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真傳》~ 痢
痢
1. 痢
痢,瀉也。大便通利,常也。痢者,乃里急欲利,復後重而不利。後重,即後墜,痢之發也,身作寒熱,嘔吐,煩悶,水漿不入,腹痛,下痢或赤或白,或赤白相兼,裡急後重,晝夜數十餘次。此痢之重者也,治得其法,雖重可愈。初起時,若有風寒表證,於治痢藥中,當加發散;若不發散,徑治其痢,必亂其經脈,逆其氣機,病轉劇矣。
白話文:
痢疾,就是腹瀉。大便通暢,是正常現象。痢疾的症狀是裡急後重,想要大便,但排出後仍覺得腹部墜脹,難以排便。後重,就是指排便後腹部仍有墜脹感,這是痢疾發作的典型症狀。痢疾患者常伴有寒熱、嘔吐、煩悶,無法進食水和流質,腹部疼痛,大便可能呈紅色、白色或混雜色,裡急後重,晝夜發作幾十次。這屬於比較嚴重的痢疾,但如果治療得當,即使病情較重也能夠治癒。痢疾初起時,如果伴有風寒表證的症狀,在治療痢疾的藥物中應加入發散表邪的藥物。如果不發散表邪,直接治療痢疾,會擾亂經絡,逆亂氣機,使病情更加嚴重。
外邪既去,但治其痢,更分寒、熱、虛、實,顧本顧標,如但以通利之法治之,先通後補,不若標本兼治,補瀉並行之為得也。若下痢純紅,身熱不退,水穀不入,是為死證。經云:腸澼下血,身熱則死。謂余血下泄,陽熱外浮,陰陽離脫也。若痢後下血水,其身發熱,亦為死證。
白話文:
驅逐了外來的病邪後,但是還要根據具體情況治療痢疾,分為寒證、熱證、虛證、實證,既顧及根本,又顧及標證。如果只使用瀉下通利的方法治療,先瀉後補,不如標本兼顧,補瀉同時進行。如果連續下痢鮮紅色的大便,體內熱度不能退去,不能進食,這是預後不良的徵兆。醫書上說:大腸虛熱下血,體溫升高就會死亡。這是因為血氣下泄,陽熱外散,導致陰陽分離。如果痢疾後下痢呈血水,體內發熱,這也是預後不良的徵兆。
痢後則腸垢已竭,下血水乃從陽入陰,胞中並傷,世有下屋漏水之說,則血水其漸也。若色如魚腦,此熱毒入腸,當清熱和血也。色如醬褐,乃下焦虛寒,亦非善證,當溫經散寒。如白沫凍汁,則為寒積。世醫有赤屬火、白屬寒之說,於理亦似,但赤色而中土虛胃氣弱者,當用溫藥以從治,不宜涼藥以對治也。凡痢初起,作嘔無害,若日久脾虛,三焦寒而嘔者,亦將危矣。
白話文:
痢疾痊癒後,腸道中的污垢已經排出殆盡。如果此時出現血水,說明熱毒已經進入陰分,同時傷及胞宮。有人說這是「屋漏水」的徵兆,血水就是逐漸滲出的水。如果血水的顏色像魚腦,表明熱毒已經侵蝕腸道,需要清熱和血。如果血水的顏色像醬油一樣發褐,說明下焦氣虛寒,也不算好的徵兆,需要溫經散寒。如果血水像白沫或凍汁,則說明寒邪積聚。
中醫界有「赤屬火、白屬寒」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血水顏色發紅,但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就不應使用寒涼藥物對症治療,而應使用溫熱藥物從根本上調理。凡是痢疾剛發作時,嘔吐並無大礙。但是,如果痢疾時間較長,導致脾虛、三焦寒而嘔吐,情況就危急了。
又凡下痢必痛,痛者可治,謂有積也;不痛者,是為腎泄,難治,一起便宜溫補,不宜行泄,若行瀉於前,溫補於後,亦難生矣。凡痢屬三陽,精神不憊而能食者,當分新久,或瀉或補,或瀉補兼施;若身體疲倦,不能飲食,而屬三陰者,止宜溫補,不宜通利;亦有下痢無積,日夜十餘次,解時微痛,是名脾瀉,又名洞泄,亦宜溫補,不宜通利。有脾家實,而腐穢當下者,乃新病為然,必非久也。
白話文:
凡是腹瀉伴有腹痛,通常是因為積滯,是可以治療的。如果不痛,通常是腎虛導致的腹瀉,較難治療。一開始應當採用溫補的方法,不宜瀉下。如果先用瀉法,後用溫補,也很難痊癒。
所有腹瀉都屬於陽證,如果精神不疲倦,還能進食,需要根據病情的時間長短、新舊程度,或瀉下或溫補,或瀉下和溫補兼施。
如果身體疲倦,不能進食,屬於陰證,只宜溫補,不宜瀉下。
還有一種腹瀉,沒有積滯,一天大便十多次,排泄時稍微疼痛,稱為脾瀉或洞泄,也宜溫補,不宜瀉下。
有的是脾胃實熱,腐敗的物質必須瀉下,這種情況多見於新病,不會是久病。
有夏秋虛寒下痢,治得其法,至冬稍痊,明春方愈者;有夏秋實熱下痢,治不得宜,乍輕乍重,至明春方死者。有痢疾初起,點滴艱澀,裡急後重,宜芒硝、大黃通利者,所謂通則不痛也。痢之輕者,名曰積,飲食失宜,寒積下焦也。一時腹痛,雷鳴暴注,名曰水瀉,水穀不分,從小腸而下注也。
白話文:
夏季和秋季因身體虛寒而腹瀉,如果治療得當,到冬天就會逐漸痊癒,來年春天才能完全康復;夏季和秋季因身體實熱而腹瀉,如果治療不當,病情時而輕微時而嚴重,到來年春天就會死亡。痢疾發作初期,大便點滴而出,艱澀難行,肚子感到急迫,大便後仍覺不爽快,應該用芒硝和大黃來通利大便,因為大便通了就不會痛。輕微的腹瀉,稱作「積」,是由飲食不當,寒氣積聚在下焦所致。突然腹痛,如雷鳴般劇烈,大便如暴雨傾瀉,稱作「水瀉」,這是因為水和食物混在一起,從小腸向下宣泄所致。
凡下痢,有糞者輕,無糞者重。蓋糞從腸中出,積從腸外出;腸中出者出之易,腸外出者出必難,故後重而痛也。
白話文:
無論是腹瀉,有排便的症狀較為輕微,沒有排便的症狀較為嚴重。這是因為有排便時,糞便是從腸道中排出,積聚的糞便也隨著排出;而沒有排便時,糞便積存在腸道外,排出時會比較困難,因此會導致嚴重的腹痛和排便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