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症玉函》~
1. 卷之二(亨)
2. 虛症實症辨
3. 咳嗽
咳嗽之宜辨虛實也。初嗽之時多是實,久嗽之後多是虛。肺主皮毛,一感風寒便成咳嗽,痰氣住於胃腕之間而不得散,鼻塞流涕而不已。其咳嗽之聲必響,其吐痰亦必或黃或綠,重且身熱而喉痛嗑干,胸中膨悶而不可解,此皆邪氣之實也。若以為補虛之劑,則邪未散而氣更壅滯矣。
故初起之咳嗽,風藥解散為第一。惟世人治嗽實多,其方補虛者無幾。吾今酌定一方,可以為永遠之補虛之劑,名寧嗽丹。此方祛風祛痰又不耗氣,治初起之咳嗽,殊有神功。大約二劑無不愈者。此治實症之咳嗽,人倖存而收之,又何必用柴胡防風過於消散哉?至於肺虛嗽症,非脾胃之虛,即腎肝之涸也。咳嗽至於日月之久,若有風邪,即不服藥亦宜自散。
今久而不愈,因脾氣不健,土不能生肺金,則邪欺肺氣之無親。況土虛則肝木必然過旺,又來克脾,而金弱不能相制,則邪氣無所顧忌,盤踞於肺中而不去,或日久而成嗽也。然何以知其脾氣之虛,以致其久嗽之不已?論其飲食則能食而不能消,口欲餐而腹又飽,或溏瀉而無休,或小便之不謹,皆是脾虛作嗽也。法當用培土之味而益之,止嗽之品。
方名土金丸。每日白滾水送下,五錢半料,即全愈。此方全不治嗽而嗽自安,蓋健脾之氣,而肺氣有養,邪自難留,故不止嗽而嗽自已也。肝經之虛,以致久嗽者,何故?肺金本克肝木,肝木之虛,肺金免乎制伏,宜於肺氣之有養矣。何得反致咳嗽?不知肝木之氣,必得肺金之制,而木氣始能調達。
今因肝木素虛,而風又襲之,筋不能疏益,加抑鬱而不伸,此咳嗽之未能痊也。法當舒肝中之郁,滋肝中之津,而金氣始能彼此之相通,而不致上下之相隔,庶幾嗽有止時也。然而肝虛之症,又從何而辨之?問其人,必兩脅作脹悶之狀,或左邊之疼痛而手不可按,或面目之青黑而氣無開,或胃脘作酸而欲吐,或痰結成小塊而咽在喉嚨,或逢小怒而咳嗽更甚,此皆肝虛咳嗽之病也。世人治肝經之咳嗽,原無方法,動以老痰呼之,誤之甚矣。
吾今立一方,專治肝虛作嗽之症,神效之極。方名木金兩治湯。此方之妙,全去舒肝而不去治肺。蓋久嗽則肺氣已虛,何可又虛其虛,故不用風藥以散肺金之氣也。然則何不補肺金之氣耶?不知肝虛所以久嗽,若又去助肺,則仍又致肝木之不得伸。何若竟補肝舒木之為得耶?況方中祛痰祛風於表裡膽膈之間,又未嘗不兼顧肺邪也。
此方之所以神而妙耳。腎虛之嗽,更自難明。肺為腎之母,子母相戀,豈有相忌而作嗽之理?殊不知肺金之氣,夜臥必歸息於腎宮,所謂母臟子舍也。今肺金為心火風邪所凌逼,既無衛蔽勸解之人,又無祛逐戰爭之士,束手受縛,性又不甘,自然投避子家,號召主伯亞旅,以復其仇。子母關切,安忍坐視,自然統領家人,騰上祛
白話文:
咳嗽這件事,應該要分辨是虛證還是實證。剛開始咳嗽時,多屬於實證,但持續一段時間後的咳嗽,多轉為虛證。肺部主管皮膚和毛髮,一旦感受風寒,就會形成咳嗽,痰氣聚集在胃部附近,無法散去,導致鼻子堵塞、流鼻涕不停。咳嗽的聲音肯定很響亮,吐出的痰可能是黃色或綠色,身體沉重並伴有發燒和喉嚨痛,胸部感到膨脹悶熱,這都是邪氣旺盛的表現。如果這種情況下使用補虛的藥物,會讓邪氣無法散去,氣機更加阻滯。
因此,對於新發的咳嗽,使用疏散風邪的藥物是首要之選。但是,實際上大多數人治療咳嗽時,用的大多是實證的方子,而補虛的方子卻很少。現在我制定了一個方子,可以作為長期使用的補虛藥方,名叫寧嗽丹。這個方子既能袪風袪痰,又不會損耗正氣,對於新發的咳嗽,有著神奇的功效。大概服用兩次就能痊癒。這是治療實證咳嗽的方法,人們應保存下來,何必過度使用柴胡和防風等藥物來過度疏散呢?
