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二 (2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21)

1. 手足

朱濟川曰。四肢之痘。應出不出。應起不起。應漿而清水。應收疕而不痂。應脫靨而黏著不脫者。皆脾胃虛。不能旁達四肢也。治宜調理脾胃為主。然四肢始終貴乎溫暖。若痘出手足冷者。脾弱也。痘出而手足作痛者。乃毒火乘脾。疏解為上。若遍身漿滿。而四肢尚空殼。多有不治者。

臨病之際。可不撫按手足之溫冷哉。又有自言手足冷。及按之熱而夜臥不寧者。此脾弱而虛陽發露於外也。當補脾調血為主。痘出而兩足常動搖不休。此熱毒流於陰分。不治。若出七八日足不伸者。不治。

白話文:

朱濟川曰:

四肢的痘疹,應該長出來卻沒有長出來,應該隆起卻沒有隆起,應該有漿液卻只有清水,應該結痂卻沒有結痂,應該脫落卻黏著不脫,這些都是脾胃虛弱,無法將氣血輸送到四肢的緣故。治療應以調理脾胃為主。

然而四肢始終需要溫暖。如果痘疹長出來,手足卻冰冷,這是脾氣虛弱的表現。痘疹長出來,手足疼痛,則是毒火乘脾,需要疏解毒火為優先。如果全身長滿了痘疹,但四肢仍然是空殼,大多數情況下是無藥可救的。

臨床上,可以觀察手足的溫冷來判斷病情。有些人自稱手足冰冷,但實際上摸起來卻是熱的,而且晚上睡覺不安寧,這是脾氣虛弱,虛陽發露於外的表現,應以補脾調血為主。

痘疹長出來後,雙腳不停地抖動,這是熱毒流入陰分,無法治療。如果長了七、八天,腳還無法伸直,也是無法治療的。

2. 唇舌

痘出始終以唇舌紅潤為吉。若唇口腫脹。紫黑乾裂。或有痘先黃。或唇色皎白。或有白泡。或腫爛流膿者。皆毒火乘脾。極為危候。當先升解以化其毒。次補益以培其本。庶可無虞。若痘出稠密。唇口瘡相黏乾黑者。死證也。若臭爛延及牙齦。腮頰腫破。而成走馬崩砂。牙宣息露狐惑等證。

皆不易治。即用化慝丸、馬鳴散。亦難取效。若初見舌白唇紫。即知實熱。急投涼膈散及馬鳴散吹之。庶可急奪其勢。若見痰喘作渴者。不治。若氣虛火盛。津液不能上行而舌乾口燥者。補益為主。若毒火盛而舌乾口燥者。解利為主。若舌上燥黑芒刺者。此熱毒內蘊。急用硝。

白話文:

痘瘡吉凶判斷與治療

痘瘡發病過程中,若唇舌紅潤,則預後良好。

若出現以下情況,則表示毒火乘脾,病情危重:

  • 嘴唇和嘴巴腫脹。
  • 嘴唇呈紫黑色並乾燥裂開。
  • 痘瘡初起時顏色發黃。
  • 嘴唇顏色蒼白。
  • 嘴唇出現白色水泡。
  • 痘瘡腫脹化膿。

針對毒火乘脾,應先以清熱解毒藥物化解毒素,再以補益藥物滋養脾胃,方可避免危險。

若出現以下情況,則為死亡徵兆:

  • 痘瘡密集,嘴唇和嘴巴的瘡口黏連在一起,呈乾燥黑色。

以下情況難以治療:

  • 痘瘡化膿臭爛,蔓延至牙齦。
  • 腮頰腫脹破裂,形成走馬崩砂、牙宣息露、狐惑等症狀。

即使使用化慝丸、馬鳴散等藥物,也難以奏效。

若初次觀察到舌苔白、嘴唇紫,則表示實熱,應立即使用涼膈散及馬鳴散吹於患處,以阻止病情發展。

若出現痰喘、口渴等症狀,則難以治療。

若出現氣虛火盛、津液不足導致舌乾口燥,則以補益為主。

若出現毒火盛而舌乾口燥,則以解毒利濕為主。

若舌苔乾燥發黑,並出現芒刺狀,則表示熱毒內蘊,應立即使用硝石。

注: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 中医治疗痘疮需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法,不可盲目用药。

