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十二·雜證匯參 (1)
卷十二·雜證匯參 (1)
1. 痙
經義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督脈為病,脊強反折。○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痙。(《素問》)
足太陽之筋病,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足少陰之筋病,主癇瘛及痙,在外者不能俯,在內者不能仰。故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能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伸。
○膀胱足太陽也,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靈樞》)
哲言
白話文:
經義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督脈為病,脊強反折。○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痙。(《素問》)
各種抽筋頸項僵硬,都屬於濕邪。○所有突然發作的肢體僵直,都屬於風邪。○督脈生病,會導致脊柱僵硬反折。○肺部熱氣移至腎臟,會傳染成柔弱的抽筋。
足太陽之筋病,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足少陰之筋病,主癇瘛及痙,在外者不能俯,在內者不能仰。故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能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伸。
足太陽經的筋脈生病,會導致脊柱反折,頸部筋脈緊繃,肩膀抬不起來,腋窩到鎖骨之間的筋脈疼痛,不能左右搖頭。○足少陰經的筋脈生病,主要表現為癲癇、瘛疭和抽筋,病在外者不能彎腰,病在內者不能仰頭。所以陽氣生病者,腰部反折不能彎腰;陰氣生病者,不能仰頭。○經筋生病,寒氣入侵會導致反折和筋脈緊縮;熱氣入侵會導致筋脈鬆弛無力,不能收縮,陽痿無力。陽氣急則反折,陰氣急則彎腰不伸展。
○膀胱足太陽也,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靈樞》)
膀胱經屬於足太陽經,當它活動時,會出現衝擊性的頭痛,眼睛好像要掉出來,頸部好像被拉扯,脊柱疼痛,腰部好像要斷裂,大腿不能彎曲,膝蓋像打結一樣,腳踝好像要裂開,這就是踝厥,這是筋脈生病的表現。
哲言
(哲言部分內容缺失,請补充完整内容。)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曰柔痙。○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夫風病,下之則痙,復發汗,必拘急。○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𠘧𠘧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桂枝主之。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金匱》)
白話文:
太陽病,發燒但不流汗,反而怕冷的,叫做剛痙。太陽病,發燒出汗,但不怕冷的,叫做柔痙。太陽病,出汗太多,導致痙攣。風病,服用瀉藥會導致痙攣,再發汗,就會肌肉緊縮。瘡家雖然身體疼痛,但不能發汗,出汗就會痙攣。病人發燒腳冷,脖子僵硬,怕冷,有時頭熱臉紅眼睛紅,只有頭部搖晃,突然嘴巴閉合,背部反弓,這就是痙病。太陽病,症狀齊全,身體僵硬,脈象反而沉遲,這是痙攣,用栝蔞桂枝湯治療。
太陽病,不出汗反而小便量少,氣往上衝到胸口,嘴巴閉合說不出話,要變成剛痙,用葛根湯治療。痙攣病,胸悶口閉,無法平躺,腳部抽筋,一定會磨牙,可以用大承氣湯。
按反惡寒之反字,衍文也。玩痙病之條,自知當惡寒。(《醫宗金鑑》)
夫痙者,強也。《素問》謂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是病機顓主於濕矣。《千金》推廣其義,謂太陽中風,重感寒濕則變痙。見太陽中風,身必多汗。或衣被不更,寒濕內襲;或重感天時之寒,地氣之濕,因而變痙,是合風、寒、濕三者以論痙也。《金匱》以痙濕暍名篇,又合熱、暑、濕三者言之。
然所謂剛痙、柔痙,未嘗不兼及風寒。且亦云發汗過多因致痙,見夏月人本多汗,尤不可過發其汗也。古今言痙之書止此。後世王海藏論痙,知宗仲景,雖識有未充,要亦識大之賢矣。《傷寒論》載痙病五條,《尚論篇》中已明之。茲復詳《金匱》所增十條,其旨已悉。誠以仲景論痙病所舉者,太陽一經耳。
白話文:
根據「反惡寒」的字義推測,痙病應該也會有惡寒的症狀。痙病是一種肌肉強直的疾病,根據《素問》,痙病的病因主要是濕邪。而《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太陽中風重感寒濕就會導致痙病,因為太陽中風會導致多汗,如果衣服被褥不換,寒濕就會侵入體內,或是感受天寒地濕,也會引起痙病,所以痙病是由風寒濕三者共同導致。而《金匱要略》則專門以「痙濕暍」為篇名,將痙病與熱、暑、濕三者聯繫起來。
