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症玉函》~ 卷之一 (8)
卷之一 (8)
1. 痰症
痰症百病多起於痰,無痰則不能成病。然痰之生必非無因,非陽氣之衰即陰氣之乏也。陽氣既衰而風邪外中,則痰必生矣。其痰之生也,或如黃塊,或如敗絮,種種之不同,或咳嗽之不已,或嘔吐之不足而繼之膨悶。治之法,以二陳湯加減以治陽症之痰,實有奇效。然此方人多不善用之,往往取敗者,為何?亦因其欠補陽氣之味也。
吾今加減其方,名為加減二陳湯,以此治陽症之痰無不神效。汝見有火少加枯芩一錢可也。陰症之痰吐如清水,或如蟹涎,口必不渴,或腹內作聲,或胸中作悶,或夜重而晝輕,或面紅而時白,皆陰虛之痰也。陰虛者,非脾氣之不足則腎氣之匱乏也。治之法,健脾以化其痰,補腎以歸其水,此大法也。
更有一種下寒之甚,火氣無多,水波泛上,必須補其腎中之火以生脾土,則土旺始能攝水,自然不化痰而化精,又在人善於治之也。腎火虛寒以致水泛者,用八味丸最妙,余不再定其方。惟是脾腎之虛不至命門之火太微者,可兼治脾土而不必純去補腎。余定一方,一劑輕,二劑痰靜,三劑痰消烏有矣。
此方之妙,妙在純去健脾而又去瀉濕。濕去則痰無黨可聚,又有白芥子消其膜膈之痰,而神麯、砂仁又最是醒脾之品,同群共濟,有不奏功如神者乎?
加減二陳湯
白朮(三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 茯苓(五錢) 半夏(一錢) 人參(五分) 麥冬(三錢)蘇子(八分)水煎服
後方
白朮(五錢) 山藥(五錢) 芡實(五錢) 薏仁(五錢) 神麯(五分) 砂仁(二粒) 白芥子(三錢)水煎服
白話文:
痰症的許多疾病大多源自於痰,若無痰存在,則疾病無法形成。然而,痰的產生絕非無緣無故,通常是因為陽氣衰弱或是陰氣不足所致。當陽氣衰弱,風邪侵襲體外,就會生成痰。生成的痰,有的像黃色的塊狀物,有的像破舊的棉絮,形態各異,或是不停咳嗽,或是嘔吐不止後感到脹悶。治療方法,可用二陳湯增減份量來治療由陽氣引起的痰,效果非常顯著。然而,很多人並不懂得如何正確使用此方,導致失敗,原因就在於他們忽略了補充陽氣的成分。
現在,我調整了這個處方,命名為加減二陳湯,用來治療由陽氣引起的痰,效果神奇。如果火氣較少,可以加入一錢的枯芩。由陰氣引起的痰,吐出像清水,或像螃蟹的口水,口脣不會乾渴,或腹部會發出聲音,或胸部感覺悶塞,或夜晚症狀加重而白天較輕,或面色紅潤但偶爾蒼白,都是陰氣不足所引發的痰。陰氣不足,可能是脾氣不足,或是腎氣匱乏。治療方式,強化脾胃來化解痰,補充腎臟來調節水液,這是基本原則。
另外一種情況,極度下寒,火氣不多,水氣上升,必須補充腎臟的火氣以促進脾臟功能,這樣才能使脾臟旺盛,有效控制水液,自然就不會產生痰,而轉化為精華,這需要醫生妥善治療。腎臟火氣虛弱導致水氣泛濫,用八味丸最適合,我不再固定其配方。只有在脾腎虛弱但尚未達到命門火氣極微的情況下,可以同時治療脾臟,不必單純補腎。我設計了一個處方,服用一次症狀減輕,二次痰量減少,三次痰消失無蹤。
這個處方的妙處,在於純粹強化脾胃功能,同時排除濕氣。濕氣去除,痰就沒有環境聚集,加上白芥子可以消除膈膜的痰,神麯和砂仁又是提神醒脾的好物,共同作用,怎麼可能不見奇效呢?
