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三·專方 (16)
卷十三·專方 (16)
1. 肺痿門
千金溫中生薑湯,治肺痿虛寒。噓吸胸滿。
生薑(一兩),桂心橘(各一兩三錢),甘草,麻黃(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兩沸去沫。然後入諸藥。合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千金生薑甘草湯,治肺痿咳唾涎沫。咽燥而渴。
生薑(半兩),甘草(炙。二錢),人參(三錢),大棗(五枚。擘)
上四味。水煎溫服。
人參蛤蚧散,治肺痿失音。咳唾膿血。或面上生瘡。
川蛤蚧(十對。酒浸。酥炙。色白形如守宮者真。若剖開如鼠皮者假),知母(酒炒),川貝母(去心),桑白皮(薑汁和蜜炙),茯苓(各三兩),人參,甘草(炙。各三兩),杏仁(去皮尖。五錢)
為散。每服三錢。不拘時。茶清或蜜水調服。
甘草乾薑湯(理中湯下),炙甘草(桂枝湯下),紫菀散(咳嗽門),固本丸(二冬膏下),劫勞散(四物湯下),越婢加半夏湯(麻黃湯下),小青龍加石膏湯(桂枝湯下),生脈散(方祖),保元湯(方祖),異功散(四君子湯下)
都氣丸(崔氏八味丸下),局方七氣湯(方祖)
白話文:
千金溫中生薑湯,治療肺虛寒引起的肺痿,症狀為呼吸時胸部脹滿。
藥材包含:生薑(約30克),桂心、橘皮(各約40克),甘草、麻黃(各約30克)。
將以上五種藥材,加入約2000毫升的水,先煮麻黃兩次沸騰,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至約500毫升,分三次溫服。
千金生薑甘草湯,治療肺痿引起的咳嗽,吐出帶有黏液的痰,咽喉乾燥口渴。
藥材包含:生薑(約15克),炙甘草(約6克),人參(約9克),大棗(五枚,切開)。
將以上四種藥材加水煎煮後溫服。
人參蛤蚧散,治療肺痿導致的失聲、咳嗽吐膿血,或臉上長瘡。
藥材包含:川蛤蚧(十對,用酒浸泡後,用奶油烤至白色,形狀像壁虎的才是真品,剖開如果像鼠皮的則是假的),知母(用酒炒過),川貝母(去心),桑白皮(用薑汁和蜂蜜拌炒過),茯苓(各約90克),人參、炙甘草(各約90克),杏仁(去皮尖,約1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9克,不拘時間,可以用茶或蜂蜜水調服。
以下是一些其他相關的方劑,可以參考使用:
- 甘草乾薑湯(可參考理中湯的組成)
- 炙甘草(可參考桂枝湯的組成)
- 紫菀散(可參考咳嗽門的相關方劑)
- 固本丸(可參考二冬膏的組成)
- 劫勞散(可參考四物湯的組成)
- 越婢加半夏湯(可參考麻黃湯的組成)
- 小青龍加石膏湯(可參考桂枝湯的組成)
- 生脈散(為常用方劑)
- 保元湯(為常用方劑)
- 異功散(可參考四君子湯的組成)
- 都氣丸(可參考崔氏八味丸的組成)
- 局方七氣湯(為常用方劑)
2. 肺癰門
皂莢丸(金匱),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
皂英(刮去皮弦子。酥炙)
上一味未之。蜜九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千金葦莖湯,治肺癰胸中甲錯。
葦莖(即蘆管。取節一升),薏苡仁(三合),桃仁(五十枚。碎),瓜瓣(即甜瓜子。半升。研。如無。栝蔞仁代之)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
皂莢滌肺胃濁垢。草藶瀉肺下水氣。葦莖通肺絡瘀塞。治肺癰鼎峙三法。
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桂枝湯下),桔梗湯(方祖),十六味桔梗湯(桔梗湯下),葶藶大棗瀉肺湯(痰飲門),
葶藶薏苡瀉肺湯(桔梗湯下),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白話文:
肺癰門
皂莢丸(出自《金匱要略》),用來治療咳嗽、氣逆上衝、時常吐出濃稠痰液,以至於只能坐著無法躺下睡覺的情況。
藥材是:
皂莢(刮去外皮及筋絡,用酥油炙烤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再用棗膏和開水送服三丸,每日三次,晚上睡前再服一次。
千金葦莖湯,用來治療肺癰導致胸中像有甲殼錯雜般的症狀。
藥材是:
