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二 (7)
卷十二 (7)
1. 汗下論
錢氏論痘瘡。發散利下皆不可妄。又曰。非微汗則表不解。非微下則里不解。言表熱方熾。痘點未見之先。或外感寒邪。約束腠理。痘因出不快。此當微汗之。令陰陽和。營衛通。俾痘易出。而毒易解。若原無閉塞不快而妄汗之。則成表虛癢塌斑爛之患也。如痘出時。煩熱譫語。
喘脹便秘。此毒蓄於腸胃之間。當微下之。但臟腑疏通。陳莝滌去。氣血和平。而毒易升發。若原無裡實壅熱而妄下之。則元氣下陷。致變灰白虛脫之證矣。張涵高曰。余治血熱毒壅便結之證。每用涼膈散下之。百不失一。
白話文:
錢氏論痘瘡
錢氏說治療痘瘡,發散和利下都要謹慎,不能隨意使用。
他說,如果沒有微微的汗出,就無法解表;如果沒有微微的通便,就無法解裡。意思是,當表熱正盛,痘疹還沒出現之前,如果外感寒邪,導致腠理閉塞,痘疹就會出得緩慢。這時就應該用微汗的方法,使陰陽調和,營衛通暢,讓痘疹容易發出,毒氣容易消解。如果原本沒有閉塞,卻妄用發汗,就會導致表虛、癢、塌、斑、爛等問題。
如果痘疹已經出現,病人出現煩躁、發熱、譫語、喘脹、便秘等症狀,說明毒氣蓄積在腸胃之間,就需要用微微通便的方法,使臟腑通暢,宿便清除,氣血調和,毒氣才能更容易升發。如果原本沒有裡實壅熱,卻妄用通便,就會導致元氣下陷,出現變灰、發白、虛脫等症狀。
張涵高說:我治療血熱毒盛、便秘的症狀,常常使用涼膈散通便,百試百靈。
2. 所感輕重論
或問時氣之盛衰。而痘出之輕重者。何也。蓋痘之出。必假天行時氣而發。天時疫氣。有盛而有衰。人之生稟。有強而有弱。疫氣盛行。雖輕亦能變重。稟弱者當之。必致於危。厲氣已衰。雖重亦能變輕。稟強者當之。益見其輕。故貧賤家兒。多歷辛苦風寒。更無厚味傷脾。
即有重證。亦能抵當。富貴家兒。暖衣厚味。少見風日。脾胃脆弱。不經勞苦。凡遇小疾。亦為大病。譬之陰地草木。豈能御冰霜烈日乎。臨證之際。可不辨人之強弱貴賤。參時氣之盛衰。而為施治哉。
白話文:
有人问,为什么天花出现时,病情轻重不一?这是因为天花的发病,需要借助天气的变化而产生。天气的疫气有盛有衰,人的体质也有强有弱。疫气盛行时,即使轻症也会变得严重,体弱的人感染后,病情就会危及生命。而疫气衰退时,即使重症也会变得轻微,体强的人感染后,反而更容易康复。因此,贫穷人家孩子,经常经历风寒劳苦,也不吃山珍海味伤脾胃,即使感染天花,也能够抵抗重症。富贵人家孩子,衣食无忧,很少接触风寒,脾胃虚弱,不经劳苦,只要遇到一点小病,就会变得很严重。这就像阴地里的草木,怎么能抵御冰霜烈日呢?所以在治疗天花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和贫富贵贱,以及天气的盛衰变化,才能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3. 死而復甦論
痘有死而復生者。非氣血相離也。乃毒火彌熾。氣血壅遏不行。故肢體俱冷而氣絕。本不終絕。雖絕必通。毒火有時而少解。則正氣漸復而蘇。嘗見痘兒氣絕。轉臥於地。良久復生者。得土氣以化毒熱。而正氣復矣。然雖氣絕而死。其心胸必溫暖。若胸冷氣絕復生者。未之有也。
白話文:
痘瘡有時會出現看似死亡後又復活的情況。這並不是因為氣血分離,而是因為毒火熾盛,氣血阻塞不通,導致四肢冰冷、氣息消失。其實生命並未真正終結,只是阻塞,而阻塞必能疏通。毒火有時候會稍微減弱,正氣就會逐漸恢復,病人也會甦醒。我曾經親眼見過痘瘡患者氣息消失,昏倒在地,過了一段時間又活了過來。這是因為他們接觸了地氣,化解了體內的毒熱,正氣才得以恢復。然而,即使是氣絕而亡的患者,其心胸部位也必然是溫暖的。如果胸部冰冷、氣絕而後復生,這種情況是從未有過的。
