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症玉函》~ 卷之一 (1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8)

1. 大小便閉

大便之閉結實有虛實之分,實者乃風火結於臟腑之間,故成閉結之症,手按之而痛者是也。虛者雖亦閉結,覺肛門艱澀,有不能暢遂之狀,然手按腹中平平無痛,飲食如常,亦不十分緊急,以此辨虛實,斷斷不爽,其方上文已講,茲不再贅。

至於小便之閉塞,虛實從何而分?虛者乃膀胱寒甚,內無火氣之化源,故爾寒如冰凍而不能出,其症亦覺腹痛而難忍,然以熱手按之反覺快然,服熱湯姜水則快,飲寒湯冷汁而痛加者是也。古人用五苓散多加肉桂亦能奏功,但此方止可救急於一時,而不能久遠之寬快,吾今定一方,實可長服有功,實非旦夕之取效也。方名溫水散。

此方利水而不耗氣,去濕而溫其源,久暫皆可奏功,勝於五苓散多多矣。治小便閉結之實症奈何?蓋膀胱有火邪壅於小腸之口而不得下達,且肺金又熱,不傳清肅之氣而反傳溫熱之氣,故點滴不能出,以致腹痛而不可按,急迫之狀,往往至於雙目之紅腫而心煩意躁,刻不可眠,倘治之不得法,有數日不便而死者矣。我今定一方以救此危症,方名疏浚丹。

此方之奇奇在用寄奴與王不留行二味,走而不守,又能瀉膀胱之火,然過於下行,加入升麻以提其氣,譬如水注之法,上升而下即降也。況方中又有白朮、薏仁以健脾土,而仍是利濕之聖藥,自然手到病除,下喉而水如奔決也。設徒以五苓散以利水而不知升提之法,亦徒然利之也。

溫水散

人參(三錢) 白朮(五錢) 肉桂(二錢) 茯苓(五錢) 升麻(五分) 車前子(三錢) 薏仁(一兩) 蓮子(三錢連心用)水煎服

疏浚丹

車前子(五錢) 劉寄奴(三錢) 肉桂(一分) 王不留行(三錢) 升麻(一錢) 薏仁(一兩) 豬苓(三錢) 白朮(五錢) 水煎服

白話文:

對於大便閉結的情況,實際上有虛實之別。實證是由於風火之邪在臟腑間積聚,導致大便閉結,如果用手按壓腹部會感到疼痛。虛證雖然也會出現大便閉結,感覺排便困難,但手按腹部卻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飲食正常,緊迫感也不是非常嚴重。透過這種方式來判斷虛實,準確無誤。對於治療方法,前文已經提到,這裡就不重複說明瞭。

小便閉塞也有虛實之分,虛證是由於膀胱寒冷過度,內部缺乏火氣來轉化水液,所以就像冰凍一樣無法排出,症狀上也會感到腹部疼痛難忍,但用熱手按壓反而會感到舒適,喝熱湯或薑水會感到舒服,而喝冷飲則會使疼痛加重。古人常用五苓散加肉桂來治療,但這只能應急,無法長久解決問題。我現在提供一個方子,長期服用有效,這個方子叫做溫水散。

溫水散有利尿作用而不損耗元氣,能去濕同時溫暖身體,短期長期都能見效,比五苓散更勝一籌。那對於小便閉塞的實證該如何處理呢?這是因為膀胱有火邪堵塞了小腸出口,無法順利下行。同時,肺部燥熱,未能傳遞清肅之氣,反而傳遞了溫熱之氣,因此一點水分都無法排出,導致腹部劇烈疼痛,無法按壓,急迫的狀態甚至會讓眼睛紅腫,心情煩躁,無法入睡,如果治療不得法,幾天就可能致命。現在我提供一個方子來應對這種危急情況,方子名叫疏浚丹。

