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真傳》~ 部位 (2)
部位 (2)
1. 部位
血海居膀胱之外,名曰胞中,膀胱居血海之內,故曰:膀胱者,胞之室也。從小腹而入前陰,乃少陰、太陰、陽明三經之屬。經云:腎開竅於前後二陰,是前陰者,屬少陰也。經云: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又陽明主潤宗筋。是前陰又屬太陰、陽明也。陰囊卵核,乃厥陰肝經之所屬,故經云:厥陰病,則舌卷囊縮。
舌卷,手厥陰;囊縮,足厥陰也。又云:厥陰氣絕,則卵上縮而終。此脅腹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兩手、兩足曰四肢。兩手之上,則有肘、腋;兩足之上,則有膕、髀。兩肘、兩腋、兩膕、兩髀,名曰八谿。從臂至手,乃手太陰肺金所出,而兼手少陰、厥陰。此手之三陰,從胸走手也。從足至股,乃足太陰脾經所出,而兼足少陰、厥陰。此足之三陰,從足走胸也。夫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交相通貫,行於周身。
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是手三陰、三陽,而循行於手臂矣。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胸:是足三陰、三陽,而循行於足股矣。此手足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靈樞》十二經脈,行於周身,雖詳言之,而醫未之悉也。今舉其概而約言之,手太陰肺脈,起於中焦,橫出腋下,循臂內,出手大指次指,而交於手陽明之大腸。大腸之脈,起於手大指之次指,循臂外,入缺盆,上面,挾鼻孔,而交於足陽明胃脈。胃脈起於鼻頞中,至額顱,循喉嚨,下膈,挾臍,入膝臏,下足跗,出足大指,而交於足太陰之脾脈。脾脈起於足大指,上膝股之前,入腹,上膈,連舌本,注心中,而交於手少陰之心脈。
心脈起於心中,上肺,挾咽,出腋,下循臑內,抵掌骨,出小指之內,而交於手太陽之小腸。小腸之脈,起於手小指,出手踝,循臑外,交肩上,入耳中,至目內眥,而交於足太陽之膀胱。膀胱之脈,起於目內眥,從頭下項脊,循背膂,下腿後,至足小指外側,而交於足少陰之腎脈。
腎脈起於足小指,循足心,上膕股,貫脊,上貫肝膈,入肺,挾舌本,注胸中,而交於手厥陰之心包。心包之脈,起於胸中,循胸,出脅,入肘,循臂,過掌中,循小指之次指,而交於手少陽之三焦。三焦脈起於手小指之次指,循手臂,出臂外,貫肘,上肩,入耳中,出耳前後,至目銳眥,而交於足少陽之膽脈。
膽脈起於目銳眥,從耳後至肩,合缺盆,下胸中,過季脅,出膝,循足跗,出足大指,而交於足厥陰之肝脈。肝脈起於足大指叢毛之際,從膕股而上,過陰器,抵小腹,上入胸中,而交於手太陰之肺脈。是為十二經脈之一周,乃頭面胸背手足,各有所屬,而為周身之部位也。
白話文:
[部位]
血海位於膀胱之外,又叫做胞中;膀胱位於血海之內,所以說:「膀胱是胞的居室」。從下腹部進入前陰(生殖器),屬於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三條經脈管轄。經書上說:「腎在前後二陰開竅」,這裡的前陰屬於足少陰腎經。經書上又說:「前陰是宗筋聚集的地方,也是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匯合之處,而足陽明胃經主管潤養宗筋」。所以前陰也屬於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陰囊和睪丸屬於足厥陰肝經管轄,所以經書上說:「足厥陰肝經發生病變,就會出現舌頭捲縮、陰囊收縮的症狀。舌頭捲縮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病變,陰囊收縮是足厥陰肝經的病變」。又說:「足厥陰肝經的氣絕,睪丸就會向上收縮而導致死亡。」這說明了脅肋和腹部的部位,各有其所屬的經脈。
兩手和兩足叫做四肢。兩手的上面是肘部和腋窩;兩足的上面是膝膕和股髀。肘部、腋窩、膝膕和股髀,這八個部位叫做八谿。從手臂到手,是手太陰肺經所行的路線,同時也兼管著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這三條手陰經,都是從胸部走向手。從足到大腿,是足太陰脾經所行的路線,同時也兼管著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這三條足陰經,都是從足部走向胸部。手足的三陰經和三陽經,總共十二條經脈,互相貫通,運行在全身。
手部的三條陰經,從胸部走向手;手部的三條陽經,從手走向頭部。手的三陰經和三陽經,在手臂上循行。足部的三條陽經,從頭部走向足部;足部的三條陰經,從足部走向胸部。足的三陰經和三陽經,在腿部和大腿上循行。這說明了手足的部位,也各有其所屬的經脈。
《靈樞經》詳細闡述了十二條經脈在全身的運行,但醫者不一定完全了解。現在概括地簡要說明一下: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脾胃),橫向出來到腋下,沿著手臂內側,到達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然後交接給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起於手食指,沿著手臂外側,進入鎖骨上窩,向上經過臉頰,到達鼻孔旁邊,然後交接給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經起於鼻根,到達額頭,沿著喉嚨,向下穿過膈膜,經過肚臍兩旁,到達膝蓋骨,然後向下到腳背,到達腳大拇指,然後交接給足太陰脾經。足太陰脾經起於腳大拇指,向上經過膝蓋和大腿的前面,進入腹部,向上穿過膈膜,連接舌根,注入心中,然後交接給手少陰心經。
手少陰心經起於心中,向上到肺部,經過咽喉,出來到腋下,向下沿著手臂內側,到達掌骨,然後到小指內側,交接給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小腸經起於手小指,經過手腕,沿著手臂外側,經過肩膀,進入耳中,到達眼角,交接給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眼角,從頭部向下到頸背,沿著背部和腰部,向下到腿的後面,到達腳小趾外側,交接給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起於腳小趾,沿著腳心,向上到膝膕和大腿內側,貫穿脊柱,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膜,進入肺部,經過舌根,注入胸中,交接給手厥陰心包經。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沿著胸部,出來到脅肋,進入肘部,沿著手臂,經過手掌,到達小指和無名指,交接給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陽三焦經起於無名指,沿著手臂,出來到手臂外側,貫穿肘部,向上到肩膀,進入耳中,從耳前後出來,到達眼睛外角,交接給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膽經起於眼睛外角,從耳後到肩部,匯合於鎖骨上窩,向下到胸中,經過脅肋,出來到膝蓋,沿著腳背,到達腳大拇指,交接給足厥陰肝經。足厥陰肝經起於腳大拇指,沿著腿的內側向上,經過陰器,到達下腹部,向上進入胸中,交接給手太陰肺經。這就是十二條經脈運行一周的過程,頭面、胸背、手足各有其所屬,組成了全身各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