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三·專方 (7)
卷十三·專方 (7)
1. 火門
紫雪(局方),治腳氣瘴毒。內外熱熾。狂越躁亂。心腹㽲痛。口舌生瘡。一切實火閉結。諸藥不效者。
黃金(十兩。賃金鋪中葉子有效。)
用水三斗。先煮一斗。旋添。煮至一斗為度。去金取汁煮下項藥。
石膏,寒水石(如無真者。元精石代之。),磁石(醋煅),白滑石(各五兩)
上四味。搗入前汁中。煮至五升。入下項藥。
烏犀角(鎊),羚羊角(鎊),青木香(切),沉香(研。各五錢),黑參(切),升麻(各一兩六錢),生甘草(八錢),丁香(搗研。一錢。)
上八味。入前汁中。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入下項藥。
芒硝(一兩。),焰硝(三兩)
上二味。入前藥汁中。微火上煎。柳木捶攪不住手。候有七合半。投在水盆中。半日欲凝。入下項藥。
硃砂(研細。水飛淨。五錢),麝香當門子(研。一錢二分)
上二味。入前藥中。攪勻。勿見火。寒之二日。候凝結成霜紫色。鉛罐收貯。每服一分至二分。杵細。冷水或薄荷湯調下。小兒以意量減。此即千金玄霜。局方於紫雪方中。參入甘草、丁香、硃砂三味。遂用紫雪之名。一方而兼兩方之制。但此專主石藥毒火。方中丁香一味。
用方者審之。黃金本無氣味。必鋪中葉子。曾經煉煅。煮之方有性味。以其香味易散。故較原方減小其制。
碧雪(局方),治一切積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心中煩躁。咽物妨悶。或喉閉壅塞。水漿不下。天行時疫。發狂昏憒。並皆治之。
寒水石,芒硝,石膏(煅飛),青黛,馬牙硝,朴硝,硝石,甘草(各等分)
上將甘草煎湯二升。去滓。卻入諸藥再煎。用柳木篦不住手攪。令消熔得所。卻入青黛和勻。傾入砂盆內。候冷結凝成霜。研為末。每用少許。含化咽津。不拘時候。如喉閉壅塞。不能咽物者。用小竹筒吹藥入喉中。頻用神效。
千金朴硝煎,治服石藥。成消癉大渴者。
朴硝(一斤。),芒硝(八兩),石膏(二兩),寒水石(四兩)
上四味。先納二硝於八升湯中。攪令消。以紙密封一宿取清。納銅器中。別搗寒水石、石膏。碎如豆粒。以絹袋盛之納汁中。以微火煎。候其上有漠起。以箸投中。著箸如凌雪凝白。急下瀉貯盆中。待凝取出。烈日曝乾。積熱困悶不已者。以方寸匕。白蜜一合。和冷水五合。攪和令消。頓服之。日三。熱定即止。(武德中。貴高人加金二兩)
崔氏八味丸(方祖),保元湯(方祖),既濟解毒湯(伊尹三黃湯下),火鬱湯(升麻湯下)瀉陰火升陽湯(保元湯下),升陽散火湯(升麻湯下),佐金丸(方祖),當歸龍薈丸(伊尹三黃湯下),黑錫丹(金液丹下),四君子湯(方祖),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生脈散(方祖),滋腎丸(大補丸下)
白話文:
火門
**紫雪(出自《局方》):**治療腳氣引起的瘴氣中毒,以及內外都有熱毒熾盛,導致胡言亂語、焦躁不安,心腹絞痛,口舌生瘡,各種實火閉結,其他藥物都無效的情況。
- 黃金(十兩,必須用金鋪中煉過的薄片才有效):
- 先將三斗水煮開,煮掉一斗後再加入剩餘的水。總共煮到剩下一斗水的量後,將黃金取出,把藥汁留著備用。
- 石膏、寒水石(如果沒有真的寒水石,可以用元精石代替)、磁石(用醋煅燒過)、白滑石(各五兩):
- 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放入之前煮好的藥汁中,繼續煮到剩下五升。再加入以下藥材。
- 烏犀角(鎊成碎塊)、羚羊角(鎊成碎塊)、青木香(切片)、沉香(研成粉末,各五錢)、黑參(切片)、升麻(各一兩六錢)、生甘草(八錢)、丁香(搗碎研磨,一錢):
- 將以上八種藥材放入之前的藥汁中,煮到剩下一升五合。濾去藥渣後,再加入以下藥材。
- 芒硝(一兩)、焰硝(三兩):
