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10)

1. 脊痛脊強門

椒附散,治項背強痛。不可以顧。

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為散。每服二錢。用川椒三十粒。生薑七片。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椒。入鹽一字。空心熱服。有熱。加川羌活一撮。面赤戴陽。加蔥白二莖。火炎頭痛哄熱。加臘茶一撮。

地龍湯,治瘀積太陽經中。腰脊痛不可忍。

地龍(焙乾),肉桂(各五分),桃仁(十粒。研),羌活(二錢),獨活,甘草(炙),黃柏(姜酒炒。各一錢),麻黃(六分),蘇木(八分),當歸梢(錢半)

水煎。食遠熱服。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羌活勝濕湯(濕門),麻黃湯(方祖),五苓散(方祖),二陳湯(方祖),二妙散(大補丸下)

白話文:

椒附散

此方治療後頸和背部僵硬疼痛,不能回頭看。

藥材:

  • 炮製過的附子一枚,去除外皮和中間的臍。

將附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川椒三十粒、生薑七片,加水一碗,煎到剩七分。去掉川椒,加入少許鹽,在空腹時趁熱服用。如果身體有發熱現象,加入一小撮川羌活;如果臉色發紅、感覺頭部發熱,加入兩段蔥白;如果感到頭痛、頭部發熱得很厲害,加入一小撮臘茶。

地龍湯

此方治療因瘀血積聚在太陽經脈所引起的腰背劇痛,痛到無法忍受。

藥材:

  • 焙乾的地龍和肉桂各五分
  • 磨碎的桃仁十粒
  • 羌活二錢
  • 獨活、炙甘草、用薑汁酒炒過的黃柏各一錢
  • 麻黃六分
  • 蘇木八分
  • 當歸梢一錢半

用水煎煮,在飯後稍遠一點時趁熱服用。

其他方劑

  • 錢氏六味丸(參見崔氏八味丸的下方)
  • 羌活勝濕湯(參見濕門)
  • 麻黃湯(參見方劑的祖方)
  • 五苓散(參見方劑的祖方)
  • 二陳湯(參見方劑的祖方)
  • 二妙散(參見大補丸的下方)

2. 肩背痛門

通氣防風湯(保元湯下),逍遙散(虛損門),升陽散火湯(升麻湯下),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羌活勝濕湯(濕門)

消風散(咳嗽門),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當歸拈痛湯(濕門),神保丸(傷飲食門)近效白朮附子湯(朮附湯下),指迷茯苓丸(二陳湯下),導痰湯(二陳湯下),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聖愈湯(保元湯下),當歸龍薈丸(伊尹三黃湯下),胃苓湯(平胃散下)

白話文:

肩背痛的治療方劑

  • 通氣防風湯(類似保元湯的基礎方)
  • 逍遙散(適用於虛弱損傷的情況)
  • 升陽散火湯(類似升麻湯的基礎方)
  • 十全大補湯(類似保元湯的基礎方)
  • 羌活勝濕湯(適用於濕邪引起的疼痛)
  • 消風散(適用於咳嗽等症狀)
  • 補中益氣湯(類似保元湯的基礎方)
  • 當歸拈痛湯(適用於濕邪引起的疼痛)
  • 神保丸(適用於飲食不當引起的病症)
  • 近效白朮附子湯(類似白朮附子湯的基礎方)
  • 指迷茯苓丸(類似二陳湯的基礎方)
  • 導痰湯(類似二陳湯的基礎方)
  • 六君子湯(類似四君子湯的基礎方)
  • 聖愈湯(類似保元湯的基礎方)
  • 當歸龍薈丸(類似伊尹三黃湯的基礎方)
  • 胃苓湯(類似平胃散的基礎方)

3. 臂痛手痛門

蠲痹湯,治風濕相搏。身體煩疼。手足冷。四肢沉重。

當歸,赤芍藥,黃耆,片子薑黃,羌活(各錢半),甘草(半錢),生薑(三片),紅棗(二枚。擘)

水煎。熱服無時。

五積散(平胃散下),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導痰湯(二陳湯下),指迷茯苓丸(二陳湯下),二陳湯(方祖),薏苡仁湯(中風門),近效白朮附子湯(朮附湯下),十味銼散(四物湯下),加味逍遙散(虛損門)

白話文:

