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水腫

經云。肺移寒於腎為湧水。湧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

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

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

三陰結。謂之水。

平治權衡。去菀陳莝。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開鬼門。潔淨府。精已時復。五陽已布。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此言土虛不能制水之病。平治權衡者。使陰陽各得其平也。菀者積也。陳者久也。莝者腐也。陰陽平治。水氣自去。微動四極者。運動四肢也。溫則水氣易行。故須溫衣。不拘隧穴。名曰繆刺。腠理謂之鬼門。膀胱謂之淨府。開者發汗也。潔者滲利也。陽氣既和。陰精時復。

白話文:

古籍記載,肺部寒氣下移至腎臟就會引起湧水症。湧水患者按壓腹部會感到鬆軟,水氣停滯在大腸,走路時腸鳴聲響,感覺像袋子裡裝滿了水,這是水病的典型表現。

水病初期,眼窩上方會輕微腫脹,就像剛睡醒的樣子,頸部脈搏跳動,偶爾咳嗽,大腿內側感到寒冷,小腿腫脹,腹部逐漸膨脹。等到水病發展成型,用手按壓腹部,腹部會隨着手的移動而起伏,就像裹着水一樣,這就是水病的徵兆。

邪氣逆行,就會阻塞氣機運行,氣機不通暢就會導致水腫。

三陰經積聚病邪,稱之為水病。

治療方法需要平衡陰陽,去除積聚已久的陳腐之物,適度活動四肢,穿暖衣服,針刺相關穴位,促進排汗,利水滲濕。陽氣充足,陰精恢復,精氣自生,形體強健,骨肉相連,氣機平和。

這段話的意思是,由於脾土虛弱,無法制約水氣而引起的疾病。平衡陰陽,是指讓陰陽各得其所。積聚、久留、腐敗都是指病邪,陰陽平衡之後,水氣自然會消散。適度活動四肢,可以促進水氣運行。穿暖衣服,可以使水氣更容易流通。不拘穴位,用針刺的方法,可以開通毛孔,膀胱是淨化身體的地方,排汗、利水可以去除病邪。陽氣和諧,陰精恢復,精氣自然生成,身體就會強健,骨肉相連,氣機就會平和。

由是五陽宣布。陰水盡滌。精血自生。形肉自盛。骨肉與衣相保。大氣平矣。金匱云。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

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風水者。腎本屬水。因風而水積也。經云。並浮為風水。傳為胕腫。又曰。腎風者。面胕痝然壅。害於言。不能正偃。正偃則咳。名曰風水。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今止言外證骨節疼痛惡風。不言胕腫。脫文也。腎外合於骨。水則病骨。

白話文:

因此,五陽之氣宣發,陰水盡數滌除,精血自然生長,形體肌肉自然充實,骨骼肌肉與外衣相護,元氣也平穩了。金匱要略記載,老師說:病症有風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黃汗。風水脈象浮,外在症狀是骨節疼痛、怕風。皮水脈象也浮,外在症狀是胕腫,按壓時指頭會陷進去,不畏風,腹部像鼓一樣,不渴,應當發汗。正水脈象沉遲,外在症狀是自喘。

石水脈象沉,外在症狀是腹部脹滿但不喘。黃汗脈象沉遲,身體發熱,胸部脹滿,四肢頭面腫脹,久治不癒,必定會導致癰疽膿腫。

風水病,腎臟本屬水,因風而導致水積。經書說:脈象皆浮者為風水,傳變為胕腫。又說:腎臟有風,則面部胕腫壅塞,影響言語,不能平躺,平躺就會咳嗽,稱為風水。其根源在腎臟,其末端在肺臟,都是水積。水氣上下溢出於皮膚,所以導致胕腫。現在只說外在症狀骨節疼痛怕風,不說胕腫,是文字脫漏。腎臟外合於骨骼,水氣則會病及骨骼。

肝外合於筋。風則筋束關節。故骨節痛。脈浮惡風者。知其風水之在外也。皮水者。皮膚胕腫是也。蓋肺主氣以行營衛。外合皮毛。皮毛病甚則肺氣膹郁。當發其汗。散皮毛之邪。外氣通而鬱解矣。正水者。腎經之水自病也。經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成病。

上下溢於皮膚。胕腫腹大。上為喘呼。不得臥。標本俱病也。石水者。乃水積小腹胞內。堅滿如石。經曰。陰陽結邪。陰多陽少名石水。又曰。腎肝並沉為石水。水積胞內。下從足少陰。故不發喘。黃汗者。病水身黃。汗出如柏汁。由陽明胃熱。故見色於外。今之發熱胸滿。

四肢頭面腫者。正屬足陽明經脈之證也。熱久在肌肉。故化癰膿。

白話文:

肝臟與筋脈相連,風邪侵入則筋脈拘緊,導致關節疼痛。脈象浮而怕風,說明風邪在外。皮水是指皮膚和肌肉腫脹,這是因為肺主氣,負責運行營氣和衛氣,外合皮毛,皮毛病變嚴重,就會導致肺氣鬱結。此時應該發汗,驅散皮毛的邪氣,使外氣通暢,鬱結解除。正水是指腎經的水分本身生病,經書上說:「腎是胃的關口,關口不利,就會積水成病。」

水氣上溢於皮膚,導致肌肉腫脹,腹部膨大,上半身喘不過氣,無法平躺,是標本俱病。石水是指水積聚在小腹的胞中,堅硬如石。經書上說:「陰陽結邪,陰多陽少就叫做石水。」又說:「腎和肝氣都沉降,就叫做石水。」水積聚在胞中,向下循足少陰經,所以不會引起喘息。黃汗是指病人水腫,身體發黃,汗液像柏樹汁一樣,這是由於陽明胃熱,導致熱氣外洩。現在出現發熱,胸部脹滿,四肢頭面腫脹,正是足陽明經脈的病症。熱邪長時間停留在肌肉中,就會化為癰疽膿瘡。

