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一 (13)
卷十一 (13)
1. 鼻塞鼻衄
曹氏云。鼻乃肺之竅。皮毛腠理。乃肺所主。因風邪客於肺。而鼻塞不利者。內服消風散。外用蔥白七莖。入膩粉少許。擂攤帛上。掌中護溫貼囟門。小兒鼻衄。多因驚僕氣散。血無所羈而隨氣上脫。先用小烏沉湯。次用止衄散。或異功散加柴胡、山梔。久不愈。用麥冬、黃耆、當歸、生地、人參、五味煎服。若衄久血脫。但出淡紅水。或帶黃黑色者難已。
2. 解顱
解顱者。生下囟門不合也。長必多愁少笑。目白睛多。面色㿠白。肢體消瘦。皆屬腎虛。按腎主髓。腦為髓海。因父母精血不足。不能斂固也。地黃丸加五味、鹿茸。更用天南星微炮為末。醋調攤緋帛。烘熱貼囟門。虛寒。用細辛、桂心、乾薑為末。乳汁和敷上。干復敷之。
兒面赤即愈。又方。半夏、生薑、芎藭、細辛、桂心、烏頭。苦酒煮去滓。以帛浸藥汁中。適寒溫以熨囟上。冷更溫之。復熨如前。朝暮各三四熨乃止。二十日可愈。有至七八歲。或十四五歲。氣血既盛而自合。若縱恣色欲。戕賊真陰。終焉不壽。此證若在乳下。當兼補其母。
更以軟帛束緊兒首。使其易合。亦有囟陷囟填。俱屬賦稟不足。或五疳久病。元氣虧損。瀉利氣虛。脾氣不能上充所致者。補中益氣及十補丸。若手足並冷。前湯加薑、桂。不應。虛寒之甚也。急加附子。緩則不救。
3. 龜胸背
龜背者。由兒生下。風客於脊。入於骨髓。小續命去附加防風。龜胸者。因肺受濕熱。攻於胸膈。龜胸丸。並用龜尿點其骨節。多有得愈者。蓋小兒腠理不密。風邪乘之。或痰飲蘊熱於肺。風熱交攻而致。或坐早風入骨髓。治用上法。若稟受肝腎虛熱。六味丸。腎氣不足。八味丸。背。加鹿茸。胸。加龜甲。治之貴早。遲則不驗。
4. 虛羸
小兒虛羸。因脾胃不和。不能乳食。使肌膚瘦弱。或大病後脾氣尚弱。不能傳化穀氣所致。若冷者。時時下利。唇口清白。熱者。身溫壯熱。肌體微黃。更當審形色。察見證。如面赤多啼。心之虛羸也。面青目札。肝之虛羸也。耳前後或耳下結核。肝經虛火也。頸間肉裡結核。
食積虛熱也。面黃痞滿。脾之虛羸也。面白氣喘。肺之虛羸也。目睛多白。腎之虛羸也。仍參相勝治之。
5. 五遲五硬五軟
五遲者。立遲行遲齒遲發遲語遲是也。蓋腎主骨。齒者骨之餘。發者腎之榮。若齒久不生。生而不固。發久不生。生則不黑。皆胎弱也。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腎氣虛弱。不能榮養而然。若長不可立。立而骨軟。大不能行。行則筋軟。皆肝腎氣血不充。筋骨痿弱之故。有肝血虛而筋不榮膝。
膝蓋不成。手足拳攣者。有胃氣虛而髓不溫骨。骨不能用。而足脛無力者。並用地黃丸為主。齒遲。加骨碎補、補骨脂。發遲。加龜版、鹿茸、何首烏。立遲。加鹿茸、桂、附。行遲。加牛膝、鹿茸、五加皮。語遲之因不一。有因妊母卒然驚動。邪乘兒心不能言者。有稟父腎氣不足而言遲者。
有乳母五火遺熱。閉塞氣道者。有病後津液內亡。會厭乾涸者。亦有脾胃虛弱。清氣不升而言遲者。邪乘兒心。菖蒲丸。腎氣不足。地黃丸加遠志。閉塞氣道。加味逍遙散。津液內亡。七味白朮散。脾胃虛弱。補中益氣湯。若病久或五疳所致者。但調補脾胃為主。五硬者。仰頭哽氣。
手腳心堅。口緊肉硬。此陽氣不榮於四末。獨陽無陰之候。若腹筋青急者。木乘土位也。六味丸加麥冬、五味。若系風邪。小續命去附子。五軟者。頭項手足口肉皆軟。胎稟脾腎氣弱也。若口軟不能齧物。肉軟不能輔骨。必先用補中益氣以補中州。若項軟天柱不正。手軟持物無力。
足軟不能立地。皆當六味丸加鹿茸、五味。兼補中益氣。二藥久服。仍令壯年乳母乳哺。為第一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