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十二·雜證匯參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雜證匯參 (4)

1. 腳氣

經義

蹠跛,風寒濕之病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素問》)

脾有邪,其氣流於兩股;腎有邪,其氣流於兩膕。(《靈樞》)

哲言

腳氣自外感得者,山嵐雨水或履蹈濕熱之地;自內傷得者,生冷茶酒及油麵濕熱之毒。濕性下流,故注於足。濕熱交爭,濕勝則憎寒,熱勝則壯熱。有兼頭痛諸證,狀類傷寒,但脛腫掣痛為異耳。此病忌用補劑及淋洗,以濕熱得補增劇也。若腳氣衝心,喘息不止,嘔吐不休者,死。(《醫方集解》)

經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又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蓋脾主四肢,足居於下,而多受濕,濕鬱成熱,濕熱相搏,其痛作矣。古無腳氣之說,《內經》名厥,兩漢間名緩風,宋齊後始謂之腳氣。有從外感而得者,有從內傷而致者,其為濕熱之患則一。北方高燥,多飲𨣒酪及醇酒,濕熱之物下流足脛所致。

白話文:

經義

蹠跛,是風寒濕所引起的疾病。
清濕侵襲虛弱之處,就會從下半身開始發病。(《素問》)

脾臟有邪氣,就會流向雙腿;腎臟有邪氣,就會流向雙膝後方。(《靈樞》)

哲言

腳氣病,可以從外感獲得,例如山嵐雨水或行走於潮濕炎熱之地;也可以從內傷獲得,例如食用生冷茶酒、油膩麵食以及濕熱毒素。
濕氣的特性是向下流動,因此會聚集在足部。
濕熱相互爭鬥,濕氣勝則怕冷,熱氣勝則發熱。
有些人還會伴隨頭痛等症狀,類似傷寒,但脛骨腫脹疼痛是腳氣的獨特表現。
此病忌用補劑和淋洗,因為濕熱遇到補劑會加重病情。
如果腳氣病發展到衝擊心臟,出現喘不過氣、嘔吐不止的情況,就會導致死亡。(《醫方集解》)

經書中說:所有濕腫脹滿的病症,都屬於脾臟的病變。
又說:傷於濕氣,下半身首先受到影響。
因為脾臟主管四肢,足部位於下半身,更容易受濕氣影響。
濕氣鬱結化熱,濕熱相互搏鬥,就會造成疼痛。
古代沒有腳氣這個名稱,《內經》稱之為厥,兩漢時期稱為緩風,宋齊以後才稱之為腳氣。
腳氣可以由外感獲得,也可以由內傷引起,但都是濕熱所致。
北方地區乾燥,多飲用酪漿和醇酒,濕熱之物下流至足脛,就會導致腳氣。

南方卑下,濕氣彌滿山澤,血氣虛弱之人,或遇房勞,及負重遠行,沖冒雨雪,寒濕乘虛而襲,遂成此證。大抵風、寒、暑、濕之氣,中於諸陽病在外;中於諸陰病在內。自汗走注為風勝;無汗疼痛攣急為寒勝;腫滿重著為濕勝;煩渴熱頑為暑勝。寒則溫之,熱則寒之,在表則散之,在裡則下之。

若大虛氣乏,間作補湯,隨病冷熱而用之,勿執不得服補藥之說。(《赤水玄珠》)

腳氣之說,古所無也,自晉蘇敬始有此名。然其腫痛麻頑,即《經》之所謂痹也。其縱緩不收,即《經》之所謂痿也。其甚而上衝,即《經》之所謂厥逆也。○腳氣之證,其初甚微,飲食動作如故,或無他疾而忽得之,或因病後而漸得之。

白話文:

南方地勢低洼,濕氣充斥山澤,體質虛弱的人,如果過度房事,或負重長途跋涉,或淋雨冒雪,寒濕乘虛而入,就會導致這種病症。總而言之,風、寒、暑、濕之氣,侵入陽經則病在體表;侵入陰經則病在內臟。自汗不止,屬於風邪過盛;無汗疼痛,身體拘攣,屬於寒邪過盛;身體腫脹沉重,屬於濕邪過盛;心煩口渴,熱邪難退,屬於暑邪過盛。寒則用溫熱之法治療,熱則用寒涼之法治療,病在體表則散之,病在內臟則下之。

如果病人元氣大虛,體力不足,可以間歇服用補益湯藥,根據病情寒熱的不同而選擇藥物,不要拘泥於不能服用補藥的說法。

腳氣這個病名,古代醫書中並沒有記載,是從晉朝蘇敬開始出現的。但腳氣的症狀,腫痛麻木僵硬,其實就是《經》書中所說的痺症;肢體鬆軟无力,不能收縮,就是《經》書中所說的痿症;病情嚴重,上衝胸膈,就是《經》書中所說的厥逆。腳氣的發病初期症狀很輕微,飲食起居如常,有的患者沒有其他疾病,突然就發病了,有的患者是在患病之後,逐漸出現腳氣的症狀。