4. 原委
嘗讀炎黃扁鵲仲景書。從無痘瘡一證。相傳謂是伏波定交趾歸。中原始有此患。則知皆是炎方火毒。蒸發先天淫火毒邪而成。蓋得於有生之先。發於既生之後。或感風寒驚食。或當歲氣並臨。則蘊發為痘。今之所見者。不問何臟所主。但發熱之後。一二日間。紅點成水泡。水泡成膿泡。
膿泡後結痂脫靨。總謂之痘。此則胎毒也。其或隱現於肌肉。不膿不痂。謂之癮疹。一見紅色。而後沒復現者。謂之膚疹。北人謂之瘙疹。遍身紅斑如錦紋雲霞者。謂之麻疹。吳人謂痧。越人謂瘄。其或初發紅點。有似痘瘡。不三日而灌漿紅潤。見漿即焦者謂之水痘。南人謂赤痘。
白話文:
我曾經讀過炎帝、黃帝、扁鵲、張仲景的醫書,從來沒有看到過「痘瘡」這個病症。相傳是伏波將軍在征討交趾回來後,中原才開始出現這種疾病。由此可知,痘瘡是炎熱地區的火毒,蒸發了人體先天的淫火毒邪而形成的。這種毒邪是在人出生之前就存在,在出生之後才發作。可能是因為受了風寒驚嚇,或者吃了不乾淨的食物,也可能是因為遇到了當年的瘟疫,才導致毒邪發作,形成痘瘡。
現在人們看到的痘瘡,不論是哪個臟器主導的,只要是發燒之後,一兩天內出現紅點,紅點變成水泡,水泡變成膿泡,膿泡結痂脫落,統稱為痘瘡。這就是胎毒。
如果毒邪隱藏在肌肉裡,沒有化膿也沒有結痂,稱為「癮疹」。如果只看到皮膚表面發紅,然後消失又出現,稱為「膚疹」。北方人稱之為「瘙疹」。全身出現紅色斑點,像錦紋雲霞一樣的,稱為「麻疹」,吳地人稱之為「痧」,越地人稱之為「瘄」。
如果一開始出現紅點,看起來像痘瘡,但不到三天就化膿紅潤,看到膿液就焦灼的,稱為「水痘」。南方人稱之為「赤痘」。
以上諸證。乃脾肺蓄熱。或外感風熱。或傷寒發斑之候。不可盡歸胎毒。方書所謂痘毒之發。傳於心為斑。傳於肝為水痘。傳於肺為疹。傳於脾為痘。其沿街里巷一概出痘者。此則歲氣並臨。疫癘傳染。豈可概為胎毒哉。
白話文:
這些症狀,是因為脾和肺的熱積聚,或者受到風熱的外感,或者是傷寒引起發斑的表現。不能全部歸咎於胎毒。醫書上所說的痘毒發作,傳到心會成為斑疹,傳到肝會成為水痘,傳到肺會成為皮疹,傳到脾會成為痘疹。整條街道和小巷子都出現痘疹的情況,這是因為當年氣候適宜,疾病傳播。怎麼能一概而論都是胎毒呢?
5. 發熱
痘瘡將出。必先發熱。然其熱有風痰食驚變蒸之異。及時氣傳染。俱能出痘。疑似之間。即當審其所觸。隨證清理。以觀其勢。更察其耳冷尻冷足冷。中指梢冷。耳後紅絲赤縷現。呵欠噴嚏。六脈洪數。身微灑淅顫動。白睛微紅。目光如水。顴間有花紋見者。乃為真候。如溫溫微熱。
乍涼乍熱。咳嗽嚏嘔。欠呵頓悶。面微紅者。此必痘稀毒少。身涼後出尤輕也。其或驟發壯熱。如火熏炙。頭面俱赤。悶亂昏眩。狂躁不定。一熱便見紅點。此必稠密毒盛。急投柴胡飲。甚則涼膈散下奪之。發熱時肢體骨節俱痛者。六淫之邪也。宜表散兼透毒之劑。發熱時遍身作癢。
白話文:
痘瘡要長出來,一定先會發燒。但是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像是風寒、痰濕、飲食積滯、驚嚇、氣血變化、以及熱蒸等等,都有可能導致長痘。而且現在流行的瘟疫也能夠傳染痘瘡。如果懷疑孩子可能要長痘,就要仔細觀察他們接觸過什麼,然後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治療,觀察病情發展。要特別注意他們耳朵、屁股、腳底是否冰冷,中指尖端是否冰涼,耳後有沒有出現紅絲,以及有沒有打呵欠、打噴嚏、脈搏跳得快、身體微微發抖、眼白微紅、目光呆滯、臉頰上出現斑點等等症狀。如果有這些症狀,就證明快要長痘了。