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症玉函》~ 卷之二(亨)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亨) (3)

1. 發狂

發狂之有虛實也,發狂多是熱邪之作祟,然亦間有虛火之發狂,又不可不知也。發狂之實症與治實狂之方法,前文已載,茲不再論。但論陰虛而發狂者,此症婦人居多,鬱氣不伸,思慕不遂,一時憂憤,遂成此症。或披髮行歌,或出門呼喚,見男子則思其心上之人,見女子則嗔其目中之刺,或吞炭而食泥,或毀容而割體,人生抱病至此,亦可憐也。此皆肝氣實郁,肝血乾燥,兩關之脈必然沿出寸口,所謂欲得男子而不可得者也。

此等之病,必須大補腎中之水,足以生肝,而少加之以安心祛痰之藥,又益之以解鬱降火之味,自然羞愧頓生,前狂自定方,名解羞湯。一劑即見神功,二劑全愈,不必三劑也。吾傳方至此,亦憐婦人之鬱而成此病也。倘見左關之脈沿出寸口,人未發狂之前,即以吾方減十之六七,早為治之,又何至有花顛之患哉?遠公可記之,汝將來有治此等之病者,故吾先傳此方也。

解羞湯

熟地(二兩) 白芍(三兩) 柴胡(三錢) 炒梔子(三錢) 生棗仁(五錢) 菖蒲(一錢) 白芥子(三錢) 茯神(一兩) 麥冬(一兩) 北五味(二錢) 山茱萸(五錢) 丹皮(五錢) 當歸(五錢) 香附(二錢) 鬱金(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對於發狂的情況】

發狂的情況有虛證和實證之分,大多數的發狂是由於熱邪在作怪,但也存在因虛火導致的發狂,這一點我們不能忽視。對於實證的發狂及其治療方式,在前文已有詳述,這裡就不重複了。現在要討論的是因陰虛而引發的發狂情況,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女性身上,由於鬱悶的情緒無法得到抒發,心中的願望無法實現,一時的憂慮和憤怒,就形成了這樣的病症。患者可能會披頭散髮地唱歌,或者出門大聲呼喚,看到男子就會想起心裡的人,看到女子就會對其產生嫉妒,甚至可能出現吞炭吃泥、自殘毀容的行為,人生病到這種程度,確實令人同情。這些都是因為肝氣鬱結,肝血乾燥,從脈象上看,兩關脈會顯現在寸口位置,這就是想要得到男子的心,卻無法如願的表現。

對於這種疾病,必須大量補充腎臟的水分,以滋養肝臟,同時加入少量安神化痰的藥物,再輔以能疏肝降火的成分,這樣患者就能突然感到羞愧,之前的瘋狂狀態也會隨之消失。這個方子名叫「解羞湯」。服用一劑就可以見效,第二劑就能完全康復,通常不必服用第三劑。我傳授這個方子,也是出於對那些因鬱悶而患病的女性的同情。如果在患者尚未發狂之前,發現左關脈沿出寸口,用我的方子減量六七成,提前進行治療,又怎麼會有精神錯亂的後患呢?希望你能記住,如果你未來遇到這種病症,這就是我提前傳授這個方子的原因。

解羞湯配方

熟地(60克)、白芍(90克)、柴胡(9克)、炒梔子(9克)、生棗仁(15克)、菖蒲(3克)、白芥子(9克)、茯神(30克)、麥冬(30克)、北五味(6克)、山茱萸(15克)、丹皮(15克)、當歸(15克)、香附(6克)、鬱金(3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2. 耳聾

耳聾之宜知虛實也。耳雖屬於腎,耳聾自然是腎水之虛以致腎火之旺,故氣塞而不通。老人多有此症,補其水而少加開竅之藥,漸漸耳聰亦不能一時奏效。其症飲食如常,手按之更覺無蟬鳴之響者是也。至於實症,或作蟬鳴,或如濤響,或發寒作熱,飲食少思,吐痰成磈,面目青黃赤白之不同時,而汗出時而汗止,汗出覺輕,汗止則重,遇食轉加,遇熱更甚,此乃實聾之症也。