黃下之。或可十救一二。又舒舌者脾之熱。弄舌者心之熱。有因唇燥而舒舌者。亦脾之熱也。若痘稠密漿清。唇口搖動。昏沉寒顫者。不治。唇口瞤動。目眶內陷。足常動搖者。不治。若下唇有白屑如芝麻。或翻轉如葵花。或有紫泡出血。及唇燥裂而見面色枯槁。煩渴不止。

及腰足痛者。皆不可治。

白話文:

黃疸的患者,十個裡面可能救活一兩個。又,舌頭伸出來的是脾胃有熱,玩弄舌頭的是心臟有熱。有些人嘴唇乾燥而舌頭伸出來,也是脾胃有熱。如果痘疹密集、水泡清澈,嘴唇和嘴巴不停抖動,昏沉發冷,這種情況就無法治癒。嘴唇和嘴巴不停抽搐,眼眶凹陷,雙腳不停抖動,這種情況也無法治癒。如果下嘴唇出現白色像芝麻一樣的屑屑,或翻轉像葵花,或出現紫色水泡出血,並且嘴唇乾燥裂開,臉色枯槁,煩渴不止,以及腰部和腳部疼痛,這些情況都不可治癒。

3. 眼目

痘疹初發熱時。目赤腫者。風熱上攻也。四五日間目赤者。火毒盛而上熏也。痘後目赤腫者。餘毒鬱於心脾也。痘疹出多。至灌漿時。自然眼閉。然干靨之後。又當開眼。若仍閉不開者。此毒氣上攻於目。急宜清解餘毒。甚則涼膈散加荊芥、牛蒡、蟬蛻。大抵過期不開。即當以舌舔潤。

去其眵汙自開。痘瘡害目。不在於初。而在收靨之後。皆由頭面痘密。膿血膠固。或破爛而復腫灌。毒火鬱蒸。內攻於目。又或痘出太盛。成就遲緩。過服辛熱。失於清解。或逼受火氣。或衣衾過厚。或客冒風寒。或恣食諸卵。皆能害目。治當活血解毒。得血活其毒即解。

白話文:

麻疹初期發燒,眼睛紅腫,這是風熱上攻引起的。四五天內眼睛紅腫,是火毒旺盛向上熏蒸造成的。麻疹後眼睛紅腫,是殘留的毒氣鬱積在心脾所致。麻疹出疹子很多,到膿漿出現的時候,自然會閉眼。但等到痘痂脫落後,眼睛就應該睜開。如果仍然閉著眼睛,這是毒氣上攻眼睛,要趕緊清解餘毒。嚴重的話,可以服用涼膈散加荊芥、牛蒡、蟬蛻。總之,過了時間還不睜眼,就用舌頭舔濕眼皮,去除眼屎,自然就會睜開。

麻疹損害眼睛,不在初期,而在痘痂脫落之後。都是因為頭面部痘疹密集,膿血粘在一起,或者破裂後又腫脹化膿,毒火鬱積蒸騰,內攻眼睛。還可能是出疹子太多,癒合緩慢,過度服用辛熱藥物,沒有清解毒氣;或者被逼受了火氣;或者衣服蓋得過厚;或者受寒風侵襲;或者吃太多雞蛋,都會損害眼睛。治療方法是活血解毒,血液流通了,毒氣就會消散。

切不可概用涼劑。恐冰凝血脈。終成痼疾也。亦不可點香竄之藥。穀精散、決明散、密蒙散、神功散、羚羊散等方選用。初見點時有痘叢生目中。急須移痘丹移之。庶無害眼之患。方雖似誕。而功效特奇。不可因其異而忽諸。若三日後根氣已定。不可移也。輕者以象牙磨水。

