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十二·雜證匯參 (3)
卷十二·雜證匯參 (3)
1. 痹(附麻木、癢、鶴膝風)
經義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為骨痹;以春遇此為筋痹;以夏遇此為脈痹;以至陰遇此為肌痹;以秋遇此為皮痹。○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帝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皮膚不榮,故為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乘陰,故為痹熱。
白話文:
黃帝問:「痺症是如何產生的?」岐伯回答:「風、寒、濕三種氣候因素混合在一起,就會造成痺症。風氣佔優勢的稱為行痺,寒氣佔優勢的稱為痛痺,濕氣佔優勢的稱為著痺。」黃帝又問:「痺症又有五種,這是怎麼回事?」岐伯說:「冬天遇到這種病症稱為骨痺,春天遇到稱為筋痺,夏天遇到稱為脈痺,陰氣最盛的時節遇到稱為肌痺,秋天遇到稱為皮痺。」黃帝問:「痺症有些會致死,有些疼痛很久,有些很快就痊癒,這是為什麼?」岐伯回答:「痺症侵入內臟就會致死,停留在筋骨之間就會疼痛很久,停留在皮膚之間就會很快痊癒。」黃帝又問:「痺症有些會痛,有些不會痛,有些失去知覺,有些冰冷,有些發熱,有些乾燥,有些潮濕,這是為什麼?」岐伯說:「疼痛是因為寒氣多,寒氣多就會疼痛。不痛也不感覺是因為疾病長期深入,營氣和衛氣運行不暢,經絡時通時閉,所以不痛。皮膚失養就會失去知覺。冰冷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盛,與疾病互相加重,所以冰冷。發熱是因為陽氣過盛,陰氣不足,病氣佔優勢,陽氣乘陰氣,所以發熱。」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雨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帝曰: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痹之類,逢寒則急,逢熱則縱。○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
(《素問》)
病在陽者命曰風;病在陰者命曰痹;陰陽俱病命曰風痹。○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靈樞》)
哲言
經熱則痹,絡血則痿。○邪中於經則痹,邪中於絡則痿。(葉天士)
痹:有痹於分肉者;有痹於營衛者;有痹於軀殼之內胸脅之間者;有痹於氣分者;有痹於血分者。痹於分肉者,則痛痹、周痛之類是也;痹於營衛者,則中風、四肢苦煩之類是也;痹於軀殼之內胸脅之間者,胸痹之類是也;痹於氣分者,黃疸之類是也;痹於血分者,血痹之類是也。痹雖同而痹之所在不同,證亦因之迥異,不可不察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經常出汗而且汗濕,表示他體內濕氣過重。這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加上雨氣的影響,導致汗液分泌過多,而且濕潤。
關於痹病,如果它侵犯骨骼,就會感到沉重;侵犯脈絡,就會造成血流不暢;侵犯筋腱,就會導致屈伸不利;侵犯肌肉,就會感覺麻木;侵犯皮膚,就會感到寒冷。因此,如果同時出現這五種症狀,就不會感到疼痛。一般來說,痹病遇到寒冷就會加重,遇到溫暖就會減輕。
