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1)

1. 嬰兒門下

夫人習尚不同。趨舍各異。痘疹一門。向得涵高兄採輯諸家方論。備列醫通。其間方藥多有以意參易者。惜乎筆削未竣。完璧難求。志兒心折其學。因命續貂。系以麻疹諸例。庶不失先哲二者併名之義云。

白話文:

人類的習慣各不相同,喜好各有千秋。在治療天花和麻疹的領域,過去有涵高兄蒐集了各家的方針理論,整理在醫學通識中。這些方子和藥物,涵高兄多有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調整。可惜的是,他的工作尚未完成,完美的成果難以尋覓。我的兒子對他的學問非常欽佩,因此讓我接續他的工作,增加了麻疹的例子,希望這樣能保持前人智慧的全面性。

2. 錢氏痘疹論

小兒在胎時。食母五臟血穢。生後其毒當出。故痘疹所發。皆五臟之液。肝水泡。其色青小。肺膿泡。色白而大。心為斑。其色赤小。脾為疹。其色赤黃。瘡疹欲出。五臟證具。惟腎無候。但耳涼尻冷是也。瘡疹出時。辨視輕重。一發便出盡者。必重也。瘡夾疹者。半輕半重也。

出稀者輕。裡外微紅者輕。外黑裡赤者。微重也。外白里黑者。大重也。疹端里黑點如針孔者。勢甚也。青乾紫陷。昏睡汗出不止。煩躁熱渴。腹脹啼喘。大小便不通者。困極也。凡瘡疹當令乳母慎口。不可令飢。及受風冷。致歸腎變黑難治也。有大熱當利小便。有小熱宜解毒。

白話文:

孩子在母親懷裡的時候,會吸收母親五臟的污血,出生後這些毒素就必須排出。所以長痘疹時,都是五臟的液體所導致的。肝臟的毒素會形成青色的小水泡,肺臟的毒素會形成白色的大膿泡,心臟的毒素會形成紅色的小斑點,脾臟的毒素會形成紅色發黃的疹子。當疹子要長出來時,五臟的症狀都會出現,只有腎臟沒有明顯徵兆,只會表現為耳朵冰涼、屁股冰冷。疹子長出來時,要觀察輕重。一次就全部長出來的,一定是重症。既有瘡也有疹子的,屬於半輕半重。疹子稀疏的,屬於輕症;裡外都微紅的,也是輕症;外面黑裡面紅的,屬於微重症;外面白裡面黑的,屬於重症;疹子頂端有黑色針孔狀的,病情很嚴重。疹子呈現青色乾燥、紫色凹陷、昏睡、汗出不止、煩躁、口渴、肚子脹、呼吸急促、大小便不通的,就是非常危重的狀態。孩子長疹子時,要讓母親注意飲食,不可讓她挨餓,也不能讓她受風寒,以免毒素歸入腎臟,變成黑色難以治療。如果孩子有發高燒,就要讓她多喝水排尿;如果只是輕微發燒,就要服用解毒藥物。

若黑紫干陷者。百祥丸下之。不黑者慎勿下。更看時月輕重。大抵痘疹屬陽。出則春夏為順。秋冬為逆。又當辨春膿泡。夏黑陷。秋斑。冬疹。亦不順也。黑者。無問何時。十難救一。其候寒戰噤牙。或身黃腫紫。急宜百祥丸下之。復惡寒不已。身冷汗出。耳尻反熱者死。腎氣大旺。

脾虛不能制故也。下後身熱氣溫。欲飲水者可治。脾旺勝腎。寒去而溫熱也。治之宜解毒。不可妄下。下則內虛。多歸於腎。若能食而痂頭焦起。或未焦而喘。實者。四順清涼飲下之。若身熱煩渴。腹滿而喘。大小便澀。面赤悶亂大吐。此當利小便。不瘥者。宣風散下之。若五六日痂不焦。

白話文:

