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症玉函》~ 卷之一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4)

1. 雙蛾

雙蛾症之虛實從何辨之?大約外感者為實,內傷者為虛。而外感內傷又從何而辨之?大約外感者鼻必寒,舌必燥,身必先熱而後寒,痰必黃,而白目必赤而浮,此邪氣之實也。用殺蛾丹治之。用鵝翎吹入喉中,必吐痰涎碗許而愈,神方也。內傷者,雖同是為蛾,喉腫而日間少輕,痰多而舌必不燥,吐痰如湧泉,而下身必畏寒,兩足必如冰冷,此正氣之虛也。用八味湯必然奏功。

吾今更定一方,名為三陸同補湯。此方之妙,妙在水中補火。水足而肺經有養,亦火溫而土氣有生,則肺經兼有養也。況方中原有生肺之品,而肺金有不安寧者哉?肺腎脾三經俱安,則邪何所藏?自難留戀於皮膚之內。邪退而腫自消,雙蛾頓失其形。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矣。

殺蛾丹

硼砂(一分) 丹砂(三分) 牛黃(一分) 冰片(一分) 兒茶(一錢) 麝香(一分) 石膏(一錢)各為絕細末

三陸同補湯

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 麥冬(一兩) 北五味(二錢) 薏仁(一兩) 肉桂(二錢) 人參(一錢) 白芥子(五錢)茯苓(五錢) 白朮(五錢) 水煎服

白話文:

【雙蛾】

要怎麼分辨雙蛾症的虛證和實證呢?大體上,由外部感染導致的屬於實證,而由內部損傷引起的則是虛證。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區分是由外部感染還是內部損傷呢?通常來說,如果是由外部感染導致的,患者會有鼻子冰冷、舌頭乾燥、身體先發熱後轉冷、痰呈黃色、白眼球紅且浮腫等症狀,這都是邪氣過盛的表現。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殺蛾丹」來治療。將藥粉通過鵝毛吹入喉嚨,病人會吐出大量的痰液,大約一碗左右,病情就會好轉,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療法。

而如果是由於內部損傷導致的,雖然同樣會出現雙蛾的症狀,但喉嚨的腫脹在白天會有所減輕,而且病人的痰多,但舌頭不會乾燥,吐出的痰像湧泉一樣,同時下半身會感到寒冷,雙腳冰涼,這都是正氣不足的表現。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八味湯」來治療,效果非常好。

現在,我想再提供一個新的處方,名為「三陸同補湯」。這個處方的精妙之處,在於它能在滋補水份的同時補充體內的火氣。當水份充足,肺部就能得到滋養;同時,當火氣溫暖,脾胃的功能也能得到提升,這樣肺部同樣能得到滋養。況且,處方中本就含有滋養肺部的成分,肺部怎麼可能不安寧呢?當肺、腎、脾三條經絡都得到滋養,邪氣又怎麼能存留?自然難以在皮膚下逗留。邪氣退去,腫脹自然會消失,雙蛾的症狀也會隨之消失。這真是無法言喻的奇妙啊!

【殺蛾丹】

藥物組成如下:硼砂一分、丹砂三分、牛黃一分、冰片一分、兒茶一錢、麝香一分、石膏一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三陸同補湯】

藥物組成如下: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麥冬一兩、北五味二錢、薏仁一兩、肉桂二錢、人參一錢、白芥子五錢、茯苓五錢、白朮五錢。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2. 目痛

目痛有虛有實,實痛之症必然紅腫流淚結眵,或如錐傷,或如砂入,羞明喜暗,見日光而如觸,對燈影而若刺,起障生星,發寒發熱,吐痰吞酸,大便實而小便黃,此皆邪火之實症也。治之法必須散邪解熱祛痰為主,倘遽以補藥為先,愈助其火勢之焰,痰且不得消而邪且不易散,方用瀉火全明湯治之。

此方之妙,妙在用玄參之多以解散浮游之火,而各藥無非入肝舒木之品,去濕熱而除風邪,消痰結而培土氣,不治目而正所以治目也。虛痛之症,色必淡紅,即紅而亦不甚痛,雖羞明而無淚,雖畏明而無星,大便如平時,小便必清長,有痰亦不黃,畏寒而無涕,此腎肝之虛症也。治之法必須補水舒肝為主,倘然以逐邪散火為先,勢必輕變重而重必變盲矣。