如果睡醒後被風吹到,導致血液凝滯在皮膚表面,就會形成痹病。
陽氣受到病邪侵犯,稱為風;陰氣受到病邪侵犯,稱為痹;陰陽都受到病邪侵犯,稱為風痹。
肢體彎曲不能伸直,是筋腱受損;肢體伸直不能彎曲,是骨骼受損。
經絡受熱就會引起痹病,絡脈血瘀就會導致痿病。邪氣侵犯經絡就會引起痹病,邪氣侵犯絡脈就會導致痿病。
痹病可以分為五種:一種是侵犯肌肉的,表現為疼痛、周身疼痛;一種是侵犯營衛的,表現為中風、四肢煩躁;一種是侵犯胸脅的,表現為胸痹;一種是侵犯氣分的,表現為黃疸;一種是侵犯血分的,表現為血痹。雖然都是痹病,但病變部位不同,症狀表現也不一樣,不可不注意。
○痙病非風不成,雖有寒亦附於風而已;痹病非寒不成,雖有風亦附於寒而已。(魏荔彤)
風痹一證,即今人所謂痛風也。蓋痹者,閉也,以血氣為邪所閉,不得通行而病也。如《痹論》曰:風氣勝者為行痹。蓋風者善行數變,故其為痹,則走注歷節,無有定所,此陽邪也。曰:寒氣勝者為痛痹。以血氣受寒則凝澀留聚,聚則為痛,此陰邪也。曰:濕氣勝者為著痹。
以血氣受濕則濡滯,濡滯則肢體沉重而疼痛頑木,留著不移,亦陰邪也。凡此三者,即痹之大則也。此外如臟腑之痹,雖以飲食居處皆能致之,然必重感於邪,而內連臟氣,則合而為痹矣。若辨其輕重,則在皮膚者輕,在筋骨者甚,在臟腑者更甚。若辨其寒熱,則多熱者方是陽證,無熱者便是陰證。
白話文:
痙攣疾病若非風邪所致,即使有寒邪,也只不過是附著於風邪之上;痹病若非寒邪所致,即使有風邪,也只不過是附著於寒邪之上。痛風症,即古人所稱的痹病,指的是氣血受邪氣阻礙,無法流通而引起的疾病。例如《痹論》中所述,風氣盛者會導致行痹,風性善於流動變化,因此行痹會在關節間游走不定,屬於陽邪。寒氣盛者會導致痛痹,氣血受寒則會凝滯阻塞,阻塞則會疼痛,屬於陰邪。濕氣盛者會導致著痹,氣血受濕則會黏滯,黏滯則會導致肢體沉重疼痛且僵硬,停滯不動,亦屬陰邪。這三種便是痹病的主要類型。此外,臟腑之痹,雖然飲食起居等因素都會造成,但必定是重感外邪,內連臟氣,才會形成痹病。若要區分輕重,則皮膚上的痹病較輕,筋骨上的痹病較重,臟腑上的痹病則更重。若要區分寒熱,則有發熱者為陽證,無發熱者為陰證。
然痹本陰邪,惟寒者多而熱者少,此則不可不察。○《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又曰:在陽者命曰風,在陰者命曰痹,何也?蓋三氣之合,乃專言痹證之所因也。曰在陽為風,在陰為痹,又分言表裡之有殊也。如風之與痹,本皆由感邪所致,但外有表證,而見發熱頭疼等證,或得汗即解者,是皆有形之謂,此以陽邪在陽分,是即傷寒、中風之屬也。故病在陽者命曰風。
若既受寒邪,而初無發熱頭疼等證,或有汗,或無汗,而筋骨之痛如故,及延綿久不能愈者,是皆無形之謂,此以陰邪直走陰分,即諸痹之屬也。故病在陰者命曰痹。其或既有表證,而疼痛又不能愈,此即半表半裡、陰陽俱病之證。故陰陽俱病者,命曰風痹。此所以風病在陽而痹病在陰也。
白話文:
然而痺病本質上屬於陰邪,其中寒性痺病較多,熱性痺病較少,這點不可不察。經書上說:風、寒、濕三種氣一起侵襲,就會導致痺病。書上又說:表面的病叫風,裡面的病叫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三種氣一起侵襲,專門指的是痺病的病因。說表面是風,裡面是痺,指的是表裡病變的不同。比如風和痺,都是因為受邪氣入侵引起的,但風有表證,表現為發熱頭痛等症狀,或者出汗就好的,這些都是有形的表現,屬於陽邪在陽分,也就是傷寒、中風之類的病症。所以病在陽分就叫風。
