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二 (14)
卷十二 (14)
1. 倒黶
痘瘡能依期灌漿結痂如螺靨為吉。若膿未滿足。忽然干靨。或膿成之後。不痂破爛。或收靨之時。泄瀉膿血。或空泡乾枯。或發熱昏憒。或咬牙寒戰。或手足並冷。飲沸湯而不知熱。是名倒黶。由中氣不足。毒從內入之故。宜參耆內托散、補中益氣湯、保元湯選用。使破者重複灌漿。
無處更出贈痘。則正氣得補。復祛出毒邪也。若服補藥不出贈痘。破處不復腫灌。更下膿血者不治。若將靨之時忽然黑黶。或漿未充而忽然收靨。或漿雖充而一齊結疕乾紫。此氣虛血熱。因火迫而收之太速也。犀角地黃湯加紫草茸。或四聖散加人參、當歸。然其形證。又當推辨。
白話文:
痘瘡吉凶判斷與治療
痘瘡若能依時長出膿疱,並結痂成如螺紋般的疤痕,則為吉兆。但若出現以下情況,則預示情況不妙,稱為“倒黶”,是由於中氣不足,毒邪入侵所致:
- 膿疱未長滿,突然就結痂;
- 膿疱長成後,不結痂且破爛;
- 結痂時,伴隨腹瀉、膿血;
- 痘疱乾枯成空泡;
- 發燒昏迷;
- 牙齒緊咬,寒顫;
- 手腳冰冷,喝沸水卻不知熱。
治療方法:
針對“倒黶”宜選用參耆內托散、補中益氣湯、保元湯等藥方,使破損的痘疱重新長出膿疱。
目的:
讓痘疱重新長出,表示正氣得到補充,並驅散了毒邪。
預後:
若服用補藥後,痘疱仍然無法重新長出,或破損處不再腫脹長出膿疱,反而排出膿血,則預示病情危重,難以治癒。
其他狀況:
若在結痂時突然出現黑色痘疱,或膿疱尚未長滿就突然結痂,或膿疱長滿後全部結痂,且乾燥呈現紫色,則表示氣虛血熱,由於熱氣逼迫導致結痂速度過快。
治療方法:
針對以上情況,可使用犀角地黃湯加入紫草茸,或四聖散加入人參、當歸等藥方。
註意:
以上僅供參考,實際治療需根據具體情況,結合其他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如身痛四肢微厥。瘡色青紫者。此則外感寒邪。腠理閉拒而倒黶。人參敗毒散。並用胡荽酒噴之。忽然倒黶而心神不寧者。豬尾膏。若心煩狂躁。譫語便秘。口渴飲水能食者。此則外觸穢氣而倒黶。內服奪命丹。外燒熏穢散闢之。屍氣所觸而黶。闢穢香解之。有漿未滿足。忽然目眶深陷。
乃氣脫倒陷。若作昏沉痰喘者死。丹溪云。痘瘡倒黶。因真陽虛而毒氣不能出者。保元湯加紫草之類。若將成就之際。卻淡色者屬血虛。芎、歸之類。或加紅花、紫草。屬熱。升麻、芩、連、桔梗之類。甚者用犀角。薛氏云。若熱毒方出。忽被風寒閉塞肌竅。血脈不行。身體作痛。
白話文:
如果身體疼痛,四肢略微發麻,瘡傷顏色青紫,這是因為外感寒邪,毛孔閉塞,導致身體虛弱。可以服用人參敗毒散,並用胡荽酒噴灑患處。如果突然昏倒,心神不寧,可以用豬尾膏治療。如果心煩意亂,胡言亂語,便秘,口渴,能喝水,能吃東西,這是因為外觸穢氣導致虛弱。內服奪命丹,外燒熏穢散驅散穢氣。如果接觸到屍氣而虛弱,可以用闢穢香解毒。如果身體虛弱,眼睛突然凹陷,這是氣力衰竭,虛弱無力。如果昏沉,痰喘,就會死亡。丹溪先生說,痘瘡虛弱是因為陽氣不足,毒氣無法排出。可以用保元湯加紫草等藥物治療。如果快要痊癒時,瘡傷顏色變淡,屬於血虛,可以用芎、歸等藥物治療,或者加紅花、紫草。如果屬於熱毒,可以用升麻、芩、連、桔梗等藥物治療。嚴重者可以用犀角治療。薛氏先生說,如果熱毒剛要排出,卻突然被風寒阻礙,毛孔閉塞,血液循環不暢,身體就會疼痛。