如果痘疹顏色黑紫,並且凹陷下去,就應該服用百祥丸。如果不是黑色的,就不要服用。還要根據季節和病情輕重來判斷。總的來說,痘疹屬於陽性,春天和夏天出疹是順應時令,秋天和冬天出疹則逆時令。也要辨別痘疹的類型,春天是膿泡,夏天是黑色凹陷,秋天是斑點,冬天是疹子,這些也都是不順應時令的。痘疹顏色發黑,不論什麼時候出現,十個病人中只有一個人能救活。這種情況下,病人可能會出現發冷打寒戰、牙關緊閉,或者身體發黃腫脹、發紫,要緊急服用百祥丸。如果病人持續發冷,並且出冷汗,耳朵和屁股反而發熱,就會死亡。這是因為腎氣過於旺盛,脾臟虛弱,無法制約腎氣。服用百祥丸之後,身體發熱,並且想喝水,就說明病情可以治療。這是因為脾臟旺盛,壓制了腎氣,寒氣消散,轉為溫熱。治療痘疹,應該以解毒為主,不要隨意服用瀉藥,服用瀉藥會導致身體虛弱,很多情況會歸咎於腎臟。如果病人能正常飲食,並且痘痂焦黑起來,或者痘痂沒有焦黑,但是病人出現呼吸困難,屬於實證,可以服用四順清涼飲。如果病人身體發熱,口渴,腹部脹滿並且呼吸困難,大小便不通暢,臉色發紅,神志不清,還伴有嘔吐,就應該利尿。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可以服用宣風散。如果五、六天后痘痂還沒有焦黑,……

是內發熱。熱濕蒸於皮中。故痂不得焦。宜宣風散導之。用生犀磨汁解之。便熱退痂脫矣。瘡疹欲出。先欠呵頓悶。肝也。時發驚悸。心也。乍涼乍熱。手足冷多睡。脾也。面腮頰赤。咳嗽噴嚏。肺也。此四臟證俱見。惟黑者屬腎也。瘡疹乃五臟之毒。內一臟受穢多者。出則歸其臟矣。

白話文:

這是內在發熱,熱濕蒸騰在皮膚裡,所以瘡痂無法乾燥。應該用宣風散導的方法治療,用生犀角磨成汁液來解毒。這樣熱氣就會退去,瘡痂也會脫落。

瘡疹快要發出來的時候,會先感到打哈欠、呼吸急促、胸悶,這是肝臟的表現。同時還會出現驚悸,這是心臟的表現。忽冷忽熱,手腳冰冷、嗜睡,這是脾臟的表現。臉頰發紅,咳嗽噴嚏,這是肺臟的表現。

這四臟的症狀都出現了,只有黑色屬於腎臟。瘡疹是五臟的毒素,哪個臟腑積累的毒素多,瘡疹就會出現在這個臟腑所屬的位置。

3. 丹溪參補陳氏痘疹論

小兒瘡疹。大抵與傷寒相似。發熱煩躁。臉赤唇紅。身痛頭疼。乍寒乍熱。噴嚏呵欠。嗽喘痰涎。始發之時。有因傷風傷寒而得。有因時氣傳染而得。有因傷食嘔吐而得。有因跌撲驚恐瘀血而得。或為竄眼驚搐如風狀。或口舌咽喉肚腹疼痛。或煩躁狂悶。昏睡自汗。或下利。

或潮熱。證候多端。卒未易辨。須以耳冷尻冷足冷驗之。蓋瘡疹屬陽。腎臟無證。耳與尻足俱屬腎。故獨冷。又不若視其耳後有紅脈赤縷為真候。調護之法。首尾俱不可汗下。但溫涼之劑。兼而濟之。解毒和中。安表而已。虛者益之。實者損之。冷者溫之。熱者平之。是為權度。

如庖人籠蒸之法。但欲其松耳。蓋毒發於表。如苟妄汗。則營衛一虛。開泄瘡爛。由是風邪乘間變證者有之。毒根於裡。如苟妄下。則內氣益虛。毒不能出而返入焉。由是土不勝水。變黑歸腎。身作振寒。耳尻反熱。腹脹黑陷。十無一生。汗下二說。古人深戒。以此視之。瘡疹證狀。

白話文:

小兒瘡疹

小兒長瘡疹,大致和傷寒相似,會發燒、煩躁不安,臉頰發紅、嘴唇紅潤,身體疼痛、頭疼,忽冷忽熱,打噴嚏、打哈欠、咳嗽、喘氣、流痰液。

疾病發作初期,有可能是因為風寒入侵,也有可能是因為時節氣候傳染,還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當而嘔吐,甚至因為跌倒、撞擊、驚嚇而導致瘀血。

有些孩子還會出現眼睛亂跑、抽搐,像是被風吹到的樣子;有的會口舌、咽喉、肚子、腸胃疼痛;有的會煩躁不安、昏昏欲睡、自汗;有的還會腹瀉。

症狀多種多樣,很難馬上判斷。必須仔細觀察耳朵、屁股、腳是否冰冷,來判斷病情。因為瘡疹屬於陽性疾病,腎臟沒有病變,而耳朵、屁股、腳都屬於腎臟所管轄,所以才會獨自冰冷。

此外,還要看耳朵後面是否有紅色的血管、紅色的絲線,這是真確的徵兆。

照顧孩子時,無論是疾病初期還是末期,都不能讓孩子出汗或使用瀉藥,只能用溫和涼性的藥物來治療,兼顧解毒、調理脾胃、安定表邪。

虛弱的孩子需要補益,身體強壯的孩子需要減輕負荷,體寒的孩子需要溫暖,發熱的孩子需要降溫,這就是治療的原則。

就像廚師用蒸籠蒸東西一樣,只要想辦法讓食物鬆軟就行了。因為毒氣發在表皮,如果貿然讓孩子出汗,就會導致體內氣血虛弱,導致瘡疹潰爛,進而讓風邪趁虛而入,出現其他的症狀。

如果毒氣積聚在內,貿然使用瀉藥,就會導致內臟氣血更加虛弱,毒氣無法排出反而會回到體內,導致脾土無法制約腎水,轉而變成黑色毒氣歸入腎臟,身體就會發抖、發冷,但耳朵、屁股卻反常地發熱,肚子脹大、顏色發黑,十個孩子裡面就只有一兩個能活下來。

古人對於出汗和瀉藥的危害十分警惕,我們應該以此為鑑。

從這些症狀來看,瘡疹的表現多種多樣,需要我們仔細觀察。

雖與傷寒相似。而治法實不同。傷寒從表入里。瘡疹從里出表故也。如欲解肌。葛根、紫蘇可也。其或氣實煩躁。熱熾便秘。則犀角地黃湯。或紫草飲。多服亦能利之。故雖云大便不通少與大黃。尤宜斟酌。若小便赤少者。分利小便。則熱氣有所滲出。凡熱不可驟遏。但宜輕解。

若無熱。又不能起發也。瘡疹分人清濁。就形氣上取勇怯。凡已發未發。但覺身熱。證似傷寒。疑似未明。先與惺惺散、參蘇飲。熱甚。則升麻湯、人參敗毒散。(張涵高曰。上方俱難應用。當以輕劑透表為妥。)一見紅點。便忌葛根。恐發則表虛也。凡痘瘡初欲出時。身熱鼻尖冷。

白話文:

雖然瘡疹與傷寒症狀相似,但治療方法卻截然不同。傷寒是由外邪入侵,從表層進入內臟,而瘡疹則是由內臟的熱毒向外發散,從內而外地表現出來。

如果想要解表散寒,可以用葛根和紫蘇。如果患者氣盛煩躁,熱毒熾盛,大便不通,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或紫草飲,多喝也能通便。雖然大便不通,但也不能過多使用大黃,要謹慎斟酌。如果小便量少,顏色發紅,就應該利尿通便,讓熱毒從小便排出。總之,對於熱證,不能急於遏止,應該以輕緩的方法解表。

如果患者沒有發熱,也不適合使用發散的藥物。瘡疹的病情,跟人的體質有關,可分為清濁兩類,也可以從外觀和氣息上判斷患者的體質。對於已經發病或者尚未發病,但已經出現發熱症狀,疑似傷寒,但又沒有確診的患者,可以先服用惺惺散或參蘇飲。如果發熱很嚴重,可以服用升麻湯或人參敗毒散。張涵高說,以上藥方都比較難應用,最好還是以輕劑透表為妥。一旦看到紅疹,就應該忌用葛根,因為紅疹發出來表示表虛。

