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三 (5)
卷三 (5)
1. 郁
金匱云。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即四七湯。)
上焦。陽也。衛氣所治。貴通利而惡閉郁。鬱則津液不行而積為痰涎。膽以咽為使。膽主決斷。氣屬相火。遇七情至而不決。則火鬱而不發。火鬱則焰不達。焰不達則氣如焰。與痰涎聚結胸中。故若炙臠。千金作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臠。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證雖稍異。然亦以鬱而致也。用半夏等藥。散郁化痰而已。
經云。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夫所謂達者。通暢之也。當以輕揚之劑舉而達之。發者。升發之也。當以升發之劑汗而發之。奪者。攻下之也。當以鹹寒之劑攻而奪之。泄者。開發之也。當以疏散之劑湧而泄之。
折者。制御之也。當以苦寒之劑伐而折之。此皆論六氣之郁也。至於五志之郁。又非上法所宜。經云。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及婦人情志不遂。悒鬱不舒。而致經閉不調。發熱咳嗽。師尼寡婦。種種諸患。各推其源而治之。
趙養葵云。郁者。抑而不通之義。內經五法。為因五氣所乘而致郁。不必作憂鬱之郁。憂乃七情之病。但憂亦在其中。丹溪云。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又製為六郁之論。立越鞠丸以治郁。而以香附、撫芎、蒼朮開鬱利氣為主。謂氣鬱而濕滯。濕滯而成熱。
熱鬱而成痰。痰滯而血不行。血滯而食不化。此六者相因而為病者也。此說出而內經之理始晦。內經之旨。又因釋注之誤而復晦。所以郁病之不明於世久矣。蓋東方生木。木者生生之氣。即火氣附於木中。木鬱則土鬱。土鬱則金亦郁。金鬱則水亦郁。五行相因。自然之理。惟其相因也。
予以一方治其木鬱。諸郁皆因而愈。逍遙散是也。甚者。方中加佐金丸。以黃連治心火。吳茱萸氣臊。肝之氣亦臊。同氣相求。而佐金以制木。此佐金之所以得名也。
凡寒熱往來。似瘧非瘧。惡寒惡熱。嘔吐吞酸嘈雜。胸痛胠痛。小腹脹悶。頭暈盜汗等證。以逍遙散出入加減。此對證之方。無不獲效。倘一服即愈。少頃即發。或半日或一日又發。發之愈頻愈甚。此必下寒上熱之假證。此方不宜復投。當改用溫補之劑。如陽虛。以四君子加溫熱藥。
陰虛。以六味地黃丸作湯加溫熱藥。甚者又須寒因熱用。少以冷藥從之。用熱藥冷探之法。否則拒格不入。非徒無益。而反害之也。
石頑曰。郁證多緣於志慮不伸。而氣先受病。故越鞠、四七始立也。郁之既久。火邪耗血。豈蒼朮、香附輩能久服乎。是逍遙、歸脾繼而設也。然郁證多患於婦人。內經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及思想無窮。所願不得。皆能致病。為證不一。或發熱頭痛者有之。喘嗽氣乏者有之。
經閉不調者有之。狂癲失志者有之。火炎失血者有之。骨蒸勞瘵者有之。䘌疽生蟲者有之。治法總不離乎逍遙、歸脾、佐金、降氣、烏沉七氣等方。但當參究新久虛實選用。加減出入可也。