腎雖開竅於耳,而胃為腎之關,胃熱而反感風邪,則火熱於中而邪壅於外,腎氣且隨胃氣而助焰,其竅反致遏塞,故耳亦聾也。重者常若有千軍萬馬洶騰之狀,手按之其聾十倍者是也。若用補腎補脾之藥,益添其壯盛之氣,而聾且倍常,治之法宜用發散降火之劑。我今留一方,一治虛聾,一治實聾。

虛聾方名為清音湯。此方不特補腎而兼去補肺補心補肝者,謂何?蓋腎水不能自生,必得肺金之氣下降而後能生也。心腎相通而耳之竅始不閉,欲心之通竅,舍肝氣之相生又何以通之耶?故必補肝以生心火也。況肝有補而後能瀉,不致耗竊腎氣,則腎水更有生氣矣。此耳聾之所能自愈也。

但此方必須多服為妙,蓋陰不能驟生,而補陰不易遽補也。實聾方名為止沸湯。此方降胃中之火,舒肝木之氣,消上壅之痰,不治耳聾而耳聾自聰也。

清音湯

熟地(一兩) 菖蒲(一錢) 茯神(五錢) 丹皮(三錢) 玄參(五錢) 薏仁(五錢) 山茱萸(五錢) 麥冬(五錢) 北五味(一錢) 柴胡(五分) 當歸(五錢) 白芍(五錢) 白芥子(三錢)水煎服

止沸湯

柴胡(一錢五分) 白芍(五錢) 石膏(三錢) 知母(一錢) 甘草(一錢) 青蒿(五錢)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茯神(三錢) 神麯(五分) 蔓荊子(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耳聾]

耳聾的情況,必須分辨是虛是實。耳朵雖主要與腎相關,但耳聾通常是因腎水不足導致腎火旺盛,使氣道堵塞不通。這症狀在老年人中較爲常見,治療時應補充腎水,並稍微加入一些開竅藥物,逐漸地,聽力會改善,但這不會立即見效。這種情況下,患者飲食正常,用手按壓耳朵時,感覺不到蟬鳴聲,這是腎水虛的症狀。

至於實症,可能聽到蟬鳴、濤聲,或者感到寒熱交替,食慾減退,吐痰塊狀,面色可能出現青、黃、紅、白的變化,出汗有時多有時少,出汗時感覺輕鬆,汗停則感覺加重,進食後症狀加劇,遇熱更嚴重,這就是實性耳聾的症狀。

雖然腎主耳竅,但胃是腎的關卡。如果胃熱並且遭受風邪侵襲,體內火勢旺盛,邪氣在外阻塞,腎氣隨胃氣上升,反而導致耳竅堵塞,因此出現耳聾。嚴重時,耳朵裏彷彿有千軍萬馬奔騰的聲音,手按壓時,耳聾感加倍。如果使用補腎補脾的藥物,只會使症狀更加嚴重。治療方法應該是使用發散和降火的藥物。我留下兩個方子,一個用於治療虛性耳聾,另一個用於治療實性耳聾。

虛性耳聾的方子名爲清音湯。這個方子不僅補腎,還兼顧補肺、補心、補肝,爲什麼呢?因爲腎水無法自行生成,必須得到肺金之氣下降才能生成。心與腎相通,耳竅纔不會閉塞,要使心竅暢通,除了肝氣相生,別無他法。所以,必須補肝來生心火。況且,肝得到補養後才能瀉,不至於耗損腎氣,這樣腎水就有生氣了。這就是耳聾能夠自愈的原因。

但是,這個方子必須長期服用纔有效果,因爲陰氣不能突然生成,補陰也不容易迅速完成。實性耳聾的方子名爲止沸湯。這個方子可以降低胃中的火氣,舒緩肝木之氣,消除上部的痰溼,不用專門治療耳聾,耳聾自然就能恢復。

清音湯

熟地(30克) 菖蒲(3克) 茯神(15克) 丹皮(9克) 玄參(15克) 薏仁(15克) 山茱萸(15克) 麥冬(15克) 北五味(3克) 柴胡(1.5克) 當歸(15克) 白芍(15克) 白芥子(9克) 水煎服

止沸湯

柴胡(4.5克) 白芍(15克) 石膏(9克) 知母(3克) 甘草(3克) 青蒿(15克) 半夏(3克) 陳皮(3克) 茯神(9克) 神曲(1.5克) 蔓荊子(3克) 水煎服