葦莖(即蘆葦管,取帶節的部分一升),薏苡仁(三合),桃仁(五十枚,搗碎),瓜瓣(即甜瓜子,半升,研磨,如果沒有,可用栝蔞仁代替)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一斗煮。先煮葦莖,煮到剩五升時,濾掉藥渣,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二升。溫熱服用一升,再服一次應會吐出膿液。
皂莢能清除肺和胃中的汙濁,葶藶能瀉肺並排除體內的水氣,葦莖能疏通肺部經絡的瘀塞。這三種方法是治療肺癰的三個重要方法。
其他可用來治療肺癰的方劑還有:
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修改),桔梗湯(方劑的始祖),十六味桔梗湯(在桔梗湯的基礎上修改),葶藶大棗瀉肺湯(痰飲門中提到),葶藶薏苡瀉肺湯(在桔梗湯的基礎上修改),錢氏六味丸(在崔氏八味丸的基礎上修改)。
3. 喑門
千金酥蜜膏,治肺氣虛寒。癘風所傷。語聲嘶塞。咳唾上氣喘嗽。及寒鬱熱邪。聲喑不出。
酥,崖蜜,飴糖(各一升),生薑汁,生百部汁,棗肉,杏仁(各半升。研),柑皮(五具末)
上八味。先將杏仁和水三升。煮減半。去滓入酥、蜜、薑、飴等味。文火再熬。取二升。溫酒調服方寸匕。細細嚥之。日三服。七日痰色變。二七日唾稀。三七日嗽止。木方去百部、柑、飴。加通草、款冬令二兩。菖蒲、人參、竹茹各一兩。五味、細辛、桂心各半兩。名通聲膏。
,肺竅為風寒所襲。而致喘咳上氣。語聲嘶塞。故用薑汁、杏仁、柑皮、百部。溫散肺絡之結。膠、飴、棗肉、乳酥、崖蜜。熬膏酒服。通行脾肺之津。津回燥潤而聲自復矣。於本方中除去百部、柑皮之耗氣。膠飴之助壅。加五味、人參資肺之津。款冬、竹茹清肺之燥。桂心、細辛搜肺之邪。
通草、菖蒲利肺之竅。仍取前方中酥、蜜、杏仁、薑汁、棗肉。滋培津氣而通其聲。蓋酥蜜膏酒專滋肺胃之燥。通聲膏專資脾肺之津。津本大腸所主。故千金以此方隸諸大腸府門。
消風散(咳嗽門),二陳湯(方祖),導痰湯(二陳湯下),生脈散(方祖),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都氣丸(崔氏八味丸下),異功散(四君子湯下),代抵當丸(抵當湯下),麻杏甘石湯(麻黃湯下),古今錄驗續命湯(方祖),童真丸(虛損門),十全大補湯(保元湯下),桔梗湯(方祖),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湯下)
白話文:
[喑門]
千金酥蜜膏,可以治療肺氣虛寒,以及因為癘風(一種皮膚病)所造成的傷害。症狀像是說話聲音沙啞、咳嗽、呼吸急促、喘息,還有寒氣鬱結導致的熱邪,使得聲音發不出。
藥材包含:酥油、崖蜜、麥芽糖(各一升),生薑汁、生百部汁、棗肉、杏仁(各半升,磨成粉),橘子皮(五個,磨成粉)。
做法是先將杏仁和三升水一起煮到剩下一半,濾掉殘渣,再加入酥油、蜂蜜、生薑汁、麥芽糖等藥材,用小火繼續熬煮,直到剩下二升。服用時,用溫酒調和一湯匙的量,慢慢吞服,一天三次。服藥七天後,痰的顏色會改變;十四天後,痰會變得稀薄;二十一天後,咳嗽會停止。
另外有一個改良的配方叫通聲膏,是將原方中的百部和橘子皮去掉,加入通草、款冬各二兩,菖蒲、人參、竹茹各一兩,五味子、細辛、桂心各半兩。
這是因為肺部竅道被風寒侵襲,導致喘咳、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所以用生薑汁、杏仁、橘子皮、百部來溫散肺絡的鬱結;用膠、麥芽糖、棗肉、乳酥、崖蜜熬成膏,再用酒送服,來運行脾肺的津液。當津液恢復,乾燥得到滋潤,聲音自然就能恢復。
在原方的基礎上,去掉百部和橘子皮這類耗氣的藥材,以及容易使體內壅塞的麥芽糖,加入五味子、人參來補充肺部的津液;用款冬、竹茹來清除肺部的燥熱;用桂心、細辛來驅散肺部的邪氣;用通草、菖蒲來疏通肺部的竅道。仍然保留原方中的酥油、蜂蜜、杏仁、生薑汁、棗肉,來滋養津氣,使聲音恢復。
酥蜜膏主要滋潤肺和胃的乾燥;而通聲膏則主要補充脾和肺的津液。津液主要是由大腸來負責的,所以《千金方》將這個方子歸類在大腸的門下。
[其他提到的方劑] 消風散(咳嗽類別)、二陳湯(基礎方)、導痰湯(二陳湯的變方)、生脈散(基礎方)、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的變方)、都氣丸(崔氏八味丸的變方)、異功散(四君子湯的變方)、代抵當丸(抵當湯的變方)、麻杏甘石湯(麻黃湯的變方)、古今錄驗續命湯(基礎方)、童真丸(虛損類別)、十全大補湯(保元湯的變方)、桔梗湯(基礎方)、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湯的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