〔診〕郁脈多沉伏。或結或促。或沉或澀。郁在肝腎則見於左。郁在心脾則見於右。氣血食積痰飲一有留滯於其間。脈必因之而止澀矣。但當求其有神。何害之有。所謂神者。胃氣也。郁脈雖多沉伏結促。不為患也。所慮在牢革弦強不和耳。蓋沉伏結促。有氣可散。氣通則和。
若牢革弦強則正氣先傷。無氣可散。即從事調補。尚難克效。況復誤行耗氣之藥乎。所以郁證得弦強脈者。往往多成虛損也。
易思蘭治一婦。患渾身倦怠。呵欠口乾。經月不食。強之不過數粒而已。有以血虛治之者。有以氣弱治之者。有知為火而不知火之源者。用藥雜亂。愈治愈病。至冬微瘥。次年夏間。諸病復作。肌消骨露。三焦脈洪大侵上。脾肺二脈微沉。餘部皆平和。此肺火病也。以梔子仁薑汁浸一宿。
炒黑研極細末。用人參、麥冬、烏梅煎湯調下。進二服。即知飢喜食。旬日肢體充實如常。後因久病不孕。眾皆以為血虛。而用參、耆之品。半月胸膈飽脹。飲食頓減。至三月餘而經始通。下黑穢不堪。或行或止。不得通利。其苦萬狀。易復以四烏湯換生地。加陳皮、蘇梗、黃芩、山梔、青皮、枳殼十數劑。
一月內即有孕。
2. 痞滿
丹溪云。痞與否同。不通泰也。由陰伏陽蓄。氣與血不運而成。處心下。位中央。䐜滿痞塞者。皆土之病也。與脹滿有輕重之分。痞則內覺痞悶而外無脈急之形也。有中氣久虛。不能運行精微為痞者。有過服消克。不能舒化飲食為痞者。有濕熱太甚。痰氣上逆陽位為痞者。古方治痞。
用黃連、黃芩、枳實之苦以泄之。厚朴、生薑、半夏之辛以散之。人參、白朮之甘以補之。茯苓、澤瀉之淡以滲之。既痞同濕治。惟宜上下分消其氣。如果有內實之證。庶可略與消導。世人痞塞。喜行利藥以求速效。雖暫時快通。痞若再作。危殆滋甚。天地不交而成痞。此脾之清氣不升而下溜。
胃之濁氣不降而上逆。當用補中益氣加豬苓、澤瀉。蓋升麻、柴胡從九地之下而升其清氣。豬苓、澤瀉從九天之上而降其濁氣。即所以交痞而為泰矣。諸痞塞及噎膈。乃痰為氣激而上。氣為痰膩而滯。痰與氣搏。不得流通。並宜連理湯、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黃連湯、諸瀉心湯選用。
氣滯痞脹。用五膈寬中散。不應。丁沉透膈湯。應諸痞塞脹滿。胸膈不利。或氣上逆。或腹疼痛。並宜指迷七氣湯。胃虛。加參朮。氣滯。加木香。大便秘。加檳榔。面目浮。加蘇葉。四肢腫。加木瓜。虛痞。只用局方七氣、局方烏沉二湯最妙。鬱怒暴痞。面目浮腫。心腹脅滿。
二便秘澀。四肢脹大。增損流氣飲。膈上諸般冷氣。嘔逆不食。不問痞塞疼痛。且與薑汁探吐。然後用藥。痰飲尤宜。邪氣作痞。宜用疏劑。若氣不順。逆上為痞。此乃虛痞。愈疏而痞愈作。宜於收補中微兼疏通之意。不可過用香劑。古人治瀉後膈痞。用理中丸。即此意也。
痞塞諸藥不效。大便不通。脈數實者。小陷胸湯、三黃湯選用。甚則寶鑑木香檳榔丸通利之。若肥人痰痞風閟。大便不通者。御藥院木香檳榔丸疏解之。肥人心下痞悶。內有濕痰也。大棗加枳實、芩、連。然不若小陷胸湯尤捷。瘦人心下痞悶。乃鬱熱在中焦。三黃加枳實以導之。
心下痞而寒熱不除者。小柴胡加枳、桔。如飲食後感冒風寒。飲食不消。或食冷物而作痞悶。宜溫中化滯。二陳加縮砂、紫蘇、藿香。或平胃加藿香、草豆蔻之類。虛人停滯不散。心下痞。或寬或急。常喜熱物者。枳實理中湯。老人虛人。脾胃虛弱。轉運不及。飲食不化而作痞者。