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腹痛者加芍藥。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水主腎病。腎脈本沉。以其肝木過盛。火熱生風。水勢乘風上湧。所以風水之脈反浮也。素問云。腎肝並浮為風水。蓋腎肝同處。腎為陰主靜。其脈常沉。肝為陽主動。其脈常浮。二臟俱有相火。動於腎者。猶龍火之出於海。動於肝者。猶雷火之出於澤。龍起而水隨。風發而波湧。

今水從風湧。是以腎肝並浮也。水既從風而脈浮。其病在表也。骨節疼痛。表之虛也。身重。水客分肉也。汗出惡風。衛氣虛也。防己療風腫水腫。通腠理。黃耆溫分肉。補衛虛。白朮治風主汗。甘草和藥益土。薑、棗辛甘發散。腹痛者。肝邪氣塞。不得升降。再加芍藥以收陰也。

白話文:

風水脈浮,身體沉重、出汗、怕風,可以用防己黃耆湯治療。如果腹部疼痛,可以加芍藥。風水、怕風,全身浮腫,脈浮、不渴,持續出汗,沒有發燒,可以用越婢湯治療。

水主腎病,腎脈本來應該沉,但因為肝木過盛,火熱生風,水勢乘風上湧,所以風水之脈反而浮起來。素問說:「腎肝並浮為風水」,因為腎肝同處,腎屬陰主靜,其脈常沉,肝屬陽主動,其脈常浮。兩個臟腑都有相火,動於腎者,就像龍火從海中冒出,動於肝者,就像雷火從澤中發出。龍起而水隨,風發而波湧。

現在水從風湧,所以腎肝並浮。水從風湧,脈浮,疾病在表層。骨節疼痛,是表層虛弱;身體沉重,是水停滯在肌肉之間;出汗怕風,是衛氣虛弱。防己治療風腫水腫,通暢腠理;黃耆溫暖肌肉,補虛衛;白朮治療風寒,主治汗出;甘草調和藥性,益土氣;生薑、大棗辛甘發散。腹部疼痛是肝邪氣塞,不得升降,再加芍藥收斂陰氣。

若見一身悉腫而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此風氣鼓搏其水。駸駸向外。當與越婢湯發之。此因勢利導之法。且中有石膏化熱。而無上逆喘滿之虞也。

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風水脈浮。用防己黃耆湯矣。而皮水即彷彿用之。前脈論中。同一開鬼門。而標中之本則微有分。風水下郁其土氣。則用白朮崇土。薑、棗和中。皮水內合於肺。肺病則氣病。故又名氣水。金鬱泄之。水積於皮。以淡滲之。故以茯苓易白朮。加桂枝解肌以散水於外。不用薑、棗和之於中也。

白話文:

如果看到病人全身浮腫,脈象浮,不渴,而且不斷出汗,沒有發燒,這是因為風氣鼓動水液,水氣逐漸往外移動,應該使用越婢湯發散水氣。這是順應病情發展趨勢的治療方法,同時藥方中含有石膏,可以化解熱症,而不會造成上逆喘滿的風險。

皮水症是一種水氣停滯於皮膚表面的疾病,表現為四肢浮腫,水氣在皮膚中移動,四肢有麻木感。治療應該使用防己茯苓湯。如果病人出現厥逆現象,伴隨皮水症,則應該使用蒲灰散治療。

風水症脈象浮,應該使用防己黃耆湯。而皮水症則可以參考風水症的治療方法,因為兩者都是開鬼門,但治療的重點略有不同。風水症是下焦濕氣郁結,所以使用白朮來固土,薑棗和中。皮水症是水氣內合於肺,肺病屬於氣病,所以又稱為氣水症。金氣鬱結,水氣積於皮下,因此需要用淡滲的方法來治療。所以用茯苓代替白朮,加入桂枝解肌散水,不用薑棗和中。

況四肢聶聶。風在營衛。觸動經絡。桂枝安得不用耶。若皮水而見厥逆。知水漬入腎。胃病不能行陽氣於四末。故手足諸陽之本先病也。與傷寒厥而心下悸。當先治水。藥雖異而理則同也。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水。虛脹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此論少陰正水之病。其脈自見沉小。殊無外出之意。若脈見浮者。風發於外也。虛脹者。手太陰氣鬱不行。而為虛脹也。風氣之病。發其汗則已。即脈沉無他證者。當效傷寒少陰例。用麻黃附子甘草。蕩動其水以救腎邪。若見外證喘滿。知水氣之在上而不在下。即於前方除去附子。而加杏仁以救肺邪。此治金水二臟之正法也。

白話文:

如果四肢發麻、冷冰冰的,這是因為風邪入侵營衛,觸動經絡,所以一定要用桂枝來治療。如果出現水腫,並且伴隨昏厥、逆氣,就知道水邪已經侵入腎臟,胃氣無法將陽氣運行到四肢末端,導致手足陽氣不足而先病。這和傷寒導致厥逆,心下悸動一樣,都需要先治水,藥物雖然不同,但治療原理相同。

水邪的病症,脈象沉小,屬少陰;浮脈是風水,虛脹是氣水。只要發汗即可。沉脈的應該用麻黃附子湯,浮脈的應該用杏子湯。

這裡論述的是少陰正水之病,脈象沉小,沒有向外流動的趨勢。如果脈象浮,則是風邪從外入侵。虛脹則是手太陰經氣鬱結不通,導致虛浮。風邪的病症,發汗即可。如果脈象沉小,沒有其他症狀,應該按照傷寒少陰的治療方法,用麻黃附子甘草,蕩動水邪,救治腎臟。如果出現喘滿等外證,知道水氣在上不在下,就應該從之前的方劑中去除附子,添加杏仁,救治肺臟。這就是治療金水二臟的正確方法。

