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便讀》~ 草部 (24)
草部 (24)
1. 鉤藤
入肝經以涼血祛風。退熱療驚。久煎無力。味甘寒而除邪定搐。治昏止眩。暫服為宜。(鉤藤甘寒色紫。獨入肝家。清肝熱。熱平則風息。風息則驚癇瘛瘲頭旋目眩等證皆愈耳。)
白話文:
鉤藤藥性歸入肝經,能清涼血液、驅散風邪,可以退燒、治療驚厥。但如果煎煮太久,藥效會減弱。鉤藤味甘性寒,能去除邪氣、平定抽搐,可以治療昏迷、止暈眩,適合短期服用。(鉤藤味甘性寒,顏色紫,獨入肝經,能清除肝熱。肝熱平息,風邪自然停止;風邪停止,驚癇、抽搐、頭暈目眩等症狀自然痊癒。)
2. 覆盆子
入腎兼酸苦之功。治專固攝。益下有封藏之力。味屬甘溫。(覆盆子因此子形似覆盆。故名。凡藤蔓之子。皆可併入肝腎。味甘而酸之品。皆能補而兼固。此物甘酸而溫。其能補攝肝腎可知。下焦固則遺滑等證皆可愈耳。覆盆入腎經血分。能溫補命門。益精固下。陰不足而相火旺者不宜。)
白話文:
覆盆子具有入腎經的特性,同時帶有酸味和苦味的作用。它主要的功能是固澀收斂,能增強下焦的封藏能力。味道屬於甘甜溫和。 (覆盆子是因為它的果實形狀像倒扣的盆子而得名。凡是藤蔓植物所結的果實,大多可以歸入肝腎經。味道甘甜而酸的藥材,都具有補益兼固澀的作用。此藥甘酸而溫,可知它能補養收斂肝腎。下焦穩固,那麼像遺精、滑精等症狀就能治癒。覆盆子進入腎經的血分,能夠溫補命門,益精固下。陰液不足而相火旺盛的人不適合使用。)
3. 防己
辛可散。苦可行。氣寒之品。熱可蠲。濕可導。性下之功。漢入下焦。行膀胱之血分。木宣經絡。疏風水於皮中。(防己出漢中。木防己即是其苗。味皆辛苦而寒。其根為之漢防己。入下焦瀉膀胱血分濕熱。木防己偏於治上治風。故凡屬水支飲等證。皆用之。大抵防己為瞑眩之藥。
聞其氣則頗惡。下咽則使人身心煩亂。飲食減少。若善用之。能撥亂反正。可防己而禦敵。故取此名也。虛人禁之。)
白話文:
防己,味道辛辣可以發散,味道苦可以使之運行。藥性屬寒涼的,可以清除熱邪,可以導引濕氣,藥性有向下走的功用。漢防己入下焦,能運行膀胱的血液部分。木防己能宣通經絡,疏導皮膚中的風邪和水濕。(防己出產於漢中,木防己就是它的枝苗。味道都是辛辣苦寒。它的根部稱為漢防己,入下焦能瀉膀胱的血分濕熱。木防己偏於治療上部和風邪。所以凡是屬於水支飲等病症,都可以使用它。大抵來說,防己屬於具有瞑眩反應的藥物。
聞到它的氣味就覺得很難聞,吞下後會使人身心煩亂,食慾減少。如果能善加利用,能撥亂反正,可以像防己一樣抵禦外敵,所以取這個名字。體虛的人要禁止使用。)
4. 威靈仙
性急且溫。味辛而散。微咸微苦。疏風邪走絡通經。可導可宣。治痹疾行痰去濕。(威靈仙味苦辛鹹。氣溫。善走風藥也。能宣通臟腑經絡。治痹啟閉。故一切胸腹冷滯。痰水癥瘕。瘀血濕邪等證。皆可用此行散。然疏利之性。若無風邪痰濕。恐損真氣。用者慎之。)
白話文:
威靈仙的藥性比較急促且溫和。味道辛辣且有發散作用,帶有微鹹微苦的味道。它可以疏散風邪,使藥效走竄於經絡之間,暢通經脈,能夠引導藥效,也可以宣發氣機,主要用來治療痹症,化痰去濕。(威靈仙味道苦、辛、鹹,藥性溫和,是善於走竄的祛風藥。它能宣通臟腑經絡,治療痹症和閉塞不通的情況,因此,各種胸腹冷滯、痰水積聚、腫塊、瘀血、濕邪等症狀,都可以用它來疏散。但是,因為它有疏通和通利的特性,如果沒有風邪、痰濕等問題,恐怕會損傷正氣,使用時要特別謹慎。)
5. 紫葳花
入心肝涼散行瘀。能去血中伏火。走營分酸鹹無毒。並療血熱生風。(紫葳花甘酸而咸。性寒色紫。手足厥陰血分藥也。功專涼血。故能去血中之伏火。凡婦人產乳余疾。癥瘕血閉寒熱等證。由於血熱者皆治之。又凡花皆散。故能治血中之風與夫血熱生風等證。)
白話文:
紫葳花,能進入心經和肝經,性質偏涼,有疏散和運行瘀血的功效。它能去除血液中潛藏的火氣,可以進入營分,味道酸鹹,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血熱引起的生風等症狀。(紫葳花味甘酸且帶鹹味,性質寒涼,顏色呈紫色,是手厥陰肝經和足厥陰肝經血分的藥物。它的主要功效是涼血,所以能夠去除血液中潛藏的火氣。凡是婦女產後、哺乳期或有其他疾病,如腫塊、血閉、寒熱等症狀,只要是因血熱引起的,都可以用紫葳花治療。而且,一般的花都有疏散的作用,所以它也能夠治療血液中的風邪,以及因血熱而引起的生風等症狀。)
6. 使君子
入脾胃。用則治蟲治疳。味甘溫。服則或生或熟。(使君子味甘。性溫。氣香。質潤。雖為殺蟲之藥。而益脾胃。斂虛熱。凡小兒一切蟲疳等證皆可用之。服時忌飲熱茶。犯之即瀉。)
白話文:
使君子這味藥主要作用於脾胃。使用它能治療體內寄生蟲和疳積(消化不良、營養不良)。它的味道甘甜,藥性溫和。服用時可以生用,也可以熟用。(使君子的味道甘甜,藥性溫和,氣味芳香,質地滋潤。雖然是殺蟲的藥物,但也能夠補益脾胃,收斂虛熱。凡是小兒一切因蟲積或疳積引起的病症,都可以使用它。服用時忌喝熱茶,如果喝了熱茶會導致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