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真傳》~ 診脈大法 (2)
診脈大法 (2)
1. 診脈大法
經論脈法,平素俱熟於胸中,則論病診視,無往不宜矣。然有三部無脈,移於外絡,名為反關脈者,此又不可不知也。總之,脈者,五臟六腑之大原,有脈則生,無脈則死;三部脈平,病雖劇亦生,三部不平,病雖輕亦危。
又脈分左右,左主血,右主氣。男為陽,陽者氣也,故男子之脈,宜於右旺;女為陰,陰者血也,故女子之脈,宜於左旺。男子右脈和平,雖困無害,女子左脈和平,雖困亦無害。蓋五臟所居之位,男居於左者,女則居於右,男居於右者,女則居於左。《素問》云:男子左為逆,右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所從不同,則兩手左右所屬臟腑,亦當不同矣。
至診脈論病,如雲某脈系某病,某病得某脈,不但蛇足,且診視之下,亦難為據。不若但論脈之有神無神、和緩與不和緩之為得也。
至如小兒之脈,亦如此法。但小兒啼哭不馴,不能細診,只以一二指按之,脈來四五至,亦為和平;若按之而似有似無,或急疾無神,兼之病劇,亦不能生。其視虎口而別以色,云小兒脈有六七至者,皆妄談也。診小兒之脈,須知小兒呼吸急疾,約以急疾應之可耳!
由此推之,無論大小男女,凡病內虛者脈弱為宜,洪大則忌;初病外感者,陽脈為宜,陰脈則忌。其他《脈訣》之言,多屬不經,不可為信。欲求診脈之法者,考於《靈樞》,詳於《素問》,更合本論辨脈平脈,而會通之,則得其要矣。
白話文:
關於經脈的理論,平常如果都能熟記在心中,那麼在診斷疾病時,就會無往不利。但是有一種情況,在手腕的三個部位(寸、關、尺)摸不到脈搏,而是跑到手腕外側的絡脈上,這種脈象稱為「反關脈」,這是必須要知道的。總之,脈搏是五臟六腑的根本來源,有脈搏就活,沒脈搏就死;如果三個部位的脈象都平穩,即使生重病也能活,如果三個部位的脈象不平穩,即使是小病也可能危險。
還有,脈搏分左右手,左手脈主要反映血的情況,右手脈主要反映氣的情況。男性屬於陽,陽代表氣,所以男性的脈搏,右手應該比較強盛;女性屬於陰,陰代表血,所以女性的脈搏,左手應該比較強盛。男性的右手脈平和,即使身體虛弱也沒有大礙;女性的左手脈平和,即使身體虛弱也沒什麼關係。因為五臟的分布位置,男性的五臟位置和女性相反,男性在左的,女性就在右,男性在右的,女性就在左。《素問》說:男性的左手脈是逆的,右手脈是順的;女性的右手脈是逆的,左手脈是順的,因為順逆不同,所以兩手左右所屬的臟腑也會不同。
至於診脈論病,如果說某種脈象對應某種病,或是某種病會出現某種脈象,不僅是多此一舉,而且在實際診斷時也很難作為依據。不如只論脈象有沒有神氣、平和還是不平和來得實在。
至於小兒的脈象,也是用同樣的方法。但是小兒容易啼哭不聽話,不能仔細診脈,只能用一兩根手指按壓,如果脈搏每分鐘跳四五下,就是平和的;如果按起來時有時無,或急促沒有神氣,加上病情嚴重,那可能活不了。至於看小兒虎口部位的顏色來判斷,或是說小兒的脈搏每分鐘跳六七下,都是胡說八道。診斷小兒脈象,要知道小兒的呼吸比較急促,脈搏也應該相對應的快一些就可以了!
由此推論,無論是大人小孩、男性女性,凡是患有內虛症狀的人,脈搏虛弱是正常的,脈搏洪大反而不好;初患外感疾病的人,陽脈是正常的,陰脈反而不好。其他《脈訣》之類的說法,大多不合常理,不能相信。想要了解診脈的方法,要參考《靈樞》,仔細研究《素問》,再結合這篇診脈平脈的論述,融會貫通,就能掌握診脈的要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