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主之。

里水即石水。水積膀胱內胞。而小腹硬滿如石也。首條言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腎肝並沉之象。其水潛伏於裡。矻然不動。非借風水越婢湯之法。不能激之四汔也。此言一身面目黃腫。脈沉小便不利。雖顯陽邪內動。究竟脈沉不鼓。不能破陰邪之堅壘。必需前湯加朮以發越脾氣。

俾陰邪從陽。里邪從表。一發而陰霾迅掃。此內經開鬼門法也。夫小便不利而水積為患。理固宜然。設小便自利而水道順趨。可無病水之慮矣。何至亡津作渴耶。不知金匱設以為例。意謂此證皆由小便不利所致。即使溲溺忽利。反加煩渴。此必陽邪內擾。迫其陰津下亡。當非寒去欲解之比。

白話文:

里水,也就是石水,是指水积在膀胱内,导致小腹硬满像石头一样。患者面色发黄浮肿,脉象沉细,小便不利,这是因为体内水湿停滞。即使小便通畅,也是因为体内津液不足而导致的口渴。这种情况可以用越婢加术汤或甘草麻黄汤治疗。

里水是因为水停留在体内,导致脉象沉细,腹部胀满,不喘,肾气和肝气都虚弱,水气停滞在体内。只有用越婢汤才能将水气排出体外。患者虽然面色发黄浮肿,脉象沉细,小便不利,看似阳气不足,但实际上脉象沉细,说明阴气很强,需要用越婢加术汤来增强脾气的运化能力,将阴气从阳气中分离出来,将停滞在体内的水气排出体外,才能恢复健康。

小便不利会导致水停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小便通畅,就不会出现水停滞的情况。为什么还会出现津液不足导致口渴呢?这是因为金匮要说明,这种症状都是由小便不利造成的。即使小便突然通畅,反而出现烦渴,这是因为阳气被阴气所困扰,导致阴津外泄,而不是因为寒气消退而导致的口渴。

故證雖變而治不殊。總不出越婢加朮之範圍也。按正水與石水似同而實異。正水則外證自喘。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其水之藏伏於下。積結如石可知。求其如風水皮水之脈浮。殊不可得。非用麻黃、石膏重劑發之。永無解散之期也。甘草麻黃即越婢湯之變法。

病氣本輕。但需開發肺氣於上。則膀胱氣化行矣。

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一作重)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耆芍桂酒湯主之。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

白話文:

因此,即使病症有所變化,治療方法卻不應改變,總體來說不會超出越婢加朮湯的範圍。觀察正水和石水,看似相同,實則不同。正水會出現外證喘息,其根源在腎,末端在肺;石水脈象沉伏,外證腹脹不喘,水氣藏伏於下,積結如石,可見一斑。如果想要找到如風水、皮水那樣浮的脈象,就絕不可能。除非使用麻黃、石膏等重劑發汗,否則永遠無法消除病邪。甘草配麻黃,正是越婢湯的變化用法。

病氣原本輕微,只需要疏通肺氣向上,則膀胱氣化就能順暢。

有人問道:黃汗症的病症表現為身體腫脹,發熱汗出且口渴,狀如風水,汗液沾染衣物呈現正黃色,如同柏樹汁,脈象沉伏,這是怎麼得的?醫生說:這是因為汗液出入水中沐浴,水氣從汗孔進入所致。宜用黃芪、芍藥、桂枝酒湯來治療,溫服一升,可能會心煩,服用六七天就能痊癒。如果心煩不止,那是因為苦酒阻礙了氣血流通。黃汗症的病人,雙腿會感到冰冷,即使發熱。

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臥盜汗出者。此營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

桂枝加黃耆湯主之。須臾。飲熱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取微汗。若汗不出。更服。

黃汗皆由營氣不和。水氣乘虛襲入。所以有發熱汗出。身體重痛。皮膚甲錯。肌肉瞤動等證。至於脛冷髖弛。腰下無汗。內經所謂身半以下。濕中之也。脈沉遲者。水濕之氣滲於經脈。而顯遲滯不行之狀。證雖多歧。觀其所治。咸以桂、芍和營散邪。即兼黃耆司開闔之權。杜邪氣復入之路也。

白話文:

這屬於歷節的病症。患者吃完東西就出汗,而且經常在傍晚睡覺時盜汗,這是營氣虛弱的表現。如果出汗後反而發熱,久而久之身體會出現甲錯,發熱不止的話,必然會生出惡瘡。如果身體沉重,出汗後就變得輕快,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胸痛,而且從腰部以上必然出汗,腰部以下卻不出汗,腰髖疼痛,感覺皮下有東西,嚴重者無法進食,身體疼痛沉重,煩躁,小便不利,這屬於黃汗。

治療要用桂枝加黃耆湯。服用藥物後,立刻喝一升左右的熱粥,幫助藥力發揮,蓋上被子微微出汗。如果不出汗,就再服用一次。

黃汗都是由於營氣不和,水氣趁虛而入導致的,因此會出現發熱、出汗、身體重痛、皮膚甲錯、肌肉瞤動等症狀。至於小腿冷、髖關節鬆弛、腰部以下不出汗,這是《內經》中所說的“身半以下,濕中之也”。脈象沉遲,是因為水濕之氣滲入經脈,導致經脈運行遲滯。雖然症狀很多,但治療都以桂枝、芍藥來和解營氣、散除邪氣為主,同時也加入黃耆來調和氣血,防止邪氣再次入侵。

按仲景於瘀熱壅滯之候。每云甲錯。即肌若魚鱗之狀。故發熱不止則瘀熱潰腐而為惡瘡。每言身瞤。乃經脈動惕之兆。故發汗不已。則營氣內乏。而胸中痛也。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主之。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朮湯主之。腹中軟。即當散也。

