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回本書目錄

1. 卷三

2. 寒熱門

3. 發熱

東垣云。仲景論內外不足。發熱自汗之證。大禁發汗。若飲食勞倦。雜病發熱。自汗表虛之證。認作有餘。誤用表藥發之。汗大出而表益虛也。身盡熱。先太陽也。從外而之內者為外傷。手足不和。兩脅俱熱如火。先少陽也。從內而之外者為內傷。傷食令人頭痛。脈數發熱。

但左手脈平和。身不疼痛是也。人迎氣口俱緊盛。或舉按皆實大。發熱而惡寒。腹不和而口液。此內外俱傷也。夏月火乘土位。濕熱相合。病多煩躁悶亂。四肢發熱。或身體沉重。走注疼痛。皆濕熱相搏。鬱而不伸。故致熱也。發熱身疼。而身如熏黃者。濕熱也。一身盡痛發熱。

日晡所劇者。風濕也。汗出而身熱者。風熱也。身熱脈弦數。戰慄而不惡寒者。癉瘧也。中脘有痰。令人憎寒發熱。惡風自汗。寸口脈浮。胸膈痞滿。有類傷寒。但頭不疼。項不強為異。虛煩與傷寒相似。身熱脈不浮緊。不惡寒。但熱而煩。頭不痛。腳氣為病。大便堅。腳膝兩脛腫痛。

或枯細者。當其發時。亦發熱憎寒嘔惡。有似傷寒也。春夏之交。發熱而渴。或微惡寒。右手脈來數盛者。溫病也。身熱頭疼。自汗多眠。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風溫也。夏月大熱而渴。脈盛躁者。熱病也。夏月脈虛。身熱而喘乏者。傷暑也。四肢發熱。口舌咽乾。煩躁悶亂者。

心與小腸之火。乘脾土之位。脾主四肢。為諸陽之本。脾熱故四肢發熱。每日晡時憎寒壯熱。脈數盛而有痛處者。癰毒之將發也。

李士材治夏彝仲太夫人。年屆八十。因彝仲遠仕閩中。憂思成疾。忽發熱頭疼。醫以傷寒發散禁食。一劑而汗如浴。喘促神昏。其脈大無力。即令進食。而投參、耆、白朮、橘紅、甘草、煨姜。一劑而喘汗差減。倍用參、術至一兩。證愈七八。惟食未強。此火衰不能生土。加熟附、乾薑。服二月而痊。

白話文:

[發燒]

東垣先生說,張仲景在討論體內外狀況不佳,出現發燒、自汗的症狀時,嚴格禁止再使用發汗的治療方式。如果因為飲食過度、勞累疲倦或是其他綜合病症導致的發燒、自汗,這都是表徵虛弱的表現。如果誤以為體內有餘,再用表藥來發汗,會導致汗大量流失,使體表更加虛弱,全身發熱,這是太陽經的問題。從外部影響到內部的,稱為外傷,會導致手腳不協調,兩側肋骨區域都像火燒一樣熱,這是少陽經的問題。從內部影響到外部的,則稱為內傷,食物消化不良會讓人頭痛,脈搏快速,發燒。