點入移之。

白話文:

絕對不能隨便使用涼性的藥物,因為可能會導致寒氣凝結阻塞血脈,最終造成難以根治的疾病。也不可以點用香氣濃烈、竄入經絡的藥物。要選用像是穀精散、決明散、密蒙散、神功散、羚羊散等等的藥方。

如果一開始出現痘疹聚集在眼睛裡,要馬上使用移痘丹將其移走,才能避免眼睛受到傷害。這個方法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效果卻非常神奇,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奇怪而忽略它。

如果過了三天,痘疹的根基已經穩定了,就不要再移了。如果症狀輕微,可以用象牙磨成粉末,用清水調和後滴入眼睛,幫助痘疹移位。

4. 餘毒

痘瘡平塌倒黶破爛之證。用藥得以收靨者。餘毒發泄未盡。必循經絡而出。發為癰毒。看何經絡而用藥。俱以托裡解毒為主。如未潰腫硬者。排毒散。隨元氣虛實加減。外用生黃豆嚼爛罨之。或大黃酒煮。入真綠豆粉敷之。或蛇蛻蘸生豆漿貼之。若潰腫而膿未透。解毒內托散加白芷、鯪鯉甲。

白話文:

當痘瘡平復,但留下凹陷的瘢痕、破損的皮膚,可以用藥物來消除瘢痕。如果體內殘留的毒素尚未完全排出,就會沿著經絡運行,造成癰疽的發生。需根據病變所在的經絡選擇藥物,原則上以托裏解毒為主。

如果痘瘡尚未化膿,腫塊硬實,可以使用排毒散,根據患者元氣虛實加減藥量。外用生黃豆嚼爛敷於患處,或用黃酒煮熟,加入綠豆粉敷之,或是取蛇蛻蘸生豆漿貼敷。

若痘瘡化膿但膿液未完全排出,可以使用解毒內托散,並加入白芷、鯪鯉甲。

外用海石細研蜜調敷之。如已潰膿盡者。十宣散加連翹、忍冬。凡痘後餘毒發癰。根赤而作癢者。氣虛也。四君子加當歸、芍藥。色赤而腫痛者。血熱也。四物湯換生地加犀角、鯪鯉甲、連翹、忍冬。腫而不潰者。氣血兩虛也。托裡消毒散。潰而不愈者。脾氣虛弱也。六君子加歸、耆、忍冬。

若發於皮膚之外。或大片小片如塗朱。或作核腫痛。不可摸者。此名紫丹瘤。內臟毒盛。雖用解毒藥。亦難消散。從上發者。過心即死。從下發者。過腎則死。急以瓷鋒砭去惡血。毒腫未平。再與砭之。更須內奪其毒。得以開泄也。若皮膚髮出隱隱紅斑搔癢。或紅塊者。俗名蓋痘痧。

白話文:

外用海石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敷在患處。如果已經潰膿完全,就用十宣散加上連翹、忍冬來治療。痘瘡後遺留的毒素,如果發作形成瘡瘍,根部發紅並伴隨搔癢,屬於氣虛,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當歸、芍藥來調理。如果瘡瘍顏色發紅且腫痛,屬於血熱,可以用四物湯,並換成生地,再加入犀角、鯪鯉甲、連翹、忍冬來治療。如果腫脹但不潰爛,屬於氣血兩虛,可以用托裡消毒散來治療。如果潰爛但不癒合,屬於脾氣虛弱,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當歸、黃耆、忍冬來治療。

