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四 (13)
卷十四 (13)
1. 痛風門
烏頭湯(痹門),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下),導痰湯(二陳湯下),四物湯(方祖),潛行散(大補丸下),倉公當歸湯(麻黃湯下),千金大棗湯(麻黃湯下),千金防己湯(防己黃耆湯下),附子理中湯(理中湯下),千金犀角散(痹門),烏藥順氣散(中風門),五積散(平胃散下)
白話文:
痛風門
烏頭湯(可參考痹門相關論述),人參敗毒散(可參考小柴胡湯的應用方式),導痰湯(可參考二陳湯的應用方式),四物湯(此為基本方劑),潛行散(可參考大補丸的應用方式),倉公當歸湯(可參考麻黃湯的應用方式),千金大棗湯(可參考麻黃湯的應用方式),千金防己湯(可參考防己黃耆湯的應用方式),附子理中湯(可參考理中湯的應用方式),千金犀角散(可參考痹門相關論述),烏藥順氣散(可參考中風門相關論述),五積散(可參考平胃散的應用方式)。
2. 麻木門
二陳湯(方祖),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生脈散(方祖),清燥湯(保元湯下),桃核承氣湯(小承氣湯下),
二妙散(大補丸下),三痹湯(腰痛門),逍遙散(虛損門),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紫雪(火門)
白話文:
麻木門的治療方劑有:二陳湯(是基礎方),補中益氣湯(參考保元湯的用法),生脈散(是基礎方),清燥湯(參考保元湯的用法),桃核承氣湯(參考小承氣湯的用法),二妙散(參考大補丸的用法),三痹湯(在腰痛的篇章中有提到),逍遙散(在虛損的篇章中有提到),錢氏六味丸(參考崔氏八味丸的用法),紫雪(在火熱病症的篇章中有提到)。
3. 痿門
金剛丸(改定),治腎虛骨痿。不能起於床。
川萆薢(鹽酒炒),杜仲(鹽酒炒),肉蓯蓉(酒浸。去腐切。焙),菟絲子(酒煮。搗作餅。焙),巴戟肉(酒煮。各四兩),鹿胎(一具。酥炙),
上為細末。鮮紫河車。隔水熬膏。搗和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參湯、米湯。臨臥溫酒下。脾虛少食。大便不固者。加人參二兩。乾山藥三兩。精氣不固者。更加山茱萸肉二兩。
補血榮筋丸,治肝衰筋緩。不能自收持。
肉蓯蓉(酒製),菟絲子(酒煮。搗。焙),天麻(煨。各二兩),牛膝(酒煮。四兩),鹿茸(酒炙。一對),熟地黃(六兩),木瓜(薑汁炒),五味子(各一兩)
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參湯、米湯。臨臥溫酒送下。
虎潛丸(大補丸下),清暑益氣湯(保元湯下),二陳湯(方祖),四物湯(方祖),四君子湯(方祖),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導痰湯(二陳湯下),都氣丸(崔氏八味丸下),崔氏八味丸(方祖),五苓散(方祖),腎著湯(理中湯下),小青龍湯(桂枝湯下),清燥湯(保元湯下),安腎丸(虛損門),加味虎潛丸(大補丸下),滋腎丸(大補丸下),潛行散(大補丸下),二妙散(大補丸下),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白話文:
金剛丸(改良版),治療腎虛引起的骨骼痿軟,導致無法從床上起身。
藥材: 川萆薢(用鹽和酒炒過)、杜仲(用鹽和酒炒過)、肉蓯蓉(用酒浸泡,去除腐爛部分後切片烘乾)、菟絲子(用酒煮過,搗成餅狀後烘乾)、巴戟肉(用酒煮過,各四兩)、鹿胎(一具,用酥油炙烤)。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取新鮮的紫河車隔水熬成膏狀,再將藥粉和藥膏搗勻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人參湯或米湯送服,睡前用溫酒送服。若脾虛食慾不佳、大便不正常,可加入人參二兩、乾山藥三兩。若精氣不固,可再加入山茱萸肉二兩。
補血榮筋丸,治療肝衰引起的筋脈鬆弛,導致身體無法自主控制。
藥材: 肉蓯蓉(用酒製過)、菟絲子(用酒煮過後搗碎烘乾)、天麻(煨過)、牛膝(用酒煮過,四兩)、鹿茸(用酒炙烤過,一對)、熟地黃(六兩)、木瓜(用薑汁炒過)、五味子(各一兩)。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人參湯或米湯送服,睡前用溫酒送服。