只要左手脈象平穩,身體沒有疼痛感,就是正常的。如果人迎氣口的脈象都很緊繃旺盛,或者無論輕按重按都感覺到脈象實大,出現發燒和怕冷,腹部不舒服且口中有口水,這是內外都受傷的情況。夏季炎熱,濕熱相結合,多數人都會感到煩躁、混亂,四肢發熱,或者身體沉重,有疼痛感,這些都是濕熱相互搏鬥,無法舒展,因此導致發熱。發燒身體疼痛,且皮膚呈現燻黃色,這是濕熱。全身疼痛且發燒,下午時更嚴重,這是風濕。出汗後仍然身體發熱,這是風熱。身體發熱,脈象弦數,戰慄但不怕冷,這是瘧疾。中脘有痰,會讓人感到寒冷、發燒,怕風,自汗,寸口脈象浮動,胸膈部有壓迫感,類似感冒,但不會頭痛,頸部不會僵硬。虛煩和感冒類似,身體發熱,脈象不浮緊,不畏寒,只是感到熱和煩躁,頭不痛。腳氣病,大便乾結,腳膝和小腿腫痛,或者枯瘦,發病時也會發熱、怕冷、噁心。春夏之交,發燒且口渴,或者稍微怕冷,右手脈象快速,這是溫病。身體發熱,頭痛,自汗,多睡,陽脈浮滑,陰脈濡弱,這是風溫。夏季非常熱且口渴,脈象旺盛且焦躁,這是熱病。夏季脈象虛弱,身體發熱且喘息,這是中暑。四肢發熱,口舌和咽喉乾燥,煩躁混亂,這是心臟和小腸的火氣,乘著脾土的位置。脾臟主管四肢,是所有陽經的根本,脾臟熱所以四肢發熱。每天下午時分怕冷且高燒,脈象快速且有痛處,這是癰毒即將爆發的跡象。

李士材醫生治療夏彝仲的母親,她已經八十歲,因為兒子遠赴閩中做官,擔心思念成病。突然發燒頭痛,醫生認為是感冒,使用發汗法並禁止進食。服用一劑後,汗水如沐浴般流出,喘息急促,神智昏迷,脈象雖大卻無力。立刻讓她進食,並服用人參、黃耆、白朮、橘紅、甘草、煨薑。服用一劑後,喘息和汗水減少。加倍使用人參、白朮到一兩,病情好了七八成。只是食慾還不夠強,這是因為火氣衰弱,無法滋養脾土,於是加入熟附子、乾薑,服用兩個月後完全康復。

4.

經云。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郁注下。瞤瘛腫脹。嘔。鼽衄頭痛。骨節變。肉痛。血溢血泄。淋閉之病生矣。病機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痛癢瘡。皆屬於心。(五條分屬五臟證。)諸厥固泄。

皆屬於下。(謂下焦肝腎之病。)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謂上焦心肺之病。)諸熱瞀瘛。皆屬於火。(手少陽三焦經。)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手少陰心經。)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足太陽膀胱經。)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手厥陰心胞絡經。)諸脹腹大。

皆屬於熱。(足太陰脾經。)諸躁狂越。皆屬於心。(足陽明胃經。)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足厥陰肝經。)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手太陰肺經。)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手陽明大腸經。)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手太陽小腸經。)諸病水液。

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足少陰腎經。)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足少陽膽經。)

按病機十九條。邵元偉分屬經臟。前五條各屬五臟之病。次二條兼該上下之病。後十二條分隸十二經證。而河間原病式從未論及。皆偏言盛氣實邪。立言若此。虛者何堪。故樓氏指其治法之偏。誠非過也。觀十九條中。除五臟上下外。其間屬火者五。屬熱者四。其外惟風寒濕三氣而已。

況五臟中之心臟。豈非亦屬火乎。今以全節類諸熱門。使學者比例而觀。庶寒熱熱盛之機。可瞭然無惑矣。

盛啟東云。治熱須辨真假。夫真熱則發熱惡寒。脈數有力。按之更實。煩躁口渴。大便燥。小便赤澀。或利臭積。發言壯厲。不欲近衣者是也。親乎表者宜發散。親乎里者宜通泄。假熱亦發熱惡寒。而足必不熱。脈大而虛。按之微弱。身雖熾熱而不躁不渴。或見虛狂躁渴而不能引飲。

發過頃之即止。終不及聲高詈罵者也。經曰。寒熱有真假。治法有逆從。此之謂也。

雜病發熱。陰虛於下也。經云。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間而發熱也。實非有熱。當作陰虛治。而用補養之法可也。

丹溪論晝夜發熱。晝重夜輕。口中無味為陽虛。午後發熱。夜半則止。口中知味為陰虛。陽全陰半。陽得以兼陰。陰不得以兼陽也。至於或晝或夜。或作或止。不時而發者。此脾胃氣血俱虛。火氣不寧之證。不可拘於晝夜之候也。陽虛責在胃。陰虛責在腎。蓋飢飽傷胃。勞役則兼傷脾。陽氣虛矣。房勞傷腎。竭力則傷肝。陰血虧矣。