如果只是輕微發燒,忽冷忽熱,咳嗽、打噴嚏、嘔吐、打嗝、胸悶,臉色微微發紅,說明長出來的痘痘比較少,毒性也比較輕,等身體退燒之後長出來的痘瘡會更輕。如果突然發高燒,感覺像是被火燒一樣,頭面部都發紅,頭昏腦脹、神志不清、躁動不安,而且很快就出現紅色小點,說明痘瘡很多,毒性很重,需要緊急服用柴胡飲治療,嚴重時甚至需要用涼膈散將毒素排出。如果發燒的時候,全身的關節都疼痛,說明是六淫邪氣入侵,需要用可以疏散表邪、解毒的藥物治療。如果發燒的時候全身發癢,說明是毒素在體內流竄,需要用可以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
此表虛客冒風寒。毒不能出。故癢。桂枝加黃耆、防風、白芷、蟬蛻。發熱時惡寒。身振振動搖。此氣血弱。不能逼邪快出。邪正交爭。故振。升麻湯加人參、穿山甲、桂枝、防風。發熱時腹痛攻攪躁渴。此毒勢壅遏。熱氣內蒸。急以蜜調元明粉四五錢。不下再服。甚則涼膈散。
大便一利。其痛即減。瘡亦隨發。勿泥首尾不可下也。若虛寒脈弱而腹痛者。小建中加升麻。若腰脅痛者。此毒在肝腎。最為惡候。急以石膏六七錢。人參一錢。茶一撮。煎好入元明粉三五錢。加生白蜜熱服。或可十全一二。若唇口上下紫黑。燥裂疼痛者。此毒攻脾臟。難治。
白話文:
病人體虛容易受風寒侵襲,導致毒素無法排出,因此皮膚發癢。可以用桂枝、黃耆、防風、白芷、蟬蛻治療。如果病人發熱時怕冷、身體發抖,說明氣血虛弱,無法快速驅邪,邪氣和正氣交戰,所以才會有這種症狀。可以用升麻湯加人參、穿山甲、桂枝、防風治療。如果病人發熱時腹部疼痛、焦躁不安、口渴,說明毒素積聚,熱氣上蒸,可以用蜜糖調和元明粉四五錢服用,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再服用一次,嚴重的話可以服用涼膈散。
如果大便通暢,疼痛就會減輕,瘡毒也會隨之發出,不要拘泥於先後順序,不能急著使用瀉藥。如果病人體虛怕冷、脈搏微弱,而且腹部疼痛,可以用小建中湯加升麻治療。如果病人腰部和脅肋疼痛,說明毒素已經侵入肝腎,這是比較嚴重的徵兆,需要馬上服用石膏六七錢、人參一錢、茶葉少許,煎好後加入元明粉三五錢、生白蜜,趁熱服用,也許可以稍微緩解。如果病人嘴唇和嘴巴周圍發紫發黑、乾燥裂開疼痛,說明毒素已經侵犯脾臟,治療起來比較困難。
急投犀角消毒飲。加石膏、黑參以救之。發熱時或吐或瀉。此毒邪奔越。精神不減者。為吉兆。毒氣上下分泄也。若見點後。猶吐瀉不止。四苓散加枳、橘、山楂。虛者。錢氏異功散加藿香、木通。發熱時如驚者。為熱乘心包。亦是吉兆。導赤散加蟬蛻、紫草。形實便秘者。
白話文:
遇到這種情況,先服用犀角消毒飲,再加石膏和黑參急救。病人發熱時可能會出現嘔吐或腹瀉,這是毒邪在體內奔竄的表現。如果病人精神狀態良好,則為吉兆,表示毒氣正逐漸排出。如果治療後仍然嘔吐腹瀉不止,則服用四苓散加枳、橘、山楂。虛弱的病人則服用錢氏異功散加藿香、木通。發熱時如果出現驚恐不安的症狀,則為熱邪侵犯心包,也是吉兆,可服用導赤散加蟬蛻、紫草。如果病人體質偏實且便秘,則需要針對便秘情況進行治療。
瀉青丸微下之。如見點後。驚搐不止者危。發熱時咬牙竄視。此心經熱甚也。導赤散加黃連、赤芍。若咬牙悶瞀。為肝經風熱。羌活湯加青皮、柴胡。發熱時聲音遂變者。宜清肺氣。消毒飲加連翹、桔梗。面赤。加紫草。發熱及見點時兩目紅腫者。風熱上攻也。導赤散加荊、防、蟬蛻。
白話文:
瀉青丸微瀉下。如果見到黑點之後,驚搐不止,情況就很危急。發熱時咬牙、眼睛亂看,這是心經熱盛。用導赤散加入黃連、赤芍。
如果咬牙、神志不清,這是肝經風熱。用羌活湯加入青皮、柴胡。
發熱時聲音變了,應該清肺氣。用消毒飲加入連翹、桔梗。