凡是痘瘡剛要發出來的時候,身體發熱,但是鼻尖卻冰冷,這就表示……。

呵欠咳嗽面赤。便宜升麻湯加山楂、大力子。則瘡稀疏易愈。凡痘瘡發熱時。法以惡實子為末。蜜調貼囟門。免有患眼之疾。凡初出之際。須看胸前。稠密。急宜消毒飲加楂肉、黃芩、紫草。減食。禁加人參。初出之時色白者。便大補氣血。參、耆、朮、草、桂、芍、芎、歸。

若大便瀉。加木香、肉豆蔻。初起時自汗不妨。蓋濕熱熏蒸而然。有初起煩躁譫語。狂渴引飲。若飲水則後來靨不齊。急以涼藥解其標。如益元散之類。凡瘡已出。可頻與化毒湯。(當去升麻。)出不快者。加味四聖散。或紫草飲、紫草木通湯。及快斑湯。出太甚者。人參敗毒散。

白話文:

如果打哈欠、咳嗽、臉色發紅,可以用升麻湯,加上山楂和大力子,這樣瘡就會稀疏容易癒合。痘瘡發熱的時候,可以用惡實子的粉末,用蜂蜜調和後貼在囟門,可以避免眼睛的疾病。痘瘡剛長出來的時候,要觀察胸前,如果長得密集,就要用消毒飲,加上山楂肉、黃芩和紫草,還要減少飲食,禁止服用人參。剛長出來的痘瘡,如果顏色是白色的,就要大力補充氣血,可以用人參、黃耆、白朮、蒼朮、肉桂、芍藥、川芎、當歸。

如果大便稀瀉,可以加入木香和肉豆蔻。剛開始發病時,出汗不要緊,這是濕熱蒸發造成的。如果剛開始就出現煩躁、胡言亂語、狂渴,想喝水,如果喝了水,之後痘瘡就會不整齊,就要用涼藥解其表,比如益元散之類的藥物。痘瘡已經長出來了,可以經常服用化毒湯(要去掉升麻)。痘瘡長得慢,可以服用加味四聖散,或者紫草飲、紫草木通湯,以及快斑湯。痘瘡長得太厲害了,可以用人參敗毒散。

色赤。犀角地黃湯。疏則無毒。密則毒盛。宜多服涼藥解之。庶無害眼之患。爐灰色白靜者作寒看。齊湧者燥者焮發者作熱治。黑屬血熱。涼血為主。白屬氣虛。補氣為先。中黑陷而外白。起得遲者。則相兼而治。凡痘瘡分表裡虛實。吐瀉少食為裡虛。不吐瀉能食為裡實。裡實而補則結癰毒。

陷伏倒黶灰白者為表虛。紅活綻起為表實。表實而復補表。則潰爛不結痂。痘瘡分氣血虛實。虛則黃耆養營活血之劑。佐以風藥。實則芍藥、黃芩為君。佐以白芷、連翹之類。調解之法。活血調氣。安表和中。輕清消毒。兼而治之。溫如當歸、黃耆。涼如前胡、葛根。佐以川芎、白芍、枳殼、桔梗、羌活、木通、紫草之屬。

白話文:

痘瘡的顏色反映著身體的狀況。紅色代表熱症,可以用犀角地黃湯治療。痘瘡疏散則無毒,密集則毒性強,應多服用涼性藥物解毒,以免損害眼睛。灰白色、靜止的痘瘡屬寒性,要溫熱治療;冒出、乾燥、發紅的痘瘡屬熱性,要涼血治療。黑色代表血熱,應以涼血藥為主;白色代表氣虛,應以補氣藥為主。痘瘡中間黑陷、外圍白色,起得慢的,則要兼顧涼血和補氣。痘瘡分表裡虛實,吐瀉少食是裡虛,不吐瀉能食是裡實,裡實補則會結癰毒;痘瘡陷伏、倒黶、灰白色是表虛,紅活綻起是表實,表實再補表則會潰爛不結痂。痘瘡也分氣血虛實,虛則用黃耆養營活血,佐以風藥;實則用芍藥、黃芩為主,佐以白芷、連翹之類。治療痘瘡應活血調氣、安表和中、輕清消毒,兼而治之。溫性藥物如當歸、黃耆,涼性藥物如前胡、葛根,佐以川芎、白芍、枳殼、桔梗、羌活、木通、紫草等。