方用溫補救目散治之。此方肝腎兩補而尤注意於肝,雖肝木之枯由於腎水之竭,以致肝木不能養目,然而肝氣雖必得腎水以相資,必竟目為肝養,補肝則目自然有光,故補腎尤須補肝之為先也。世人治虛眼之方原無佳法,一見目痛動以風藥治之,往往壞人之目。倘聞吾之教而辨其虛實,毋論或先或後,實者用前方,虛者用後方,則目病必能隨手回春,何致有失明之嘆哉!可見虛實之必宜辨明而用藥之不宜少差也。

瀉火全明湯

柴胡(二錢) 草決明(三錢) 甘菊花(二錢) 玄參(五錢) 炒梔子(二錢) 甘草(一錢) 天花粉(三錢) 白芍(三錢) 澤瀉(一錢) 車前子(一錢) 龍膽草(一錢)水煎服

溫補救目散

熟地(五錢) 當歸(五錢) 白芍(一兩) 山茱萸(五錢) 甘菊花(五錢) 葳蕤(五錢) 枸杞(三錢) 薏仁(五錢) 柴胡(五分) 車前子(二錢) 白芥子(二錢)水煎服

白話文:

【眼睛疼痛】

眼睛疼痛可能由虛證或實證引起,實證的眼痛通常會伴隨著眼睛紅腫、流淚及分泌物堆積,感覺像是被針扎或有沙粒進入眼睛,對強烈的光線敏感,偏好較昏暗的環境。在日光下會感到不適,面對燈光則像被針刺一樣。眼前可能出現模糊或有閃光,同時可能發冷發燒,並伴有噁心、胃酸過多、便祕和小便色黃等症狀,這些都是邪火旺盛的表現。治療上應以清熱散邪、化痰為主,如果急著使用補藥,反而會助長火勢,使痰液無法消散,邪氣難以驅除,可用「瀉火全明湯」來治療。

此處方的精妙之處,在於大量使用玄參以清除飄遊於體內的邪火,所有藥材均能滋潤肝臟,調節肝氣,去除濕熱與風邪,化解痰結,壯大地氣,看似未直接針對眼睛,實際上正是治療眼睛的良方。若為虛證的眼痛,眼白顏色會呈現淡紅,即使紅也不會非常疼痛,雖然對光敏感但不會流淚,雖畏光但眼前沒有閃光,大便如常,小便清澈且量多,即使有痰也不是黃色,怕冷但無鼻涕,這屬於肝腎虛弱的症狀。治療應以滋補肝腎為主,若以驅邪清火為先,病情可能會由輕轉重,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失明。

可用「溫補救目散」來治療。此處方兼顧肝腎,但更注重肝臟,雖然肝臟乾燥是由腎臟水分不足所致,導致肝臟無法滋養眼睛,但肝氣需藉腎水滋養,最終還是由肝臟養護眼睛,因此補肝可以讓眼睛恢復光亮,補腎時應優先考慮補肝。目前治療虛弱眼睛的處方並無特別好的方法,一旦眼睛疼痛就用風藥來治療,經常導致患者視力受損。若能分辨虛實,無論是先後順序,實證者使用前處方,虛證者使用後處方,則眼睛疾病就能迅速康復,何至於嘆息失明呢?由此可見,分辨虛實的重要性以及用藥的精準性。

瀉火全明湯配方:

柴胡(6g)、草決明(9g)、甘菊花(6g)、玄參(15g)、炒梔子(6g)、甘草(3g)、天花粉(9g)、白芍(9g)、澤瀉(3g)、車前子(3g)、龍膽草(3g),用水煎煮服用。

溫補救目散配方:

熟地(15g)、當歸(15g)、白芍(30g)、山茱萸(15g)、甘菊花(15g)、葳蕤(15g)、枸杞(9g)、薏仁(15g)、柴胡(1.5g)、車前子(6g)、白芥子(6g),用水煎煮服用。

