹、呼吸急促、煩躁、小便不利等症狀。木通、紫蘇、豬苓各一兩,桑白皮(用薑汁拌炒)、檳榔、赤茯苓各二兩。

為散。每服半兩。入生薑五片。蔥白五莖。水煎去滓。空心熱服。

犀角散,治腳氣風毒生瘡。

犀角(鎊),天麻(煨),羌活,枳殼(炒),防風,黃耆(生),黃芩,

白蒺藜(炒。去刺),白鮮皮(酒洗。各七錢半),檳榔(一兩),甘草(炙。半兩),烏蛇(二兩。酒浸)

為散。每服八錢。生薑五片。水煎去滓。食前溫服。

千金蓖麻葉裹法,治腳氣初發。從足起至膝。脛骨腫疼。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兩,加入生薑五片、蔥白五莖,水煎去渣,空腹熱服。這是犀角散,可以治療腳氣風毒引起的瘡瘍。

犀角(磨成粉末)、天麻(煨熟)、羌活、枳殼(炒)、防風、黃耆(生)、黃芩、白蒺藜(炒去刺)、白鮮皮(酒洗,每種藥材七錢半)、檳榔(一兩)、甘草(炙,半兩)、烏蛇(二兩,酒浸)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八錢,加入生薑五片,水煎去渣,飯前溫服。

千金方中記載的蓖麻葉包裹法,可以治療腳氣初發,從腳部開始蔓延至膝蓋,脛骨腫痛。

取蓖麻葉切搗。蒸薄裹之。日二三易。即消。若冬月無蓖麻。取蒴藋根搗研。和酒糟三分。根一分。合蒸熱。及熱封裹腫上。如前法。日二即消。亦治不仁頑痹。

續命湯(方祖),越婢加朮附湯(麻黃湯下),葛根湯(麻黃湯下),四七湯(大棗下),香蘇散(傷寒門),越婢加朮湯(麻黃湯下),除濕湯(平胃散下),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湯下),清燥湯(保元湯下),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下),羌活導滯湯(小承氣湯下),當歸拈痛湯(濕門),崔氏八味丸(方祖),蘇子降氣湯(局方七氣湯下),養正丹(金液丹下),小青龍湯(桂枝湯下),平胃散(方祖),五苓散(方祖),金鈴子散(心痛胃脘痛門)

白話文:

取蓖麻葉切碎搗爛,蒸熱後薄薄地敷在患處,一天換藥兩三次,就能消腫。如果冬天沒有蓖麻葉,就取蒴藋根搗碎研磨,再與酒糟以三分酒糟和一分蒴藋根的比例混合,蒸熱後趁熱敷在腫脹處,按照之前的方法一天換藥兩次,也能消腫。這個方法還能治療麻木、僵硬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