或四肢微厥。斑點不長。或變青紫黑色者。此為倒黶。若胃氣虛弱。不能補接營衛。出而覆沒者。謂之陷伏。誤用解毒之藥。必致陷塌。若喜熱飲食。手足並冷者。乃脾胃虛弱之證。宜用辛熱之劑補之。喜冷飲食。手足並熱。乃陽氣壯熱之證。宜用苦寒之劑瀉之。外感風寒者溫散之。
毒氣入腹者分利之。陽氣虛者溫補之。外寒觸犯者熏解之陳文宿用異功散。以預保脾胃於未敗之先。實發前人之未發。開萬世之蒙瞶也。
白話文:
若四肢輕微發麻、出現斑點卻不增長,或變為青紫色,這屬於倒黶。如果胃氣虛弱,無法滋養營衛,病症忽隱忽現,就稱為陷伏。若誤用解毒藥物,則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如果喜歡吃熱食卻手腳冰冷,是脾胃虛弱的表現,應服用辛熱的藥物來補益。如果喜歡吃冷食卻手腳發熱,是陽氣亢盛的表現,應服用苦寒的藥物來瀉火。外感風寒者應溫散治療,毒氣入腹者應瀉利,陽氣虛弱者應溫補,外寒入侵者應熏解。平時可以服用異功散預防脾胃損傷,防患於未然,這也是發揚前人經驗,開創未來的一種做法。
2. 夾斑
痘瘡夾斑疹而發。是臟腑熱毒交盛。故一齊湧出。予嘗洗心體會痘證。但有夾麻。而夾斑之說未果。斑乃傷寒之熱毒內蘊而發。安有與痘齊出之理。即前見點例中所言。皮肉鮮紅成片者為夾斑。實麻疹也。細如芥子者為夾疹。則癮疹也。然斑則多見於胸腹肢體。頭面絕少。於此可以明辨。
而舉世通謂夾斑。若一齊眾楚。大不合時矣。觀先輩治例。首推升麻葛根湯。先散表邪。俟斑退痘起。然後隨證施治。遍考方書。無不皆然。張涵高曰。斑痘齊出。方書俱言先撤斑熱。往往痘隨斑陷。惟發其痘。則熱聚於痘。痘起其斑自退。兩說似乎相左。其實並行不悖。當知斑痘齊發。
白話文:
痘瘡伴隨斑疹一起出現,這是臟腑熱毒過盛導致的,所以才會一起冒出來。我曾經用心體會痘症,對於夾麻這個症狀,我有所領悟,但對於夾斑這個說法卻沒有結論。斑疹是傷寒的熱毒內蘊而發,怎麼可能和痘瘡同時出現呢?就像以前見到的例子中所說的,皮肉鮮紅成片的是夾斑,其實是麻疹;細小如芥子的是夾疹,則是癮疹。然而斑疹多見於胸腹肢體,頭面很少出現。從這裡可以明辨兩者。
而世人通稱夾斑,如同眾人一齊亂喊,完全不合時宜。觀察前輩的治療案例,首推升麻葛根湯,先散表邪,等到斑疹退去痘瘡出現,再根據實際情況施治。遍覽醫書,都遵循這個原則。張涵高說,斑痘同時出現,醫書都說先消除斑疹的熱毒,往往痘瘡隨斑疹一起消退。只有讓痘瘡發出來,熱毒就會聚集在痘瘡上,痘瘡出現後斑疹自然會退去。兩種說法看似矛盾,其實並行不悖。要明白斑痘同時出現,…
總由熱毒勢盛。絕無挾虛之候。得其旨。則撤斑無非清涼化毒。起痘亦無非清涼化毒。化斑湯一方隨證加增。允為斑痘夾出之金錍。如斑色紫赤。加大劑石膏以化之。大便秘結。稍加大黃以利之。設不知此。而誤認真斑。專事寒涼。則痘隨斑陷。若不化斑。專力升發。則斑隨痘起。
叢雜不分頭粒。兩難分解也。黃五芝云。風寒夾斑。當先表散。則痘自起。大便秘者。宜速下之。大便利者。涼血透肌解毒為主。次言先痘後麻者輕。麻出以分痘之勢也。先麻後痘者重。麻發於肺。表氣先虛。失其起灌之力也。麻痘齊出者險。兩毒併發。但看麻之形色。痘之稀密。
白話文:
基本上都是因為熱毒太盛,沒有虛弱的狀況。因此治療的重點就在於清涼化毒,無論是化斑還是起痘,都需要清涼化毒。化斑湯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加减藥物,是治療斑痘夾出的良方。如果斑點顏色偏紫紅色,可以加大劑量石膏來化解;如果便秘,可以稍微增加大黃來通便。如果不懂這些原理,誤以為是真斑,只用寒涼藥,就會導致痘疹陷入。如果單純想讓痘疹生長,不去化斑,那麼痘疹就會隨著斑點一起出來。