腎虛火不歸源。遊行於外而發熱者。煩渴引飲。面目俱赤。遍舌生刺。兩唇黑裂。喉間如煙火上衝。兩足心似烙。痰涎壅盛。喘急氣促。脈洪大而數疾無倫。按之微弱者是也。法當導火歸源。誤用寒涼必殆。即或知其本虛而用補益。不辨陰虛陽虛。漫投參、術。則陽愈盛。而陰愈虛。

壯熱轉增。八味、桂、附之屬愈不敢施。不得已用知、枯、芩、連折之。必至燥渴咽痛腹痛泄瀉而死。凡暴熱不止。脈滑數。或洪盛。皆為實熱。宜隨表裡孰輕孰重而清理之。或脈雖沉而按之實堅者。為裡實。必用苦寒下奪之。若熱久不止。脈來虛數無力。服調補藥不應。飲食無味。

或至夜煩渴。或反加乾咳者。此必陰血受傷。當以血藥調補其陰。則陽熱自化。陰陽虛盛之機。不可不審而急為轉關也。

〔診〕脈數為熱。浮數表熱。沉數里熱。無力虛熱。有力實熱。滑數心下結熱。緩而滑為熱中。牢為脾胃盛熱。若發熱而脈反沉細。或數疾無力者。病脈相反也死。病熱有火者生。心脈洪是也。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熱而脈靜者難治。脈盛汗出不解者死。脈虛熱不止者死。脈弱四肢厥。不欲見人。食不入。利下不止者死。

白話文:

根據古籍記載,當體內熱氣過盛,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反應,包括體溫升高、嘔吐、腹瀉、霍亂、長出膿包、瘡瘍、意識混亂、下痢、眼瞼跳動、抽搐、腫脹、嘔吐、鼻塞、流鼻血、頭痛、骨骼關節異常、肌肉疼痛、出血、血便、尿路感染、以及一些其他疾病都會產生。疾病機理提到,各種風症導致的搖晃眩暈都與肝臟有關,各種寒冷引起的收縮牽拉都與腎臟相關,所有氣滯的情況都和肺部有關,所有濕氣引起的腫脹和滿悶都與脾臟相關,所有疼痛、瘙癢和皮膚病都與心臟相關。各種突然的僵硬和排泄問題都與下焦(肝腎區域)有關,各種萎縮、喘息和嘔吐都與上焦(心肺區域)相關,所有熱病和意識混亂都與火相關,各種寒戰和精神失常都與火相關,所有脊椎僵硬都與濕氣相關,所有向上衝突的情況都與火相關,所有腹部脹大的情況都與熱相關,所有焦躁、狂躁和超越常態的行為都與心臟相關,所有突然的強直都與風相關,所有有聲音的病症,像是鼓音般的聲音都與熱相關,所有浮腫、疼痛、痠痛和驚嚇都與火相關,所有扭曲和混濁的水液都與熱相關,所有清澈冰冷的水液都與寒相關,所有嘔吐酸水和急迫的下痢都與熱相關。

對於疾病機制的十九種描述,邵元偉將它們分配到各自的經絡和臟腑。前五條各自涉及五臟的病症,接下來的兩條涵蓋了上焦和下焦的病症,而後面的十二條則分別歸屬於十二條經絡的病症。然而,河間的「原病式」從未提及這些,只單純地講述旺盛的氣和實邪。如此表述,對於虛弱的人來說如何承受?因此,樓氏指出其治療方法的偏差,確實並非過度批評。在這十九條中,除了五臟和上焦下焦之外,有五條與火相關,有四條與熱相關,除此之外只有風、寒和濕三種氣候因素。