如果已經受寒邪入侵,但一開始沒有發熱頭痛等症狀,或者有汗或者沒汗,但筋骨疼痛依然存在,而且延綿不愈,這些都是無形的表現,屬於陰邪直接入侵陰分,也就是各種痺病。所以病在陰分就叫痺。如果既有表證,而且疼痛又不能痊癒,這就是半表半裡、陰陽俱病的症狀。所以陰陽俱病就叫風痺。這就是為什麼風病在陽而痺病在陰的原因。
然則諸痹者皆在陰分,亦總由真陰衰弱,精血虧損,故三氣得以乘之。《經》曰:邪入於陰則痹,正謂此也。(張景岳)
補編
太陽病,骨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為濕痹。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血痹病從何得之?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汁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金匱》)
治行痹者,散風為主,而以除寒祛濕佐之,參以補血之劑。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治痛痹者,散寒為主,而以疏風燥濕佐之,參以補火之劑。所謂熱則流通,寒則凝塞,通則不痛也。治著痹者,燥濕為主,而以祛風散寒佐之,參以補脾之劑。蓋土旺則能勝濕,而氣足自無麻頑也。(程鍾齡)
白話文:
然而所有痺症都屬於陰分病變,根本原因是真陰虛弱,精血虧損,導致三氣乘虛而入。《經》書說:「邪氣入陰則痺」,正是指這個道理。太陽病,骨節疼痛且煩躁,脈象沉細,稱為濕痺。濕痺的徵兆是小便不利,大便反而通暢,只需利小便即可。血痺病從何而來呢?尊貴的人骨骼虛弱,肌膚豐盛,容易因勞累出汗,臥床不動,加上微風吹拂,就容易患上血痺。血痺的脈象微澀,寸口、關上稍緊,應針灸引導陽氣,使脈象和緩緊澀消失即可痊癒。血痺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弱,尺中稍緊,外觀表現為身體麻木,類似風痺,可以用黃耆桂枝五物湯治療。治療行痺,以散風為主,輔以除寒祛濕,再加入補血藥物。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治療痛痺,以散寒為主,輔以疏風燥濕,再加入補火藥物。所謂「熱則流通,寒則凝塞,通則不痛」也。治療著痺,以燥濕為主,輔以祛風散寒,再加入補脾藥物。因為脾土旺盛才能勝濕,氣血充足則無麻木僵硬之症。
痛痹一證,肝腎為病,筋脈失於榮養,虛火乘於經絡,紅腫疼痛。若腫痛而不紅,得溫稍定者,又屬虛寒也。初起惡寒發熱,類於傷寒,多腫痛於四肢經絡之間,或左右移動,或上下游行,脈或大而數,或細而數,或細而澀,或大而空。醫家認作風、寒、濕三氣雜至之說,概以外邪為治,病勢漸增,陰液漸耗,虛虛之禍,不可勝言。蓋風自內動,濕熱內生者,屬陰虛有火,表之、清之,證變虛損者居多。
寒自內發,寒濕內生者,屬陽虛無火,表之、清之,證變中風者居多。即其人體實,果系外邪侵入,服表散清涼之藥痛止腫消,亦必用扶脾益血之品以收後效。又有過服熱藥,胃中蘊熱日深,筋脈不利,手足腫痛如錐,以陽明主宗筋,筋熱則痛,歷關節而為熱痹。證見口渴面赤,便秘溺短,脈數大有力,或洪大有力,所謂歷節白虎風證。
白話文:
痛痹是一种疾病,源于肝肾亏虚,导致筋脉失养,虚火入侵经络,从而出现红肿疼痛。如果肿痛不红,用温热的东西稍微缓解,则属于虚寒。初期常伴随恶寒发热,类似伤寒,多见于四肢经络间肿痛,或左右移动,或上下游走,脉象可能快而有力,也可能细而快,或者细而涩,或者快而虚。医家认为这是风、寒、湿三种邪气共同入侵所致,所以一般以驱除外邪为治疗方向。然而,随着病情加重,阴液逐渐耗损,虚虚之症,不可言喻。因为风从体内发动,湿热从体内生发,属于阴虚有火,用表散清热之法治疗,容易导致虚损。