則可以調適矣。黑陷二種。因氣虛而毒不能盡出者。酒炒黃耆、紫草、人參輩。黑陷甚者。用燒人矢。蜜水調服。癢塌者。於形色脈上分虛實。實則脈有力。氣壯紅紫。虛則脈無力。色淡平塌。虛癢。以參、耆實表之劑加涼血藥。實癢。如大便不通。少與大黃寒涼之藥下其結糞。

氣怯輕者。用淡蜜水調滑石末。以羽潤瘡上。瘡干宜退火。只用輕劑。荊芥、防風、牛蒡之類。上引用升麻、葛根。下引用檳榔、牛膝。佐以貝母、忍冬、白芷、栝蔞之類。若咽喉痛者。鼠黏子湯、如聖飲選用。喘滿氣壅者。麻黃湯加黃芩、白芍、石膏。煩渴瀉利者。烏梅與綠豆、黑豆作湯。

白話文:

這樣就能調適了。黑色陷下去的瘡,分為兩種。一種是氣虛導致毒素無法完全排出,可以用酒炒黃芪、紫草、人參等藥物治療。另一種是黑色陷得很深,可以用燒過的糞便加蜜水調服。癢且塌陷的瘡,要根據外觀、顏色和脈象判斷虛實。實證脈象有力,氣血旺盛,顏色紅紫;虛證脈象無力,顏色淡白,塌陷。虛證的癢可以用人參、黃芪等補氣藥物,再加上涼血藥;實證的癢,如果伴隨大便不通,可以少用大黃等寒涼藥物瀉下結糞。

氣虛體弱的病人,可以用淡蜜水調和滑石粉,用羽毛輕輕塗抹在瘡上。瘡口乾燥後要退火,只用輕劑,例如荊芥、防風、牛蒡等。往上引用的藥物有升麻、葛根,往下引用的藥物有檳榔、牛膝,可以輔以貝母、忍冬、白芷、栝蔞等藥物。如果咽喉疼痛,可以用鼠黏子湯、如聖飲等方劑。喘滿氣壅的病人,可以在麻黃湯中加入黃芩、白芍、石膏。煩渴瀉利的病人,可以用烏梅、綠豆、黑豆煮湯喝。

時溫服之。瀉利嘔逆者。理中湯加木香。將欲成就卻色淡者。宜助血氣。芎、歸、芍藥、紅花之類。將欲成就卻色紫者。宜涼血解毒。生地、芩、連、連翹之類。甚者。犀角大解痘毒。淡白色將靨時如豆殼者。蓋因初起時飲水多。其靨不齊。俗呼為倒靨。但服實表之劑。消息二便。

如大便秘。通大便。小便秘。通小便。小便赤澀。大連翹湯、甘露飲。大便秘結。內煩外熱者。小柴胡加枳殼最當。或少與四順清涼飲。瘡疹用藥。固有權度。大小二便不可不通。其大便自下黃黑。則毒已成。不必多與湯劑。但稍與化毒湯。不用亦可。二便一或閉焉。則腸胃壅遏。

白話文:

發燒時服用理中湯,若伴隨腹瀉、嘔吐、反胃,則可加入木香。快痊癒時面色蒼白,需要補血氣,可服用川芎、當歸、芍藥、紅花等藥物。若快痊癒時面色發紫,需要涼血解毒,可服用生地、黃芩、黃連、連翹等藥物。嚴重情況下,可用犀角來解毒。如果痘疹顏色淡白,像豆殼一樣,可能是初期飲水過多導致,痘疹不均勻,俗稱倒靨,可用實表藥物,讓大小便通暢。