況且,五臟中的心臟,難道不也是屬於火嗎?現在將整段內容歸類於「熱」這個主題,讓學習者能夠對比觀看,這樣對於寒、熱、熱盛的機制,可以清楚理解而不再迷惑。

盛啟東說,治療熱病必須分辨真假。真正的熱病會有發燒、怕冷、脈搏快速有力,按壓更顯實感,煩躁、口渴、大便乾燥、小便紅色、或排出有臭味的糞便,說話聲音洪亮,不想穿衣服等症狀。如果病在表面,應該使用發散的方法;如果病在內部,應該使用通泄的方法。假熱同樣會有發燒和怕冷,但是腳一定不會熱,脈搏雖然大但虛弱,按壓下去微弱,身體雖然很熱但不會煩躁和口渴,或者出現虛狂、躁動和口渴但無法喝水。

真正的熱病會持續,而且會有高聲罵人的表現。經典中說,寒和熱有真假之分,治療方法也有順逆之別,就是這個意思。

綜合病症的發熱,通常是因為下焦陰虛。經典中提到,陰虛就會發熱。陽在外,保護著陰;陰在內,維持著陽。如果精神外散,慾望無節制,陰氣就會消耗,陽氣沒有附著的地方,於是就漂浮在肌表之間而發熱,實際上並不是真的有熱,應該按照陰虛來治療,使用滋補養護的方法。

丹溪討論白天和夜晚的發熱,如果白天嚴重晚上輕微,並且口中有無味,這是陽虛;如果下午開始發熱,半夜停止,口中有味道,這是陰虛。陽全陰半,陽能兼陰,陰不能兼陽。至於那些不分晝夜,不定時發作的,這是脾胃氣血雙虛,火氣不穩定的病症,不能僅僅根據晝夜的時間來判斷。陽虛主要在胃,陰虛主要在腎。飢餓或過飽傷害胃,勞累則同時傷害脾,陽氣虛弱。性生活過度傷害腎,用力過猛則傷害肝,陰血損失。

腎虛導致火氣不能回到根源,在外面遊走而發熱,會有煩躁、口渴、大量飲水、臉色紅潤、舌頭上長出刺、嘴脣龜裂、喉嚨像有煙火往上沖、腳底像被烙鐵燙過、痰多、呼吸急促、脈搏洪大而快速,按下去卻微弱,這是腎虛導致的熱病。治療方法應該是引火歸源,如果誤用寒涼藥物會有危險。即使知道根本是虛弱而使用補益藥物,如果不分辨是陰虛還是陽虛,隨意使用人參、白朮,那麼陽氣會更加旺盛,而陰氣會更加虛弱,高熱會增加,八味、桂、附等藥物不敢使用,不得已使用知母、黃芩、黃連等折衷藥物,最終會導致口乾、咽喉痛、腹痛、腹瀉而死亡。對於突然的高熱不止,脈搏滑數或洪大,都是實熱,應該根據表面和內部的輕重程度來清理。如果脈搏雖然沉但按下去實堅,這是內部實熱,必須使用苦寒藥物進行攻下。如果熱病久久不退,脈搏虛弱無力,服用調補藥物無效,飲食無味,或者晚上煩躁口渴,或者乾咳加重,這一定是陰血受傷,應該使用滋補陰血的藥物,這樣陽熱自然會消失。對於陰陽虛實的機制,必須仔細審視並立即轉變治療方向。

診斷方面,脈搏數速表示熱病,浮數表示表面熱病,沉數表示內部熱病,無力表示虛熱,有力表示實熱,滑數表示心下結熱,緩而滑表示中焦熱病,牢脈表示脾胃盛熱。如果發熱但脈搏反而沉細,或者快速無力,這是病情和脈象相反,預示死亡。有火的熱病可以生存,如心脈洪大。如果脈搏浮澀,而且身體有熱,這是死兆。如果熱病但脈搏平靜,難以治療。脈搏強盛但出汗不止,預示死亡。脈搏虛弱但熱病不止,預示死亡。脈搏弱而四肢冰冷,不想見人,不能進食,持續腹瀉,預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