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三·專方 (11)
卷十三·專方 (11)
1. 郁門
越鞠丸,治諸郁痞悶。
香附(童便浸),蒼朮(泔浸。去粗皮。麻油炒),撫芎(童便浸。各二兩),山梔(薑汁炒黑),神麯(炒香。各一兩五錢)
滴水為丸。綠豆大。每服百丸。白湯下。陰虛多火禁用。越鞠者。若人鞠躬鬱伏。忽爾其氣發越也。香附理氣鬱。芎術開濕鬱。撫芎調血鬱。梔子治火鬱。神麯消食鬱。總以理氣為主。若濕鬱。加白朮、茯苓。熱鬱。加青黛、黃連。痰鬱。加半夏、海石。食鬱。加枳實、山楂。血鬱。加桃江、肉桂。氣鬱。加木香、砂仁。此因病變通之大略也。
火鬱湯(升麻湯下),小承氣湯(方祖),利金湯(桔梗湯下),二妙散(大補丸下),半夏厚朴湯(二陳湯下),逍遙散(虛損門),佐金丸(方祖),四君子湯(方祖),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歸脾湯(保元湯下),蘇子降氣湯(七氣湯下),四烏湯(四物湯下)
白話文:
越鞠丸,可以治療各種因為氣機鬱結導致的胸悶、腹脹等不適。
藥材組成包含:香附(用男童小便浸泡)、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去除粗糙外皮,再用麻油炒過)、川芎(用男童小便浸泡),各二兩;山梔子(用薑汁炒黑)、神麴(炒香),各一兩五錢。
將藥材研磨成粉,加水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用溫開水送服。陰虛體質且容易上火的人禁用此方。所謂「越鞠」,是指人像彎腰鞠躬般鬱悶不舒,突然之間氣機疏暢,得以伸展開來。香附可以疏理氣機鬱滯,蒼朮、川芎能化解濕氣鬱積,川芎可以調和血氣鬱滯,梔子可以清解火氣鬱積,神麴可以消除飲食積滯。總體來說,這個方子以疏理氣機為主。如果濕氣鬱滯明顯,可以加入白朮、茯苓;火氣鬱滯明顯,可以加入青黛、黃連;痰液鬱滯明顯,可以加入半夏、海石;飲食積滯明顯,可以加入枳實、山楂;血瘀明顯,可以加入桃仁、肉桂;氣滯明顯,可以加入木香、砂仁。這些是針對病症變化而進行調整的大致原則。
以下列舉一些可以搭配使用的方劑,依照症狀及體質不同選用:
火鬱湯(搭配升麻湯服用)、小承氣湯、利金湯(搭配桔梗湯服用)、二妙散(搭配大補丸服用)、半夏厚朴湯(搭配二陳湯服用)、逍遙散、佐金丸、四君子湯、錢氏六味丸(搭配崔氏八味丸服用)、歸脾湯(搭配保元湯服用)、蘇子降氣湯(搭配七氣湯服用)、四烏湯(搭配四物湯服用)。
2. 痞滿門
五膈寬中散,治七情鬱結。痰氣痞塞。遂成五膈。
厚朴(薑汁炒。二兩。),甘草(炙。一兩),木香(五錢),白豆蔻仁(三錢)
為散。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煎。入鹽一字。和滓服。
丁沉透膈湯
五膈寬中散加丁香、沉香、半夏、草果、人參、白朮、香附、砂仁、生薑、大棗。水煎服。(一方。多青皮。陳皮。神麯。麥芽)
增損流氣飲,治諸氣鬱滯。胸膈痞滿。面目浮腫。
半夏,赤茯苓,陳皮(各一錢。),甘草(炙。五分),蘇葉,香附,檳榔(大便溏者。去之),木香,大腹皮,枳殼,桔梗(各七分),人參(一錢五分),肉桂,厚朴(薑製。各八分),生薑(七片),紅棗(二枚。擘)
水煎熱服。按十六味流氣飲。以二陳加入破氣諸藥。雜合成劑。施之藜藿。往往克應。遂為名方。其木香流氣飲。依傍局方七氣、金匱四七。似覺彼善於此。然亦雜亂無章。至於分心流氣飲、分氣紫蘇飲。皆彷彿流氣。風斯愈下。今止取木香流氣。刪其繁蕪。以為存羊之意。
寶鑑木香檳榔丸,治一切滯氣。心胸腹脅痞滿。大小便澀滯不快
木香,檳榔,枳殼(炒),青皮(炒),陳皮(炒),廣朮(煨),黃連(各一兩),黃柏(炒),香附(醋炒),大黃(酒蒸),牽牛(腹滿便秘用黑者。喘滿膈塞用白者。取頭末。各二兩)