寒从体内发动,寒湿从体内生发,属于阳虚无火,用表散清热之法治疗,容易导致中风。即使是外邪入侵导致的疾病,服用了表散清凉的药物缓解了疼痛和肿胀,也必须服用补脾益血的药物才能巩固疗效。还有过度服用热药,导致胃中热气积累,筋脉不通,手足肿痛如针刺,因为阳明经主筋,筋热则痛,沿着关节蔓延成为热痹。表现为口渴面红,便秘尿少,脉象快而有力,或洪大有力,称为历节白虎风证。
治宜芩、連、知、柏、生地、石膏、元參之屬,清熱降火。然後熱解筋舒,而痛方定。醫家泥於風、寒、濕三氣雜至之說,非表散風寒,則溫經利濕,愈服愈熱。雖然,《內經》有入臟者死,留連筋骨間者痛久,留皮膚間者易已之旨。足見內生之風、寒、濕三氣,鼓舞於經絡之中者,恐用攻耗之藥,而臟氣空虛,真陰欲竭。
外入之風、寒、濕三氣,鼓舞於經絡之中者,恐用攻耗之藥,而臟氣受敵,真陽欲脫。況痹者,閉也。脈絡澀而少宣通之機,氣血凝而少流動之勢。治法非壯水益陰,則補氣生陽;非亟亟於救肝腎,則惓惓於培脾胃,斯病退而根本不搖。倘泥三氣雜至為必不可留之邪,日從事於攻伐,實者安而虛者危矣。
白話文:
治療應當使用黃芩、黃連、知母、側柏、生地、石膏、玄參等藥物,以清熱降火。待熱退筋舒,疼痛才會消退。有些醫生固執於風寒濕三氣雜至的說法,不是散風寒,就是溫經利濕,結果越吃藥越熱。雖然《內經》有「入臟者死,留連筋骨間者痛久,留皮膚間者易已」的記載,但足以看出內生風寒濕三氣,鼓舞於經絡之中,如果使用攻耗之藥,恐怕會導致臟氣虛空,真陰耗竭。
外入風寒濕三氣鼓舞於經絡之中,如果使用攻耗之藥,恐怕會導致臟氣受敵,真陽欲脫。況且痹症,指的是閉塞,脈絡澀滯,氣血凝滯,缺乏宣通流通的能力。治療方法應當壯水益陰,或補氣生陽;應當著急救護肝腎,或專心培補脾胃,這樣才能使疾病消退,且根基不搖。如果執著於三氣雜至,認為不可留存的邪氣,整天只顧著攻伐,實則會使實者安然無恙,而虛者卻岌岌可危。
(《會心錄》)
痛痹之證,多有晝輕夜重者,正陰邪之在陰分也。其有遇風、雨、陰、晦而甚者,此陰邪侮陽之寒證也。或得暖遇熱而甚者,此濕熱傷陰之火證也。有火者宜從清涼,有寒者宜從溫熱。若筋脈拘滯,伸縮不利者,此血虛、血燥之證也,非養血養氣不可。○治痹之法,最宜峻補真陰,使血氣流行,則寒邪隨去。
若過用風濕等藥,再傷陰氣,必反增其病矣。(張景岳)
痹者,閉而不通之謂。正氣為邪所阻,臟腑經絡不能暢達,皆由氣血虧損,腠理疏豁,風寒濕三氣得以乘虛外襲,留滯於內,致濕痰、濁血流注凝澀而得之。有衛陽疏,風邪入絡而為痹者,治以宣通經脈,甘寒去熱。有經脈受傷陽氣不能護持而為痹者,治以溫養通補,扶持生氣。
白話文:
患上痛痹的人,通常白天症狀較輕,夜晚加重,這是因為陰邪侵犯了身體的陰分。如果遇到風雨、阴天或晦暗的天氣,病情加重,這是陰邪侵犯陽氣的寒證。如果遇到溫暖或炎熱的天氣病情加重,這是濕熱傷陰的火證。火證需要用清涼的方法治療,寒證則需要用溫熱的方法治療。如果筋脈拘緊,伸縮不便,這是血虛、血燥的症狀,必須要滋養血液和元氣。治療痛痹最重要的是要滋補真陰,使氣血流通,這樣寒邪自然會消退。如果過度使用祛風濕等藥物,會損傷陰氣,反而會加重病情。
痛痹指的是氣血不通,身體的正氣被邪氣阻礙,臟腑經絡不能暢通,都是因為氣血虧損,腠理疏鬆,導致風寒濕三氣乘虚而入,留在体内,最终形成湿痰、浊血凝结堵塞而引起的。如果衛陽不足,風邪入侵經絡導致痛痹,需要用宣通經脈、甘寒去熱的藥物治療。如果經脈受傷,陽氣不能護持而導致痛痹,需要用溫養通补、扶持生气的藥物治療。
有暑傷氣,濕熱入絡而為痹者,用舒通絡脈之劑,使清陽流行。有風濕腫痛而為痹者,用參、術益氣,佐以風藥。有濕熱傷氣,及濕熱入血絡而為痹者,用固衛陽以卻邪,及宣通營絡兼治奇經。有肝陰虛,瘧邪入絡而為痹者,治以寒苦滋陰,通逐緩攻。有寒濕入絡而為痹者,以微通其陽,兼以通補為治。