肺主一身之氣而治節行焉。今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形容水飲久積胸中不散。傷其氤氳之氣。乃至心下堅大如盤。遮蔽大氣。不得透達。只從旁邊轆轉。如旋杯之狀。正舉空洞之位。水飲佔據為言。其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辛。以通胸中陽氣。陽主開。

白話文:

根據仲景的醫學理論,瘀熱阻塞的情況,常表現為「甲錯」,也就是皮膚像魚鱗一樣。如果持續發熱,瘀熱就會潰爛,形成惡瘡。仲景還提到「身瞤」,指的是經脈跳動的徵兆。如果一直發汗,就會耗損營氣,導致胸痛。

當患者氣分出現心下堅硬、腫大如盤,邊緣像旋轉的杯子,這是水飲造成的。可以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湯治療。當汗水像蟲子一樣在皮膚表面移動,就表示病癒。如果心下堅硬、腫大如盤,邊緣像盤子一樣,這是水飲造成的,可以用枳朮湯治療。如果腹部柔軟,就表示水飲要散開了。

肺主宰全身的氣,並調節氣機運行。現在患者氣分出現心下堅硬、腫大如盤,邊緣像旋轉的杯子,這是水飲積聚在胸中,久久不散,傷害了肺的氤氳之氣,導致心下堅硬腫大,阻礙了氣機的通暢,氣只能繞著水飲轉動,就像旋轉的杯子一樣。這是指水飲佔據了胸腔,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辛,可以通暢胸中的陽氣。陽氣主開,可以驅散水飲。

陽盛則有開無塞。而水飲之陰可見晛耳。若胸中之陽不虧。當損其有餘。則用枳、術二味。開其痰結。健其脾胃。而陽分之邪。解之自易易耳。人但知枳實太過。而用白朮和之。不知痰飲所積。皆由脾不健運之故。苟非白朮豁痰利水。則徒用枳實無益耳。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張介賓曰。水本畏土。因土虛不能制水。則寒水侮所不勝。反乘脾土。氾濫為邪。其始起也。必從陰分。漸次而升。按肉如泥。腫有分界。夫水雖制於脾。而實主於腎。腎本水臟。而元氣寓焉。若腎中陽虛。則命門火衰。既不能自制陰寒。又不能溫養脾土。陰陽不得其正。則化而為邪。

白話文:

陽氣旺盛就會導致身體開張而不阻塞,而水飲這種陰邪,很容易就能看到。如果胸中的陽氣沒有虧損,就要去除多餘的陽氣,可以用枳實和白朮這兩種藥,來打開痰結,健脾胃。這樣,陽分裡的邪氣就會很容易解開。有些人只知道枳實太過,就用白朮來和解它,卻不知道痰飲積聚,都是因為脾臟不健運的緣故。如果沒有白朮來豁痰利水,單用枳實就沒有作用了。

患水病的人,眼睛下面有臥蠶,臉色紅潤有光澤,脈象沉伏。這種人會口渴,腹部膨脹,小便不利,脈象沉細微弱。這就是有水飲,可以服用瀉下藥。所有有水飲的人,腰部以下腫脹,就應該利尿;腰部以上腫脹,就應該發汗治療才能痊癒。

張介賓說:水原本懼怕土,因為土虛弱不能制約水,寒水就會侵犯脾土,反過來乘脾土,氾濫成邪氣。水飲最初產生時,一定是由陰分開始,逐漸向上蔓延。按壓身體,感覺肉質像泥一樣,腫脹有分界。雖然水受脾臟制約,但實際上屬於腎臟。腎臟是水臟,元氣寄居其中。如果腎臟陽氣虛弱,就會導致命門火衰,既不能抑制陰寒,又不能溫養脾土。陰陽失調,就會化為邪氣。

夫氣即火也。精即水也。氣之與水。本為同類。但在化與不化耳。故陽旺則化。而精即是氣。陽衰則不化。而水即為邪。凡火盛水虧則病燥。水盛火虧則病濕。故火不能化。則陰不從陽而精氣皆化為水。所以水腫之證。多屬陽虛。

喻嘉言曰。病機之切於人者。水火而已。水流濕。火就燥。水柔弱。火猛烈。水泛溢於表裡。火遊行於三焦。拯溺救焚。可無具以應手乎。經謂二陽結謂之消。三陰結謂之水。手足陽明熱結而病消渴。火之為害固已。而三陰者。手足太陰脾肺二臟也。胃為水穀之海。水病莫不本之於胃。

乃以屬之脾肺者何耶。使脾足以轉輸水精於上。肺足以通調水道而下。則胃無病水之虞矣。惟脾肺二臟之氣結而不行。後乃胃中之水日蓄。漸漬表裡。無所不到也。是則脾肺之權。可不伸耶。然其權尤重於腎。腎者胃之關也。腎司開闔。腎氣從陽則開。陽太盛則關門大開。水直下而為消。

白話文:

氣就是火,精就是水。氣和水本質相同,只是化與不化而已。陽氣旺盛就化,精氣就變成氣;陽氣衰弱就不化,水就變成邪氣。火盛水虧就容易燥熱,水盛火虧就容易濕邪。如果火不能化,陰氣就不會順從陽氣,精氣都會化成水,所以水腫通常都是陽氣虛弱造成的。

嘉言先生說,影響人體最重要的就是水火。水主濕,火主燥;水柔弱,火猛烈。水可以泛溢於表裡,火可以遊行於三焦。救溺救火,都需要對症下藥。經書說,二陽結叫做消,三陰結叫做水。手足陽明經熱結而導致消渴,火造成的危害已經很嚴重了。而三陰指的是手足太陰脾肺二臟,胃是水谷之海,水病大多都源於胃。