至於虛證的咳嗽,通常是由脾胃虛弱或肝腎功能衰竭所致。咳嗽如果持續很長時間,即使有風邪,不服用藥物也會自行散去。但如果持續不好轉,通常是因為脾氣不健,脾胃不能滋養肺部,導致邪氣佔據肺部。此外,脾胃虛弱還會導致肝木過旺,進而剋制脾臟,肺部虛弱無法抑制,這樣邪氣就會肆無忌憚地停留在肺部,或者形成長期咳嗽。那麼如何判斷脾氣虛弱導致的長期咳嗽呢?觀察飲食,患者可能能吃但消化不良,口渴但腹部已飽,或者持續的腹瀉,或者小便失禁,這些都是脾虛引發咳嗽的表現。治療方法應當使用滋補脾胃的藥物。
藥方名為土金丸。每天用開水吞服,每次五錢半,即可完全痊癒。這個方子完全不直接治療咳嗽,但咳嗽自然就好了,因為它強健了脾氣,肺氣得到滋養,邪氣自然難以停留,所以不需要特別止咳,咳嗽自己就會停止。肝經虛弱導致的長期咳嗽,又是為什麼呢?肺金本來剋制肝木,肝木虛弱,肺金就不需要被剋制,應該得到滋養。為什麼反而會咳嗽?不知道肝木之氣,必須受到肺金的剋制,才能保持平衡。
現在因為肝木本身虛弱,又被風邪侵襲,肝經不能順利運行,加上抑鬱不暢,咳嗽才無法痊癒。治療方法應該是疏肝解鬱,滋潤肝臟,讓肺氣和肝氣能夠相互溝通,避免上下相隔,這樣咳嗽纔有可能停止。然而,肝虛的症狀,又該如何辨別呢?問問患者,他們可能會感到兩側脹悶,或者左側疼痛,不能按壓,或者面色青黑,呼吸困難,或者胃部痠痛想吐,或者咽喉有小塊痰結,或者遇到小怒就會咳嗽加重,這些都是肝虛咳嗽的症狀。現在人們治療肝經咳嗽,往往沒有好方法,常誤認為是老痰,這是很大的錯誤。
現在我提供一個專門治療肝虛咳嗽的方子,效果非常神奇。藥方名叫木金兩治湯。這個方子的妙處,在於疏肝而不是直接治療肺部。因為長期咳嗽已經讓肺氣虛弱,不能再進一步虛弱,所以不用風藥來散去肺金之氣。但是,為什麼不補肺金之氣呢?不知道肝虛是導致長期咳嗽的原因,如果再補肺,會讓肝木無法伸展。不如直接補肝,舒緩肝木。此外,方子中袪痰袪風的成分,也照顧到了肺部的邪氣。
這就是這個方子之所以神奇的原因。腎虛引起的咳嗽,更難以理解。肺是腎的母親,母子相依,怎麼會有互相忌諱而引起咳嗽的道理?但是,肺金之氣,晚上休息時必定回到腎臟,也就是所謂的母臟子舍。現在肺金被心火和風邪侵擾,既無人保護,也無人驅趕,只能束手就擒,但內心不甘,自然會尋求兒子的庇護,號召家人一起報仇。母子之間情感深厚,怎能坐視不理,自然會帶領家人,上騰驅趕敵人。
4. 喘症
喘症之有虛實也。喘症遇風而發,此實邪,也可散邪而病輒愈。其症喉作水雞聲,喘必抬肩,氣悶欲死。視其勢若重,而其症實輕,蓋外感之病,而非內傷之患也。方用射干止喘湯,一劑即愈,不必再劑也。此方雖皆祛邪散風之品,而有補益之味以相制,邪去而正氣無虧。
倘無補味存乎其中,但有散而不補,風邪雖去喘亦頓除,後日必有再感之患,不若乘其初起之時,預作綢繆之計也。至於虛喘若何?口中微微作喘,而不至抬肩,蓋短氣之症,似喘而非喘也。問其症,必有氣從臍間上衝,便覺喘息不寧。此乃腎虛之極,元陽止有一線之微,牽連未絕而欲絕也。
