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3)

1. 翁仲仁痘疹論

夫痘由中以達外。用藥因期而變通。以常言之。發熱三日而後見標。出齊三日而後起脹。蒸長三日而後灌膿。漿滿三日而後收靨。故發熱三日。當托裡解毒。使其易出。亦有氣弱而不能出者。當微補其氣。氣和則出快。切不可輕用黃耆。恐腠理一密。則痘難出也。四五六日起發之時。

宜清熱解毒。清熱則無血熱枯燥之患。解毒則無壅滯黑陷之虞。七八九日灌膿之時。宜溫補氣血。氣血流行。而成漿自易也。十日至十一二日收靨之時。宜調和氣血。補脾利水。自然結靨矣。此特語其常也。蓋常者可必。而變幻無期。當隨候參詳。見紅點之時。如痘輕少。不可過表。

白話文:

痘疹是由內而外發生的,用藥需要根據不同的時期調整。一般來說,發熱三天後才會出現疹子,疹子長齊三天後開始腫脹,再過三天開始化膿,膿液充滿三天後就會結痂。因此,發熱三天時,要以清熱解毒為主,讓疹子容易長出來。有些體弱的人,疹子可能不容易長出來,要稍微補氣,氣順了疹子就容易長出來。切忌輕易使用黃耆,因為它會讓毛孔閉塞,導致痘疹難以長出。第四、五、六天,疹子開始發出時,要以清熱解毒為主,清熱可以防止血熱乾燥,解毒可以防止疹子阻塞、潰爛。第七、八、九天,疹子化膿時,要溫補氣血,讓氣血暢通,這樣膿液就容易形成。第十到十二天,疹子結痂時,要調和氣血、健脾利水,自然就能結痂。以上只是一般情況,痘疹變化無常,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觀察判斷。如果疹子輕微,不要過於著重表面的治療。

在後恐成斑爛。如干紅紫色。急宜疏利。不然。在後必成黑陷。四五日之內。痘出足下為齊。苟未盡出。於解毒中宜兼發散。若專於清涼。則痘反凝滯。不能起發也。七八日之間。毒未盡解。於溫補之中。宜兼解毒。若偏於溫燥。則毒反蘊蓄。不能化漿也。十一二日之間。漿未滿足。

雖當大補氣血。然須兼解餘毒。不然。恐有癰毒疱疤之患也。夫痘瘡之發也。身熱和緩。達於外者必輕。悶亂煩躁。彰於外者必重。其顏色貴潤澤而嫌昏暗。貴光彩而嫌枯澀。貴淡紅而嫌黑滯。貴鮮潔而嫌嬌嫩。貴圓淨而嫌瑣碎。貴高聳而嫌平塌。其皮膚貴堅實而嫌虛薄。貴勻淨而嫌冗雜。

白話文:

如果痘疹後期出現斑點潰爛,像是乾燥的紅紫色,要趕快疏通排泄,否則之後就會變成黑色凹陷。四五天內,痘疹全部長出來才算齊全。如果還沒長完,在解毒的同時也要配合發散藥物。如果只用清涼藥物,痘疹就會凝結,無法順利長出來。七八天後,毒素還沒完全消散,在溫補的過程中也要配合解毒。如果只用溫燥藥物,毒素就會積累,無法化成膿液。十一天到十二天之間,膿液還沒長滿,雖然應該要大補氣血,但也要同時解毒,否則容易出現癰瘡和疤痕。痘疹發病時,身體發熱應該要緩和,熱氣散發到體外就表示病情輕微。如果出現昏沉、煩躁等症狀,就表示病情嚴重。痘疹的顏色要潤澤光亮,不要黯淡無光,要鮮明光彩,不要乾燥粗糙,要淡紅色,不要黑沉滯留,要鮮潔乾淨,不要嬌嫩脆弱,要圓潤飽滿,不要零碎稀疏,要高聳突出,不要扁平低陷。皮膚要堅實,不要虛薄,要均勻乾淨,不要雜亂無章。

其根窠貴收緊而嫌散潤。痘根陰陽見點。最忌浮腫。出要參差。血宜歸附。耳後頭項心胸。少於他處為吉。眉稜兩顴額前先後潤而不滯為佳。夫色之紅者。毒始出也。白者。毒未解也。黃者。毒將解也。干黃者。毒盡解也。灰白者。血衰而氣滯也。焦褐者。氣滯而血枯也。黑者。

毒滯而血乾也。如紅變白。白變黃者吉。紅變紫。紫變黑者。死之兆也。

白話文:

痘瘡的根部要收緊,不要散開濕潤。痘根陰陽要分明,最忌諱浮腫。出痘要參差不齊,血氣要歸附。耳後、頭項、心胸等處的痘疹,數量少於其他地方是吉兆。眉稜、兩顴、額頭等處,痘疹先後潤澤而不阻塞是好的。痘疹的顏色,紅色表示毒氣開始發出,白色表示毒氣尚未解除,黃色表示毒氣將要解除,乾黃色表示毒氣完全解除,灰白色表示血氣衰弱而氣滯,焦褐色表示氣滯而血枯,黑色表示毒氣停滯而血乾。如果痘疹顏色由紅變白、白變黃,是吉兆;如果由紅變紫、紫變黑,則是死兆。

2. 痘疹握機論

張安世曰。醫學貴乎專精。崇古分科習業。各擅所長。庶幾奪權造化。痘疹一門。為嬰孺始基第一關隘。予嘗歷考錢陳朱魏諸家之論。各執一端。緣其立言之義。有就證而論者。有究本而論者。有因時而論者。觀費氏大運論云。嘗稽痘證。有獨取於辛熱。有得意於寒涼。有扼要於保元。

是皆治痘名家。何不見有逐年先後之別。要知天運使然。非三者之偏僻也。而費氏明指文中仲陽桂岩三子而言。獨不及濟川者。以濟川實得一本萬殊之妙。兼該三子之長。其論可法。後學可宗。有言於神宗丁巳至癸亥。尚多氣虛。由甲子而血熱者漸多矣。其毒亦漸深矣。向補宜從重者變而宜輕。

白話文:

張安世說:醫學最重要的是專精,遵循古法分科學習,各人精通自己的領域,如此才能接近掌握造化的力量。痘疹這一門,是嬰兒幼童成長的第一道關卡。我曾經仔細研讀錢、陳、朱、魏諸家的論述,他們各持己見,從立論的意義上來看,有根據實際病症論述的,有追根究底論述的,也有依據時機論述的。

看看費氏《大運論》中所言,他曾經探討痘疹,有主張單純以辛熱治療的,有主張以寒涼治療的,也有主張以保元為重點的。

這些都是治療痘疹的名家,為何不見他們有逐年先後之別呢?要知道,這是天運使然,并非这三者偏執,而是各有側重。而費氏在文中明确指明仲陽、桂岩、三子,唯獨没有提及濟川,这是因为濟川真正掌握了萬變不離其宗的妙法,兼具三者之長,其論述值得借鉴,后学可作为典範。有人說,从神宗丁巳年到癸亥年,尚多气虚,而从甲子年开始,血热者逐渐增多,其毒性也逐渐加深,以前需要大力補益的,如今就應該變為輕補了。

瀉宜從輕者變而宜重。逮及丁卯。所宜重瀉者。雖極清極解而亦弗靈矣。勢必盪滌而元梟之勢始殺。然猶放標起脹時之權宜也。至壬申後。盪滌之法向施於成漿前者。竟有首尾而難免者矣。其黃氏痘疹或問亦云。予自萬曆辛巳始行其道。所歷之痘。多屬虛寒。至癸卯歲。忽然氣候大變。

自後當溫補者。十無一二。虛中挾火挾痰者。十常八九。痘色亦常變異。良由運氣使然。握司命之機者。可不達權通變而固守成則歟。於是會參諸家宗旨。綜其大端。不出血熱毒盛。毒盛氣虛。氣虛不振之三綱。順險逆之三要。順則無庸治。逆則治何益。惟險者在急治而尚變通。

白話文:

瀉法應當從輕度逐漸加重。到了丁卯年,即使需要重瀉,即使藥效再清澈、效果再好,也難以奏效了。必須徹底清除,才能斬斷病根。但這也只是針對早期發病時的權宜之計。到了壬申年之後,這種徹底清除的方法用於病情已發展到漿液期,結果卻反而適得其反,難免造成損傷。黃氏痘疹書中也說,他自萬曆辛巳年開始施行這種方法,治療的痘症大多屬於虛寒。到了癸卯年,氣候突然大變,需要溫補的病人十個中只有 一兩個,虛寒夾雜火熱痰濕的病人卻佔了十個中的八九個,痘疹的顏色也常出現變化。這都是由於運氣使然。掌握生命運行的機制,不能一成不變,必須通達權變,才能應對變化。因此,要參照各家醫學的精髓,總結其核心原則,不外乎血熱毒盛、毒盛氣虛、氣虛不振三大綱領,順、險、逆三種關鍵。順則無需治療,逆則治療無益,只有險症需要及時治療,並靈活應變。