有氣滯熱鬱而為痹者,從氣分宣通為治。有肝胃虛滯而為痹者,以兩補厥陰、陽明為治。有風、寒、濕入下焦經隧而為痹者,用辛溫宣通經氣為主。有肝膽風熱而為痹者,用甘寒和陽、宣通脈絡為主。有血虛絡澀及營虛而為痹者,以養營、養血為主。又有周痹、行痹、肢痹、筋痹,及風、寒、濕三氣雜合之痹,亦不外乎流暢氣血,祛邪養正,宣通脈絡諸法。(《臨證指南》)
白話文:
暑氣傷人、濕熱侵入經絡導致痺症,應使用疏通經絡的藥物,讓清陽之氣暢通運行。風濕引起的腫痛痺症,需以人參、黃芪益氣,配合驅風藥物治療。濕熱傷氣、濕熱侵入血絡導致痺症,需固護陽氣以抵抗外邪,同時疏通營絡並兼治奇經八脈。肝陰虛弱、瘧疾侵入經絡導致痺症,應以寒涼滋陰、通利緩慢攻邪為治療原則。寒濕侵入經絡導致痺症,應略微溫通陽氣,並同時補益氣血。
氣滯熱鬱導致痺症,應從氣分宣通入手治療。肝胃虛弱、氣滯導致痺症,應同時補益厥陰、陽明經。風、寒、濕三氣侵入下焦經絡導致痺症,應以辛溫宣通經氣為主。肝膽風熱導致痺症,應以甘寒和陽、疏通脈絡為主。血虛絡澀或營氣虛弱導致痺症,應以養血益營為主。此外,周痺、行痺、肢痺、筋痺,以及風、寒、濕三氣混合導致的痺症,也都離不開暢通氣血、祛除邪氣、養護正氣、疏通經絡等治療原則。
肩背、肢節、骨腕、筋會之處注痛,多屬痰凝氣滯。不拘男女,取神旺氣長者,令以口對患處,不呵不吸,極力努氣,使氣透入,覺暖至熱,又易一人,以愈為度。腎虛腰痛,令掌心摩擦萬遍,或令進氣於腎俞之穴。丹田冷者,亦摩擦而進氣於臍輪,其功尤烈。○痿痹疾者,偎臥於壯陰之懷,久之,生氣和浹,病氣潛消。(韓飛霞)
凡治痹證,不明其理,以風門通套藥施之者,醫之罪也。(《醫門法律》)
選案
陸文湖,兩足麻木,自服活血之劑不效,改服攻痰之劑又不效。半載後,兩手亦麻,左臍下有尺許不知痛癢。余曰:此《經》所謂著痹也。脈大無力,氣血皆損,用神效黃耆湯加茯苓、白朮、當歸、地黃,十劑有效。更用十全大補湯五十劑始安。(李士材)
白話文:
肩背、四肢、骨頭、筋脈交匯的地方疼痛,大多是痰濕凝聚,氣血流通不暢造成的。不論男女,找體質強健的人,讓他們用嘴对着患處,不吹氣也不吸氣,用力吐氣,讓氣貫穿進去,直到感覺溫熱,甚至發燙為止。也可以找另一個人,以這種方法治療,直到痊癒。腎虛腰痛的人,可以用手掌摩擦腰部一萬次,或者在腎俞穴位處吸氣。腹部冰冷的人,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摩擦腹部,並在臍輪處吸氣,效果更佳。患有痿痺症的人,可以依偎在陽氣旺盛的人懷裡,長時間的溫暖會使氣血流通,病氣自然消退。
治療痹症,如果不懂原理,只是用風門穴的藥方一概而論,就是醫生的過錯。
陸文湖雙腳麻木,服用活血的藥方无效,改服化痰的藥方依然無效。過了半年,雙手也開始麻木,左腹部臍下約一尺的地方失去了知觉。我說這是《經書》中所说的著痹症。他的脉象虚弱无力,气血都受损,我用神效黃耆湯,加入茯苓、白朮、當歸、地黃,十剂后见效。再用十全大補湯,服用五十剂后才完全康復。
周巡臺太夫人,先患手臂不仁,次漸足膝無力。服二陳、六君百劑,兩足不能起立。更服鹿茸、虎脛、人參,疼痛非常。予謂積熱在腸胃,治宜用攻。公畏甚。予曰:賊在關內,不速殲除,能安枕乎?公攢眉不敢,乃紿之曰:予家制有河車大造丸,權服半月,再攻何如?公許諾。私以承氣合白虎為丸與服,五日而痛止,十日而能行,更以迴天丸調治三月而愈。
○鄭秋田令眷,左脛浮腫,服苡仁防風湯,脛消,膝上麻痛,嘔吐寒熱。數日後,腿忽腫大,其色時黑時紅,形如馬面,目口鼻俱全,敷藥不退。予取舊驛絡頭燒灰,和貝母、白芥、干馬糞末,敷二次而消。內服加減漏蘆湯,寒熱亦止,改服八珍湯調理而愈。(程華仲)
