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四 (29)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9)

1. 喘(短氣、少氣、逆氣、哮)

羸者,涼分五七服,用之輒效。若有伏熱者誤用,喘逆倍劇,不可不辨。

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應有不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方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後塗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遇厚味則發者,用萊菔子炒研一兩,豬牙皂莢燒存性三錢,共為細末,薑汁調蒸餅為丸,綠豆大,每服五十丸,沸湯或枳實湯下,名清金丹,消其食積,則肺胃自清,仍當薄滋味以清肺胃之氣。

傷鹹冷飲食而喘者,用白麵二錢,砂糖二錢,飴糖餅化汁,捻作餅子,爐內炸熟,劃出,加輕粉四錢,令患人食盡,吐出病根即愈。年幼體虛者,分三四次服之。蓋咸哮肺胃受傷,白麵、砂糖、膠飴甘溫戀膈,使之留連病所,引領輕粉搜滌淤積之痰上湧,三湧三補,屢建奇功。補用五味異功,稍加細辛服之。

醋嗆而嗽,甘草二兩,中半劈開,用豬膽汁五枚,浸五日,火炙為末,蜜丸,茶清吞二錢,臨臥服之。

凡哮證見胸凸背駝者,此肺絡敗,為痼疾,不治。

飛疇治韓順溪內子,患喘證月餘,服破氣、寬胸、豁痰、清火等藥,不效,發表、利水亦不應,其疾轉急,稍動則喘難休息。診之,六脈細數,而面赤戴陽,用大劑六味地黃作湯,加青鉛兩許,一服而緩,二服而止。

白話文:

身體虛弱的人,因虛寒引起的喘,可以試用五分或七分的藥量。使用後通常有效。但如果體內有潛藏的熱,誤用會使喘逆加劇,必須仔細分辨。對於寒性哮喘,可以針灸肺俞穴、膏肓穴、天突穴,但效果不一定。夏天三伏天時,可以使用白芥子塗敷的方法,常常有效。藥方是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一起研成細末,加入麝香半錢,搗勻。用薑汁調成糊狀,塗在肺俞、膏肓、百勞等穴位。塗後皮膚會麻木疼痛,千萬不要馬上擦掉,要等三炷香的時間到了才能去除。十天後再塗一次,這樣塗三次,病根就可以去除。

如果吃油膩食物就容易發作的,可以用炒過的萊菔子末一兩,加上燒成炭的豬牙皂莢末三錢,一起研成細末。用薑汁調和蒸餅做成丸子,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沸水或枳實湯送服。這叫做清金丹,可以消除食積,使肺和胃自然清淨。平時應該吃清淡的食物,來保持肺和胃氣的清淨。因為吃了太鹹或冰冷的食物而導致喘的,可以用白麵二錢,砂糖二錢,用麥芽糖餅化成汁,搓成餅狀,放在爐中炸熟,劃開,加入輕粉四錢,讓病人吃完。吐出病根後就會痊癒。年幼體弱的病人,可以分三四次服用。這是因為吃太鹹導致肺胃受損,白麵、砂糖、麥芽糖的甘溫黏膩會停留在膈膜,使藥性停留在病處。引導輕粉搜刮並清理淤積的痰液,使其上湧。經過三次上湧和三次滋補,常常能建立奇效。滋補用五味異功散,可以稍微加一點細辛服用。

因為聞到醋味而咳嗽的,可以用甘草二兩,從中間劈開,用五個豬膽汁浸泡五天,然後用火烤乾研成末,用蜂蜜做成丸子。用茶水送服二錢,睡前服用。凡是哮喘病症,出現胸部突出、背部駝背的,這是肺絡衰敗,是難以治癒的頑疾。

飛疇先生治療韓順溪的妻子,患喘病一個多月,服用過疏通氣機、寬胸、化痰、清火等藥,都沒效果。用發汗、利水的方法也不見效,病情反而加重。稍微動一下就喘得厲害,難以休息。診斷後,發現她六脈細而數,面色發紅像是陽氣浮越的假象。於是開了大劑量的六味地黃湯,加了二兩左右的青鉛,服藥一次就有所緩解,服藥兩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