其機不暇少緩。不可泥於首尾而拘於繩墨也。至於病有寒熱。證有真假。毒有淺深。藥有輕重。治有緩急。時有寒暑。人有貴賤。稟有強弱。安可概論。若夫膏粱之治。與貧賤之治。迥乎不侔。夫膏粱之家。素嗜肥甘。肌體柔脆。譬之陰地草木。未經風日。奚堪勝任。況一有微疴。

即日曆數醫。雖具法眼。亦難獨出己見。稍用一有關之品。即眾口譊譊。功未見而咎有歸。此亦世道使然。無足憾也。而貧賤之家。日甘粗糲。風霜切體。縱有疾苦。力能勝受。即或從事醫藥。則專任於一。雖證劇可危。尚堪重劑推扳。功成反掌。第貧家之痘。一涉危疑。醫者往往忽略而委之不救。

白話文:

醫治疾病需要迅速果斷,不能拘泥於固定的方法和程式。病人有寒熱之分,病症有真假之別,毒性有深淺之分,藥物有輕重之分,治療有緩急之分,時節有寒暑之分,病人有貴賤之分,體質有強弱之分,不能一概而論。富貴人家平時飲食豐盛,身體嬌嫩,就像陰地裡的草木,沒有經過風吹日曬,難以承受重任,更何況一旦生病。

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生,也不敢隨意用藥,稍微用一些關聯性較大的藥物,就會招來眾人議論,功勞還沒看到,責任卻要承擔。這也是世道使然,無可奈何。而貧窮人家,平時飲食粗糙,常年風吹日曬,即使生病,也能忍受。即使從事醫藥,也只專注於一種藥物,即使病症嚴重危急,也能用重劑強行治療,功成於舉手之間。然而貧困人家的小孩患天花,一旦出現危急狀況,醫生往往會忽略不救。

棄以待斃。因得土氣滋化而復甦者。亦恆有之。達權之士。務在見機於始萌之際。變通於未發之先。如毒因表邪而發者疏解之。由里邪而發者宣暢之。熱劇者涼潤之。毒閟者開泄之。挾驚者清理之。挾痰者驅導之。虛者益之。實者損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此數者乃治痘之大綱。

必須明燭其機而毅與之。慎毋疑似而混用升發。標證一退。其痘自起。蓋治病必求其本。審系血熱而用涼解。即是升發。審系氣虛而用補托。即是升發。以故新甫有見點忌升麻之說。丹溪復有一見紅點便忌葛根之誡。夫今之以痘疹名世者。或稱家秘。或尚師傳。下手不辨氣血之虛實。

白話文:

人若被放棄任其死亡,卻因得土氣滋養而恢復生機的情況也不少見。有能力的人,務必在疾病萌芽之際就察覺,並在發病前就變通治療。例如毒因外邪而發的,就疏解外邪;由內邪而發的,就宣暢內氣;熱症嚴重的,就以涼潤之法治療;毒氣鬱結的,就開通排泄;驚恐引起的,就以清心安神之法治療;痰濕引起的,就驅除痰濕;虛弱的,就補充元氣;實證的,就減少飲食;寒症的,就以溫熱之法治療;熱症的,就以清涼之法治療。這些都是治療痘疹的大原則。

一定要清楚地掌握病情,並堅決執行治療方案,不可懷疑或混淆,誤用升發之法。一旦表證退去,痘疹就會自然出現。治病一定要找到病根,如果確定是血熱,就用涼解之法,這就是升發;如果確定是氣虛,就用補托之法,這也是升發。因此,古人有新出現痘疹就忌用升麻的說法,丹溪先生也說見紅點就忌用葛根。現在一些以治療痘疹出名的人,有的聲稱有家傳秘方,有的效仿師傳,但他們下手時卻不辨別氣血的虛實。

熱毒之淺深。稟賦之強弱。兼證之有無。概以通套升發為務。直待點齊而驗以凶吉。不知延過三日。則毒已歸經。加之兼證交攻。種種變端。莫不由此。此皆識見未真。習俗之謬耳。費子所謂識見不真。先迷嚮往之路。膽力不雄。同歸廢弛之地。理障未捐。難神變化之用。是必膽與誠俱。

心隨理運者。而後可以語此。嘗有痘雖初放。功不在於升發。時雖起脹。寧有事乎清涼。寓補於瀉。何嫌灌漿而解利。用熱為收。何病結痂而疏發。至若臨證之機。必細察其形。熟驗其色。復於神情而繹之。兼內證以參之。庶乎似虛寒而反實熱。似有餘而反不足。似平易而實危殆。

白話文:

熱毒的輕重、體質的強弱、併發症的有無,都要以通暢升發為主要原則,觀察到痘疹齊全後再判斷吉凶。若延誤超過三天,毒素就會侵入經脈,再加上併發症的加重,各種變化都是由此而來。這些都是因為見解不真,受到習俗誤導。費子說過,見解不真,就如同迷失方向,膽識不足,最終導致廢弛,障礙沒有消除,就無法運用變化之術。所以一定要有膽識和誠意,

心中遵循道理,才能談論這些。曾經有人,雖然痘疹剛開始發出來,但重點不在於升發,雖然出現腫脹,反而更要注重清涼,在瀉法中加入補益,不要害怕灌漿通便,以溫熱之法收斂,也不要害怕結痂脫落。至於臨證時機,必須細心觀察外形,仔細辨別顏色,從神情中推測,並結合內證進行判斷。這樣才能避免看似虛寒卻是實熱,看似有餘卻是不足,看似平易卻是危險的情況。

似必斃而實可生。燎然於心目間。其有素稟氣虛。而證見血熱者。當於發熱之初。乘毒未歸經。元氣猶堪。宜先理其標。峻投涼血以化熱毒。後固其本。任用溫養以助成漿。設先不為清理。至四五日間。欲行涼解。則痘心難起灌。欲行補托。又礙熱毒未清。至此攻補兩難。而致夭枉者比比。

且有悶痘一證。方書但言白悶紫悶緊悶。從無辨救之法。因思悶者。痘緣毒邪壅蔽。悶而不發。其證最急。是為逆中之逆。雖有神丹。莫可救也。然有似悶而非真悶。即屬悶而緩者。是為險中之逆。此閉證也。世多例之悶痘。棄而不救。可概委之於數乎。若能明究其故而開其閉。

白話文:

看起來快要死掉,實際上卻能活下來。心中充滿焦慮,像是被火燒灼一樣。有些人天生體質虛弱,卻出現血熱的症狀,應該在發熱初期,毒素尚未入經絡,元氣尚可的時候,先治療表證,用寒涼藥物化解熱毒,然後再補養根本,用溫和的藥物滋養身體。如果一開始不清理表證,等到四五天之後,想要用寒涼藥物治療,痘疹就難以發出來;想要用補托的方法,又礙於熱毒未清。這樣一來,攻補兩難,最終導致夭折的人很多。

而且還有一種悶痘,醫書上只說白悶、紫悶、緊悶,沒有提到治療方法。我想,悶痘是因為毒邪阻塞,導致痘疹無法發出來,這種症狀非常危急,是逆中之逆,即使有神丹妙藥,也無濟於事。但是,也有一些看似悶痘,其實不是真的悶痘,只是悶得比較緩慢,這種情況屬於險中之逆,是閉證。世人大多將這種情況視為悶痘,放棄治療,難道真的要將其歸咎於命運嗎?如果能夠明白其原因,打開阻塞,還是有救的。

庶可轉危就安。猶之雞鳴度關。此關一過。前途別有料理。但閉證之由種種。有因火毒熾盛而閉者。有因痰垢凝塞而閉者。有因蟲䘌內攻而閉者。有因挾食挾血而閉者。有因真元虧極而閉者。略舉一二言之。如一發熱即報點如丹。身熱如烙。漸乾焦紫黑。煩躁悶亂。唇焦口臭。

或唇口腫滿。是屬火也。雖冬月亦須大劑白虎化斑湯。石膏非數兩不應。或發熱時。便頭項不舉。痰喘氣急。或目閉神昏。眩暈顛仆。悶亂搐搦。是屬痰也。亟當猛進金匱大黃甘草湯。使上吐下泄以救之。或一發熱即煩悶嘔吐。舌下當流清水。或時沉默喜睡。或時躁擾不寧。

白話文:

庶可轉危就安。猶之雞鳴度關。此關一過。前途別有料理。

意思是: 應該可以轉危為安,就像雞鳴時通過關卡一樣。只要過了這個關頭,往後就另有方法應對。

但閉證之由種種。有因火毒熾盛而閉者。有因痰垢凝塞而閉者。有因蟲䘌內攻而閉者。有因挾食挾血而閉者。有因真元虧極而閉者。略舉一二言之。

意思是: 閉證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

  • 火毒熾盛而閉者:因熱毒太盛而導致閉證。
  • 痰垢凝塞而閉者:因痰濕阻滯而導致閉證。
  • 蟲䘌內攻而閉者:因寄生蟲或內傷而導致閉證。
  • 挾食挾血而閉者:因食物或血液瘀積而導致閉證。
  • 真元虧極而閉者:因精氣不足而導致閉證。