臉色發紅,就加紫草。發熱以及見到黑點時,眼睛紅腫,這是風熱上攻。用導赤散加入荊芥、防風、蟬蛻。
若熱至五六日。或腹脹喘急。便秘狂煩。痘不見點。而熱甚於背者。風寒留滯於經。羌活湯。不應。加麻黃。熱甚於腹者。實熱亢盛於裡。大承氣湯。其或譫語循衣。昏睡不省者。皆毒氣內攻。導赤散加連翹、犀角。使小便流利。神爽發出為吉。若大便四五日不通而譫語者。
紫草承氣湯下之。昏迷累次。譫語不休者。不治。發熱二三日痘隱隱不透。壯熱譫語。喘脹便秘者。夾食感寒而發。先以升麻湯加麻黃汗之。次以大柴胡利之。發熱時小便黃赤短澀者。熱毒不透。滲入膀胱也。導赤散加荊芥、連翹、鼠黏子。自汗者。邪從汗散也。不須更與升發之劑。
白話文:
如果發燒持續五到六天,或者肚子脹、呼吸急促、便秘、躁動不安,而且痘疹還沒出現,但背部特別熱,表示風寒停留在經絡裡。可以用羌活湯,如果沒有效,就要加麻黃。如果腹部特別熱,表示實熱停留在內部,要用大承氣湯。如果出現譫語、摸著衣服,昏睡不醒,都是毒氣入侵導致,要用導赤散加連翹、犀角,讓小便通暢,精神恢復正常才算好。如果便秘四五天而且譫語,要用紫草承氣湯瀉下去。如果昏迷多次,譫語不停,就沒辦法治了。發燒兩三天,痘疹隱隱約約不透出來,而且發熱、譫語、喘脹、便秘,表示夾雜著寒氣導致的發熱。先用升麻湯加麻黃發汗,然後用大柴胡湯利尿。如果發燒時小便黃赤、量少而且澀,表示熱毒沒有透出來,滲入膀胱。要用導赤散加荊芥、連翹、鼠黏子。如果自汗,表示邪氣從汗液排出,不用再用升發的藥物。
衄血者。邪從衄解也。衄久不止。犀角地黃湯去丹皮加木通、荊芥穗。發熱時遍身皆熱。手足獨冷者。此脾胃虛弱。急宜補中益氣湯。三四服仍厥冷者難治。發熱時以火照之。若皮肉裡有鮮紅成片者凶也。若遍身如蚊跡蚤斑者不治。發熱時壯熱譫語。喘脹搐搦。尋視腰背有一二點如蚊跡者。
悶痘也。不治。發熱時腰痛如折。不能坐立者。折腰痘也。四五日當口鼻出血而死。痘出三四日。身猶有熱者。尚欲添痘也。出盡則熱自止。若五六日後。痘出盡復熱者。必有餘毒未盡。當輕劑以解其毒。不可驟遏。至八九日復發熱者。名曰煎漿。將欲收靨結痂故耳。凡痘疹發熱。
白話文:
鼻子出血的人,是邪氣從鼻子流出來解毒。如果鼻子出血很久不停,可以用犀角地黃湯去掉丹皮,再加入木通和荊芥穗。發熱時全身都熱,但手腳卻特別冷,這是脾胃虛弱,要趕快服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服藥三四次後還是手腳冰冷,就難治了。發熱時可以用火照一下,如果皮膚裡有鮮紅色一片,就是凶兆。如果全身像蚊子咬的痕跡一樣,就沒救了。發熱時身體發熱、神志不清、呼吸急促、抽搐,並且腰背上有一兩點像蚊子咬的痕跡,這種情況也是不治的。
長了悶痘,也是不治的。發熱時腰痛得像斷了一樣,不能坐立,叫做折腰痘,四五天就會口鼻出血而死。痘疹長出來三四天了,身體還很熱,表示還會繼續長痘,等到痘疹都長出來了,熱就會自己退下去。如果五六天後,痘疹都長出來了,又發熱,表示還有餘毒沒排乾淨,要服用輕微的藥物來解毒,不能強行阻止。到了八九天又發熱,叫做煎漿,這是痘疹快要收口結痂的現象。凡是長了痘疹發熱,……
不可誤認外感。過投解散之劑。則表之陽虛。不惟不能長髮。且有癢塌之患。亦不可誤認內傷。過投消導。則里之陰虧。不惟不能灌漿。倒陷之禍立至矣。
白話文:
不可以誤判為外感疾病,錯誤使用發散藥物,這會導致身體表面的陽氣虛弱,不僅無法促進頭髮生長,反而可能引發皮膚瘙癢等問題。同樣地,也不可以誤判為內傷疾病,錯誤使用消導藥物,這會導致身體內部的陰液缺乏,不僅無法補充養分,反而會立即引發病情惡化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