為什麼要歸屬於脾肺呢?因為脾負責轉輸水精上行,肺負責調節水道下行,這樣胃就不會出現水病了。只有脾肺二臟的氣結而不通,才會導致胃中的水日漸積蓄,逐漸浸潤表裡,無處不到。所以脾肺的作用不可小覷。而且脾肺的作用比腎更重要,因為腎是胃的關口,腎主開闔。腎氣順從陽氣就開,陽氣太盛就會關門大開,水就會直接向下流而導致消渴。

腎氣從陰則闔。陰太盛則關門常闔。水不通而為腫。經又以腎本肺標。相輸俱受為言。然則水病以脾肺腎為三綱矣。於中節目。尤難辨晰。金匱分五水之名。及五臟表裡主病。徹底言之。後世漫不加察。其治水輒宗霸術。不能行所無事。可謂智乎。治氣之源有三。一曰肺氣。

肺氣清。則周身之氣下行也。一曰胃氣。胃氣和。則胸中之氣亦易下行也。一曰膀胱之氣。膀胱之氣旺。則能吸引胸中之氣下行也。經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又云。上焦如霧。言其氣之氤氳如霧也。又云。膻中者臣使之官。言其能分布胸中之氣而下傳也。

白話文:

腎臟的氣息從陰經運行,就會閉合。陰氣過盛,就會導致關門常閉,水氣無法流通,進而引起腫脹。經書中又說,腎臟為本,肺臟為標,彼此相互輸送,共同受到影響。由此可見,水病主要由脾臟、肺臟和腎臟三臟主導。然而,在具體的病症上,卻很難辨別清楚。金匱要略中將水病分為五種,並詳細闡述了五臟的表裡關係及其主導的疾病。這些理論非常透徹,但後世人們卻沒有深入研究,只是盲目地依循前人的經驗治病,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真是不可取。

治療水病的根本方法有三種:第一是調理肺氣。肺氣清澈,周身之氣就能順利下行。第二是調理胃氣。胃氣和諧,胸中之氣也容易下行。第三是調理膀胱之氣。膀胱之氣旺盛,就能吸引胸中之氣下行。經書記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又說:「上焦如霧」,指的是胸中之氣像霧氣一樣氤氳。還說:「膻中者,臣使之官」,指的是膻中穴能夠調配胸中之氣,並傳輸到下焦。

夫膻中者。與上焦胸膈同位。膀胱位於腹內。膀胱之氣。空洞善容。而膻中之氣得以下運。若膀胱之氣不化。則腹已先脹。膻中之氣安能下達耶。然欲膀胱之氣化。其權在於保腎。腎以膀胱為府也。腎氣動。必先注於膀胱。屢動不已。膀胱脹滿。勢必逆奔於胸膈。其窒塞之狀。

不可名言。治法。補腎水而致充足。則精氣深藏而膀胱之脹自消。膀胱而令氣旺。則腎邪不蓄而輸化之機自裕。所以然者。以腎不補則不能藏。膀胱不補則不能瀉。凡治水腫喘促。以順肺為主。肺氣順則膀胱之氣化。而水自行矣。試以格物之理論之。凡禽畜之類。有肺者有尿。

無肺者無尿。故水道不利而成脹滿。以清肺為急。此義前人闡發不到。後人以五苓、五皮等方治水者。總之未明此旨。至於車水放塘。種種劫奪膀胱之劑。則殺人之事矣。

白話文:

膻中位於胸部,與上焦、胸膈同一個位置。膀胱位於腹部,膀胱的氣息空洞,容易容納。膻中之氣可以順利下達,如果膀胱之氣無法化解,腹部就會先脹起來,膻中之氣又怎麼能夠下達呢?想要膀胱之氣化解,關鍵在於保養腎臟,腎臟以膀胱為府,腎氣活動,必然先注入膀胱,不斷活動,膀胱就會脹滿,必然會逆流到胸膈,阻塞的狀況難以形容。

治療方法是補腎水,使腎氣充足,精氣就會深藏,膀胱的脹滿就會自然消退。膀胱的氣旺盛,腎臟的邪氣就不會蓄積,輸化之機就會寬裕。這是因為腎臟不補,就不能藏精,膀胱不補,就不能排泄。凡是治療水腫、喘促,以順暢肺氣為主,肺氣順暢,膀胱之氣就會化解,水氣就會自行排出。試著用格物致知的方法來驗證,凡是禽畜之類,有肺臟的就會有尿液,沒有肺臟的就不會有尿液。所以水道不利就會導致脹滿,以清肺為急務。這個道理以前的人沒有闡述出來,後人用五苓散、五皮散等方劑治療水腫,總體來說沒有明白這個道理。至於車前子、澤瀉等強行排泄膀胱的藥物,就是殺人的行為。

水腫有陰陽之辨。陽水者。脈息浮數。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多秘。急宜疏鑿飲、禹功散、浚川散、神芎丸、神祐丸選用。小便不通。危急旦夕者。沉香琥珀丸。陰囊腫脹。二便不通者。三白散。然驟發便劇。元氣未衰者。可用上法。若病後脾虛發腫。只宜輕劑投之。

如六君、五苓、理苓之類。俱可應用。陰水者。脈沉遲。或細緊。遍身腫。不煩渴。大便自調。或溏泄。小便雖少而不赤澀。實脾散加減。小便頻數者。濟生腎氣丸。小便有時黃赤。有時不赤。晚則微赤。此陰本陽標。未可據用溫補。先與五苓散清理其標。次與復元丹。陰陽結邪。

白話文:

水腫可以分為陽水和陰水。陽水症狀包括脈搏浮數、全身腫脹、口渴、小便赤澀、大便秘結,需要使用疏通水道、清熱利水的藥物,例如禹功散、浚川散、神芎丸、神祐丸。若小便不通,情況危急,可服用沉香琥珀丸。陰囊腫脹、大小便不通,可服用三白散。如果水腫突然發作,病情嚴重,但元氣未衰,可以使用上述方法。如果是病後脾虛導致水腫,則應該使用較輕的藥物,例如六君、五苓、理苓等。陰水症狀包括脈搏沉遲或細緊、全身腫脹、不口渴、大便正常或溏瀉、小便量少但不赤澀,需要健脾利水,例如實脾散加減。如果小便頻數,可服用濟生腎氣丸。如果小便有時黃赤,有時不赤,晚上則微赤,表示陰虛陽亢,不能直接使用溫補藥物,需要先用五苓散清理陽邪,再服用復元丹。如果陰陽皆有邪氣,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多陰少陽為石水。越婢加朮湯發之。腎肝並沉為石水。真武湯溫之。小便涓滴不通。諸藥不應。急用金液丹。灶心赤土煎湯送半錢。誤用峻利。小便不通者。理苓湯和之。經云。結陽者腫四肢。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結則不行其陰。故留結為之肢腫。五苓散分利之。水腫暴發。

脈浮喘滿。咳逆煩熱者。小青龍湯。上熱戴陽。下虛足冷。小青龍去麻黃換肉桂。加熟附子四五分。面目四肢浮腫屬濕熱。五皮散。初起脈實氣盛。五子五皮湯。面獨腫而氣急。蘇子降氣湯。煎成磨沉香調服。有一身惟面與足腫。早則面甚。晚則足甚。蘇子降氣合除濕湯各半帖和服。

白話文:

如果身體陰氣過盛、陽氣不足,就會出現石水症。可以用越婢加朮湯來治療。如果腎臟和肝臟同時虛弱,也會導致石水症。可以用真武湯溫暖身體。如果小便滴滴答答、排泄不暢,藥物也不起作用,就要緊急使用金液丹,用灶心赤土煎湯送服半錢。如果誤用峻利藥物,導致小便不通,可以用理苓湯來調和。經書中記載,陽氣阻塞就會導致四肢腫脹,因為四肢是陽氣的根本。陽氣阻塞就會影響陰氣的運行,所以會導致四肢腫脹。可以用五苓散來利水消腫。

如果水腫突然發作,脈搏浮大,呼吸急促,咳嗽逆氣,伴隨發熱煩躁,可以用小青龍湯治療。如果上半身發熱、陽氣上浮,下半身虛弱、腳冷,可以用小青龍湯去麻黃換肉桂,再加入熟附子四五分。如果面部和四肢浮腫,屬於濕熱症,可以用五皮散治療。如果水腫剛開始,脈搏強勁、氣盛,可以用五子五皮湯治療。如果只有面部腫脹,且氣喘急促,可以用蘇子降氣湯治療,煎好後磨成粉末,用沉香調服。如果全身只有面部和足部腫脹,早上面部腫脹明顯,晚上足部腫脹明顯,可以用蘇子降氣湯和除濕湯各半帖混合服用。

右半邊腫甚者。肺胃中有積滯也。導氣為先。大忌琥珀、鬱金、蘇木、五靈之類。左半邊腫甚者。肝腎間有瘀血也。散血為要。大忌胃苓。非特蒼朮性燥能阻滯惡血。即白朮亦須生用。生則有逐濕散血之功而無壅滯之患。皮水四肢腫而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感濕而腫者。其身雖腫。

而腰以下至腳尤重。防己黃耆湯加黑黃牛尿。輕者除濕湯加木瓜、大腹皮。因於氣為腫者。脈必沉伏而腫滿喘急。增損流氣飲。大腹水腫喘脹。大小便秘者。葶藶木香散。不服水土而腫。胃苓湯。病後腰腳浮腫。為有水氣。胃苓湯加黃連。因患瘡。用干瘡藥太早而致身腫。上半身甚者。

白話文:

如果腫脹主要在身體右側,可能是肺胃積滯,應以導氣為先,忌用琥珀、鬱金、蘇木等藥物。如果腫脹主要在身體左側,可能是肝腎瘀血,應以散血為要,忌用胃苓湯。蒼朮性燥,會阻滯瘀血,所以不可以用。白朮也要生用,才能發揮逐濕散血作用,避免壅滯。如果四肢腫脹且有麻木感,可以用防己茯苓湯。如果因濕氣導致腫脹,雖然全身腫脹,但腰以下至腳部會特別沉重,可以用防己黃耆湯加黑黃牛尿。輕者可用除濕湯加木瓜、大腹皮。如果因氣導致腫脹,脈象會沉伏,並且腫脹伴隨喘急,可以用增損流氣飲。如果腹部積水腫脹,並且大小便不通,可以用葶藶木香散。如果因不服水土而導致腫脹,可以用胃苓湯。如果病後腰腳浮腫,可能是水氣積聚,可以用胃苓湯加黃連。如果因患瘡,過早使用干瘡藥而導致全身腫脹,上半身腫脹更明顯。

羌活勝濕湯加升麻、白芷、蘇葉。下半身甚者。五苓散換茅朮。加木瓜、大腹皮。婦人經水先斷。後至四肢浮腫。小便不通。通身皆腫。此血化為水。名曰血分。此病乃七情乖違。脾胃虧損。不能統攝而成。最為難治。日用歸脾湯下椒仁丸一丸。藥雖峻厲。數日當效。畏而不用。

有養病害身之患。若先小便不利。後至身面浮腫。經水不通者。血為水敗也。名曰水分。用歸脾湯送葶藶丸七丸。其經脈不通而化為水。流走四肢。悉皆腫滿者。亦曰血分。其證與水腫相類。而實非水也。歸脾湯送人參丸十五丸。皆形氣不足。邪淫隧道。必用此藥以宣導其邪。