- 將以上兩種藥材加入之前的藥汁中,用小火煎煮,並用柳木棍不停攪拌,煮到剩下七合半時,倒入水盆中。過半天藥汁會開始凝固,再加入以下藥材。
- 硃砂(研成細粉,用水淘洗乾淨,五錢)、麝香當門子(研成粉末,一錢二分):
- 將以上兩種藥材加入之前的藥汁中,攪拌均勻。不要再加熱,放置兩天,等藥汁凝結成霜狀,呈現紫色,用鉛罐裝起來保存。每次服用一分到二分,搗細後用冷水或薄荷湯調服。小孩用量酌情減少。這就是千金玄霜。 《局方》在紫雪方的基礎上,加入了甘草、丁香、硃砂三味藥,因此稱之為紫雪。這個方子實際上結合了兩個方子的做法,但主要用於治療礦物藥中毒引起的火熱之症。方中丁香一味藥的用量,要謹慎使用。 用此方的人要注意,黃金本身沒有氣味,一定要用金鋪中煉製過的金箔,煮過後才會有藥性。因為黃金的香味容易散失,所以用量比原方減少了。
**碧雪(出自《局方》):**治療各種體內積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心中煩躁,吞嚥困難,或喉嚨閉塞,水都難以下嚥,以及流行性疾病導致的發狂昏迷等症狀。
- 寒水石、芒硝、石膏(煅燒後研成粉末)、青黛、馬牙硝、朴硝、硝石、甘草(各等分):
- 先將甘草煎煮成兩升藥湯,濾去藥渣,再將剩餘的藥材加入藥湯中一同煎煮。用柳木篦子不停攪拌,使其溶解均勻。再加入青黛攪拌均勻,倒入砂盆中,待冷卻凝結成霜狀後,研成粉末。每次取少量含在口中,慢慢嚥下。不拘服用時間。如果喉嚨閉塞,無法吞嚥,可以用小竹筒將藥粉吹入喉中。頻繁使用效果很好。
**千金朴硝煎:**治療服用礦物藥後,導致消渴症(糖尿病)口渴難耐的症狀。
- 朴硝(一斤)、芒硝(八兩)、石膏(二兩)、寒水石(四兩):
- 先將朴硝和芒硝放入八升藥湯中,攪拌使其溶解。用紙密封一個晚上,然後取出清澈的藥液。將藥液倒入銅器中。另外搗碎寒水石和石膏,使其如豆粒大小,用絹袋裝好,放入藥液中。用小火煎煮,等到藥液表面出現白色泡沫時,用筷子測試,如果筷子上出現像冰雪一樣凝白的物質,立刻將藥液倒入盆中,待藥液凝固後取出,放在烈日下曬乾。如果體內積熱嚴重,感到困倦煩悶,可以取一方寸匕的藥末,加入一合白蜜和五合冷水,攪拌均勻後,一次性頓服。每日三次,等熱症消退後就停止服用。 (武德年間,有位高貴的人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增加了黃金二兩。)
其他方劑:
- 崔氏八味丸(方祖)
- 保元湯(方祖)
- 既濟解毒湯(伊尹三黃湯下)
- 火鬱湯(升麻湯下)
- 瀉陰火升陽湯(保元湯下)
- 升陽散火湯(升麻湯下)
- 佐金丸(方祖)
- 當歸龍薈丸(伊尹三黃湯下)
- 黑錫丹(金液丹下)
- 四君子湯(方祖)
-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 生脈散(方祖)
- 滋腎丸(大補丸下)
2. 傷飲食門
枳實導滯湯,治傷濕熱之物。痞悶不安。
枳實(炒。三錢),白朮(炒焦。五錢),茯苓(三錢),黃芩(酒炒。二錢),黃連(薑汁炒。三錢),澤瀉(炒。二錢),大黃(酒蒸。一兩),神麯(炒。四錢),生薑(三片)
水煎。食遠服。此枳朮丸合三黃湯。而兼五苓之制。以祛濕熱宿滯也。
木香化滯湯,治氣食痞結。腹微痛。不思飲食。
半夏,甘草(炙。),草豆蔻(研。各一錢),柴胡,木香,橘皮(各六分),枳實(炒),當歸(各四分),紅花(一分),生薑(五片)
水煎。食遠稍熱服。
保和丸,治宿食酒積。
山楂肉(薑汁泡。二兩),半夏(薑汁。炒),橘紅(炒),神麯(炒。便血。用紅曲),麥糵(炒。去殼),茯苓,連翹,萊菔子,黃連(薑汁炒。各五錢)
為末。水泛為丸。每服二錢。茶清送下。本方加炒白朮二兩。名大安丸。按保和丸、大安丸中麥糵傷腎。菔子傷肺胃之氣。恐非丸劑所宜久服之品。當易枳實、香附子。功用不殊。而不致傷犯先後天之真氣也。
紅丸子,治宿食冷積作脹。
荊三稜(炒),蓬莪朮(煨),青皮(炒),陳皮(炒),乾薑(炮。等分)
為末。陳酒麴糊丸。梧子大。礬紅為衣。每服三十五丸。食前沸湯下。小兒量減。