法當大補腎宮之水,而兼補元陽之氣,則虛火下潛而元陽可續。方用生水歸源散,此方神而更神,此等之病,非此等之方,不能回元氣於將亡,補真水之乘絕。一劑而喘輕,再劑而喘定,三劑四劑而安寧矣。庶幾身可眠,而氣無上衝之患矣。倘不用吾方,自必斃,或少減乃亦能奏效,然而曠日遲久,徒增困頓。
與其後日多服藥餌,過於吾方之多,何若乘其初起之時,即照吾定之方,而多與之痛飲,能去病之為快哉。
射干止喘湯
射干(二錢) 柴胡(一錢) 麥冬(三錢)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甘草(一錢) 天花粉(一錢) 黃芩(一錢) 蘇子(三錢) 百部(一錢)水煎服
生水歸源散
熟地(三兩) 山茱萸(一兩) 人參(三兩) 牛膝(五錢) 麥冬(三錢) 車前子(五錢) 北五味(三錢) 胡桃仁(五個) 生薑(五片)水煎服
白話文:
[喘症]
喘症有虛實之分。實喘常因風邪侵襲而發作,可用藥物驅散風邪,病情隨即改善。患者喉嚨會發出類似青蛙鳴叫的聲音,呼吸困難到需抬肩輔助,感覺快要窒息。雖然看起來很嚴重,實際上病情並不算太危急,這是因為它是由外在環境因素引起,而不是身體內部受損。使用射干止喘湯治療,通常一劑即可痊癒,不需要再服用第二劑。此方雖主要用於驅邪散風,但也有補益成分調和,邪氣被驅除後,體內的正氣不會受到影響。
如果方中沒有這些補益成分,只用來散風而沒有補益效果,雖然風邪會消失,喘息也會立即停止,但未來很可能再次感染。因此,在疾病初期,應提前做好防範。那麼虛喘是什麼樣的呢?虛喘時,口中的喘息聲很微弱,不會出現抬肩的情況。這是一種短氣的症狀,看似喘息,但實際上不是。詢問患者,他們通常會說感覺到一股氣從肚臍處上沖,感到呼吸不順。這是腎虛的極端情況,體內的元陽只剩下微弱的一絲,正在逐漸斷絕。
治療方法應該是大力補充腎臟的能量,同時補充元陽之氣,這樣虛火就會下降,元陽可以得到延續。使用生水歸源散治療,這個方子非常神奇,對於這種疾病,只有這種藥方纔能在瀕臨死亡的邊緣恢復元氣,補充即將耗盡的真水。一劑藥後,喘息會減輕,再服用一劑後,喘息就能穩定,三劑、四劑後,患者就能安寧了。這樣,患者可以安然入睡,不再有氣沖上胸的困擾。如果不使用我的藥方,患者肯定會死亡,即使減少用量也可能有效,但拖延時間太久,只會增加患者的痛苦。
與其在後期大量服藥,不如在疾病初期就按照我的藥方,大量服用,這樣能更快地消除病痛。
射干止喘湯
- 射干 6克
- 柴胡 3克
- 麥冬 9克
- 茯苓 9克
- 半夏 9克
- 甘草 3克
- 天花粉 3克
- 黃芩 3克
- 蘇子 9克
- 百部 3克 用水煎煮服用。
生水歸源散
- 熟地 90克
- 山茱萸 30克
- 人參 90克
- 牛膝 15克
- 麥冬 9克
- 車前子 15克
- 北五味 9克
- 胡桃仁 5個
- 生薑 5片 用水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