白話文:

羌活勝濕湯中加入升麻、白芷、蘇葉,適用於下半身水腫嚴重的情況。若使用五苓散,則可用茅術代替澤瀉,並加入木瓜、大腹皮。對於婦人經水先斷,之後出現四肢浮腫、小便不通、全身腫脹的情況,這是血化為水,稱為血分。此病是由於七情不順、脾胃虛弱,無法統攝水液而導致,治療起來相當困難。每日服用歸脾湯,飯後服用椒仁丸一丸。藥性雖強,但數日便可見效。若畏懼而不用,則會延誤病情,有害身體健康。

若先出現小便不利,之後才出現面部和身體浮腫,經水不通,這是血氣衰敗所致,稱為水分。可用歸脾湯送服葶藶丸七丸治療。若因經脈不通導致血氣化為水,流走四肢,引起全身腫脹,也稱為血分,症狀與水腫相似,但實際上並非水腫。可用歸脾湯送服人參丸十五丸治療。這些情況都是由於形氣不足,邪氣侵襲經脈所致,必須使用這些藥物來宣導邪氣。

佐以調補元氣。庶藥力有所仗而行。則邪自不能容。而真氣亦不致於觸傷矣。

水腫死證。見一即危。傷肝唇黑及腫。傷心缺盆平。掌無紋。傷脾臍突。傷腎足底平。傷肺背平肩聳。如卵縮向上。陰囊無縫。及莖腫腐者死。大便滑泄。水腫不消者死。加以喘滿。雖暴病。亦必不治。泄後腹脹而有青筋者死。鼻煽目青。耳焦面黑。破䐃脫肉者。死期迫矣。

先起於腹。後散於四肢者可治。先起於四肢。後歸於腹者死。如肺氣不能下行。兩足腫潰而小水全無。腹中之痛不可名狀。以手揉左則痛攻於右。揉右則痛攻於左。當臍揉熨則滿腹俱痛。叫喊不絕。利水敷臍之藥俱不效。無可治矣。

白話文:

服用藥物時,配合調補元氣,藥效才能發揮,邪氣自然無法入侵,真氣也不會受損。

水腫到了死亡的徵兆,一旦出現就非常危險。傷肝則嘴唇發黑且腫脹,傷心則鎖骨平坦,手掌沒有紋路,傷脾則肚臍突出,傷腎則腳底平坦,傷肺則背部平坦肩膀聳起,如同雞蛋般收縮向上,陰囊沒有縫隙,陰莖腫脹腐爛者都會死亡。大便滑瀉,水腫消退不了者也會死亡。再加上喘滿,即使是突然發病,也必然無救。腹瀉後肚子脹起來,並且有青筋者也會死亡。鼻子搧動、眼睛青、耳朵焦黑、潰爛脫肉者,死亡的日子已經迫近了。

水腫先從腹部開始,然後散佈到四肢者可以治癒。先從四肢開始,然後集中到腹部者就會死亡。如果肺氣無法下降,兩腳腫脹潰爛,尿液完全沒有,腹部的疼痛難以形容,用手揉左邊就痛到右邊,揉右邊就痛到左邊,按壓肚臍就整個腹部都痛,不停地喊叫,利水敷臍的藥物都無效,就無可救治了。

開鬼門之劑。麻黃、羌活、防風、柴胡、蔥白。及柳枝煎洗。潔淨府之劑。澤瀉、木通、通草、防己、葶藶、茯苓、豬苓。秋石代鹽。去菀陳莝之劑。商陸、大戟、甘遂、芫花、牽牛。宣布五陽之劑。附子、肉桂、乾薑、吳茱萸。血腫之劑。琥珀、鬱金、劉寄奴、蘇木。丹方。

白話文:

治療鬼門關疾病的藥方:麻黃、羌活、防風、柴胡、蔥白,以及柳枝煎水洗浴。清潔府庫的藥方:澤瀉、木通、通草、防己、葶藶、茯苓、豬苓。以秋石代替鹽。清除陳腐積聚的藥方:商陸、大戟、甘遂、芫花、牽牛。宣佈五陽之氣的藥方:附子、肉桂、乾薑、吳茱萸。治療血腫的藥方:琥珀、鬱金、劉寄奴、蘇木。這是丹方。

治水腫用灶心赤土升許。燒紅。乘熱以陳三白酒或火酒淋。澄清。空腹食之愈。血腫。紅酒淋服。虛人。用伏龍肝煎湯澄清。每日煮粥食之。血腫脈證俱實。大便閉者。生萊菔搗汁半盞。和白蜜少許。隔湯燉熱食之。生牛膝搗絞汁服亦通。但精滑人禁用。丹方。治水腫用蝦蟆七隻。

去頭皮足。白酒漂淨。同獨蒜四五十枚入豬肚中。白酒煮爛。去蝦蟆。食豬肚。食後溲便頻。腫即消。又方。活鱧魚一枚。去腸垢。入獨蒜滿腹。白酒煮食。食後大小便與矢氣齊通。即消。虛人。煅灰分三次砂糖調服。亦消。消後復脹者。過三四日再服一次。三次必盡。後以健脾理氣及溫腎藥調之。

白話文:

治療水腫,可以使用灶心赤土適量,燒紅後趁熱用陳酒或火酒淋上去,待其澄清後,空腹食用即可痊癒。治療血腫,可用紅酒淋服。虛弱的人,則可用伏龍肝煎湯,澄清後每日加入粥中食用。