葛花解酲湯,治傷酒嘔吐胸痞。小便不利。
葛花,白豆蔻,砂仁(炒。各一錢),青皮(炒),神麯(炒),澤瀉,乾薑(各五分),白朮(炒。八分),人參,橘紅,茯苓,豬苓(各四分),木香(一分)
水煎服。但得微汗。則酒濕去矣。
按此雖本五苓、四君子。益入葛花、豆蔻等辛散之味。大損元氣。世人不知。妄謂方中人參有補益之功。恃此縱飲。是自伐其天也。
曲糵丸,治酒積成癖。腹脅滿痛。後便積沫。
神麯(炒),麥糵(炒。去殼。各一兩),黃連(半兩。同巴豆七粒炒。去巴豆)
為末。水泛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薑湯下。酒積下白沫。加炮姜二錢。下鮮血。倍黃連。下瘀血。加紅曲一兩。
塌氣丸,治肝氣乘脾腹脹。
胡椒(一兩。),蠍尾(去毒。滾醋泡去鹽。炒香。半兩)
為末。曲糊丸。粟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
神保丸,治心胸腹脅脹痛。大便不通。宿食不消。
塌氣丸加木香二錢五分。巴豆霜二分半。本方中胡椒用二錢五分。蠍用全者七枚。為末。湯浸蒸餅丸。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丸。空心。薑湯、醋湯、砂糖湯任下。
酒癥丸(局方),治酒癖腹痛下積。遇酒即吐。
塌氣丸去胡椒。加雄黃油煎。皂子大一枚。巴豆十五粒不去油。本方中蠍梢用十五枚不去毒。
為末。入白曲二兩半。滴水丸如豌豆大。候稍干。入麩炒香。每服二三丸。溫酒下。茶清亦可。
平胃散(方祖),枳朮丸(枳朮湯下),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二陳湯(方祖),芎蘇散(傷寒門),藿香正氣散(平胃散下),小承氣湯(方祖),備急丸(方祖),白散(備急丸下),六君子湯(四君子湯下),七味白朮散(四君子湯下),九味資生丸(四君子湯下),枳實理中湯(理中湯下),連理湯(理中湯下),八味順氣散(四君子湯下),五苓散(方祖),獨參湯(保元湯下),四君子湯(方祖),涼膈散(方祖),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白話文:
[傷飲食門]
枳實導滯湯,治療因濕熱食物造成的消化不良,導致胸腹悶脹不舒服。
藥方組成:枳實(炒過,3錢)、白朮(炒焦,5錢)、茯苓(3錢)、黃芩(用酒炒過,2錢)、黃連(用薑汁炒過,3錢)、澤瀉(炒過,2錢)、大黃(用酒蒸過,1兩)、神麯(炒過,4錢)、生薑(3片)
用水煎煮,飯後服用。這個藥方是枳朮丸和三黃湯的結合,同時也參考了五苓散的配製方法,主要目的是去除體內因飲食不當造成的濕熱和積滯。
木香化滯湯,治療因氣滯和食物積聚造成的腹部痞悶,輕微腹痛,不想吃東西。
藥方組成:半夏、甘草(炙烤過)、草豆蔻(研磨成粉,各1錢)、柴胡、木香、橘皮(各6分)、枳實(炒過)、當歸(各4分)、紅花(1分)、生薑(5片)
用水煎煮,飯後稍微溫熱時服用。
保和丸,治療因吃太多食物或飲酒過量造成的積食。
藥方組成:山楂肉(用薑汁浸泡過,2兩)、半夏(用薑汁炒過)、橘紅(炒過)、神麯(炒過,若有便血,改用紅曲)、麥糵(炒過,去殼)、茯苓、連翹、萊菔子、黃連(用薑汁炒過,各5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水調製成丸狀,每次服用2錢,用茶水送服。這個藥方若再加入炒過的白朮2兩,就稱為大安丸。但是,保和丸和大安丸中的麥糵會損傷腎臟,萊菔子會損傷肺胃之氣,所以不適合長期服用。應該將麥糵和萊菔子換成枳實和香附子,效果相同,但不會傷害先天和後天的元氣。
紅丸子,治療因吃生冷食物導致的積食脹氣。
藥方組成:荊三稜(炒過)、蓬莪朮(煨過)、青皮(炒過)、陳皮(炒過)、乾薑(炮製過,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陳年酒麴糊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外層裹上礬紅。每次服用35丸,飯前用熱開水送服。兒童用量減半。