這裡只是舉出幾個例子,還有很多其他原因。

如一發熱即報點如丹。身熱如烙。漸乾焦紫黑。煩躁悶亂。唇焦口臭。

意思是: 一旦發熱,就會出現一些症狀,比如:

  • 報點如丹:指身上出現紅點,像是朱砂點一樣。
  • 身熱如烙:指身體發熱,像被烙鐵烙過一樣。
  • 漸乾焦紫黑:指皮膚逐漸變得乾燥、焦黑、紫黑。
  • 煩躁悶亂:指病人感到煩躁、心胸悶悶不舒。
  • 唇焦口臭:指嘴唇乾燥,口中有異味。

或唇口腫滿。是屬火也。雖冬月亦須大劑白虎化斑湯。石膏非數兩不應。

意思是: 如果嘴唇和嘴巴腫脹,就屬於火熱證。即使是在冬天,也需要用大劑量的白虎化斑湯來治療。石膏藥量至少要幾兩才有效。

或發熱時。便頭項不舉。痰喘氣急。或目閉神昏。眩暈顛仆。悶亂搐搦。是屬痰也。亟當猛進金匱大黃甘草湯。使上吐下泄以救之。

意思是: 如果發熱時出現以下症狀,就屬於痰證:

  • 頭項不舉:指頭頸無法抬起來。
  • 痰喘氣急:指有痰,呼吸困難,氣喘。
  • 目閉神昏:指眼睛閉著,神志不清。
  • 眩暈顛仆:指頭暈,站立不穩,容易跌倒。
  • 悶亂搐搦:指胸悶,身體抽搐。

需要立刻服用金匱大黃甘草湯,讓病人嘔吐和腹瀉,以排出痰濕。

或一發熱即煩悶嘔吐。舌下當流清水。或時沉默喜睡。或時躁擾不寧。

意思是: 如果發熱時出現以下症狀:

  • 煩悶嘔吐:指感到煩躁,想吐。
  • 舌下當流清水:指舌頭底下有口水流出來。
  • 或時沉默喜睡:指有時沉默不語,喜歡睡覺。
  • 或時躁擾不寧:指有時躁動不安,無法安靜。

以上這些症狀,都可能與閉證有關。

或腹痛狐疑。或頻頻叫喊。驗其舌下筋青。或下唇有黑白細點。是屬蟲也。宜先與椒梅丸。誘入蟲口。即以紫草承氣湯下之。或初發時便壯熱神昏。腹痛譫語。舌刺如芒。或氣粗便閟。狂叫悶亂。是屬食也。急投大承氣湯。及三承氣選用。或因跌撲內傷。瘀血阻滯。譫語神昏。

喘脹衄血者。桃核承氣湯。或有身無大熱。見點細白如喑。氣怯無力。目閉無神。面色及唇反鮮澤嬌豔。光彩倍常。是氣虛無陽。肺胃之精華渙散於外也。然此亦不多見。惟豢養柔脆者間或有之。若非峻用人參二三兩。生耆兩許。佐以升麻、五味。續續灌下。烏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而振起之耶。

白話文:

肚子痛得讓人摸不著頭緒,或是頻繁地喊叫,檢查舌頭底下筋脈發青,或者下嘴唇出現黑白細點,這都是蟲症,應該先服用椒梅丸誘使蟲子入嘴,接著用紫草承氣湯將蟲子排出。如果剛開始就出現發燒神智不清,肚子痛胡言亂語,舌頭像刺一樣尖,或者呼吸急促大便不通,狂叫胡言亂語,這是食物中毒,要趕緊服用大承氣湯或三承氣湯。也有可能是因為跌打損傷內傷,瘀血阻塞導致神智不清胡言亂語,並伴有呼吸困難、流鼻血等症狀,則可用桃核承氣湯治療。如果身體沒有明顯發熱,但出現一些細小的白色斑點,並且氣虛無力,眼皮閉合眼神呆滯,臉色和嘴唇卻異常紅潤有光澤,這是氣虛無陽,肺胃精華散失於外,不過這種情況很少見,只有養尊處優的人偶爾才會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用大量人參,搭配生耆、升麻、五味子等藥材,持續灌服才能恢復元氣,讓生命重燃希望。

其證之屬實而閉者。竭力圖之。可全十之半。屬虛而閉者。則與秦越人起虢太子不異。可知造化樞機在掌握間。豈可拘於尋常例治哉。

白話文:

對於實證且閉塞的症狀,盡力治療可以獲得一半到全部的療效;對於虛證且閉塞的情況,治療效果與秦越人救活虢太子的結果相同,這都表明大自然的運行規律掌握在治療的手法之中,不能只遵循平常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