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四 (27)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7)

1. 喘(短氣、少氣、逆氣、哮)

火降而氣不降者何耶。以濁氣雖居於下。而肺之窠囊。可以僑寓其中。轉使清氣逼處不安。是雖以治火為先。然治火而不治痰無益也。治痰而不治窠囊之痰。雖治與不治等也。惟薑汁、竹瀝。可以透窠囊耳。

李士材曰。內經論喘。其因眾多。究不越於火逆上而氣不降也。雖然。火則一。而虛實攸分。每見世俗一遇喘家。純行破氣。於太過者當矣。於不及者可乎。余嘗論證。因虛而死者十九。因實而死者十一。治實者攻之即效。無所難也。治虛者補之。未必即效。須悠久成功。其間轉折進退。

良非易也。故辨證不可不急。而辨喘證尤為急也。巢氏嚴氏。止言實喘。獨王海藏云。肺氣果盛。則清肅下行。豈復為喘。皆以火爍真氣。氣衰則喘。所謂盛者非肺氣也。肺中之火也。斯言高出前古。惜乎但舉其端。未能縷悉。請得其詳而言之。氣虛而火入於肺者。補氣為先。

生脈散。有痰。六君子湯。陰虛而火乘金不得臥者。壯水為急。六味丸。虛則合生脈散。風寒者解其邪。華蓋散。濕氣勝者利其水。滲濕湯。暑邪者滌其煩。白虎湯。痰壅者消其痰。二陳湯。氣鬱者疏其鬱。四七湯。肺脹者散其邪。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脈浮者。小青龍加石膏湯。

腎虛火不歸源。八味丸。腎虛水邪氾濫。濟生腎氣丸。此治喘之大法也。

喘嗽氣從臍下衝上。而尺脈洪盛或數。兼見盜汗潮熱。屬陰虛。六味丸作湯。加補骨脂、五味子。送下靈砂丹。誤用四磨必死。若作痰治亦危。有因氣而喘者。遇惱便發。脈必沉弦。此氣滯其痰也。蘇子降氣湯。若但喘不嗽。不分遠近。前湯吞靈砂丹。秋冬感寒。每夜連嗽不絕。

大喘至天明方緩。脅動痞悶者。麻黃蒼朮湯。肺虛受寒而喘。參蘇溫肺湯。寒鬱熱邪。而喘中有積痰。遇冷即發。麻黃定喘湯。遠年咳逆上氣。胸滿痞塞。聲不出者。人參定喘湯。虛冷上氣。勞嗽喘乏。千金用半夏一升。人參、生薑、桂心、甘草各一兩。水煎。分三次服。喘咳上氣不得臥。

生薑、橘紅、人參、紫蘇各一錢。五味數粒。煎服。腎與肺胃俱虛。喘嗽乏力。人參一錢。核桃肉三枚連皮蜜炙。煎服神驗。腎氣上逆而喘。用連皮核桃肉三枚。生薑三片。臨臥細嚼即安。七情鬱結。上氣喘急。四磨湯、四七湯選用。肥盛多痰。喘不得休。不能臥。人扶而坐數日者。

千緡湯一服即安。或千緡湯合導痰湯尤妙。然惟元氣未衰者宜之。虛人未可輕試也。喘而諸藥不效。腹堅脈實者。神保丸大。便溏者勿用。氣實人誤服參、耆而喘者。三拗湯瀉之。但伏不得臥。咳逆上氣。面目浮腫者。古今錄驗續命湯。氣盛有餘。脈來滑實者勿用。經年喘嗽。

遇寒更甚者。九寶湯、寧嗽化痰湯選用。一切喘證。屬有餘者。治之即愈。若屬虛證。誤與泄氣。禍不旋踵。即暴喘腹脹。大便實者。方可用藥。加以溏泄。必死勿治。此陰火暴逆於手足太陰。所以喘脹。腎氣失守。所以便溏。其人雖強。不久當嘔血而死。

白話文:

喘(短氣、少氣、呼吸不順、哮喘)

為什麼火氣降下,但氣卻無法跟著下降呢?這是因為濁氣雖然位於下方,但肺部的空隙卻能讓濁氣暫時停留其中,反而使得清氣受到壓迫而無法安頓。因此,雖然治療火氣是首要之務,但單單治療火氣而不處理痰液是沒有效果的。即使治療痰液,若不針對肺部空隙中的痰,效果也等於沒有。只有薑汁和竹瀝能滲透到肺部空隙中。

