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四 (20)
卷四 (20)
1. 肺痿(肺脹)
金匱云: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 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 師曰:為肺痿之病。 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 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
兩手寸口,原為手太陰肺脈。此云寸口脈數,云滑數,云數虛,云數實,皆左右三部統言也。 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頃之遍地者為肺痿。言咳者口中不乾燥也。 若咳而口中辟辟燥,則是肺已結癰,火熱之毒出見於口。咳聲上下觸動其癰,胸中即隱隱而痛。其脈必見滑數有力,邪氣方盛之徵也。 數虛數實之脈,以之分別肺痿肺癰。是則肺痿當補,肺癰當瀉,隱然言表。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 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 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肺熱則膀胱之氣亦熱,小便必赤澀而不能多。若但吐涎沫而不咳,復不渴,反遺尿而小便數者,明非熱在上焦之肺痿,亦非重亡津液之所致。必繫上焦虛冷,不能制下,以故小便無所收攝耳。 此為肺中冷。陰氣上逆侮其陽氣故必眩。陰寒之氣凝滯津液故多涎唾。宜與甘草乾薑湯之甘辛以溫其脾肺也。
若始先不渴,服溫藥即轉渴者,明是消渴飲一溲二之證。消渴又與癰疽同類,更當消息之矣。
喻嘉言曰:肺痿其積漸,已非一日。其熱不止一端,總由胃中津液不輸於肺,肺失所養,轉枯轉燥,然後成之。 於是肺火日熾,肺熱日深,肺中小管日窒,咳聲以漸不揚。胸中脂膜日乾,咳痰艱於上出。行動數武,氣即喘鳴,衝擊連聲,痰始一應。 金匱治法非不彰明,但混在肺癰一門,況難解其精意。 大要緩而圖之:生胃津,潤肺燥,下逆氣,開積痰,止濁唾,補真氣,以通肺之小管,散火熱,以復肺之清肅。 如半身痿廢,及手足痿軟,治之得法,亦能復起。 雖云肺病,近在胸中,呼吸所關,可不置力乎? 然肺癰屬在有形之血,血結宜驟攻;肺痿屬在無形之氣,氣傷宜徐理,兼潤肺燥。 然肺雖燥而多不渴,勿以其不渴而用燥熱之藥。此辨證用藥之大法也。
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炙甘草湯主之。此外臺法也。 肺痿虛寒,羸瘦緩弱戰掉,噓吸胸滿,千金生薑溫中湯。 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千金生薑甘草湯。 肺痿咳嗽有痰,午後熱,並聲嘶者,古法用人參養肺湯,今改用紫菀散加丹皮、薑、棗。 心火克肺,傳為肺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喉不利者,古法用人參平肺湯,今改用紫菀散加葳蕤、橘紅、薑、棗。 肺痿咳嗽不已,往來寒熱,自汗煩渴者,古法用知母茯苓湯,今改用紫菀散加知母、銀州柴胡、薑、棗。 蓋咳嗽聲嘶,咽喉不利,皆是火鬱痰滯。必用生薑之辛以散之。
白話文:
《金匱要略》說:「問:熱邪在上焦(指胸腔以上部位)的人,因為咳嗽而導致肺痿,肺痿這種病是怎麼來的呢?」醫生回答:「有的是因為大量出汗,有的是因為嘔吐,有的是因為消渴病(糖尿病)導致小便頻繁,有的是因為便秘又吃了瀉藥,這些都會使身體的津液大量喪失,所以會得肺痿。」