九味資生丸。飽悶常嚼一丸。或六君子加香、砂、山楂、曲、糵之類。胸中氣塞短氣。橘皮枳實生薑湯。有酒積雜病。過下傷脾。脾虛不運作痞。養胃兼和血。參、朮、歸、芍兼升、柴。稍佐陳皮、枳殼之類。大怒之後成痞。或痰中見血。或口中作血腥氣。是瘀血。用丹皮、紅曲、香附、桔梗、降香、紅花、蘇木、山楂、麥芽、童便。
甚則加大黃、桃仁泥。有痰挾瘀血成窠囊作痞。脈沉澀。日久不愈。多郁人大棗過度有之。宜從血鬱治。桃仁、紅花、香附、丹皮、韭汁之類。舉世治中滿痞脹。不問虛實。咸禁甘草。殊不知古人所謂中滿勿食甘者。指實滿而言也。若自覺滿而外無腹脹之形者。當以甘治之。
〔診〕脈弦急而滑。驟然胸中痞悶。乃肝氣與食滯而成。為實。脈弦。或沉弦。或澀。或虛大無力。氣口為甚。此日久脾胃受傷。或過服克伐藥所致。為虛。胸膈痞悶而寸口脈沉滑。或遲滑者。為有停滯。
羅謙甫治真定趙客。六月間乘涼傷濕面。心下痞滿。躁熱時作。坐臥不安。宿於寺中。僧以丸藥十數丸下之。下十餘行。痞稍減。越日困睡。為盜劫其貲。心動。遂躁熱而渴。飲酒一甌。是夜臍腹脹痛。僧再以前藥復下十餘行。病加困篤。四肢無力。躁熱身不寧。喜冷水。米穀不化。
痢下如爛魚腸腦。赤水相雜。全不思食。強食則嘔。痞甚於前。噫氣不絕。足胻冷。小腹不任其痛。診之。脈浮數七八至。按之空虛。曰。予溯流尋源。蓋暑熱已傷正氣。以熱毒之劑下之。一下之後。其所傷之物已去無餘。遺巴豆之氣。留毒於腸胃間。使嘔逆而不能食。胃氣轉傷而然。
及下膿血無度。大肉脫下。皮毛枯槁。脾氣弱而衰矣。舌上赤澀。口燥咽乾。下多亡陰之所致也。陰既已亡。火獨旺。故心胸躁熱。煩亂不寧。經曰。獨陽不生。獨陰不長。夭之由也。遂辭去。易一醫。不審脈究源。惟見痞滿。以枳殼丸下之。病添喘滿。利下不禁而死。金匱云。
不當下而強下之。令人開腸洞泄。便溺不禁而死。正此謂也。
石頑治內兄顧九玉。頒詔假道歸吳。大暑中患胸痞顱脹。脈得虛大而濡。氣口獨顯滑象。此濕熱氾濫於膈上也。與清暑益氣二劑。顱脹止而胸痞不除。與半夏瀉心湯減炮姜。去大棗加枳實。一服而愈。
家弟曾余。雖列賢書。最留心於醫理。弟婦鄭氏。乃世傳女科中山之女。昆弟俱為時醫。戊申夏患嘔逆。不食者月餘。服寬膈理氣藥二十餘劑。幾至絕粒。而痞脹異常。邀余診之。脈得虛大而數。按仲景脈法云。大則為虛。數則為虛。此胃中陽氣大虛。而濁陰填塞於膈上也。因取連理湯方。用人參三錢服之。四劑而痞止食進。後與異功散調理數日而康。
別駕吳蛟水公祖夫人。患痞眩嘔逆。向因下體畏寒。肢肘麻瞀。久服八味、參、附不徹。六脈弦滑而按之則濡。此中焦素蘊痰濕。陽氣不能周於四末之象。得桂、附辛熱之力有時雖可暫開。究非真陽之虛。且有地黃之滯。所以痞暈漫無止期。遂疏局方七氣湯加沉香。一服豁然。再劑神爽食進而安。
內翰繆鈞間尊大人子長老先生。青年罷職。樂志林泉。偶因小憤。遂眩暈痞悶。三月來服豁痰利氣藥不應。反覺疲倦。飲食日減。下元乏力。至七月下浣。邀石頑診之。六脈似覺有餘。指下略無沖和之氣。氣口獨滯不調。時大時小。兩尺俱濡大少力。此素多痰濕。漸漬於水土二經。
復加剝削之劑屢犯中氣。疲倦少食。迨所必至。法當先調中氣。輸運水穀之精微。然後徐圖溫補下元。為疏六君子湯加當歸兼調營血。庶無陽無以化之虞。其如夫人久患崩淋。遍服諸血藥罔效。以補中益氣加制香附、烏梅。升舉其陽兼調其氣。所謂病在下取之上。端不出古聖之成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