蠲痹湯,用來治療風濕互相搏擊造成的疾病,症狀有身體煩躁疼痛、手腳冰冷、四肢感覺沉重。

藥材包含:當歸、赤芍藥、黃耆、片子薑黃、羌活(各五克),甘草(兩克半),生薑(三片),紅棗(兩顆,剝開)。

用水煎煮。趁熱服用,不限時間。

以下方劑可以參考使用:五積散(平胃散的加減方)、十全大補湯(保元湯的加減方)、導痰湯(二陳湯的加減方)、指迷茯苓丸(二陳湯的加減方)、二陳湯(原方)、薏苡仁湯(參考中風篇)、近效白朮附子湯(朮附湯的加減方)、十味銼散(四物湯的加減方)、加味逍遙散(參考虛損篇)。

4. 腿痛門

虎骨四斤丸,治肝腎虛寒。而挾風濕。足膝疼痛。

木瓜,天麻,肉蓯蓉(酒洗去腐),牛膝(各一斤),附子(炮。二兩),虎脛並掌骨(一具。酥炙)

上四味。以醇酒五升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取出焙乾。切片爆燥。同附子虎骨為細末。用浸藥酒打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鹽湯。臨臥時用浸藥酒送下。浸藥酒完。以陳酒服之。如無虎脛骨。隨前後左右用掌骨亦可。

鹿茸四斤丸(局方),治腎肝俱虛。筋骨痿弱顫掉。

虎骨四斤丸去附子、虎骨。加鹿茸二具。菟絲子、熟地黃、杜仲各半斤。蜜丸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淡鹽湯。臨臥溫酒送下。

川芎肉桂湯,治宿於寒濕地。血凝腰脅痛。不能轉側。

羌活(錢半),柴胡,川芎,當歸梢,甘草,肉桂,蒼朮(各一錢),獨活,防風(各五分),漢防己(酒洗。三分),桃仁(七個。研)

水酒各一升。煎八合。食遠熱服。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舒筋三聖散(中風門),除風濕羌活湯(濕門),白朮附子湯(朮附湯下),導痰湯(二陳湯下),當歸拈痛湯(濕門),二陳湯(方祖),虎潛丸(大補丸下),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崔氏八味丸(方祖),安腎丸(虛損門),三痹湯(腰痛門),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二妙散(大補丸下),除濕湯(平胃散下),滲濕湯(理中湯下)

白話文:

腿痛

虎骨四斤丸,治療肝腎虛寒,同時又夾雜風濕導致的腿腳膝蓋疼痛。

藥材包含:木瓜、天麻、肉蓯蓉(用酒洗去腐敗部分)、牛膝(各一斤)、附子(炮製過,二兩)、虎脛骨和腳掌骨(一副,用酥油炙烤)。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醇酒五升浸泡,春天泡五天,夏天泡三天,秋天泡七天,冬天泡十天。取出後烘乾,切片後炒燥。再將它們與附子、虎骨一起磨成細末,用浸泡藥材的酒打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七十丸,飯前用鹽水送服,臨睡前用浸泡藥材的酒送服。浸泡藥材的酒用完後,改用陳酒送服。如果沒有虎脛骨,可以使用前後左右的腳掌骨代替。

鹿茸四斤丸(出自醫方書),治療肝腎都虛弱,導致筋骨痿軟、顫抖。

此方是在虎骨四斤丸的基礎上,去掉附子和虎骨,增加鹿茸二副、菟絲子、熟地黃、杜仲各半斤。用蜂蜜將藥材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空腹用淡鹽水送服,臨睡前用溫酒送服。

川芎肉桂湯,治療因長期處於寒濕之地,導致血瘀,腰脅疼痛,無法轉身。

藥材包含:羌活(一錢半),柴胡、川芎、當歸梢、甘草、肉桂、蒼朮(各一錢),獨活、防風(各五分),漢防己(用酒洗過,三分),桃仁(七個,搗碎)。

用水和酒各一升,煎煮至八合。在飯後稍遠時熱服。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的基礎方),舒筋三聖散(見中風門),除風濕羌活湯(見濕門),白朮附子湯(見朮附湯下),導痰湯(見二陳湯下),當歸拈痛湯(見濕門),二陳湯(基礎方),虎潛丸(見大補丸下),補中益氣湯(見保元湯下),崔氏八味丸(基礎方),安腎丸(見虛損門),三痹湯(見腰痛門),十全大補湯(見保元湯下),二妙散(見大補丸下),除濕湯(見平胃散下),滲濕湯(見理中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