白話文:
周巡臺太夫人的母親,一開始是手臂麻木,後來逐漸雙腳膝蓋無力。服用了二陳湯、六君湯等藥方一百劑,雙腳依然無法站立。又服用鹿茸、虎脛骨、人參,疼痛更加劇烈。我認為是積熱在腸胃,應該用攻邪的藥物治療。周巡臺害怕,我說:「邪氣在關內,不趕緊消滅,怎麼能安然入睡呢?」周巡臺皺眉不敢反駁,於是哄騙他說:「我家裡有河車大造丸,先服用半個月,再用攻邪藥物,如何?」周巡臺同意了。我私下把承氣湯和白虎湯混合製成丸藥給他服用,五天後疼痛消失,十天後就能行走,再用迴天丸調治三個月就痊癒了。
鄭秋田令的眷屬,左腳脛骨浮腫,服用了苡仁防風湯,脛骨消腫,但膝蓋以上麻痛,還伴隨嘔吐、寒熱。幾天後,腿突然腫得很大,顏色時黑時紅,形狀像馬臉,眼睛、嘴巴、鼻子都齊全,敷藥也不退。我取了舊驛站的馬絡頭燒成灰,和貝母、白芥、乾馬糞末混合在一起敷藥,敷了兩次就消腫了。內服加減漏蘆湯,寒熱也止住了,改服八珍湯調理,就痊癒了。
一人年七十外。患尾閭骨痛,脈沉遲細澀。其痛在督脈之根,督脈屬陽,則陽分虛矣。方用鹿角膠以補督派,參、附溫補下元而宣陽氣,加歸、地、枸杞、杜仲、續斷、牛膝、五加皮以補髓養血,用酒煎以行藥力,數服而效。○一老人早起梳洗,忽右手自肩膊至指尖其痛非常,不能屈伸。
醫謂老人血虛,余思血虛痛不應如是之驟,亦不至如此之甚。脈浮數而緊,乃風寒無疑,方用羌、防、秦艽、川芎、五加皮、桂枝、桑枝、當歸,服二劑痛減,手能運動,乃去羌活,加黃耆,倍當歸,再服四劑而愈。(吳天士)
白話文: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患有尾閭骨疼痛,脈象沉遲細澀。疼痛位於督脈的根部,督脈屬陽,說明陽氣虛弱。於是用鹿角膠補益督脈,參、附溫補下元而宣發陽氣,再加歸、地、枸杞、杜仲、續斷、牛膝、五加皮補益髓血,用酒煎服以增強藥力,服用幾劑後見效。另一位老人早起梳洗時,突然右肩至指尖劇痛,不能屈伸。醫生認為老人血虛,但血虛疼痛不應如此突然、劇烈。其脈象浮數而緊,應該是風寒無疑,於是用羌活、防風、秦艽、川芎、五加皮、桂枝、桑枝、當歸治療,服用兩劑後疼痛減輕,手能活動,便去掉了羌活,加了黃耆,並加倍當歸,再服四劑痊癒。(吳天士)
一人感受風濕,得白虎歷節風證,偏身抽痛,足不履地者三年,百治不效。一夕,夢人與木通湯。遂以木通二兩,長流水煎,服後一時許,偏身癢甚,上體發紅丹如豆大,汗出至腰,上體便不痛矣。次日如前煎服,下體又發紅丹,汗出至足,通身舒暢。一月後,人壯氣復,步履如初。後治數人皆驗,蓋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也。(《證治準繩》)
湖南一行主人風疾在榻,交易寫算,尚能應客。一賣藥者在門,擁擠多人,有礙客商,惡之,命驅去。賣藥者顧謂曰:勿驅我,我為爾起足疾。主人耐之。問足廢幾年?曰:三年矣。又問痛否?曰:陰雨時掣痛。令鏟騾蹄底下皮兩許,酒洗炙末,炙乳香一錢和入,分三日酒沖服。
白話文:
有個人得了風濕,出現白虎歷節風的症狀,半身抽痛,三年來無法走路,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有一天晚上,他夢見有人給他喝木通湯。於是他就用木通兩兩,用長流水煎煮,喝下去後一會兒,半身奇癢無比,上半身出現紅色的疹子,像豆子一樣大,汗流到腰部,上半身就不痛了。第二天,他又用同樣的方法煎服,下半身也出現紅色的疹子,汗流到腳部,全身舒暢。一個月後,身體強壯,氣力恢復,走路像以前一樣。後來用這種方法治療了好幾個人,都驗證了效果,看來疼痛是因為不通,通了就不痛了。