其他相關藥方:
虎潛丸(歸在大補丸類別下)、清暑益氣湯(歸在保元湯類別下)、二陳湯(為基礎方)、四物湯(為基礎方)、四君子湯(為基礎方)、六君子湯(歸在四君子湯類別下)、導痰湯(歸在二陳湯類別下)、都氣丸(歸在崔氏八味丸類別下)、崔氏八味丸(為基礎方)、五苓散(為基礎方)、腎著湯(歸在理中湯類別下)、小青龍湯(歸在桂枝湯類別下)、清燥湯(歸在保元湯類別下)、安腎丸(歸在虛損門類別下)、加味虎潛丸(歸在大補丸類別下)、滋腎丸(歸在大補丸類別下)、潛行散(歸在大補丸類別下)、二妙散(歸在大補丸類別下)、補中益氣湯(歸在保元湯類別下)。
4. 百合門
百合知母湯(金匱),治百合病發汗後者。
百合(七枚。擘),知母(三錢。切)
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合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滑石代赭湯(金匱),治百合病下之後者。
百合(七枚。擘),滑石(一兩。碎),代赭石(彈子大。一枚。碎)
煎法如前。
百合雞子湯(金匱),治百合病吐之後者。
百合(七枚。擘),雞子黃(一枚)
煎百合如前。去滓。納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
百合地黃湯(金匱),治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
百合(七枚。擘),生地黃汁(一杯。)
煎百合如前。去滓。納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百合洗方(金匱),治百合病渴不瘥者。
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勿以鹽、豉也。(鹽豉。即鹽醬也)
栝蔞牡蠣散(金匱),治百合病渴不瘥者。
栝蔞根,牡蠣(熬。等分)
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百合滑石散(金匱),治百合病變發熱者。
百合(半兩。炙),滑石(一兩)
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生脈散(方祖),佐金丸(方祖)
白話文:
百合知母湯,出自《金匱要略》,治療百合病發汗後病情加重的情況。
藥材:百合(七枚,掰開),知母(三錢,切好)。
做法:先用水洗百合,浸泡一晚,等出現白色泡沫後,倒掉水。再用二升泉水煎煮百合,取一升藥液,去除藥渣。另外用二升泉水煎煮知母,取一升藥液,去除藥渣。將兩種藥液混合煎煮,取一升五合藥液,分兩次溫服。
滑石代赭湯,出自《金匱要略》,治療百合病用瀉法後病情加重的情況。
藥材:百合(七枚,掰開),滑石(一兩,搗碎),代赭石(像彈珠大小,一枚,搗碎)。
做法:煎煮方法和百合知母湯相同。
百合雞子湯,出自《金匱要略》,治療百合病嘔吐後病情加重的情況。
藥材:百合(七枚,掰開),雞蛋黃(一枚)。
做法:先煎煮百合,方法同上,去除藥渣,加入雞蛋黃攪拌均勻,再煎煮五分,溫服。
百合地黃湯,出自《金匱要略》,治療百合病,未經發汗、瀉下、嘔吐等治療,病情與初始相同的情況。
藥材:百合(七枚,掰開),生地黃汁(一杯)。
做法:先煎煮百合,方法同上,去除藥渣,加入生地黃汁一起煎煮,取一升五合藥液,分兩次溫服。
百合洗方,出自《金匱要略》,治療百合病口渴難癒的情況。
藥材:百合一升。
做法:用一斗水浸泡百合一晚,用此水洗身。洗完後吃煮餅,不要加鹽和豆豉(鹽豉指鹽醬)。
栝蔞牡蠣散,出自《金匱要略》,治療百合病口渴難癒的情況。
藥材:栝蔞根,牡蠣(用火烤過,等量)。
做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匙,每天三次。
百合滑石散,出自《金匱要略》,治療百合病出現發熱的情況。
藥材:百合(半兩,炙過),滑石(一兩)。
做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匙,每天三次。如果出現輕微腹瀉,即可停止服藥,發熱症狀也會隨之消除。
生脈散(方劑來源),佐金丸(方劑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