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栻

《醫學真傳》~ 咳嗽 (2)

回本書目錄

咳嗽 (2)

1. 咳嗽

咳嗽大略,其義如是,得其意而引伸之,其庶幾乎!

咳嗽俗名曰嗆,連咳不已,謂之頓嗆。頓嗆者,一氣連嗆二三十聲,少者十數聲,嗆則頭傾胸曲,甚者手足拘攣,痰從口出,涕泣相隨,從膺胸而下應於少腹。大人患此,如同哮喘,小兒患此,謂之時行頓嗆。頓嗆不服藥,至一月亦愈。

所以然者,周身八萬四千毛竅,太陽膀胱之氣應之,以合於肺,毛竅之內,即有絡脈之血,胞中血海之血應之,以合於肝:若毛竅受寒,致胞血凝澀,其血不能澹滲於皮毛絡脈之間,氣不煦而血不濡,則患頓嗆。至一月,則胞中之血一周環復,故一月可愈;若一月不愈,必至兩月。

不與之藥,亦不喪身。若人過愛其子,頻頻服藥,醫者但治其氣,不治其血,但理其肺,不理其肝,頓嗆未已,又增他病。或寒涼過多,而嘔吐不食;或攻下過多,而腹滿泄泄;或表散過多,而乳腫喘急:不應死而死者,不可勝計。嬰兒頓嗆初起,但當散胞中之寒,和絡脈之血,如香附、紅花、川芎、歸、芍之類可用;其內寒嘔吐者,乾薑、吳萸可加:表裡皆虛者,耆、朮、參、苓可用。因病加減,在醫者之神明。

苟不知頓嗆之原,而妄以前、杏、蘇、芩、枳、桔、抱龍丸輩,清肺化痰,則不可也。

白話文:

咳嗽大致的道理是這樣,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並加以延伸運用,就差不多了!

咳嗽俗稱嗆,連續不斷地咳嗽,就叫做頓嗆。所謂頓嗆,就是一口氣連續嗆咳二三十聲,少則也有十幾聲,嗆咳時會頭往前傾、胸部彎曲,嚴重的甚至會手腳抽搐,痰從口中吐出,鼻涕眼淚也跟著流出來,感覺從胸部向下一直影響到下腹部。大人患上這種咳嗽,就像哮喘一樣,小孩患上這種咳嗽,就叫做流行性頓嗆。頓嗆即使不吃藥,一個月也會好。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全身有八萬四千個毛孔,由太陽膀胱經的氣來應對,與肺相合;毛孔裡面有絡脈的血,由胞中血海的血來應對,與肝相合。如果毛孔受到寒邪侵襲,導致胞中血液凝滯不暢,血液不能順利滲透到皮膚和絡脈之間,氣不足以溫煦,血不能滋養,就會患上頓嗆。到一個月時,胞中的血液會循環一周恢復正常,所以一個月可以痊癒;如果一個月沒有好,一定會拖到兩個月。

即使不給予藥物治療,也不會因此喪命。如果父母過於溺愛孩子,頻繁地給孩子吃藥,醫生只治療氣,不治療血,只調理肺,不調理肝,頓嗆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會增加其他疾病。有的因為寒涼藥物過多,導致嘔吐不食;有的因為攻下藥物過多,導致腹脹腹瀉;有的因為發散藥物過多,導致乳房腫脹、喘息急促。不該死亡卻死亡的案例,多到數不清。嬰兒剛開始出現頓嗆時,應該散除胞中的寒邪,調和絡脈的血液,像是香附、紅花、川芎、當歸、芍藥這類藥物可以使用;如果內寒引起嘔吐,可以加入乾薑、吳茱萸;如果表裡都虛弱,可以使用黃耆、白朮、人參、茯苓。根據病情進行加減,這就要看醫生的判斷了。

如果不知道頓嗆的病因,而妄用前胡、杏仁、蘇葉、黃芩、枳殼、桔梗、抱龍丸等藥物,來清肺化痰,那就大錯特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