對於血腫脈象實證,並且便秘的人,可以取生蘿蔔搗汁半杯,加入少許白蜜,隔水燉熱後食用。生牛膝搗汁服用也有通便效果,但精滑之人忌用。

治療水腫的丹方:取七隻蝦蟆,去掉頭部和腳,用白酒洗淨,與四五十枚獨蒜一起放入豬肚中,用白酒煮爛,取出蝦蟆,食用豬肚。食用後小便和排便頻繁,腫脹就會消退。

另一個方子:取一條活鱧魚,去除內臟和髒物,塞滿獨蒜,用白酒煮食。食用後大小便和排氣都暢通,腫脹就會消退。虛弱的人,可以將魚煅灰,分三次用砂糖調服,也能消腫。消腫後又復脹者,可以過三四天再服用一次,三次即可痊癒。之後,可以服用健脾理氣和溫腎的藥物調理。

水腫小便不通。諸藥不應。用車前草葉搗爛。絞自然汁一盞。入燒酒半杯燉熱。空心通口服。不過七日效。病久虛極。不勝開泄者。用薏苡四兩。湯泡煮數沸。頻與熱服即通。勿過熟。過熟即不效。赤豆煮湯代茶良。鯉焦重斤許者。和冬瓜、蔥白煮汁食。鯽魚亦佳。鱧魚作羹。

用醋勿用鹽。而千金水腫。蒜醋皆忌。以其性味之濁也。而血腫尤忌。綠頭鴨。或白鴨。同赤豆煮汁。空腹食之。切忌鹽醬。入口病必轉甚。以鹽能助腎水之邪。豆、麥助濕發熱也。不能戒者。用赤豆、大麥面盦成黃。以伏龍肝水澄清。化青鹽下之。青鹽產砂土。與煮海水成鹽不同。

白話文:

水腫、小便不暢,各種藥物都無效。可以將車前草葉搗碎,榨取汁液一杯,加入半杯燒酒,燉熱後空腹服用,最多七天就會見效。如果是長期病患,虛弱無力,無法承受瀉藥的人,可用薏苡仁四兩,用湯浸泡煮沸數次,趁熱頻頻服用,就能通暢。不要煮過熟,過熟就失去功效。用赤豆煮湯當茶喝也很有效。可以用重約一斤的鯉魚,與冬瓜、蔥白一起煮湯食用,鯽魚也有效。鱧魚可以做成羹湯,用醋調味,不要用鹽。對於千金水腫,蒜和醋都忌食,因為它們性味濁。血腫更要忌食。可以將綠頭鴨或白鴨與赤豆一起煮湯,空腹食用,絕對不能加鹽醬,否則病情會加重。因為鹽會助長腎水的邪氣,豆類和麥類會助濕生熱。如果不能完全戒掉,可以用赤豆和大麥麵混合成黃色的餅,用伏龍肝水澄清後,加青鹽服用。青鹽產自沙土,與煮海水製成的鹽不同。

能清心滋腎而無助水之患也。忌豬羊雞鵝蝦蟹麩面及一切生冷炙爆。尤戒房室憂勞醉飽。

〔診〕脈沉主水。沉而滑。浮而遲。弦而緊。皆水腫。水病腹大。脈實大者生。浮虛者死。水病腹閉。其脈沉實弦者生。沉細虛小者死。水病一身悉腫。瀉利厥逆。脈沉實者急溫之。虛大者必死。加以喘迫。此為命絕。

李士材治錢賞之遍體腫急。臍突背平。法在不治。舉家堅請用藥。以金匱腎氣丸料大劑煎服。兼進理中湯。五日不效。乃以人參一兩。生附三錢。牛膝、茯苓各五錢。小便忽通進食。計服人參四斤。附子、薑、桂各斤余而安。

白話文:

能夠清心滋腎,卻不會造成水腫的困擾。忌食豬肉、羊肉、雞肉、鵝肉、蝦、蟹、麩面以及所有生冷、油炸的食物。尤其要避免房事、憂愁勞累、過飽喝酒。

診斷脈象:脈沉代表水腫。脈沉且滑、浮且遲、弦且緊,都是水腫的徵兆。水病患者腹部腫大,脈象實大者可活,浮虛者會死。水病患者腹部緊閉,脈象沉實弦者可活,沉細虛小者會死。水病患者全身浮腫,伴隨腹瀉、嘔吐、逆氣,脈象沉實者要急救溫補,脈象虛大者必死。如果再加上呼吸困難,則為命懸一線。

李士材醫治錢賞,全身浮腫急迫,肚臍突出,背部平坦,按照常規不應治療。但全家人堅決請求用藥,於是用金匱腎氣丸加大劑量煎服,同時服用理中湯。服藥五天無效,便改用人參一兩、生附子三錢、牛膝、茯苓各五錢,小便突然暢通,食慾恢復。一共服用人參四斤、附子、生薑、桂枝各一斤多才痊癒。

劉默生治汪去塵脾虛水逆傷肺。喘嗽不食。小水不通。脈虛不勝補瀉。用茯苓五錢。澤瀉、橘紅各一錢五分。防風、肉桂、熟附各五分。二服水去。後加入參調理而安。石頑治王庸若嘔逆水腫。溲便涓滴不通。或用五苓、八正不應。六脈沉細如絲。因與金液丹十五丸。溺如泉湧而勢頓平。後以濟生腎氣培養而安。

白話文:

劉默生醫治汪去塵脾虛水逆傷肺,導致他喘咳、不思飲食,小便不通,脈象虛弱,難以補瀉。劉默生開了茯苓五錢、澤瀉、橘紅各一錢五分、防風、肉桂、熟附各五分的藥方,服用兩劑後,病情稍緩,接著又加入人參調理,汪去塵終於恢復健康。

石頑醫治王庸若嘔吐逆流、水腫、大小便閉塞,服用五苓散、八正散都無效,六脈沉細如絲。石頑便給他服用金液丹十五丸,結果王庸若小便如泉湧般暢通,病情立即好轉。之後石頑又以濟生腎氣方調養,王庸若最終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