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四 (45)
卷四 (45)
1. 呃逆(噫氣、諸逆衝上)
噫氣,靈樞云。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保命集云。噫者。胸中氣不交也。仲景云。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湯主之。則知噫氣為中氣不治。土不制水。水飲上泛。故用旋覆、半夏以散痰飲。人參、甘草、薑、棗以溫胃氣。代赭以鎮墜逆氣而引參力下行也。
若老人噫氣。乃胃中虛寒痰逆而然。止宜理中丸溫助胃氣為主。或加枳實、香附、砂仁之類助其消化。雖然。真氣已衰。即使調理得宜。終不能過五年矣。
諸逆衝上,氣逆衝上。火氣炎上故也。經云。逆氣象陽。凡氣逆。必證象陽盛。面赤脈洪。當以法降其逆乃愈。若以氣象陽盛。而用寒藥攻之。則不救矣。氣上衝咽不得息。喘息有聲不得臥。調中益氣湯加吳茱萸。觀厥氣多少用之。如夏月有此證為大熱也。宜以酒炒川連、知、柏。
少加肉桂為末。酒丸服二錢。仍多飲湯。少時以美饍壓之。使直至下焦。以瀉衝脈之逆也。蓋逆者。寒熱之氣逆而不順也。當隨四時寒熱溫涼以制之。厥陰氣上衝心。咽不得息。治法見傷寒厥陰病條。戴復庵云。虛炎之證。陰陽不升降。下虛上盛。氣促喘急。宜蘇子降氣湯下黑錫丹。
白話文:
打嗝(呃逆、各種氣逆上衝)
打嗝,靈樞這本書說,是寒氣侵入胃部,導致氣逆從下往上散發,又從胃中出來,所以產生打嗝。保命集這本書說,打嗝是胸腔中的氣無法順暢交流。張仲景說,打嗝不止的,可以用旋覆代赭石湯來治療,由此可知,打嗝是因為中焦之氣失調,脾土無法制約水濕,導致水飲上泛。因此使用旋覆花、半夏來散痰飲,用人參、甘草、生薑、大棗來溫補胃氣,用代赭石來鎮降逆氣,並引導人參的藥力往下走。
如果是老年人打嗝,是因為胃中虛寒,痰濕上逆所致,只適合用理中丸溫補胃氣為主,或者加用枳實、香附、砂仁等來幫助消化。雖然如此,老年人的真氣已經衰弱,即使調理得當,大概也活不過五年了。
各種氣逆上衝,是指氣往上衝。是火氣上炎所導致的。經典上說,氣逆的現象屬於陽盛,凡是氣逆,必定會出現陽盛的症狀,像是面色發紅、脈搏洪大,應該用降逆的方法才能治好。如果因為氣逆的現象是陽盛就用寒藥來攻邪,那就沒救了。如果氣往上衝到咽喉,導致呼吸困難,喘氣有聲,無法躺臥,可以用調中益氣湯加上吳茱萸來治療,觀察氣逆的程度來決定用藥劑量。如果夏天有這種症狀,表示是體內大熱,應該用酒炒過的黃連、知母、黃柏,再稍微加入肉桂磨成粉,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二錢,多喝湯,稍後再用美味的食物壓住藥性,使藥力能夠直接到達下焦,來瀉掉衝脈的逆氣。所謂的逆,是指寒熱之氣逆而不順,應該隨著四季的寒熱溫涼來調整治療。如果是厥陰之氣往上衝心,導致咽喉堵塞、呼吸困難,治療方法可參考傷寒厥陰病條的說明。戴復庵說,虛火上炎的病症,是因為陰陽不協調,無法升降,下虛上盛,導致呼吸急促、喘息,適合用蘇子降氣湯配合黑錫丹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