疏浚丹的妙處在於使用了劉寄奴和王不留行兩味藥,它們能快速通行,同時能清除膀胱的火熱,但為了避免過度下行,加入了升麻來提升氣機,就像水往上流,下面的水自然就會下降。此外,方子中還有白朮和薏仁來強健脾胃,它們也是利濕的良藥,自然能迅速去除病症,喝下去後就像決堤的洪水一樣。如果只是用五苓散來利尿,不知道提升氣機的方法,效果只會是有限的。

溫水散

人參3錢,白朮5錢,肉桂2錢,茯苓5錢,升麻5分,車前子3錢,薏仁1兩,蓮子3錢(連心使用),用水煎煮服用。

疏浚丹

車前子5錢,劉寄奴3錢,肉桂1分,王不留行3錢,升麻1錢,薏仁1兩,豬苓3錢,白朮5錢,用水煎煮服用。

2. 大渴

大渴之症自是熱症,如何有虛實之分?不知腎水大耗,腎火沸騰,變為消渴之病,非虛而何?往往有飲水一斗而反溺二斗者,此水不知從而來,往往使人不可測度。雖消症有上中下之分,而渴症則一也。一者何?腎水之虛,以致腎火之旺也。故治消渴之症,無論上中下,俱以補腎為先。

仲景張公定八味地黃湯,原治漢武帝消渴之症,其方實是神奇,能遵守此方大劑煎服,又何患虛渴之難治哉?但醫道苦方之不多,治法之最少,我今再傳一方,可與仲景張公並傳千古,治渴症實是奇絕。方名「止渴仙丹」,早午晚各飲一碗,一日而渴減半,二日而又減半,三日而渴止,四日而全愈。願人勿驚疑,此方當遵守而敬服,自能轉逆為安也。

其大渴實症,舍竹葉石膏湯,原無第二之方。然而石膏過於酷烈,吾今更定一方,名為「解渴神丹」。用石膏一劑之外,即用此湯連服二劑,以伐石膏之峻烈,未為不可也。大約實症之渴,舌如芒刺,目紅而突發狂發斑者,是又不可不知。

止渴仙丹

熟地(三兩) 麥冬(三兩) 玄參(三兩) 天冬(三兩) 肉桂(三錢) 山茱萸(三兩) 北五味(一兩) 車前子(一兩) 牛膝(一兩) 芡實(一兩) 水十碗煎三碗(早午晚服,每服一碗)

解渴神丹

玄參(四兩) 生地(二兩) 茯苓(一兩) 甘菊花(一兩)水煎服

白話文:

[極度口渴]

極度口渴的情況本質上是由熱症引起,但為什麼會有虛實之分呢?這是因為不瞭解腎臟的水分大量消耗,腎臟的熱氣沸騰,轉變為一種稱為消渴的疾病,這不是虛弱又是什麼呢?有時一個人喝下一斗的水,卻會排出兩斗的尿,這種水的來源讓人摸不著頭緒,常讓人無法理解。儘管消渴症可分為上、中、下的不同類型,但是口渴的症狀卻是一致的。為什麼一致呢?因為都是腎臟水分不足,導致腎臟的熱氣旺盛。所以治療消渴的症狀,不管是上、中、下哪一類,都應以滋補腎臟為首要。

張仲景公定下的八味地黃湯,原本是用來治療漢武帝的消渴症,這個藥方確實有神奇的效果,若能大量煎服此方,還需擔心虛弱口渴難以治療嗎?但醫學領域裡,總是有方子不多,治療方法少的問題,因此我現在要再傳授一個藥方,可以和張仲景的藥方並列千古,治療口渴效果非常出色。這個藥方叫做「止渴仙丹」,早晚各喝一碗,一天後口渴就能減半,第二天再減半,第三天口渴就能停止,第四天就能完全康復。希望人們不要驚訝懷疑,應該遵守此方,尊重藥物,自然能夠轉危為安。

對於實證的極度口渴,除了竹葉石膏湯外,實際上沒有第二個選擇。然而,石膏太過強烈,所以我現在再提供一個改良版的藥方,名為「解渴神丹」。在使用一次石膏後,就可以連續服用此湯兩次,以緩和石膏的強烈效果,這樣也是可行的。一般來說,實證口渴的人,舌頭會像被芒刺扎一樣,眼睛紅且突出,可能會突然發狂或出現斑疹,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