湖南一位主人得了風病,躺在床上,雖然還能勉強交易、寫算,但還是行動不便。有一位賣藥的人在門口,周圍圍了不少人,影響了客人,主人很不高興,命令趕走他。賣藥的人轉過頭說:「不要趕我走,我能治好你的腳疾。」主人耐著性子,問他:「你的腳廢了多少年了?」賣藥的人說:「三年了。」主人又問:「痛嗎?」賣藥的人回答說:「陰雨天時會抽痛。」賣藥的人便吩咐主人用鏟子削取騾子蹄子底下的皮,用酒洗淨,烤成粉末,再加入乳香一錢,分三天用酒沖服。
三日後,能下榻移步,再服一料疾愈。江斯荇親見其治,問予曰:騾蹄治瘋疾,書有之乎?予曰:未之見也。問何以速效?予曰:騾馬善行去風,其力在蹄,加乳香,借酒力,安得不速?阿膠,騾皮所煎,尚能去風,況騾蹄乎?此雖在方書之外,實在理法之中,錄之以廣見識。(許宣治)
附麻木
麻,猶痹也,雖不知痛癢,尚覺氣微流行;木則非惟不知痛癢,氣亦不覺流行。(《醫學入門》)
麻木,因營衛之行澀,經絡凝滯所致。多見於手足者,以經脈皆起於指端,四末行遠,氣血罕到故也。不可誤作風治。(《證治匯補》)
白話文:
三天后,病人能下床走动,再服用一剂药就痊愈了。江斯荇亲眼看到治疗过程,问我:“用骡蹄治疯病,书上有记载吗?”我回答:“我还没见过。”他又问:“为什么这么快见效?”我解释道:“骡马善于奔跑驱风,它的力量在蹄上,加上乳香,借助酒力,怎么能不快速见效呢?阿胶是骡皮熬制而成,尚且能驱风,更何况骡蹄呢?虽然这不在方书中记载,但其实是在道理法则之中,记录下来,以扩展大家的见识。”
麻木和痹症相似,虽然感觉不到疼痛,但仍然能感觉到气微弱地流动;而木则是不仅感觉不到疼痛,连气也感觉不到流动。
麻木是由于营卫运行不畅,经络阻塞导致的。多见于手足,因为经脉都起源于指端,四肢末端距离心脏较远,气血不易到达,所以容易出现麻木。不可误以为是风邪导致的。
麻木為風,三尺童子皆知之。細核則有區別,如人久坐亦麻木,繩縛之人亦麻木,此非有風,乃氣不行也。當行其氣,則麻木自去矣。(李東垣)
麻是氣虛,木是濕痰、死血。然則曰麻、曰木者,以不仁中分而為二也。雖然亦有氣血俱虛,但麻而不木者;亦有虛而感濕,麻木兼作者;又有因虛而感風、寒、濕三氣乘之,周身掣痛麻木並作者,古方謂之周痹。治宜先汗後補,以類推治。(朱丹溪)
附癢
諸痛癢瘡,皆屬心火。(《素問》)
痛者陰也,癢者陽也。○足厥陰虛則暴癢,任脈虛則癢搔。(《靈樞》)
人近火氣者,熱微則癢,熱甚則痛,附近則灼而為瘡,皆火之用也。癢者,美疾也,故火旺於夏,而萬物蕃美也。炙之以火,漬之以湯,而癢轉甚者,熱之所使也。因而癢去者,熱令皮膚緩縱,腠理疏通,陽氣得泄,熱散而去故也。夏熱膚癢,而以冷水沃之不去者,寒能收斂,腠理閉密,陽氣鬱結,不能散越,怫熱內作故也。癢得爬而解者,癢為火化,爬令皮膚辛辣而屬金化,辛能散,故金化見則火分解矣。
白話文:
麻木是風,這道理連三歲小孩都知道。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差異,比如久坐也會麻木,被繩子綁住也會麻木,這就不是風邪入侵,而是氣血運行不暢。只要疏通氣血,麻木自然就會消失。
麻是氣虛,木是濕痰和瘀血。之所以用「麻」和「木」來形容,是因為將不仁的症狀分成兩類。雖然也有氣血都虛,但只有麻木沒有木的感覺;也有虛弱又感受濕邪,出現麻木和木感並存的;還有些人因虛弱而感受風寒濕三氣侵襲,全身疼痛麻木,古方稱之為周痹。治療要先用汗法驅散外邪,再補益氣血,以此類推。
痒是心火引起的。
痛属阴,痒属阳。足厥阴经虚弱会导致突然发痒,任脉虚弱会导致经常瘙痒。
靠近火气的人,稍微热就痒,热得厉害就痛,靠近火源就灼伤成疮,都是火邪的作用。痒是一种好的病症,所以夏天火旺,万物繁茂。用火烤、用热水泡,反而痒得更厉害,都是热邪引起的。而痒后消失,是因为热邪让皮肤松弛,毛孔疏通,阳气得以泄出,热邪散去。夏天热皮肤痒,用冷水浇却不见效,是因为寒邪能收敛,毛孔闭塞,阳气郁结,无法散开,热邪内生。痒得抓才止,是因为痒属火,抓使皮肤辛辣属金,辛能散,所以金气出现就能分解火邪。