又問:「寸口脈(手腕部的脈搏)跳動快速,這個人咳嗽,口中反而吐出混濁的口水和泡沫,這是怎麼回事呢?」醫生回答:「這是肺痿的病症。如果口中覺得乾燥,咳嗽時胸部隱隱作痛,脈搏反而滑數有力,這是肺癰。咳嗽吐膿血,脈搏快而虛弱的,是肺痿;脈搏快而有力的,是肺癰。」
兩手的寸口脈,原本是手太陰肺經的脈搏。這裡說的寸口脈搏快、滑數、虛弱、有力,都是指左右手三部分的脈搏總體情況。如果這個人咳嗽,口中反而吐出混濁的口水和泡沫,過一會兒就遍地都是,這就是肺痿。說咳嗽,表示口中不會乾燥。如果咳嗽時口中覺得乾燥,這表示肺已經結成膿瘡(肺癰),火熱的毒邪從口中顯現出來。咳嗽的聲音上下震動膿瘡,胸部就會隱隱作痛。這種情況下,脈搏一定會表現為滑數有力,這是邪氣旺盛的徵兆。
用脈搏快而虛弱或快而有力來區分肺痿和肺癰。這樣看來,肺痿應該用補益的方法治療,肺癰應該用瀉的方法治療,這是很明顯的道理。
肺痿吐口水泡沫而不咳嗽的,這個人不會口渴,一定會尿床或小便頻繁。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上焦虛弱不能控制下焦的緣故。這是肺中虛寒,一定會頭暈,口水多。可以用甘草乾薑湯來溫補。如果服用湯藥後反而口渴的,就是屬於消渴病。
肺部有熱,膀胱的氣也跟著熱,小便一定會紅澀而量少。如果只是吐口水泡沫而不咳嗽,又不口渴,反而尿床和小便頻繁,這表明不是熱邪在上焦引起的肺痿,也不是因為津液喪失過多導致的。一定是上焦虛冷,不能控制下焦,所以小便無法收攝。這是肺中虛寒,陰氣上逆侵犯陽氣,所以一定會頭暈。陰寒之氣凝滯津液,所以口水多。應該用甘草乾薑湯的甘辛味道來溫補脾肺。
如果一開始不口渴,服用溫補藥後反而變得口渴,這說明是消渴病,喝一杯水就要小便兩次。消渴病和癰疽(皮膚膿瘡)同類,更要仔細辨別。
喻嘉言說:「肺痿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它的熱邪也不只一種原因。總的來說,是因為胃中的津液不能順利輸送到肺部,肺失去了滋養,變得乾枯燥熱,然後就形成了肺痿。於是肺火越來越旺盛,肺熱越來越深,肺中的細小管道逐漸被堵塞,咳嗽的聲音也逐漸微弱,胸腔內的脂膜逐漸乾燥,咳嗽的痰很難咳出來,稍微走幾步路就會氣喘,衝擊的聲音連連不斷,好不容易才能咳出一點痰。《金匱要略》的治療方法雖然很明確,但混在肺癰這一類中,難以理解它的精髓。總的來說,應該慢慢調理,滋養胃液,潤肺燥,降逆氣,開通積痰,止住混濁的口水,補足真氣,疏通肺中的小管道,散去火熱,恢復肺的清肅功能。如果出現半身癱瘓,手腳痿軟,用正確的方法治療,也能夠恢復。雖然說是肺病,但病位在胸部,與呼吸息息相關,怎能不重視呢?肺癰屬於有形的血瘀,應該立即攻伐;肺痿屬於無形的氣虛,應該慢慢調理,同時潤肺燥。然而肺雖然乾燥,但多數情況下不會口渴,不要因為不口渴就使用燥熱的藥物。這是辨證用藥的重要原則。」
肺痿口水多,心中溫熱不適的,用炙甘草湯治療。這是《外臺秘要》的方子。肺痿虛寒,身體消瘦虛弱,顫抖,呼吸胸悶,可以用《千金方》的生薑溫中湯治療。肺痿咳嗽,口水不止,咽喉乾燥口渴,可以用《千金方》的生薑甘草湯治療。肺痿咳嗽有痰,午後發熱,聲音嘶啞的,古人用人參養肺湯,現在改用紫菀散加丹皮、生薑、大棗。心火克肺,會傳變成肺痿。
咳嗽喘息嘔吐,痰涎很多,胸膈痞悶,咽喉不利的,古人用人參平肺湯,現在改用紫菀散加葳蕤、橘紅、生薑、大棗。肺痿咳嗽不停,時冷時熱,自汗口渴的,古人用知母茯苓湯,現在改用紫菀散加知母、銀州柴胡、生薑、大棗。總之,咳嗽聲音嘶啞,咽喉不利,都是因為火鬱痰滯,一定要用生薑的辛散之性來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