及其病也,則自膝至足,或見麻痹冷痛,或見痿弱攣急,或腫或不腫,或日漸枯細,或發熱惡寒,或如冰冷,或如火熱,或能食,或不能食,或有物如指,發自踹腓,而氣上衝心,是皆腳氣之正病也。其有為頭痛寒熱,或腹痛嘔吐,或不欲見明,或錯語昏憒,是皆腳氣之兼證也。

大抵證有緩急,緩者其來漸,急者其來速。治之若緩,氣上衝心,亦能殺人。○觀《活人書》云:凡腳氣服補藥,及用湯淋洗者,皆所禁也。此亦一偏之說耳。蓋補有宜禁者,以邪壅氣實者也;淋洗有宜禁者,以水濕湯氣之宜避者也。

如果下部虛寒,或以病後,或以克伐太過,而腳氣不愈者,豈尚堪禁補乎?又若寒邪、濕熱壅結不散,而為腫、為痛者,最宜辛香疏散之藥,煎湯蒸洗,則退邪極速,豈禁洗乎?惟是濕熱氣逆而上衝心腹者,不可驟洗,恐助升也。此必先降其氣,俟其毒止在腳,再行熏洗,自無不利。

白話文:

腳氣病症表現多樣,從膝蓋到腳掌可能出現麻木、冰冷疼痛,或者肌肉萎縮、抽筋,有的腫脹,有的不腫,有的逐漸消瘦,有的發燒怕冷,有的冰冷刺骨,有的像火燒一樣,有的食慾正常,有的食慾不振。還可能出現類似手指狀的物體從小腿腓骨部位向上竄到心臟,這些都是腳氣的典型症狀。有些患者還會伴隨頭痛、發燒、腹痛、嘔吐、畏光、神志不清等症狀,這些都是腳氣的併發症。

腳氣的發展速度有快有慢,慢性的腳氣症狀逐漸出現,而急性腳氣則來勢洶洶。即使是緩慢發展的腳氣,如果氣上衝心,也可能危及生命。

有一些醫書認為,腳氣患者不能服用補藥,也不能用湯水浸泡洗腳。這種說法只是一種片面的觀點。補藥的使用要根據病情的具體情況,對於邪氣鬱結、氣血虛弱的患者就應該避免補藥。而用湯水浸泡洗腳也應該根據病情選擇,對於濕氣重、體質虛弱的患者,就應該避免用湯水浸泡洗腳。

如果下半身虛寒,或者病後體虛,或者過度勞累導致腳氣久治不愈,就應該適當服用補藥。如果寒邪、濕熱瘀積不散,導致腫痛,就應該服用辛香疏散的藥物,用藥湯蒸洗,可以快速驅散邪氣。但是,如果濕熱之氣逆流上衝心腹,就不要立即用藥湯浸泡洗腳,以免加重病情。應該先服用降氣藥物,等到毒素消除之後再進行熏洗,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蓋補以補其弱,洗以逐其滯,夫何禁之有?(張景岳)

問曰:濕毒中人,何偏著於足?答曰:人之五臟,心、肺二臟經絡起於手十指;肝、腎、脾三臟經絡起於足十趾。濕毒之氣,皆起於地,足常履之,所以中人必先中足。微時不覺,痼滯方知,○凡腳氣,不得一概以腫為候。有腫者,有不腫者。其有少腹頑痹不仁,腳多不腫,三、五日後令人嘔吐,名腳氣衝心。

死在旦夕,腎水克心火故也。○凡腳氣,其人瘦者易治,肥者難治。瘦人肉硬,肥人肉軟。肉軟則受疾深,故難治。○凡腳氣之疾,多由氣實而死,鮮由氣虛而殂,不可大補,不可大瀉。亦不得畏虛,止湯不服也。(《千金方》)

白話文:

補救就是要補其虛弱之處,清洗就是要驅除其阻塞之物,怎麼會有禁止的道理呢?人體五臟,心肺二臟的經絡起源於雙手十指,肝腎脾三臟的經絡起源於雙腳十趾。濕毒之氣,皆來自於地,雙腳常在地面行走,所以中濕毒的人必然先中雙腳。初期不明顯,久而久之才會察覺到。腳氣症狀不一定是腫脹,有腫脹的,也有不腫脹的。有些腳氣患者,下腹僵硬麻木無知覺,腳卻不腫,三五天後會令人嘔吐,稱為腳氣衝心。因為腎水克心火,所以會危及生命。腳氣患者,瘦的人容易治療,胖的人難治療。瘦人肌肉硬,胖人肌肉軟。肌肉軟則疾病深入,所以難治。腳氣症狀大多是因氣盛而死亡,很少因為氣虛而死,不能大補,也不能大瀉。但也不能因為害怕虛弱,而拒絕服用湯藥。

