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栻

《醫學真傳》~ 便血

回本書目錄

便血

1. 便血

便血,俗名腸紅,血從大便出也。或在糞前,或在糞後,但糞從腸內出,血從腸外出。腸外出者,從肛門之宗眼出也。此胞中血海之血,不從衝脈而上行外達,反滲漏於下,用力大便,血隨出矣。此病初起,人多不覺;及至覺時,而身體如常,亦翫忽不治,即或治之,無非涼血清火,暫止復發,數年之後,身體疲倦,恣投藥餌,總不除根,遂成終身之痼疾矣。痼疾雖成,不致殞命。

白話文:

便血,俗稱腸紅,是指血液從大便中排出。血液可能出現在大便之前或之後,但大便從腸道排出,而血液則從腸道外排出。腸道外排出的血液,是從肛門的宗眼流出。這是胞宮中血海的血液,沒有從衝脈上行外達,反而滲漏到下方,在大便用力排出時,血液就跟著流出來。這種疾病初期發作時,很多人沒有察覺;等到察覺時,身體並無異狀,就輕忽而不治療。即使治療,也只是清涼血液、降火,暫時止血,過後又會復發。幾年後,身體會感到疲倦,就算亂吃藥物,也無法根治,最後成為終身的慢性病。慢性病形成後,雖然不會致命。

其治法總宜溫補,不宜涼瀉;溫暖則血循經脈,補益則氣能統血。初便血時,治得其宜,亦可全愈;若因循時日,久則不能愈矣。

白話文:

治療痔瘡的方法總是要溫和地滋補,不宜使用寒涼瀉下的藥物。溫暖能使血液在經脈中運行通暢,滋補能使氣血運行有力。在痔瘡發作初期,如果治療得當,可以完全治癒;如果拖延時日,時間長了,就難以治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