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五 (28)
卷五 (28)
1. 胸痹
金匱云: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也。」
陽微在胸中氣分上看,故曰陽微知在上焦;陰弦在陰脈上看,如陰寒之脈,上於胸中氣分,則為胸痹;如陰脈上乘於心,則為心痛也。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上條是言不及,此則言太過也。平人,蓋言無內困虛勞,外因感冒,而患短氣不足以息者,當是胸中邪氣窒塞,腎中陽氣不得上通於胸中,故為實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寸口脈沉遲者,陽氣衰微也;關上小緊者,胃以上有陰寒結聚。所以胸中喘息咳唾,胸背痛而短氣。栝蔞性潤,專以滌垢膩之痰;薤白臭穢,用以通穢濁之氣,同氣相求也。白酒熟谷之液,色白上通於胸中,使佐藥力上行極而下耳。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心痛徹背者,胸中痰垢積滿,循脈而溢於背,背者胸之府。故於前藥但加半夏,以祛痰積之痹逆也。
胸痹心中痞痛,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痰氣結聚於胸中,胸滿溢於經脈,故從脅下逆上以搶心也。二湯,一以治胸中實痰外溢,用薤白桂枝以解散之;一以治胸中虛痰內結,即用人參理中以清理之。一病二治,因人素稟而施,兩不移易之法也。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皮枳實生薑湯亦主之。
夫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故二方皆利氣之劑,一以疏利肺氣,一以疏利胃氣也。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胸中為陽氣所居之位。今胸中之陽,痹而不舒,其經脈所過,非緩即急,失其常度。總由陽氣不運故也。用薏苡舒其經脈,附子復其胸中之陽,則大氣一轉,陰濁不留,胸際曠然若太空矣。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
心中痞者,心氣逆於上也。上氣逆,則中下亦逆;氣逆,則經脈亦逆,故為諸逆也。上下氣逆,脈不交通,心主孤懸於上,不得營氣以和之,故心懸痛也。桂枝行心氣以散痞,薑、棗疏中焦以通經也。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乃陰邪厥逆,而上干胸背經脈之間,牽連痛楚,亂其血氣,紊其疆界。此而用氣分之藥,則轉益其痛,勢必危殆。仲景用蜀椒、烏頭一派辛辣,以溫散其陰邪;然恐胸背既亂之氣難安,即於溫藥隊中,取用乾薑、赤脂之澀,以填塞厥氣攻衝之經隧,俾胸之氣自行於胸,背之氣自行於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今人但知有溫氣、補氣、行氣、散氣諸法,不知有填塞邪氣攻衝之竇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裡說,老師說,診脈時要注意脈象是否過強或不及。如果脈象呈現陽氣虛弱、陰氣弦緊的狀態,就會產生胸痹且感到疼痛。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身體過度虛弱。現在知道陽氣虛弱的情況發生在上焦部位,之所以會有胸痹和心痛,是因為陰氣弦緊的緣故。
陽氣虛弱從胸腔的氣分來看,所以說陽虛發生在上焦。陰氣弦緊則從陰脈來看,就像陰寒之脈,如果向上影響到胸腔的氣分,就會形成胸痹;如果陰脈上行侵犯到心臟,就會造成心痛。平常人如果沒有寒熱症狀,卻出現呼吸短促、感覺氣不夠用的情況,那是屬於實證。
前面那條講述的是陽氣不及的情況,這裡講的是陽氣太過的情況。平常人,指的是沒有內在虛弱勞損,也沒有外感風寒的情況。如果出現呼吸短促、氣不夠用,應該是胸中邪氣堵塞,導致腎中的陽氣無法向上輸送到胸腔,所以屬於實證。
胸痹這種病,會出現喘息、咳嗽、吐痰,胸部和背部疼痛,呼吸短促,把脈時寸口脈沉而遲緩,關脈則稍微緊數。可以用瓜蔞薤白白酒湯來治療。
寸口脈沉遲表示陽氣衰弱,關脈稍微緊則表示胃部以上有陰寒結聚。所以才會出現胸中喘息、咳嗽、吐痰,胸背疼痛和呼吸短促的症狀。瓜蔞性質潤滑,專門用來清除黏膩的痰液;薤白氣味臭穢,可以用來疏通污濁的氣,同氣相求。白酒是熟穀發酵的液體,顏色白,可以向上通達胸腔,輔助藥力向上作用,到達頂點後再向下走。
胸痹導致無法躺臥,心痛牽連到背部的,可以用瓜蔞薤白半夏湯來治療。
心痛牽連到背部,是因為胸中痰垢堆積滿溢,沿著經脈蔓延到背部。背部是胸部的延伸,所以在前述藥方的基礎上,加入半夏,來去除痰積造成的阻塞和逆亂。
胸痹導致胸中痞悶疼痛,氣滯在胸中,胸部脹滿,脅下之氣向上衝擊心臟的,可以用枳實薤白桂枝湯來治療,也可以用人參湯來治療。
痰和氣結聚在胸中,胸中脹滿溢出到經脈,所以從脅下向上衝擊到心臟。這兩個方子,一個是治療胸中實痰外溢,用薤白桂枝來疏散它;另一個是治療胸中虛痰內結,用人參理中來調理它。一個病用兩種方法治療,是根據個人體質來選擇,兩種方法都不會改變。
胸痹導致胸中氣塞、呼吸短促的,可以用茯苓杏仁甘草湯來治療,也可以用橘皮枳實生薑湯來治療。
呼吸短促、氣不夠用,屬於實證,所以這兩個方子都是疏通氣的藥劑,一個用來疏通肺氣,一個用來疏通胃氣。
胸痹有時緩解有時加重的,可以用薏苡附子散來治療。
胸部是陽氣聚集的地方,現在胸中的陽氣阻塞不通,使得經脈循行時,不是過於緩慢就是過於急促,失去了正常的規律,總是因為陽氣無法運行所致。用薏苡來舒緩經脈,用附子來恢復胸中的陽氣,這樣氣機就能夠正常運轉,陰濁之氣不會停留,胸腔就會像空曠的太空一樣開闊。
心中痞悶,各種氣逆和心悸疼痛的,可以用桂枝生薑枳實湯來治療。
心中痞悶,是心氣上逆導致的。上氣逆亂,則中下之氣也跟著逆亂,氣逆則經脈也逆亂,所以會出現各種氣逆的症狀。上下氣逆,脈絡不通暢,心臟孤懸於上,無法獲得營氣的濡養,所以會出現心悸疼痛。桂枝可以運行心氣,散開痞悶;生薑、大棗可以疏通中焦,通暢經脈。
心痛牽連到背部,背痛牽連到心臟的,可以用烏頭赤石脂丸來治療。
心痛牽連到背部,背痛牽連到心臟,是因為陰邪逆行向上侵犯到胸背經脈之間,牽連疼痛,擾亂血氣,紊亂界限。這種情況如果用疏通氣分的藥物,反而會加重疼痛,情況會變得更加危險。張仲景用蜀椒、烏頭這一類辛辣溫熱的藥物,來溫散陰邪,但是又怕胸背已經紊亂的氣無法安定,所以在溫熱藥物中,加入乾薑、赤石脂這些具有收澀作用的藥物,來填補陰邪衝擊的經脈通道,讓胸部的氣在胸部運行,背部的氣在背部運行,互不干擾,病痛就能夠消除。現在的人只知道用溫氣、補氣、行氣、散氣這些方法,卻不知道要用藥物來填補邪氣衝擊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