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成

《本草便讀》~ 昆蟲部 (5)

回本書目錄

昆蟲部 (5)

1. 九香蟲

壯脾腎之元陽。鹹溫無毒。理胸膈之凝滯。氣血雙宣。(九香蟲其蟲大如小指。狀如水蠅。青黑色。至冬藏於石下。土人取之以供人用。鹹溫無毒。觀其以香命名。其蟲之氣香可知。故能理氣滯。宣胸膈。咸能入腎。溫可壯陽。氣香歸脾。故為脾腎之藥。蠕動氣香味鹹之物。似又能流通血脈耳。)

白話文:

九香蟲,可以增強脾腎的元陽之氣。味道鹹、性溫和,沒有毒性。可以疏理胸腔、橫膈膜的凝滯不順,使氣和血都能順暢運行。(九香蟲這種蟲子,大約像小指一樣大,外形像水蠅,呈青黑色。到了冬天會躲藏在石頭下面。當地人會捕捉來供人使用。味道鹹、性溫和,沒有毒性。觀察牠的名字以「香」命名,可知牠的氣味是香的。因此能疏理氣滯,使胸腔、橫膈膜暢通。鹹味能入腎,溫性可以增強陽氣。氣味香能歸於脾,所以是能治療脾腎的藥。這種能蠕動、有氣味、味道鹹的東西,似乎也能夠流通血脈。)

2. 蜣螂

鹹寒有毒。肝胃雙行。便閉蟲疳。腸積能攻癇疾愈。驚風痔漏。瘡瘍並治骨疽消。拔箭鏃之災傷。貼疔毒而病愈。(蜣螂一名推車蟲。即攻屎蟲也。喜入糞土中。以屎推成丸。雄曳雌推。置於坎中。覆之而去。數日即有小蜣螂出於中。此亦物類所感耳。味鹹性寒。有小毒。入肝胃大小腸。

治驚癇者。皆由風熱客於經絡。蜣螂蠕動之物。以風勝則動。故能治風。以其寒也。故能除熱。小兒疳積一證。皆因濕熱閉結所致。蜣螂咸能軟堅潤下。以其善於攻屎。故能攻腸中堅結之屎。從便而出。則濕熱除而疳積愈耳。至於拔箭鏃。貼疔瘡。敷多骨疽瘍。治痔漏蟲蝕。

皆外治方法。卻有效驗。亦不過取蟲之蠕動善攻。有清熱解毒之意已。)

白話文:

蜣螂,味道鹹、性寒,帶有毒性。它主要作用於肝臟和胃。可以治療便秘、小兒疳積等疾病。對於腸道內的積滯,有攻下的效果,能治療癲癇。對於驚風、痔瘡、瘡瘍、骨疽等症狀,都能夠治療,還能消除骨頭上的膿腫。它還可以拔除箭頭造成的傷口,外敷可以治療疔瘡。

(蜣螂又名推車蟲,也就是俗稱的屎殼郎。牠喜歡鑽入糞土中,把糞便推成圓球。雄性拉著,雌性推著,把糞球放入洞穴中,蓋上後就離開。幾天後,洞穴裡就會有小蜣螂孵化出來,這也是自然界生物的感應。蜣螂味道鹹、性寒,帶有輕微毒性。它能進入肝、胃、大腸和小腸。)

治療癲癇,通常是因為風熱侵入經絡所致。蜣螂是蠕動的蟲類,風性好動,所以可以治療風邪。因為它性寒,所以可以清除熱邪。小兒疳積,都是因為濕熱鬱積所造成的。蜣螂味道鹹,能夠軟化堅硬的積塊,潤腸通便。因為它善於攻下糞便,所以能夠清除腸道中堅硬的糞便,從而將濕熱排出,疳積也就痊癒了。至於拔除箭頭、貼敷疔瘡、外敷骨疽、治療痔漏和蟲蝕等,都是外用的方法,也確實有效。這些方法,都是利用蜣螂蠕動的特性,以及它清熱解毒的功效。

3. 蝸牛

鹹寒解熱能搽痔。涼潤清咽可治喉。敷瘰癧與疔瘡。點脫肛而通溺。(蝸牛即硬殼蜒蚰。背上負殼者。生於陰濕處。鹹寒有小毒。入肺腎。有清熱潤下之功。故能治一切喉證。與夫實熱消渴。以及火邪。小便不通者。皆可服之。至於搽痔瘡。點脫肛。取其鹹寒清潤。而性又善縮入也。敷瘰癧瘡癰等證。皆取寒清蟲動之意耳。陰晦之物。止可外治。不宜內服。)

白話文:

蝸牛性味鹹寒,能解熱,外用可以塗抹痔瘡。它有涼潤的特性,能清咽利喉,可以治療喉嚨方面的疾病。外敷可以治療瘰癧和疔瘡,點塗則能治療脫肛,並能使小便通暢。(蝸牛就是背著硬殼的軟體動物,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性味鹹寒,帶有微毒,歸肺腎經。它有清熱潤燥的功效,所以能治療各種喉嚨方面的疾病,以及實熱引起的消渴症,還有火邪引起的疾病、小便不通等,這些都可以服用蝸牛來治療。至於塗抹痔瘡、點塗治療脫肛,是取其鹹寒清潤的特性,加上它又具有收縮的特性。外敷治療瘰癧、瘡癰等疾病,都是取其寒性清熱,使蟲類活動的道理。屬於陰暗潮濕環境的產物,只適合外用,不適合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