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四 (13)
卷十四 (13)
1. 痛風門
烏頭湯(痹門),人參敗毒散(小柴胡湯下),導痰湯(二陳湯下),四物湯(方祖),潛行散(大補丸下),倉公當歸湯(麻黃下),千金大棗湯(麻黃湯下),千金防己湯(防己黃耆湯下),附子理中湯(理中湯下),千金犀角散(痹門),烏藥順氣散(中風門),五積散(平胃散下)
白話文:
烏頭湯屬於治療痺證的方劑,人參敗毒散是在小柴胡湯的基础上加减而成,導痰湯则是二陳湯的加减方,四物湯是婦科常用方劑,潛行散是從大補丸化裁而来,倉公當歸湯是麻黃湯的加减方,千金大棗湯則是在麻黃湯的基础上加减而成,千金防己湯是防己黃耆湯的加减方,附子理中湯则是理中湯的加减方,千金犀角散属于治療痺證的方劑,烏藥順氣散属于治疗中风的门类,五積散則是平胃散的加减方。
2. 麻木門
二陳湯(方祖),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生脈散(方祖),清燥湯(保元湯下),桃核承氣湯(小承氣湯下),
二妙散(大補丸下),三痹湯(腰痛門),逍遙散(虛損門),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紫雪(火門)
白話文:
二陳湯、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生脈散、清燥湯(保元湯下)、桃核承氣湯(小承氣湯下)、二妙散(大補丸下)、三痹湯(腰痛門)、逍遙散(虛損門)、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紫雪(火門)。
3. 痿門
金剛丸(改定),治腎虛骨痿。不能起於床。
川萆薢(鹽酒炒),杜仲(鹽酒炒),肉蓯蓉(酒浸。去腐切。焙),菟絲子(酒煮。搗作餅。焙),巴戟肉(酒煮。各四兩),鹿胎(一具。酥炙),
上為細末。鮮紫河車。隔水熬膏。搗和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參湯、米湯。臨臥溫酒下。脾虛少食。大便不固者。加人參二兩。乾山藥三兩。精氣不固者。更加山茱萸肉二兩。
白話文:
金剛丸(改定)
功用: 治腎虛骨痿,不能起於床。
配方:
- 川萆薢(鹽酒炒),杜仲(鹽酒炒),肉蓯蓉(酒浸,去腐切,焙),菟絲子(酒煮,搗作餅,焙),巴戟肉(酒煮,各四兩),鹿胎(一具,酥炙)
製法: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
- 加入鮮紫河車,隔水熬膏。
- 將藥粉和藥膏充分混合,搓成梧子大小的丸子。
用法:
- 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參湯或米湯送服。
- 臨睡前用溫酒送服。
加減:
- 脾虛少食,大便不固者,加人參二兩,乾山藥三兩。
- 精氣不固者,更加山茱萸肉二兩。
注釋:
- 括號內為藥材的炮製方法。
補血榮筋丸,治肝衰筋緩。不能自收持。
肉蓯蓉(酒製),菟絲子(酒煮。搗。焙),天麻(煨。各二兩),牛膝(酒煮。四兩),鹿茸(酒炙。一對),熟地黃(六兩),木瓜(薑汁炒),五味子(各一兩)
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參湯、米湯。臨臥溫酒送下。
虎潛丸(大補丸下),清暑益氣湯(保元湯下),二陳湯(方祖),四物湯(方祖),四君子湯(方祖),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導痰湯(二陳湯下),都氣丸(崔氏八味丸下),崔氏八味丸(方祖),五苓散(方祖),腎著湯(理中湯下),小青龍湯(桂枝湯下),清燥湯(保元湯下),安腎丸(虛損門),加味虎潛丸(大補丸下),滋腎丸(大補丸下),潛行散(大補丸下),二妙散(大補丸下),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
白話文:
補血榮筋丸用於治療肝臟衰弱導致筋骨无力、无法自行支撑的情况。方剂包括:肉蓯蓉(酒制)、菟丝子(酒煮、捣、焙)、天麻(煨)、牛膝(酒煮)、鹿茸(酒炙)、熟地黄、木瓜(薑汁炒)、五味子,各取二两,牛膝取四两,鹿茸取一对,熟地黄取六两。将所有药材研磨成粉末,用蜜丸制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时用参汤、米汤送服,睡前用温酒送下。
此外,文中还列举了一些其他常用的方剂,包括虎潛丸、清暑益氣湯、二陳湯、四物湯、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導痰湯、都氣丸、崔氏八味丸、五苓散、腎著湯、小青龍湯、清燥湯、安腎丸、加味虎潛丸、滋腎丸、潛行散、二妙散、補中益氣湯。
4. 百合門
百合知母湯(金匱),治百合病發汗後者。
百合(七枚。擘),知母(三錢。切)
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合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滑石代赭湯(金匱),治百合病下之後者。
百合(七枚。擘),滑石(一兩。碎),代赭石(彈子大。一枚。碎)
白話文:
「百合知母湯」出自《金匱要略》,用來治療百合病發汗後患者。將百合七枚掰開,先用水洗淨浸泡一夜,待出現白色泡沫後,倒去水,再用兩升泉水煎煮至一升,去渣。另用兩升泉水煎煮知母三錢,切片,至一升,去渣。將兩者混合,再煎煮至一升五合,分兩次溫服。
「滑石代赭湯」同樣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百合病下痢後的患者。將百合七枚掰開,與滑石一兩、代赭石一枚(彈子大小)碎開,一同煎煮。
煎法如前。
百合雞子湯(金匱),治百合病吐之後者。
百合(七枚。擘),雞子黃(一枚)
煎百合如前。去滓。納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
百合地黃湯(金匱),治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
百合(七枚。擘),生地黃汁(一杯。)
煎百合如前。去滓。納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百合洗方(金匱),治百合病渴不瘥者。
白話文:
這三種藥方都用來治療百合病,煎法基本一致,將百合切開後煎煮,去除藥渣,再加入雞蛋黃或地黃汁,煎煮至適當濃度,分次溫服。其中,百合雞子湯適合已經吐過的人,百合地黃湯適合沒有吐下發汗,病症和剛發病時一樣的人,百合洗方則適合感到口渴卻無法緩解的人。
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勿以鹽、豉也。(鹽豉。即鹽醬也)
栝蔞牡蠣散(金匱),治百合病渴不瘥者。
栝蔞根,牡蠣(熬。等分)
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百合滑石散(金匱),治百合病變發熱者。
百合(半兩。炙),滑石(一兩)
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生脈散(方祖),佐金丸(方祖)
白話文:
取百合一升,用一斗水浸泡一夜,用此水洗澡。洗完後,將百合煮成餅食用,不可添加鹽或醬。
栝蔞牡蠣散,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百合病導致的口渴難癒。將栝蔞根和牡蠣(熬製,等分)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匕,一天三次。
百合滑石散,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百合病引發發熱者。將百合(半兩,炙烤)和滑石(一兩)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匕,一天三次。應略微利尿,停止服用時熱度就會消退。
生脈散和佐金丸,出自《方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