腳氣之疾,自古皆尚疏利,為壅疾故也。然不可太過,太過則損傷脾胃;又不可不及,不及則使壅滯不消。(李東垣)

濕腳氣者,筋脈弛而浮腫,或但腫而不上升,此屬濕勝,宜利濕疏風。乾腳氣者,筋脈蜷縮,枯細不腫,因他病而發,有時上衝,此屬熱勝,宜涼血清火。(《證治匯補》)

凡濕熱之氣,升則化,不升則壅。故上實下虛者有腳氣,濕從寒受也;上虛下實者尤有腳氣,熱自濕上也。所以然者,濕為濁邪,中下更遭土淫,陷入郁住三焦之火,交蒸成壅也。法當堅土清火,降處行升,使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分清之法,莫善於此。(程郊清)

白話文:

腳氣這個病,從古至今都以疏通排泄為主要治療方法,因為它屬於阻塞性的疾病。但要注意不能過度,過度就會損傷脾胃;也不能不夠,不夠就無法消除阻塞。

濕腳氣表現為筋脈鬆弛、浮腫,或者只腫但不往上蔓延,屬於濕氣過盛,應該利濕祛風。乾腳氣表現為筋脈收縮,枯瘦不腫,多由其他疾病引起,有時會向上蔓延,屬於熱氣過盛,應該涼血清火。

凡是濕熱之氣,上升就會消散,不升就會阻塞。所以上實下虛的人容易得腳氣,這是因為寒邪導致濕氣入侵;上虛下實的人更易得腳氣,這是因為濕氣化熱上行。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濕氣屬於濁邪,在中下焦更容易受到土氣的侵襲,陷入郁積,三焦之火交匯蒸騰,形成阻塞。治療方法應該堅固脾土、清熱瀉火,使清陽之氣從上竅排出,濁陰之氣從下竅排出,分清濁之法,莫過於此。

腳氣多由傷濕,濕鬱成熱,濕熱相搏,而後作也,名為壅疾。治當宣通,如羌活導滯湯、當歸拈痛湯之類。而證之虛、實、寒、熱、表、里、輕、重,又當分別。黃柏、蒼朮乃濕熱必用之藥;防己能治腰下濕熱腫盛;木瓜能治腳氣濕痹,入肝舒筋;苦參除濕兼去風熱;黃芩涼血兼去濕熱;白朮、赤茯、豬苓、澤瀉、肉桂、茵陳、木通俱滲利濕熱。濕兼風者,則用防風、羌、獨、白芷、細辛;濕兼寒者,則用烏、附、肉桂。

白話文:

腳氣大多是因受寒濕侵襲,濕氣鬱積化熱,濕熱相互交搏而發生的,這病叫做壅疾。治療應當以宣通為主,像是「羌活導滯湯」、「當歸拈痛湯」之類的方劑。而腳氣的虛實、寒熱、表裡、輕重,也要分別對症下藥。

「黃柏」、「蒼朮」是治療濕熱必用的藥物;「防己」能治療腰部以下濕熱腫脹;「木瓜」能治療腳氣濕痹,能入肝舒筋;「苦參」可以祛除濕氣,兼具去風熱之效;「黃芩」能涼血兼去濕熱;「白朮」、「赤茯苓」、「豬苓」、「澤瀉」、「肉桂」、「茵陳」、「木通」都具有滲利濕熱的作用。

若濕氣兼有風邪,則可用「防風」、「羌活」、「獨活」、「白芷」、「細辛」等藥物;若濕氣兼有寒邪,則可用「烏頭」、「附子」、「肉桂」等藥物。

考之是疾,多是氣不流行,有所滯而作,須用木香、檳榔、枳殼、香附、烏藥順行氣道。氣虛兼用參、耆、白朮以益其氣;血虛兼用歸、芍、川芎、熟地以養其血;血凝用桃仁、紅花;消腫用腹皮、桑皮、乳香、沒藥;壯筋骨用牛膝、杜仲、萆薢、虎脛。是知腳氣之治,惟散風清熱,調血行氣,利關節,消腫滿為要也。

白話文:

考究腳氣的病因,大多是因為氣血不流通,在某個部位阻塞而導致疾病。治療上需要使用木香、檳榔、枳殼、香附、烏藥等藥物來疏通氣道。

如果患者同時伴有氣虛,則需配合人參、黃耆、白朮等藥物來補益氣虛;如果患者同時伴有血虛,則需配合當歸、芍藥、川芎、熟地等藥物來滋養血液;如果患者血脈凝滯,則需配合桃仁、紅花等藥物來活血化瘀;如果患者出現腫脹,則需配合豬皮、桑皮、乳香、沒藥等藥物來消腫;如果患者筋骨虛弱,則需配合牛膝、杜仲、萆薢、虎脛等藥物來壯筋骨。

由此可知,治療腳氣的關鍵在於散風清熱、調血行氣、利關節、消腫滿。

(《醫宗粹言》)

足少陰腳氣入腹疼痛,上氣喘促欲死,惟八味丸最佳。陽衰腎虛有寒之人,多患此證,乃腎乘心、水剋火也。(《醫學六要》)

脈候

脈浮弦起於風,濡弱起於濕,洪數起於熱,遲澀起於寒。沉而伏,毒在筋骨也;指下澀滯不調,毒在血分也。夏暑腳膝冷痛,其脈陽濡陰弱者,濕溫也。(《張氏醫通》)

選案

有人病足不履地者十年,醫莫能治。遇一遊僧曰:此疾一藥可愈。因為入山求得,威靈仙也。使服數日即能步履。(《赤水玄珠》)

白話文:

足少陰經的腳氣侵入腹部造成疼痛,並伴隨上氣喘促,快要死去的感覺,只有八味丸最有效。陽氣衰弱、腎虛寒的人,容易患上這種病症,這是因為腎氣乘犯心臟,水剋制火造成的。

脈象浮弦,是風邪引起的;脈象濡弱,是濕邪引起的;脈象洪數,是熱邪引起的;脈象遲澀,是寒邪引起的。脈象沉而伏,毒邪侵犯筋骨;脈象在指下澀滯不調,毒邪侵犯血液。夏天酷熱時,腳膝出現冷痛,脈象陽濡陰弱,這是濕溫病。

曾經有人患足部不能著地的病症十年,很多醫生都無法醫治。後來遇到一位遊僧,說這種病症只要一味藥就能治好。他到山中尋找,找到了威靈仙,讓病人服用幾天後就能行走自如。

一婦患腿痛不能伸屈,遇風寒痛益甚,諸藥不應。以活絡丹一丸服之頓減,再服而瘳。次年復病,仍服一丸即減大半,更服獨活寄生湯而愈。○一男子素有腳氣,又患附骨疽作痛,服活絡丹一丸,二證並瘥。○上舍俞魯用素有疝疾。因患腿痛,服活絡丹一丸,不惟腿患有效,而疝疾亦愈。

夫病邪深伏於內,非此藥莫能通達。俗云此藥引風入骨,如油入面,以致人不敢服。大抵有此病,服此藥,豈可泥於俗說。(《薛氏醫案》)

附方

杉木湯,柳子厚救死方云:夜半得腳氣痛絕,腹塊如石,昏困且死,此湯服之大下,塊散氣通。方用杉木一節、橘葉一升(無葉以皮代之)、大腹檳榔七枚(連子捶碎)、童便三升,煮,分二服。若一服得快利,即停後服。

白話文:

一位婦女患有腿痛,無法伸直或彎曲,遇到風寒疼痛加劇,各種藥物都無效。服用了一丸活絡丹後,疼痛立刻減輕,再服用一丸便痊癒。第二年復發,再次服用一丸疼痛減輕一半,接著服用獨活寄生湯便痊癒。

一位男子原本就有腳氣,又患上附骨疽,疼痛難忍。服用了一丸活絡丹後,兩種病症都痊癒了。

一位名叫俞魯的男子,平時就有疝氣,後來又患上腿痛,服用了一丸活絡丹後,不僅腿痛有效,連疝氣也好了。

這病邪深藏體內,唯有活絡丹才能通達病根。民間傳言此藥會引風入骨,就像油入面一樣,導致人們不敢服用。但凡患有此病,服用此藥,又何必拘泥於俗傳呢?

五枝湯洗方,足上紅腫疼痛者,為濕腳氣。不腫者,為乾腳氣。麻木者,為風。此方均治。柳枝、桃枝、楮枝、桑枝、槐枝各等分,水煎洗。

白話文:

五枝湯洗方,用於足部紅腫疼痛的患者,屬於濕腳氣;若足部不腫,則為乾腳氣;若有麻木感,則為風。此方可治療上述所有症狀。

**藥材:**柳枝、桃枝、楮枝、桑枝、槐枝 各等分

**用法:**將藥材水煎後,用藥液洗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