或謂痛為實,癢為虛者,非謂虛為寒也,正謂熱之微甚。(劉河間)
諸癢為虛,血不榮於肌腠,所以癢也。當用滋補藥以養陰血,血和肌澤,癢自不作。(《丹溪心法》)
附鶴膝風
鶴膝風,由於調攝失宜,虧損足三陰經,風邪乘虛而入,以致肌肉日瘦,內熱食減,肢體攣痛。初起蔥熨可消,久則膝大腿細。傷於脾胃者,用補中益氣湯;傷於肝腎者,用六味地黃湯;若欲作膿或潰後者,用十全大補湯;若見口乾頭暈,並用補中益氣湯;食少便泄者,用六君子湯;熱來復去,膿水清稀,肌肉不生者,用八珍、十全大補湯;臍腹冷疼,腳膝無力,頭暈吐痰者,用八味丸。(薛立齋)
白話文:
有些人说疼痛属实,瘙痒属虚,并不是说虚就是寒,而是指热气微弱。瘙痒是因为身体虚弱,血液不能滋养肌肤,所以才会发痒。应该服用滋补药物来滋养阴血,血液充盈,肌肤润泽,瘙痒自然消失。鹤膝风是由于调养不当,损伤了足三阴经,风邪乘虚而入,导致肌肉日渐消瘦,内热食欲减退,肢体挛痛。初期可以用葱熨消肿,时间久了膝盖和大腿就会变得细小。如果伤及脾胃,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如果伤及肝肾,可以用六味地黄汤;如果要化脓或溃烂,可以用十全大补汤;如果出现口干头晕,也要用补中益气汤;如果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可以用六君子汤;如果反复发热,脓水清稀,肌肉无法再生,可以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如果出现脐腹冷痛,脚膝无力,头晕吐痰,可以用八味丸。
鶴膝風,即風寒之痹於膝者也。膝骨日大,上下肌肉日漸枯細。且未可治其膝,先養其血氣,俾肌肉漸榮,後治其膝可也。此與治偏枯之證大同,夫既偏枯矣,急溉其未枯者,然後既枯者得其通暢而復榮。倘不知從氣引血,從血引氣之法,但用散風套藥,鮮有不全枯而速死者。古方治小兒鶴膝風,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茸、牛膝,不治其風,其意最善。(喻嘉言)
附方
再造丸,人參一兩、白朮八錢、茯苓一兩、甘草一兩、熟地一兩二錢、當歸一兩、川芎一兩、赤芍八錢、黃耆一兩二錢、首烏一兩、肉桂一兩二錢、附子八錢、麻黃一兩、防風一兩、靈仙一兩、白芷一兩、細辛一兩、羌活二兩、葛根一兩、桑寄生一兩、天麻一兩、殭蠶一兩、乳香一兩、沒藥一兩、丁香一兩、藿香一兩、海南香一兩、香附八錢、青皮八錢、烏藥八錢、松香六錢、草蔻仁一兩、白蔻仁八錢、萆薢八錢、骨碎補一兩、元參八錢、川連一兩,大黃一兩、天竺黃一兩、紅花八錢、薑黃一兩、硃砂一兩、琥珀一兩、血竭八錢、膽星一兩、蘄蛇四兩、龜版一兩、虎膝一對、犀角八錢、穿山甲四兩、雄鼠矢一兩、牛黃三錢、全蠍兩半、地龍八錢、冰片二錢、麝香八錢,制末蜜丸,每粒重一錢二分,金箔為衣,陰乾,蠟殼封好。
白話文:
鶴膝風,指的是風寒侵入膝蓋引起的痺痛。患病後,膝蓋骨會日漸腫大,上下肌肉則逐漸枯萎。治療時,不能急著治膝蓋,要先調養氣血,讓肌肉逐漸恢復,之後再治療膝蓋。這跟治療半身不遂的原理類似,半身不遂的人,要先滋養未枯萎的部分,然後枯萎的部分才能得到滋養而恢復。如果不懂得先調氣養血,只用散風藥物,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古人治療小兒鶴膝風,常用六味地黃丸加入鹿茸和牛膝,而不直接治療風寒,這種方法非常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