止渴仙丹

熟地(3兩)、麥冬(3兩)、玄參(3兩)、天冬(3兩)、肉桂(3錢)、山茱萸(3兩)、北五味(1兩)、車前子(1兩)、牛膝(1兩)、芡實(1兩)。用水十碗煎至剩三碗,早晚服用,每次一碗。

解渴神丹

玄參(4兩)、生地(2兩)、茯苓(1兩)、甘菊花(1兩)。用水煎服。

3. 大汗

大汗亡陽明是虛症,如何分虛實耶?不知發狂發斑之症非實而何?其症大渴引飲,飲水至半桶或一桶者,其汗必如雨之來,不可止遏。蓋熱乘水勢而外泄也。無水濟之,往往無汗。蓋乾燥之極,汗從何來?必得水濟之而汗乃出。此汗乃實而非虛也。法當用竹葉石膏湯大劑煎飲,始能止汗而解其熱。

然而汗多必致亡陽,石膏湯中亦宜多用人參,以防亡陽之禍。是實症亦宜用補也,況虛症之汗乎?虛症之汗,或如潮熱而汗發星星,或如珠之出而閣住不流,或夜間有汗而晝無汗,或下身有汗而上身乾燥,見風則畏,見寒則止。大非陽症之見風寒而無畏也。若誤認作白虎陽症而亦用竹葉石膏,則死亡頃刻,可不慎歟?然則當用何藥以治之乎?莫妙用補血湯也。此方治之則汗止而身快。

吾加黑姜五味,實有妙用。歸耆乃生血補氣之品,氣足則皮毛有衛而汗自然不致外泄。當歸生血則虛熱自退,而汗又何致外越耶?黑姜守而不走,五味酸而能斂,自然氣血相安,何從發汗?所以相濟而成功也。

補血湯

當歸(一兩) 黃耆(二兩) 乾薑(炒黑二錢) 北五味(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大汗]

大汗導致的陽明虛弱是虛證,那麼我們該如何分辨虛實呢?不知道發狂和發斑這些症狀如果不是實證,那還能是什麼?病患會非常口渴,喝水可能達到半桶或一桶,這時候的汗就像雨一樣,無法阻止。這是因為熱量隨著水分的外洩而釋放出來。如果沒有水份的補充,通常不會出汗。這是因為身體過度乾燥,汗從哪兒來呢?必須得到水份的補充,汗才會排出。這種汗是實證而不是虛證。應該使用竹葉石膏湯大劑量煎煮飲用,才能止汗並緩解熱情。

然而,大量出汗必然導致陽氣流失,所以在石膏湯中應多加入人參,以防止陽氣流失的災難。這是實證也應當補充,更何況虛證的汗呢?虛證的汗,可能是像潮熱時微微出汗,或是像珍珠一樣滲出但停滯不流,或是晚上有汗而白天無汗,或是下半身有汗而上半身乾燥,遇到風就害怕,遇到冷就會停止。這與陽證遇風寒不怕的情況截然不同。如果誤診為白虎陽證,並使用竹葉石膏湯,那麼死亡就在瞬間,怎能不小心呢?那麼,應該使用什麼藥物來治療呢?最有效的就是使用補血湯了。使用這個方子治療,汗就會停止,身體也會感到舒適。

我在補血湯中加入了黑薑和五味子,確實有奇妙的效果。當歸和黃耆是生血補氣的良藥,氣力充足,皮膚毛髮就會得到保護,汗自然就不會外洩。當歸生血,虛熱就會自行消退,汗又怎麼會外洩呢?黑薑能固守在體內,五味子的酸性可以收斂,自然能使氣血安定,又怎麼會出汗呢?所以,它們互相配合,才能達到效果。

補血湯

當歸(一兩)、黃耆(二兩)、乾薑(炒黑二錢)、北五味(一錢),用水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