3. 瘡癰

瘡癰皆熱毒也,分其陰陽是矣,又何必別其虛實乎?不知陰陽之中各有虛有實,倘分別不清,用補用瀉亦自徒然。故必辨其陰中之虛與陰中之實,陽中之虛與陽中之實為妙。陰中之虛若何?瘡口平而不高,而血色復加黯黑者是也。陰中之實若何?瘡口先平而後實,血色紅潤者是也。

雖陰症俱是虛然而用補可分輕重,吾今立一方皆可治之。如見血色黯黑者,此虛之極而寒之至也。方中加附子一錢,肉桂三錢,一連數劑,必然黑色改為紅色矣。去附子再服,自然瘡口生肉而愈也。若先見瘡色紅者,不必加附桂,一連照前方服之,必全痊矣。倘不知陰症之虛實而亂用附桂,適足以取敗也。

陽中之虛者若何?瘡口雖高,忽然色變而不紅,此陽症欲變陰症之兆,急宜用金銀花三兩,歸身一兩,附子一片重二分,生甘草三錢,煎湯飲之,則色即變紅矣。此方名轉陽化毒丹。此症因病人原不十分健旺,或又加色欲惱怒,一時變症,刻不可遲,一見色變,即用此方,可轉危為安也。陽中之實若何?瘡口既高突而巍然而色又鮮紅而有光者是也。

方用瀉陽祛毒丹。此方治陽症之毒最佳,一劑即出毒,二劑即毒淨,三劑即全痊也。若初起之時而高突者,一劑立削,神方也,又不可不知之也。

轉陽化毒湯

人參(五錢) 黃耆(一兩) 遠志(三錢) 白朮(一兩) 金銀花(一兩) 生甘草(三錢)水煎服

瀉陽祛毒丹

金銀花(一兩) 蒲公英(五錢) 大力子(三錢) 天花粉(三錢) 生甘草(三錢) 白礬(三錢) 防風(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膿瘡】

膿瘡和癰腫都是由熱毒引起的,我們需區分它們的陰性和陽性,但為何要特別分辨它們的虛實呢?事實上,陰陽兩性中都可能有虛有實,如果分辨不清,無論是補還是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因此,最好能精確地辨識陰性中的虛與實,以及陽性中的虛與實。

陰性中的虛狀如何?當瘡口平而不隆起,且血液顏色呈現暗黑色,就是陰性中的虛。而陰性中的實狀又是如何?若瘡口起初平緩,後期開始隆起,且血液顏色紅潤,那就是陰性中的實。

對於全是虛的陰性症狀,我提供一個治療方式。如果發現血液顏色為暗黑色,這表示虛弱到了極點,且寒冷已達到頂峯。在藥方中加入附子一錢,肉桂三錢,連續服用幾次,必然能使暗黑的顏色轉為紅色。接著去掉附子,持續服用,瘡口自然會長出新肉,直至康復。若初期看到瘡色為紅色,就不必添加附子和肉桂,只要照著先前的藥方持續服用,必定可以完全痊癒。但如果不瞭解陰性症狀的虛實,隨意使用附子和肉桂,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

陽性中的虛狀如何?即使瘡口隆起,但突然改變顏色,不再紅潤,這是陽性症狀轉變為陰性症狀的徵兆,應立即使用金銀花三兩,當歸一兩,附子一片(約二分),生甘草三錢,煎煮飲用,顏色就會馬上恢復紅潤。這個藥方被稱為「轉陽化毒丹」。此症狀通常是因為病患原本身體狀況不佳,或受到情緒刺激,導致病情突變,一刻也不能耽擱,一旦顏色改變,就應該立即使用此方,才能轉危為安。那陽性中的實狀又是如何?若瘡口隆起且高聳,顏色鮮紅且有光澤,那就是陽性中的實。

使用「瀉陽祛毒丹」這個藥方,此方對治療陽性症狀的毒性最有效,一劑即可排出毒素,二劑毒素即可清除,三劑即可完全康復。若剛開始就高聳突起,一劑就能立即消減,這是神效的藥方,不可不知。

轉陽化毒湯

人參(五錢)、黃耆(一兩)、遠志(三錢)、白朮(一兩)、金銀花(一兩)、生甘草(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瀉陽祛毒丹

金銀花(一兩)、蒲公英(五錢)、大力子(三錢)、天花粉(三錢)、生甘草(三錢)、白礬(三錢)、防風(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