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二 (7)
卷十二 (7)
1. 汗下論
錢氏論痘瘡。發散利下皆不可妄。又曰。非微汗則表不解。非微下則里不解。言表熱方熾。痘點未見之先。或外感寒邪。約束腠理。痘因出不快。此當微汗之。令陰陽和。營衛通。俾痘易出。而毒易解。若原無閉塞不快而妄汗之。則成表虛癢塌斑爛之患也。如痘出時。煩熱譫語。
喘脹便秘。此毒蓄於腸胃之間。當微下之。但臟腑疏通。陳莝滌去。氣血和平。而毒易升發。若原無裡實壅熱而妄下之。則元氣下陷。致變灰白虛脫之證矣。張涵高曰。余治血熱毒壅便結之證。每用涼膈散下之。百不失一。
2. 所感輕重論
或問時氣之盛衰。而痘出之輕重者。何也。蓋痘之出。必假天行時氣而發。天時疫氣。有盛而有衰。人之生稟。有強而有弱。疫氣盛行。雖輕亦能變重。稟弱者當之。必致於危。厲氣已衰。雖重亦能變輕。稟強者當之。益見其輕。故貧賤家兒。多歷辛苦風寒。更無厚味傷脾。
即有重證。亦能抵當。富貴家兒。暖衣厚味。少見風日。脾胃脆弱。不經勞苦。凡遇小疾。亦為大病。譬之陰地草木。豈能御冰霜烈日乎。臨證之際。可不辨人之強弱貴賤。參時氣之盛衰。而為施治哉。
3. 死而復甦論
痘有死而復生者。非氣血相離也。乃毒火彌熾。氣血壅遏不行。故肢體俱冷而氣絕。本不終絕。雖絕必通。毒火有時而少解。則正氣漸復而蘇。嘗見痘兒氣絕。轉臥於地。良久復生者。得土氣以化毒熱。而正氣復矣。然雖氣絕而死。其心胸必溫暖。若胸冷氣絕復生者。未之有也。
4. 原委
嘗讀炎黃扁鵲仲景書。從無痘瘡一證。相傳謂是伏波定交趾歸。中原始有此患。則知皆是炎方火毒。蒸發先天淫火毒邪而成。蓋得於有生之先。發於既生之後。或感風寒驚食。或當歲氣並臨。則蘊發為痘。今之所見者。不問何臟所主。但發熱之後。一二日間。紅點成水泡。水泡成膿泡。
膿泡後結痂脫靨。總謂之痘。此則胎毒也。其或隱現於肌肉。不膿不痂。謂之癮疹。一見紅色。而後沒復現者。謂之膚疹。北人謂之瘙疹。遍身紅斑如錦紋雲霞者。謂之麻疹。吳人謂痧。越人謂瘄。其或初發紅點。有似痘瘡。不三日而灌漿紅潤。見漿即焦者謂之水痘。南人謂赤痘。
以上諸證。乃脾肺蓄熱。或外感風熱。或傷寒發斑之候。不可盡歸胎毒。方書所謂痘毒之發。傳於心為斑。傳於肝為水痘。傳於肺為疹。傳於脾為痘。其沿街里巷一概出痘者。此則歲氣並臨。疫癘傳染。豈可概為胎毒哉。
5. 發熱
痘瘡將出。必先發熱。然其熱有風痰食驚變蒸之異。及時氣傳染。俱能出痘。疑似之間。即當審其所觸。隨證清理。以觀其勢。更察其耳冷尻冷足冷。中指梢冷。耳後紅絲赤縷現。呵欠噴嚏。六脈洪數。身微灑淅顫動。白睛微紅。目光如水。顴間有花紋見者。乃為真候。如溫溫微熱。