3. 吐症

吐症之虛實尤不可不辨,不知虛實而輕用藥餌,死亡立刻,可不慎歟?吐有朝吐、暮吐、飽吐、飢吐、蟲吐、水吐之異。朝吐者陽氣虛也,暮吐者陰氣虛也,飢吐者邪火之實也,飽吐者寒邪之實也,蟲吐者有虛有實,虛則寒而實則熱也,水吐者吐黃水為實,吐清水為虛也。朝吐之病,乃頭一日之食,至朝而盡情吐出也。

此乃陽氣之虛,陽氣者乃腎中之陽氣虛而非脾陰之氣虛也。若徒以人參、白朮以健其脾氣,亦終年累月而寡效,不助其腎中之火,則釜底無薪,又何以蒸夫水穀?此其症,胃氣不弱,故能食之以藏於胃中,而胃既藏一宿,自當轉輸於脾矣。而脾寒之極,下不能化,自然仍返於胃,而胃不肯受而上反而出矣。

倘認之不清,皆為胃氣之弱,仍用參、耆之類,則胃益健而脾之寒虛如故,何能使之下行哉?況脾氣既寒,下既不能推送,則大腸久無水穀之養,亦且縮小,即或脾有殘羹剩汁流入大腸,而大腸乾枯,亦難潤導,勢不得不仍返之於脾,而脾仍返之於胃,而胃仍返之於咽喉而上出矣。治之法,急於腎宮溫之。

方用八味地黃丸大劑煎服,始能水中生火,以煮土中之穀氣,脾土熱而傳化亦易,且大腸得腎水之滋潤,則水穀亦可下達矣。暮吐者,朝食而即吐也,亦有隨食而隨吐者。此乃陰水衰之故,胃中無液,不能潤喉,所以水穀下咽,便覺棘喉,故隨食而隨吐,或朝食而暮吐也。倘亦以胃之虛而錯用健脾開胃之劑,愈助其火勢之炎蒸,而食轉不能下咽矣。

法當用六味地黃丸湯大劑煎服,或四物湯加人尿、人乳亦大劑煎服,庶幾可愈,否則徒自苦已矣。飽吐者,因先有風邪入於胃中,飲食入胃,而胃氣得飲食之勢,難與邪氣相戰,故一湧而出,往往有一吐而病自愈者,所謂吐之即發之也。吐後用二陳湯加減調治之,亦未為不可。

至於飢吐者,腹中無食,何以作吐?蓋寒邪入腹,挾腎水上凌於心,驅其火而外出也。此乃至危之症,然而寒邪挾腎水而上衝者,飽時亦有此病,終不若飢時之吐為更重。法當以熱藥溫之。方用理中湯,溫其命門之火,健其脾胃之土,使元陽無奔越而厥逆有返還之慶也。蟲吐之症,雖有虛實、寒熱之異,而蟲吐則一也。

吾定一方專治蟲而加減之,可通治蟲吐矣。方用定蟲丹,服後萬不可飲之,茶水約二時可飲矣。此方乃殺蟲之聖藥,而又不十分耗氣,所以飲之而蟲死而痛亦隨之而定也。水吐之病,吐清水者,乃脾氣之寒虛,不若吐黃水者,胃氣之實熱也。故最宜辨清。

喻嘉言謂吐清水者,有水窠之異,不然何以吐水而絕不吐食耶?其言則是,而看症實非胃口之中,那有更生一窠囊之理?不知脾氣寒虛則水不能分消,專聚於脾,而不知一經氾濫則傾腸而出,而胃中糟粕何以絕無此又有故存焉?蓋胃氣

白話文:

[關於嘔吐],我們必須分辨虛證和實證,如果不明白病情就隨便用藥,可能會導致立即死亡,這豈不是太輕率了嗎?嘔吐有早晨嘔吐、晚上嘔吐、飯後嘔吐、空腹嘔吐、蟲引起的嘔吐和水樣嘔吐等不同類型。早晨嘔吐是因為陽氣虛弱,晚上嘔吐是因為陰氣不足,空腹嘔吐通常是因為邪火過盛,飯後嘔吐可能是因為寒邪過盛,蟲引起的嘔吐可能虛也可能實,虛證通常伴隨寒冷,實證則常見熱象,水樣嘔吐如果嘔出黃色的水,那表示實證,如果嘔出清澈的水,那表示虛證。