如果痘瘡發在皮膚表面,或出現大片或小片像塗了朱砂一樣的紅色斑點,或形成核狀腫塊並伴隨疼痛,不能觸摸,稱為紫丹瘤,這是內臟毒素過盛所致,即使使用解毒藥物也很難消散。從頭頂發出的紫丹瘤,如果蔓延到心臟就會致命;從下腹部發出的紫丹瘤,如果蔓延到腎臟也會致命。應立即用瓷鋒砭石刮去惡血,如果毒腫沒有消退,就需要再次用砭石刮除。同時還要內服解毒藥物,以促進毒素排出。如果皮膚出現隱隱的紅色斑點,伴隨搔癢,或出現紅色腫塊,俗稱蓋痘痧。

消毒飲加防風。若收靨安好。忽然手足厥冷。此脾氣虛弱。不可認作寒證。參耆內托散加桂枝。若手足忽然拘攣。不能屈伸者。此外感風寒濕三氣。勿用發散耗血之藥。十全大補湯。用桂枝、蒼朮。骨節痛。加羌、防。有痘瘡收靨後。忽然下痢膿血者。此毒氣流入大腸。須二三日間。

聽其下盡。然後清熱利小便。再後補脾健胃。不可用止澀之劑。若熱毒蘊蓄於肺。閉塞咽喉。則口張不食。欲吐不吐。乾嘔聲嘶。此胃中有瘡腐爛。最凶之兆。急用消毒飲加甘、桔、黑參、牛蒡、竹葉。並磨犀角水救之。遲則咽爛而死。若腹痛脹滿。煩躁氣急者。此毒入於脾。

白話文:

消毒飲加防風,如果痘瘡收靨恢復良好,但突然手足冰冷,這是脾氣虛弱,不可誤認為寒證。參耆內托散加桂枝,如果手足忽然僵硬不能彎曲伸展,此外感受風寒濕三種氣,不要用發散耗血的藥物。十全大補湯加入桂枝、蒼朮,骨節疼痛,再加羌活、防風。如果有痘瘡收靨後,突然腹瀉膿血,這是毒氣流入大腸,需要二三天的時間,等到排乾淨後,再用清熱利尿的藥物,之後再補脾健胃,不要用止瀉的藥物。如果熱毒蘊蓄於肺,阻塞咽喉,就會張口不食,想吐卻吐不出來,乾嘔聲音嘶啞,這是胃中有瘡腐爛,最凶險的徵兆,要緊急使用消毒飲加甘草、橘皮、黑參、牛蒡、竹葉,並磨犀角水治療,延誤就會咽喉潰爛而死。如果腹痛脹滿,煩躁氣急,這是毒氣進入脾臟。

當用枳實導滯湯利之。否則喘急厥冷。難治矣。若痘後勝常飲食。日漸羸瘦。此氣血兩虧。胃中虛火也。錢氏異功散、四物湯。並加黃連。相間服之。更節飲食為要。若大便秘結。毒盛血枯也。消毒飲加生地黃、麻仁、杏仁以潤之。因多服熱藥燥結者。消毒飲加麻仁、芍藥、山梔。

若口舌生瘡。赤者為心脾蘊熱。宜涼膈散。白者為心肺有熱。宜清肺湯。外以青布蘸水拭淨。用馬鳴散摻之。收靨時。口舌生瘡。及患齒疳者。皆由余毒不解。乘於陽明。而熏逼上焦也。宜清胃化毒。甘露飲加犀角、連翹。咽痛者。亦由余毒留於管龠。肺受火淫而為腫痛也。

白話文:

若要通便,可用枳實導滯湯,否則會喘不過氣、手腳冰冷,就難以治療了。如果痘疹痊癒後食慾過盛,卻日漸消瘦,這是氣血兩虛,胃中虛火旺盛的表現,可以用錢氏異功散、四物湯,並加入黃連,交替服用,同時也要注意節制飲食。如果大便秘結,則是毒氣盛、血液枯竭,可以用消毒飲加入生地黃、麻仁、杏仁潤腸通便。如果因為長期服用熱藥導致便秘,則可在消毒飲中加入麻仁、芍藥、山梔。

