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四 (1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5)

1. 咳嗽

惟手足乍有涼時,其脈洪者,熱痰在膈上也。小陷胸湯。 感濕嗽者,脈細而緩,身體重著,骨節煩疼,或自汗,或小便不利。麻黃加朮湯。 有一嗽痰即出者,胛濕勝而痰滑也。有連嗽十數聲,痰不即出者,肺燥勝而痰澀也。 咳而無痰者,以甘寒潤其肺。痰多致嗽者,以辛平燥其脾。

形盛自汗,脈緩體重嗜臥之人咳者,脾濕勝也。二陳加防己、黃耆、白朮之類。 兼食積痰垢壅塞不利者,千緡湯盪滌之。兼食積痰氣蘊釀火邪者,二陳加枳、朮、黃連消導之。 秋深傷熱咳嗽而灑淅惡寒發熱者,千金麥門冬湯。 但嗽無寒熱,痰不得出,極力咯之乃得一絲黏痰者,千金五味子湯。

咳而無聲者,肺氣傷而不清,乃痰鬱火邪在中不能上出,此肺燥也。桔梗湯加貝母、葳蕤、蜜炙枇杷葉。 潔古云:咳而無痰者,以辛甘潤其肺。蜜煎薑、橘;蜜燒連皮胡桃;虛人當用人參同蜜燒胡桃,不時細嚼,或二味煎服最妙,即觀音應夢散。 久嗽聲颯者,古法用酥蜜膏;今改用生地黃煎,取辛以潤之。 咳嗽聲啞,氣促滿悶,語聲不出者,心包火盛而肺氣受傷也。古法用通聲膏;今改用千金地黃煎,取潤以泄之。 蓋聲颯雖云金實不鳴,久嗽多緣肺氣枯槁,是當清潤為主。實則二陳、桔、薄、葳蕤,蜜煎薑、橘之類;枯則生脈、二冬、款冬、竹茹,亦加蜜煎薑、橘。 又當詳形氣之肥瘠,時令之寒喧而為施治。 聲啞須分暴久。暴多寒鬱熱邪而肺絡壅塞;久多熱傷肺痿而真氣受傷。 壅則麻杏甘石、苓、半、薑、橘等,隨微甚以搜滌之;傷則異功、生脈、保元,參脈證以培養之。 若風熱心煩,咳喘便秘,脾胃熱壅,食不下者,千金地黃煎主之。不可拘於成則而廢活法也。 若喘咳失血,聲颯音啞,食少便泄之金破不鳴,岐彭不能圖治也。

其生薑治咳嗽聲啞,惟暴嗽寒鬱,肺氣不通者為宜。 若久嗽熱傷肺氣而喑者,雖二冬、二母、二地、黃芩、花粉等寒涼斂肺,為之禁劑;而麻、杏、辛、桂辛散耗氣,亦為戈戟。 其訶子、五味酸澀固氣,尤須慎詳。 壅嗽聲重痰稠,或咳有血,以薄荷、生胡麻各一撮細嚼,煎蘇子降氣湯送下。

七情飢飽嗽,動傳臟腑正氣,致邪上逆,結成痰涎,肺道不利。四七湯加杏仁、五味、人參、阿膠、麥冬。 勞心思慮,心血耗散。人每有思慮,則心火上乘,必發乾咳,此為神傷。雖服藥亦難取效。 以歸脾湯加麥冬、五味,作膏蜜收。其木香或減半,或換砂仁,另為細末,離火加入,不時滋養方妙。 大抵乾咳,乃燥氣乘肺,屬火鬱證,乃痰鬱火邪在肺。先用逍遙散加苦桔以開之,後用六味丸加五味以補之。不已,則成勞。此證不得志者有之。

咳嗽痛引肩背,雖久不已,不可誤認為虛,此屬三焦鬱火。加味逍遙散。 濁痰,加味導痰湯。 如咳而脅痛,宜疏肝氣。枳殼煮散;或去川芎加青皮、柴胡、香附、薑汁之屬。 肥盛氣實者,二陳湯加白芥子。 火熱咳嗽,喉啞痰濃,或大便秘結者,涼膈散加桔梗。 凡內傷氣虛不能上輸於肺。

白話文:

咳嗽

當手腳稍微感到冰涼時,如果脈象呈現洪大,表示熱痰積聚在橫膈膜之上,可用小陷胸湯來治療。如果是因為感受濕氣而引起的咳嗽,脈象會細而緩慢,身體感到沉重,關節痠痛,可能會自汗或小便不順暢,可以用麻黃加朮湯來治療。

有些人一咳嗽痰就立刻咳出,這是因為背部的濕氣過重,導致痰液滑溜;有些人連咳十幾聲,痰卻咳不出來,這是因為肺部太乾燥,導致痰液黏稠難以咳出。咳嗽卻沒有痰的人,可以用甘涼的藥物來滋潤肺部;痰多而導致咳嗽的人,可以用辛平的藥物來乾燥脾臟。

身體肥胖、容易出汗、脈象緩慢、身體沉重且喜歡躺臥的人,如果咳嗽,多半是脾臟濕氣過重,可以用二陳湯加上防己、黃耆、白朮等藥材來治療。如果同時有飲食積滯、痰垢阻塞的情況,可以用千緡湯來清除。如果同時有飲食積滯、痰氣鬱結並產生火邪的情況,可以用二陳湯加上枳實、白朮、黃連等藥材來消食導滯。