滴水為丸。豌豆大。每服三五十丸至七十丸。食遠薑湯送下。以利為度。本方去陳皮、廣朮、香附、黃連、黃柏、大黃、牽牛。加杏仁、半夏、皂角、郁李仁。蜜丸薑湯下五十丸。即御藥院木香檳榔丸。專主痰痞風秘。寶鑑方治氣痞熱秘。各有攸宜。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連理湯(理中湯下),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半夏瀉心湯下),半夏瀉心湯(方祖),指迷七氣湯(七氣湯下),理中丸(方祖),小陷胸湯(傷寒門),伊尹三黃湯(方祖),二陳湯(方祖),小柴胡湯(方祖),平胃散(方祖),枳實理中湯(理中湯下),橘皮枳實生薑湯(胸痹門),九味資生丸(四君子湯下),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清暑益氣湯(保元湯下),異功散(四君子湯下),局方七氣湯(方祖)
白話文:
痞滿門
五膈寬中散,治療因情緒不暢導致的肝氣鬱結,以及痰氣阻滯胸膈,進而形成的五種胸膈痞塞症狀。
藥材:厚朴(用薑汁炒過,二兩)、甘草(炙烤過,一兩)、木香(五錢)、白豆蔻仁(三錢)。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煮好後加入少許鹽,連同藥渣一起服用。
丁沉透膈湯
在五膈寬中散的基礎上,加入丁香、沉香、半夏、草果、人參、白朮、香附、砂仁、生薑、大棗。用水煎煮後服用。(另一個配方會加入較多的青皮、陳皮、神麴、麥芽)
增損流氣飲,治療各種氣機鬱滯、胸膈痞滿、臉部浮腫等症狀。
藥材:半夏、赤茯苓、陳皮(各一錢),甘草(炙過,五分),蘇葉、香附、檳榔(如果大便稀溏則去除)、木香、大腹皮、枳殼、桔梗(各七分),人參(一錢五分),肉桂、厚朴(用薑製過,各八分),生薑(七片),紅棗(二枚,掰開)。
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這個方子是根據十六味流氣飲的基礎,加入二陳湯,再加上一些破氣的藥物混合而成。用在普通百姓身上往往能見效,因此成為名方。其中木香流氣飲,雖然仿照了局方七氣和金匱四七,但感覺不如前者,而且顯得雜亂無章。至於分心流氣飲、分氣紫蘇飲,都像是模仿流氣飲,效果只會更差。現在只採用木香流氣飲,刪減其繁瑣的部分,以保留其精華。
寶鑑木香檳榔丸,治療各種氣機阻滯,導致心胸腹脅痞滿、大小便不暢等症狀。
藥材:木香、檳榔、枳殼(炒過)、青皮(炒過)、陳皮(炒過)、廣朮(煨過)、黃連(各一兩)、黃柏(炒過)、香附(醋炒過)、大黃(用酒蒸過)、牽牛(腹脹便秘用黑色的,喘滿胸膈用白色的,取頭部末端,各二兩)。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滴成丸,大小如豌豆。每次服用三五十丸至七十丸,在飯後用薑湯送服,以排便通暢為度。這個方子如果去除陳皮、廣朮、香附、黃連、黃柏、大黃、牽牛,改加入杏仁、半夏、皂角、郁李仁,做成蜜丸用薑湯送服五十丸,就成了御藥院的木香檳榔丸。這個方子主要治療痰引起的痞塞和風氣秘結。而寶鑑方則主要治療氣機阻滯導致的痞塞和熱結。兩者各有其適應症。
以下是一些其他相關的方劑: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類方)、連理湯(理中湯類方)、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半夏瀉心湯類方)、半夏瀉心湯(原創方)、指迷七氣湯(七氣湯類方)、理中丸(原創方)、小陷胸湯(傷寒門類方)、伊尹三黃湯(原創方)、二陳湯(原創方)、小柴胡湯(原創方)、平胃散(原創方)、枳實理中湯(理中湯類方)、橘皮枳實生薑湯(胸痹門類方)、九味資生丸(四君子湯類方)、六君子湯(四君子湯類方)、清暑益氣湯(保元湯類方)、異功散(四君子湯類方)、局方七氣湯(原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