加減二陳湯
白朮(3錢)、陳皮(1錢)、甘草(1錢)、茯苓(5錢)、半夏(1錢)、人參(5分)、麥冬(3錢)、蘇子(8分),用水煎煮服用。
後方
白朮(5錢)、山藥(5錢)、芡實(5錢)、薏仁(5錢)、神麯(5分)、砂仁(2粒)、白芥子(3錢),用水煎煮服用。
2. 腫脹
腫脹之症有水腫、氣腫、血腫、蟲腫、食腫之別。五症之中最易治者食腫耳,不必分其陰陽,以消食之品分消之即愈。其次難治者則蟲腫亦不必分其陰陽。蓋蟲腫即食之變,皆傷脾陰而成,健脾而濟之下蟲之品,自然能愈。世多留方,然用之而不效者,何也?亦因看不清是陰虛之故而用陽藥以去之也。
吾今留一奇方,專治蟲臌,最妙最神方,名化蟲絕神丹。每日空腹白滾水送下一兩,早晚二服。服三日即有蟲從大便中出矣。服十日腫脹消,再服十日全愈,不必盡服也。此方俱是補陰之品,又是殺蟲之藥,臟腑不傷而反受大益,潛移默奪,不戰之戰,正妙於戰也。氣臌者乃陽氣之郁也。
世人以水臌法治之,轉成危症者最多。而氣臌從何辨之?單脹於兩脅之間,而手足不十分腫者是,又不是蟲脹之單脹於腹也。此等之病宜解鬱為主,而解鬱又以舒肝為急。吾定一方名為開鬱消腫湯。此方用柴芍以舒肝氣,則兩脅之脹滿自除,又何必用大腹皮與檳榔之消克哉?此方可用四劑,之後略減其半,加入人參三錢,連服四劑,氣臌自消亡於無事矣。血臌之病非氣病也,乃血症也。
半由於飲食之失宜,半由於思想之太結,遂成此病。其症面黃而腹脹,手按之如有物在,而又不十分大痛,手足必然細小者,此是血臌也。方用破血安全湯。此方大黃用之以逐血,然非以補中下之,恐有排山倒海之憂。今用白朮以固腰臍,當歸生新去舊,鱉甲、牛膝入於至堅之中以動之,又慮脾氣消亡,又加人參以醒其氣,安有脾不健而血不下者乎?至於水腫之症,實有陰陽之殊。初感之時,兩足如泥者,乃水症也。
雖是水浸脾土,亦因脾氣之虛以致邪水相犯。然而脾氣之虛,又因於胃氣之弱,是脾陰之病,即陽氣之衰也。初起之時,乘其陰氣之未虧,即以牽牛、甘遂二味各二錢治之,水去如響,又何水臌之難治乎?至於陰虛而成水臌者,雖亦是脾經之弱,然非胃氣之衰。蓋命門火衰,無火以溫脾土,以致水泛為痰,留於胃脾之內,漸侵入四肢,非若水症之由外而內也。法當用金匱腎氣丸,補腎中之火,以生脾胃之土,而水自歸元,終亦盡消烏有。
更有一種純是陰虛水亦上泛,非腎火之不足者。其症滿身流水,囊大而不能臥,大便如常,小便亦利,飲食知味者,是法當用六味地黃湯一料,煎湯恣飲,自然奏功如神耳。又不可不知之也。
化蟲絕神丹
鱉甲(一斤) 地慄粉(一斤) 雷丸(二兩) 生何首烏(一斤) 甘草(三兩) 神麯(半斤) 榧子肉(半斤) 枳實(五兩) 檳榔(三兩) 使君子(三兩)各為末,米飯為丸。
開鬱消腫湯
柴胡(三錢) 白
白話文:
[腫脹]的問題可以分為水腫、氣腫、血腫、蟲腫和食腫幾類。其中最容易治療的是食腫,不用分辨陰陽,只要使用幫助消化的食物或藥物,就能快速痊癒。而較難治療的是蟲腫,同樣不必區分陰陽,因為蟲腫是由食物變質引起,傷害了脾臟陰氣所致。通過強化脾臟功能並配合驅蟲藥物,蟲腫也能被治癒。
現提供一個神奇的藥方,專門治療蟲臌,稱為「化蟲絕神丹」。每天空腹服用一兩,早晚各一次。服用三天後,便會發現蟲子隨大便排出。服用十天,腫脹會消退,再服用十天就能完全康復,不必持續服用。這個配方既補陰又殺蟲,對臟腑沒有傷害反而有益,無聲無息地改善病情,效果卓越。
氣腫是因為陽氣鬱結。大多數人用水腫的治療方法來處理氣腫,反而使病情加重。如何辨識氣腫?如果只有兩側脅部腫脹,而手腳腫脹不嚴重,且不是腹部單純腫脹,那就是氣腫。治療這種病要以解鬱為主,尤其是要疏肝。提供一個方子,叫做「開鬱消腫湯」。此方利用柴胡和芍藥疏肝解鬱,兩側脅部的脹滿就會消除,不必再用大腹皮和檳榔消炎。此方可以先服用四劑,之後減少一半,加入三錢的人參,再連服四劑,氣腫就會無聲無息地消失。
血腫並非氣血問題,而是血液疾病。一半是因為飲食不當,另一半是因為思慮過度,導致血腫形成。患者臉色蒼黃,腹部腫脹,手按下去有異物感,但並不劇烈疼痛,手腳一定纖細,這就是血腫。可用「破血安全湯」治療。此方以大黃驅血,但若非中下焦虛弱,可能會造成過度排泄的問題。因此,配方中加入白朮固本培元,當歸促進血液新生去除舊血,鱉甲和牛膝深入堅固組織,激活血液流動。同時擔心脾氣消亡,又加入人參提振氣力,脾臟功能不會衰弱,血液自然順暢。
水腫的問題,確實存在陰陽之分。剛開始感到雙腳像泥一樣沉重,那就是水腫。雖然水分侵蝕脾土,但主要是脾氣虛弱導致水分侵襲。然而脾氣虛弱,又源自胃氣弱化,這就是脾陰的病,即陽氣衰弱。初期,趁著陰氣尚未損耗,可以用牽牛和甘遂各二錢治療,水分迅速排出,何需擔心水腫難治?
對於陰虛引發的水腫,雖也是脾經虛弱,但並非胃氣衰竭。原因是命門火衰,無法溫暖脾土,導致水分泛濫成痰,滯留在脾胃內,逐漸擴散到四肢,與外來水分不同。應使用「金匱腎氣丸」補充腎中之火,滋養脾胃之土,水分自然回歸原位,最終也會完全消失。
還有一種情況,純粹是陰虛導致水分上泛,並非腎火不足。全身流水,下肢腫大,無法平躺,大便正常,小便通暢,飲食有味道,這種情況應使用「六味地黃湯」煎湯,大量飲用,效果神奇。
「化蟲絕神丹」的配方如下: 鱉甲一斤,地慄粉一斤,雷丸二兩,生何首烏一斤,甘草三兩,神麯半斤,榧子肉半斤,枳實五兩,檳榔三兩,使君子三兩,各磨成粉末,用米飯製成丸狀。
「開鬱消腫湯」的配方如下: 柴胡三錢,白芍...(後面的文字可能被截斷了,未能完整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