若口舌生瘡,呈紅色的是心脾積熱,可用涼膈散治療;呈白色的是心肺有熱,可用清肺湯治療。可用青布蘸水擦拭乾淨,並撒上馬鳴散收斂傷口。痘疹痊癒後,口舌生瘡或患牙齒疳積,都是因為殘留毒素沒有消除,侵犯陽明經,燻逼上焦所致,可以用清胃化毒的甘露飲加犀角、連翹來治療。咽喉疼痛也是因為殘留毒素滯留在喉嚨,肺部受到火熱侵襲而導致腫痛。

如聖飲。若收靨之後。目閉不開。或生翳膜。疼痛昏暗者。俱宜涼血解毒清心瀉肝。隨證治之。若收靨未齊。忽發餘毒。而身面目睛俱赤者。難治。翁仲仁云。痘瘡既靨之後。或成癰腫。人固知為餘毒矣。不知氣高而喘息作聲。擷背抬肚者。餘毒之在肺也。痰涎稠黏。咬牙戛齒。

泄瀉不止而口臭者。餘毒之在脾胃也。盜汗出於胸前。向午則熱而渴者。餘毒之在心包也。睡中多驚。身常發熱。餘毒之在肝也。耳輪與尻常熱。餘毒之在腎也。眼合不開。身腫不消。壯熱不清。鬱鬱不樂。諸經皆有餘毒也。又須知發於巔頂及胸者。為心經之毒。發於臂肘及背者。

白話文:

如果長了痘痘之後,眼睛閉合打不開,或者生了翳膜,伴隨著疼痛昏暗,都應該用涼血解毒、清心瀉肝的方法治療,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用藥。如果痘痘還沒完全消退,突然出現餘毒,身體、臉部和眼睛都發紅,這就比較難治了。翁仲仁說,痘瘡結痂後,可能會形成癰腫,人們都知道這是餘毒,但不知道氣息往上衝、喘不過氣來,還伴隨著背部聳起、肚子鼓起來,是餘毒在肺部;痰液稠黏、咬牙切齒,是餘毒在脾胃;盜汗出現在胸前,午間發熱口渴,是餘毒在心包;睡覺時經常驚醒,身體一直發熱,是餘毒在肝臟;耳朵和屁股一直發熱,是餘毒在腎臟;眼睛合不攏,身體腫脹消不下去,發熱不退,鬱鬱寡歡,說明全身經脈都有餘毒。還需要注意的是,痘瘡長在頭頂和胸部,是心經的毒素;長在胳膊肘和背部,是

肺經之毒。發於脅膝及筋聚處者。肝經之毒。發於七節之傍及尻上者。腎經之毒。發於正面及咽者。胃經之毒。肝肺及胃之毒多易治。心毒多危。腎毒不必治也。大抵血熱毒盛而發者。其毒必焮腫色赤。能食便秘。並宜消毒飲加解毒涼血藥。胃氣實者。排毒散微下之。若氣虛毒盛而發。

其毒必漫腫色淡。食少便滑。雖用參、耆內托。多不可治。若用犀角、芩、連、地黃之屬。是速其斃也。如遍身流注清水。延綿不已者。不治。

白話文:

肺經的毒素,會表現在脅肋和筋骨聚集的地方。肝經的毒素,會表現在身體七個關節附近和臀部上方。腎經的毒素,會表現在身體正面和咽喉。胃經的毒素,以及肝經和肺經的毒素,通常比較容易治療。心經的毒素,則比較危險。腎經的毒素,則不需要治療。

總而言之,血熱毒盛而引起的毒素,會出現腫脹、發紅、能吃但便秘的症狀。這類患者應該服用消毒飲,並加入解毒涼血的藥物。如果胃氣實者,則可以用排毒散輕微瀉下。

若氣虛毒盛而發病,毒素會呈現漫腫、顏色淡、食少便滑的症狀。即使使用人參、黃芪等補氣藥物,也往往無法治療。如果使用犀角、黃芩、黃連、生地黃等寒涼藥物,反而會加速死亡。如果全身不斷流出清水,並且持續不斷,則無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