葛花解酲湯,治療因飲酒過量導致的嘔吐、胸悶、小便不暢。
藥方組成:葛花、白豆蔻、砂仁(炒過,各1錢)、青皮(炒過)、神麯(炒過)、澤瀉、乾薑(各5分)、白朮(炒過,8分)、人參、橘紅、茯苓、豬苓(各4分)、木香(1分)
用水煎煮服用,只要稍微發汗,酒和濕氣就會被排出。
這個藥方雖然是以五苓散和四君子湯為基礎,但加入了葛花、豆蔻等辛散的藥材,會大量損耗元氣。世人不明此理,誤以為方中的人參有補益作用,就仗著這個藥方肆意飲酒,是自己傷害自己的身體。
曲糵丸,治療因長期飲酒導致的積食成癖,造成腹部和脅肋脹滿疼痛,排便時有泡沫。
藥方組成:神麯(炒過)、麥糵(炒過,去殼,各1兩)、黃連(半兩,與巴豆7粒一同炒過,去除巴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水調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50丸,飯前用薑湯送服。如果排出白色泡沫,就加炮製過的乾薑2錢;如果排出鮮血,就加倍黃連的用量;如果排出瘀血,就加紅曲1兩。
塌氣丸,治療因肝氣侵犯脾胃導致的腹脹。
藥方組成:胡椒(1兩)、蠍尾(去除毒性,用滾醋浸泡後去除鹽分,炒香,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麴糊製成丸狀,大小如粟米。每次服用20-30丸,用米湯送服。
神保丸,治療因心胸、腹部、脅肋脹痛,大便不通,積食不消化。
藥方組成:塌氣丸的基礎上加入木香2錢5分和巴豆霜2分5。此方中胡椒改用2錢5分,蠍子用完整的7枚。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製成丸狀,大小如麻子,外層裹上朱砂。每次服用5丸,空腹用薑湯、醋湯或砂糖湯送服。
酒癥丸(局方),治療因長期飲酒導致的腹痛、積食,一喝酒就想吐。
藥方組成:將塌氣丸中的胡椒去除,加入用油煎過的雄黃,製成皂角大小的丸狀。再加入不去油的巴豆15粒。此方中蠍梢改用不去毒的15枚。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白曲2兩半,用水滴製成豌豆大小的丸狀。待稍微乾燥後,放入麩皮中炒香。每次服用2-3丸,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茶水送服。
以下為其他參考方劑:
平胃散(出自《和劑局方》) 枳朮丸(枳朮湯的基礎上製成丸劑) 補中益氣湯(保元湯的基礎上加減) 二陳湯(出自《和劑局方》) 芎蘇散(出自傷寒門) 藿香正氣散(平胃散的基礎上加減) 小承氣湯(出自《傷寒論》) 備急丸(出自《肘後方》) 白散(備急丸的基礎上加減) 六君子湯(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減) 七味白朮散(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減) 九味資生丸(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減) 枳實理中湯(理中湯的基礎上加減) 連理湯(理中湯的基礎上加減) 八味順氣散(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減) 五苓散(出自《傷寒論》) 獨參湯(保元湯的基礎上加減) 四君子湯(出自《和劑局方》) 涼膈散(出自《和劑局方》) 錢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的基礎上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