兩種症狀混雜在一起,不好區分。黃五芝說,風寒夾雜斑點,應該先散表,這樣痘疹就會自己出來。便秘的人,應該馬上通便;大便暢通的人,主要以涼血透肌解毒為主。再來,先出痘疹後出麻疹比較輕,麻疹出現是分化痘疹的趨勢;先出麻疹後出痘疹比較重,麻疹從肺部發出,表氣先虛弱,失去起灌的力量;麻疹和痘疹同時出現最危險,兩種毒素同時發作。只要觀察麻疹的顏色形狀和痘疹的稀疏程度,就可以判斷病情。
斟酌而為處治。若斑見紫黑。痘見漿清。證見喘急。皆不可治。大抵斑痘齊發。總由熱毒勢盛。不可誤用參、耆。若元氣本虛。痘色淡白。小劑保元亦不禁也。如六七日內。熱毒未盡。而誤與之。必身復壯熱。痰喘不食而死。否則癰毒口疳目疾之害。所不免焉。
白話文:
要根據情況進行治療。如果斑點呈紫黑色,痘疹內有清澈的膿液,並且出現呼吸急促的症狀,就不可治療。一般來說,斑疹和痘疹同時出現,都是因為熱毒過盛,不能誤用人參和黃耆。如果患者原本元氣虛弱,痘疹顏色淡白,可以用少量藥物來補元氣,也不要過度使用。如果在六七天內熱毒尚未消退,而誤服補藥,就會導致病人再次發熱,痰喘不能進食而死亡。否則也會出現癰疽、口瘡、目疾等後遺症。
3. 板黃
痘瘡根窠薄劣。漿汁板滯不活。而枯黃色晦者曰板黃。若方廣天庭板黃而余者潤活。癰毒必結於腦項。若腮臉板黃而四肢潤美。癰毒必發於肩阜。若肚腹板黃。癰毒必發於曲池三里。若背脊板黃。癰毒必結於兩軸尻骨。如遍身板黃。頸項前後板黃。頭面板黃。眼眶唇上板黃。
兩脅莖囊板黃。皆死證也。愚按板黃皆由胃熱能食。食滯蘊積於中。胃氣不得宣通而致。非痘之根氣本然也。治者能達斯意。急與苦寒消導。大便秘者當微利之。熱滯去而內外宣通。烏有癰毒之患哉。
白話文:
痘瘡根源薄弱,膿液停滯不流,呈枯黃色黯淡的稱為板黃。如果額頭廣闊且板黃,而其他部位濕潤活躍,癰毒就會集中在腦後頸部。若腮臉板黃,四肢潤澤美觀,癰毒就會發在肩部。如果腹部板黃,癰毒就會發在曲池、三里穴。若背脊板黃,癰毒就會集中在兩側脊柱和尻骨。如果全身板黃,頸部前後板黃,頭皮板黃,眼眶和嘴唇上板黃,兩脅和陰囊板黃,都是死亡的徵兆。
我認為板黃都是由胃熱引起的食積,食物積滯在體內,胃氣無法宣泄而導致的,並不是痘瘡的本質。治療者要明白這個道理,趕快使用苦寒藥物消導積滯,大便不通的要稍微通便。熱滯去除,內外通暢,哪裡還會出現癰毒的危害呢?
4. 焮赤
聞人規云。痘瘡焮赤。大便不通。小便如血。或結癰毒。身痘破裂出血。乃內火熾盛失於解利。急用犀角地黃、小柴胡加生地黃、及四順飲之類。薛氏云。若心脾熱甚。犀角地黃湯。心肝熱甚。小柴胡加生地黃。若大便不通。先用四順飲。次用犀角地黃湯。若色赤焮痛。二便不通。
急用活命飲加硝、黃。若色赤焮痛。惡寒發熱。活命飲加麻黃。若因乳母怒火。加味逍遙散。
白話文:
古人說,患痘瘡時,身體發紅發熱,大便不通,小便帶血,甚至出現膿瘡,痘疹破裂出血,都是因為內火太盛,無法排解。這時要趕緊用犀角地黃、小柴胡加生地黃、四順飲等藥物治療。薛氏說,如果心脾熱盛,要用犀角地黃湯;心肝熱盛,用小柴胡加生地黃。如果大便不通,先用四順飲,然後再用犀角地黃湯。如果痘瘡顏色發紅,發熱疼痛,大小便不通,要趕緊用活命飲加硝石、黃連。如果痘瘡顏色發紅,發熱疼痛,還伴有惡寒發熱,要用活命飲加麻黃。如果痘瘡是因為母親生氣而引起的,則要加味逍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