早晨嘔吐的情況,可能是前一天的食物,到了早上全部被吐出。這是因為陽氣虛弱,但這裡所說的陽氣,是指腎臟的陽氣不足,並非脾臟陰氣的虛弱。如果只使用人參、白朮來強健脾氣,可能長期下來效果不大,如果不補充腎臟的火力,就像鍋底沒有柴火,如何能烹煮食物呢?

如果誤診,認為只是胃氣虛弱,持續使用人參、黃耆等藥物,那麼胃功能會變得更好,但脾臟的寒虛問題仍然存在,這樣怎麼可能讓食物下行呢?脾氣已經寒冷,向下推送食物的能力減弱,大腸長時間缺乏食物養分,也會萎縮。即使脾臟有剩餘的食物進入大腸,但大腸乾燥,也難以消化,勢必會再次回到脾臟,然後再回到胃部,最終從喉嚨吐出。治療方法,應該立即溫暖腎臟。

可以使用大劑量的八味地黃丸煎服,才能在水中生火,煮熟食物中的穀氣,脾臟熱了,傳遞和消化食物也更容易,而且大腸得到腎臟水分的滋潤,食物也可以順利下行。

晚上嘔吐的情況,可能是早上吃的食物馬上就吐出來,或者隨著食物吃進去就吐出來。這通常是因為陰水衰竭,胃裡沒有液體,無法潤喉,所以食物下嚥時,會感覺到刺激,因此吃下去的食物很快就吐出來,或者早上吃的食物到了晚上才吐出來。如果誤以為是胃虛弱,使用健脾開胃的藥物,反而會助長火勢,食物更難以下嚥。

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大劑量的六味地黃丸煎服,或者四物湯加上人尿和人乳煎服,纔有可能痊癒,否則只能自己苦撐。

飯後嘔吐,可能是因為先有風邪入侵胃部,食物進入胃部後,胃氣受到食物的影響,難以與邪氣抗衡,所以食物一進去就被吐出來,有時候吐一次病就好了,所謂的「吐之即發」。吐完後,可以使用二陳湯加減調理,也是可行的。

至於空腹嘔吐,肚子裡沒有食物,為什麼會嘔吐呢?可能是寒邪進入腹部,攜帶腎水向上侵犯心臟,驅趕心火外泄。這是極度危險的情況,然而,即使是在飽食時,也有寒邪攜帶腎水向上衝擊的情況,但總不如空腹時嘔吐那麼嚴重。應該使用熱藥溫暖身體。可以使用理中湯,溫暖生命之門的火,強健脾胃,讓原陽不再奔騰,逆流的寒氣得以回歸正常。

蟲引起的嘔吐,雖然有虛實、寒熱的差別,但蟲引起的嘔吐是相同的。我制定了一個專門治療蟲害的處方,可以適應各種蟲害引起的嘔吐。使用定蟲丹,服後千萬不要立即喝水,大約兩個小時後纔可以喝水。這個處方是殺蟲的良藥,而且不會過度消耗氣力,所以服用後蟲子會被殺死,疼痛也會隨之消失。

水樣嘔吐,如果嘔出的是清澈的水,那表示脾氣虛弱,如果嘔出的是黃色的水,那表示胃氣實熱。所以,必須分辨清楚。喻嘉言認為嘔出清澈的水,可能是因為水窩的存在,否則為什麼只嘔出水,而不嘔出食物呢?他說的對,但實際上病症並不在胃口中,怎麼可能在胃口中形成一個水窩呢?不知道脾氣虛弱,水分無法分散,專門聚集在脾臟,一旦泛濫就會傾瀉而出,而胃裡的食物殘渣為什麼完全沒有被吐出,這是有原因的。原因是胃氣虛弱,無法消化食物,導致食物殘渣積聚在胃中,當水分過多時,就會將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