秋季因受熱而咳嗽,同時感到寒冷、發抖、發熱,可以用千金麥門冬湯。如果只是咳嗽,沒有寒熱症狀,痰卻難以咳出,需要用力咳才能咳出一絲黏痰,可以用千金五味子湯。如果咳嗽沒有聲音,這是因為肺氣受損而無法清澈,可能是痰鬱結、火邪阻滯在體內,無法向上排出,屬於肺燥的症狀。可以用桔梗湯加上貝母、葳蕤、蜜炙枇杷葉來治療。

據潔古所說,咳嗽無痰,可以用辛甘的藥物來滋潤肺部,像是用蜂蜜煎煮的生薑、橘子,或是用蜂蜜燒烤的連皮核桃。體虛的人可以用人參搭配蜂蜜燒烤的核桃,不時細嚼或是將這兩味藥材煎煮服用,效果最好,這就是觀音應夢散。

長期咳嗽導致聲音嘶啞,古代醫家會使用酥蜜膏,現在可以改用生地黃煎來治療,用辛味來滋潤肺部。如果咳嗽聲音嘶啞、呼吸急促、胸悶、說不出話,這是因為心包火盛而損傷了肺氣,古代醫家會使用通聲膏,現在可以改用千金地黃煎來治療,用滋潤的方式來疏泄火氣。

聲音嘶啞,雖然說是「金實不鳴」,但久咳多半是因為肺氣枯竭,所以應該以清潤為主要治療方向。實證可以用二陳湯、桔梗、薄荷、葳蕤、蜂蜜煎煮的生薑、橘子等藥材;虛證可以用生脈飲、麥冬、天冬、款冬、竹茹等藥材,也可以加入蜂蜜煎煮的生薑、橘子。還應該仔細觀察病患體型的肥胖或消瘦,以及時令的寒冷或溫熱來進行治療。

聲音嘶啞需要區分是新發的還是長期的,新發的聲音嘶啞多半是因為寒氣鬱積,導致熱邪阻礙肺絡;長期的聲音嘶啞多半是因為熱邪損傷肺部導致肺痿,使得真氣受損。對於阻塞的情況,可以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茯苓、半夏、生薑、橘皮等藥材,並根據病情的輕重來清除邪氣;對於損傷的情況,可以用異功散、生脈飲、保元湯等藥材,並根據脈象和症狀來進行調養。

如果因為風熱導致心煩、咳嗽、喘息、便秘、脾胃熱盛、食慾不振,可以用千金地黃煎來治療。不要拘泥於固定的規則,而要靈活運用。如果出現喘咳、咳血、聲音嘶啞、食慾不振、腹瀉等「金破不鳴」的嚴重情況,岐伯和彭祖也無法治療。

生薑治療咳嗽聲音嘶啞,只適用於新發的咳嗽,因為寒氣鬱積導致肺氣不暢的情況。如果是因為長期咳嗽、熱邪損傷肺氣而導致聲音嘶啞,即使使用麥冬、天冬、知母、黃芩、花粉等寒涼收斂肺氣的藥物,都是禁忌,而麻黃、杏仁、細辛、桂枝等辛散耗氣的藥物,也應避免使用。訶子、五味子等酸澀固氣的藥物,更要謹慎使用。

如果是因為痰阻而導致咳嗽聲音沉重、痰液濃稠,或是咳嗽帶血,可以用薄荷、生胡麻各一小撮細嚼,然後用蘇子降氣湯送服。

因為情志不舒、飢餓或飽食而引起的咳嗽,會擾動內臟的正氣,導致邪氣上逆,凝結成痰液,阻塞肺道。可以用四七湯加上杏仁、五味子、人參、阿膠、麥冬來治療。

因為勞心思慮、心血耗損,人們只要有思慮,心火就會上炎,必然會引起乾咳,這是因為精神受到損傷,即使服藥也很難見效。可以用歸脾湯加上麥冬、五味子,熬成膏狀服用。其中的木香可以減半或換成砂仁,另外磨成細末,在藥膏煮好後加入,隨時滋養效果最好。

總之,乾咳多半是因為燥氣侵犯肺部,屬於火鬱的症狀,也是痰鬱結、火邪阻滯在肺部的表現。可以先用逍遙散加上苦桔來疏通,之後再用六味丸加上五味子來滋補。如果病情沒有改善,就會變成勞損。這種情況多發生在不得志的人身上。

咳嗽時疼痛牽引到肩背部,即使很久都不好,也不能誤以為是虛證,這屬於三焦鬱火。可以用加味逍遙散來治療。如果是有濁痰,可以用加味導痰湯來治療。如果咳嗽還伴有脅肋疼痛,應該疏理肝氣,可以用枳殼煮散,或是去除川芎,加入青皮、柴胡、香附、薑汁等藥材。身體肥胖、氣血旺盛的人,可以用二陳湯加上白芥子。如果是火熱引起的咳嗽,出現喉嚨沙啞、痰液濃稠,或是大便秘結,可以用涼膈散加上桔梗。

凡是內傷導致氣虛,無法將氣向上輸送到肺部,都容易引發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