乍涼乍熱。咳嗽嚏嘔。欠呵頓悶。面微紅者。此必痘稀毒少。身涼後出尤輕也。其或驟發壯熱。如火熏炙。頭面俱赤。悶亂昏眩。狂躁不定。一熱便見紅點。此必稠密毒盛。急投柴胡飲。甚則涼膈散下奪之。發熱時肢體骨節俱痛者。六淫之邪也。宜表散兼透毒之劑。發熱時遍身作癢。
此表虛客冒風寒。毒不能出。故癢。桂枝加黃耆、防風、白芷、蟬蛻。發熱時惡寒。身振振動搖。此氣血弱。不能逼邪快出。邪正交爭。故振。升麻湯加人參、穿山甲、桂枝、防風。發熱時腹痛攻攪躁渴。此毒勢壅遏。熱氣內蒸。急以蜜調元明粉四五錢。不下再服。甚則涼膈散。
大便一利。其痛即減。瘡亦隨發。勿泥首尾不可下也。若虛寒脈弱而腹痛者。小建中加升麻。若腰脅痛者。此毒在肝腎。最為惡候。急以石膏六七錢。人參一錢。茶一撮。煎好入元明粉三五錢。加生白蜜熱服。或可十全一二。若唇口上下紫黑。燥裂疼痛者。此毒攻脾臟。難治。
急投犀角消毒飲。加石膏、黑參以救之。發熱時或吐或瀉。此毒邪奔越。精神不減者。為吉兆。毒氣上下分泄也。若見點後。猶吐瀉不止。四苓散加枳、橘、山楂。虛者。錢氏異功散加藿香、木通。發熱時如驚者。為熱乘心包。亦是吉兆。導赤散加蟬蛻、紫草。形實便秘者。
瀉青丸微下之。如見點後。驚搐不止者危。發熱時咬牙竄視。此心經熱甚也。導赤散加黃連、赤芍。若咬牙悶瞀。為肝經風熱。羌活湯加青皮、柴胡。發熱時聲音遂變者。宜清肺氣。消毒飲加連翹、桔梗。面赤。加紫草。發熱及見點時兩目紅腫者。風熱上攻也。導赤散加荊、防、蟬蛻。
若熱至五六日。或腹脹喘急。便秘狂煩。痘不見點。而熱甚於背者。風寒留滯於經。羌活湯。不應。加麻黃。熱甚於腹者。實熱亢盛於裡。大承氣湯。其或譫語循衣。昏睡不省者。皆毒氣內攻。導赤散加連翹、犀角。使小便流利。神爽發出為吉。若大便四五日不通而譫語者。
紫草承氣湯下之。昏迷累次。譫語不休者。不治。發熱二三日痘隱隱不透。壯熱譫語。喘脹便秘者。夾食感寒而發。先以升麻湯加麻黃汗之。次以大柴胡利之。發熱時小便黃赤短澀者。熱毒不透。滲入膀胱也。導赤散加荊芥、連翹、鼠黏子。自汗者。邪從汗散也。不須更與升發之劑。
衄血者。邪從衄解也。衄久不止。犀角地黃湯去丹皮加木通、荊芥穗。發熱時遍身皆熱。手足獨冷者。此脾胃虛弱。急宜補中益氣湯。三四服仍厥冷者難治。發熱時以火照之。若皮肉裡有鮮紅成片者凶也。若遍身如蚊跡蚤斑者不治。發熱時壯熱譫語。喘脹搐搦。尋視腰背有一二點如蚊跡者。
悶痘也。不治。發熱時腰痛如折。不能坐立者。折腰痘也。四五日當口鼻出血而死。痘出三四日。身猶有熱者。尚欲添痘也。出盡則熱自止。若五六日後。痘出盡復熱者。必有餘毒未盡。當輕劑以解其毒。不可驟遏。至八九日復發熱者。名曰煎漿。將欲收靨結痂故耳。凡痘疹發熱。
不可誤認外感。過投解散之劑。則表之陽虛。不惟不能長髮。且有癢塌之患。亦不可誤認內傷。過投消導。則里之陰虧。不惟不能灌漿。倒陷之禍立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