如果便秘,則要通大便;若小便閉塞,則要通小便。若小便赤澀,可服用大連翹湯、甘露飲。若便秘且內熱外煩,可服用小柴胡加枳殼,或少量服用四順清涼飲。瘡疹用藥需謹慎,大小便不可不通,如果大便黑黃,說明毒素已形成,不必多喝湯藥,只需少量服用化毒湯,甚至不用也行。若大小便其中一個不通暢,則腸胃會堵塞。

脈絡凝滯。毒無從泄。眼閉聲啞。不旋踵而告變矣。陷入者。加味四聖散。更以胡荽酒薄敷其身。厚敷其足。噴其衣被。並厚蓋之。若猶未也。獨聖散入木香煎湯。若其瘡已黑。乃可用錢氏宣風散加青皮。錢氏云。黑陷青紫者。百祥丸下之。不黑者慎勿下。知其所下者。瀉膀胱之邪也。

白話文:

經脈阻塞,毒氣無法排出,眼睛閉合,聲音沙啞,病情急速惡化,陷入危急狀態。此時應服用加味四聖散,並用胡荽酒薄敷全身,厚敷腳部,噴灑衣被,並蓋厚被。若仍無效,則用獨聖散入木香煎湯服用。若瘡口已黑,則可用錢氏宣風散加青皮。錢氏說,瘡口發黑陷沒、青紫者,可服用百祥丸,但若未發黑者則不可服用。服用百祥丸目的是瀉去膀胱之邪。

又云。下後身熱。氣溫欲飲水者可治。寒戰者為逆。知其脾強。土可以制水也。百祥丸太峻。宜以宣風散代之。瀉後溫脾。當用人參、茯苓、白朮等分。厚朴、木香減半為妙。蓋瘡發肌肉。陽明為主。脾土一溫。胃氣隨暢。何憚不消弭已泄之腎水乎。此錢氏不刊之秘旨也。其壞瘡者。

一曰內虛泄瀉。二曰外傷風冷。三曰變黑歸腎。近時痘疹。多宗陳文中木香散異功散。殊不知彼時立方之時。為嚴冬大寒鬱遏。痘瘡不得紅綻。故用辛熱之劑發之。今人不分時令寒熱。一概施治。誤人冬矣。夫渴者用溫藥。癢塌者用補藥。自陳氏發之。迥出前輩。然其立方多用燥熱。

白話文:

又說:如果下半身發熱,且想喝水,就可以治療。如果伴有寒戰,就是逆症。這說明脾氣強盛,因為土可以克制水。百祥丸太過峻猛,應該用宣風散代替。瀉後溫補脾胃,可以用人參、茯苓、白朮等量,厚朴、木香減半為宜。因為瘡瘍發生在肌肉,屬於陽明經主治,脾土一溫,胃氣自然暢通,為何懼怕不能消除已經洩瀉的腎水呢?這是錢氏不刊之秘旨。

至於壞疽的治療:

一、內虛泄瀉。 二、外傷風寒。 三、變黑歸腎。

近來痘疹,多遵從陳文中木香散、異功散的方劑。殊不知當時立方的時候,正是嚴冬大寒,鬱遏之氣不散,痘瘡無法紅腫,所以用辛熱藥發散之。如今不分時令寒熱,一概施治,誤人至深。凡是口渴者,應該用溫藥;癢痛塌陷者,應該用補藥。自從陳氏發明這個方法,遠遠超過前輩。但他的方劑多用燥熱之藥。

或未適中。恐其立方之際。必有挾寒而虛者設也。痘疹多是毒氣盛。便先宜解毒。然恐氣血周貫不定。故隨後亦宜兼補。以助成膿血也。

白話文:

在治療時,必須考量病人的具體狀況,以防在調配藥方時,會不小心對其造成寒涼或虛弱的影響。痘疹通常是由於毒氣過盛所導致,因此初期應首先進行解毒。然而,也有可能因為氣血流通不均勻,所以可能需要在解毒後,再配合進行補益,以助於形成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