李士材說,《內經》探討喘的原因很多,但歸根究柢不外乎是火氣上逆導致氣無法下降。雖然說火氣的原因只有一個,但卻有虛實之分。常見到世俗之人一遇到喘的病人,就一味地使用破氣的藥物,對於體內火氣太旺的人或許有效,但對於體內虛弱的人卻不合適。我曾經分析過,因為虛弱而死的病人佔十分之九,因為實證而死的佔十分之一。治療實證的病人,用攻邪的方法很快就見效,沒有什麼困難。但治療虛證的病人,用補益的方法不一定馬上見效,需要長時間慢慢調理才能成功,期間病情可能會反覆變化,進退不定,實在不容易。因此,辨別證型非常重要,而辨別喘證更是刻不容緩。巢元方和嚴用和只提到實喘,只有王海藏認為,如果肺氣旺盛,自然能清肅下降,怎麼會喘呢?他們都認為喘是火氣耗損了真氣,導致氣虛才喘。所謂的旺盛,指的並不是肺氣,而是肺中的火氣。這個觀點超越了前人,可惜的是只提出了開端,未能詳盡說明。我來詳細地解釋一下:因為氣虛而導致火氣進入肺部的,應以補氣為先,使用生脈散。有痰的,使用六君子湯。陰虛火旺,導致無法安睡的,應以滋陰為急,使用六味丸。虛證可以搭配生脈散。感受風寒的,應解除外邪,使用華蓋散。濕氣過盛的,應利水滲濕,使用滲濕湯。感受暑邪的,應清除煩躁,使用白虎湯。痰液壅塞的,應消除痰液,使用二陳湯。氣機鬱結的,應疏理氣機,使用四七湯。肺部腫脹的,應疏散邪氣。脈象浮大有力的,使用越婢加半夏湯。脈象浮的,使用小青龍加石膏湯。

腎虛導致火氣無法歸於本源的,使用八味丸。腎虛導致水邪氾濫的,使用濟生腎氣丸。這些是治療喘的大方向。

喘咳時氣從肚臍下方往上衝,而且尺脈洪大或數快,同時伴有盜汗潮熱的,屬於陰虛,用六味丸加補骨脂、五味子,再用靈砂丹送服。誤用四磨湯必死無疑,若當作痰來治療也很危險。有因為氣滯而喘的,遇到生氣的事情就會發作,脈象一定是沉弦,這是因為氣滯導致痰液停滯,可用蘇子降氣湯治療。如果只有喘而不咳嗽,不論病程長短,都可以用前述的藥方搭配靈砂丹服用。秋冬感受寒邪,每晚連續咳嗽不停,喘得很厲害到天亮才緩解,而且胸脅脹動痞悶的,可用麻黃蒼朮湯。肺虛感受寒邪而喘的,可用參蘇溫肺湯。寒邪鬱積化熱,而且喘中有積痰,遇冷就發作的,可用麻黃定喘湯。多年咳嗽氣逆上衝,胸部脹滿痞塞,聲音都發不出來的,可用人參定喘湯。虛寒導致氣往上逆,勞累咳嗽氣喘乏力的,可用千金方的半夏一升,人參、生薑、桂心、甘草各一兩,用水煎服,分三次服用。喘咳氣逆,無法安睡的,用生薑、橘紅、人參、紫蘇各一錢,五味子幾粒,煎服。腎、肺、胃都虛弱,喘咳無力的,用人參一錢,核桃肉三個連皮蜜炙,煎服效果顯著。腎氣上逆而喘的,用連皮核桃肉三個,生薑三片,臨睡前細嚼慢嚥,就能緩解。因為情緒鬱悶導致氣逆喘急的,可選用四磨湯或四七湯。身體肥胖多痰,喘個不停,無法安睡,需要別人扶著坐著好幾天的,用千緡湯一服就能緩解,或千緡湯搭配導痰湯效果更好,但只適用於元氣尚未衰竭的人,虛弱的人不能輕易嘗試。喘而且吃各種藥都沒效,腹部堅硬,脈象實的,可用神保丸,但如果大便稀溏就不要使用。體內氣實的人誤服人參、黃耆導致喘的,可用三拗湯來瀉掉。喘得不能躺下,咳嗽氣逆,面部浮腫的,可用古今錄驗續命湯,但如果氣盛有餘,脈象滑實的就不要使用。多年喘咳,遇到寒冷更加嚴重的,可選用九寶湯或寧嗽化痰湯。所有喘證,屬於實證的,治療就能痊癒。如果是虛證,誤用洩氣的藥物,很快就會出問題。即使是突然發作的喘,如果腹脹,大便乾燥的,才可以用藥,但如果伴隨大便溏泄,就必死無疑,不要治療了。這是因為陰火暴逆於手足太陰經,所以會喘脹。腎氣失守,所以大便溏泄。這種人即使身體強壯,不久也會嘔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