雖然痙病主要與風寒有關,但也不排除發汗過多導致痙病的情況。尤其是在夏季,人體本身就容易出汗,更要避免過度發汗。關於痙病的論述,古今醫書都有記載,而王海藏對痙病的理解,雖然略有不足,但還是掌握了仲景醫學的精髓。仲景在《傷寒論》中記載了五條關於痙病的論述,而《尚論篇》也已經說明了這些內容。此外,我們還需要參考《金匱要略》中新增的十條關於痙病的內容,才能全面理解痙病。仲景論述的痙病主要集中在太陽經,但實際上痙病可能涉及其他經脈。
後之治此病者,謂太陽行身之背,故頸項強,背反張,屬在太陽,而用《金匱》桂枝、葛根二方,茫不應手,每歸咎仲景之未備。不思外感六淫之邪,由太陽而傳六經,乃自然之行度。邪不盡,傳即不已,故三陽、三陰皆足致痙。仲景之書,通身手眼雖未明言,其引而不發之旨,未嘗不躍然心目。
如太陽之傳陽明,項背𠘧𠘧,少陽之頸項強,是知三陽皆有痙矣。而三陰豈曰無之?海藏謂三陽、太陰皆病痙,獨不及少陰、厥陰?然其製附子散、桂心白朮湯、附子防風散,意原有在。觀其白朮湯下云:上解三陽,下安太陰,一種苦心,無非謂傳入少陰、厥陰,必成死證耳。
白話文:
後世治療此病的人,認為太陽經循行於人體的背部,所以頸項僵硬,背部反弓,屬於太陽經的病症,便採用《金匱要略》中的桂枝湯、葛根湯兩方治療,卻總是無效,往往歸咎於張仲景的醫方不足。他們沒有想到,外感六淫之邪,從太陽經傳入六經,這是自然病理的循行規律。邪氣未盡,傳變就不會停止,所以三陽經、三陰經都可能導致痙攣。張仲景的著作,雖然沒有明言全身、手足、眼部的病症,但其含而不露的精妙旨意,卻時常躍然心目。
就如同太陽經傳入陽明經,就會出現項背僵硬,少陽經的病症則會導致頸項強直,這就說明三陽經都可能發生痙攣。那麼三陰經又怎會沒有呢?海藏先生認為三陽經和太陰經都會導致痙攣,但獨獨不提少陰經和厥陰經,難道他認為少陰經和厥陰經不會導致痙攣嗎?其實不然,他所製定的附子散、桂心白朮湯、附子防風散等方劑,其用意原本就包含着這個意思。觀察白朮湯的下方注解,寫着:“上解三陽,下安太陰。”這句話表達了張仲景的苦心,他擔心邪氣傳入少陰經、厥陰經,必然會導致死亡。
詎知傳經之邪,如風雨之來,而畫地以限其不至,豈可得乎?況足少陰、厥陰之痙,不死者亦多。《靈樞》謂足少陰之經筋,循脊內俠膂上至項,與足太陽筋合,病主癇瘛及痙,在外陽病者不能俯,在內陰病者不能仰。是則足少陰之臟,與足太陽之腑,兩相連絡,而以不能俯者,知為太陽主外;不能仰者,知為少陰主內,其辨精矣。《素問》亦謂太陽者,一日而主外,則二日陽明,三日少陽之主外,從可識矣。
少陰主內,則太陰、厥陰之主內,從可識矣。仲景之所以頭強、脊強不能俯者,指為太陽之痙,原以該三陽也;以身蜷、足蜷不能仰者,指為少陰之痙,以該三陰。實則所謂引而不發,躍然心目者也。《素問》謂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形容少陰病俯而不能仰之狀更著。
白話文:
誰知經絡裡的邪氣,就像風雨到來一樣不可阻擋,用畫地來限制它不來,怎麼可能呢?況且足少陰、厥陰的痙攣,不死的人也很多。《靈樞》說足少陰的經筋,沿著脊柱內側,緊貼著腰部,向上至頸項,與足太陽的筋匯合,病則主要表現為癲癇、瘛疭和痙攣,在外陽病的人不能低頭,在內陰病的人不能抬頭。由此可知足少陰的臟器,與足太陽的腑,彼此相連,不能低頭說明太陽主外,不能抬頭說明少陰主內,這種辨別精準到位。《素問》也說太陽一天主外,接著是陽明兩天主外,少陽三天主外,從這裡可以看出規律。
少陰主內,那麼太陰、厥陰也主內,道理相同。仲景之所以說頭強、脊強不能低頭,指的是太陽的痙攣,其實包含了三陽;說身蜷、足蜷不能抬頭,指的是少陰的痙攣,其實包含了三陰。實際上,這是一種引而不發,卻讓人心生感觸的狀態。《素問》說腎痹的人善於脹滿,臀部代替腳跟,脊柱代替頭部。這形象地描繪了少陰病患者低頭不能抬頭的狀態,更為明顯。
海藏謂低頭視下,肘膝相構,正不能仰之陰病,及指為陽明之痙,立言殊有未確。況仲景謂: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蜷臥,手足溫者可治。又謂: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言可用溫以治之也。然仲景於太陽證獨見背惡寒者,無俟其身蜷,早以從陰急溫,而預救其不能仰。
於少陰證而見口燥咽乾,及下利純清水者,無俟背項牽強,早已從陽急下,而預救其不能俯。此皆神而明之之事。後代諸賢,非不心維其義,究莫能口贊一辭。即如小兒之體脆神怯,不耐外感壯熱,多成痙病。後世妄以驚風立名,鑿說不治外淫之邪,反投金石、腦、麝之藥,千中千死而不悟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低頭看下方,肘和膝蓋相靠,無法仰頭是陰病,手指痙攣是陽明病,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而且張仲景也說:少陰病患者腹瀉,如果腹瀉自行停止,怕冷蜷縮,手腳溫暖,可以治療。又說:少陰病患者,怕冷蜷縮,時而煩躁,想脫衣服蓋被子,可以治療。意思是可以用溫熱方法治療。然而,張仲景在太陽病症狀中,只看到背部怕冷,不需要身體蜷縮,就應該及早用溫熱方法治療,預防病情發展到無法仰頭。
在少陰病症狀中,出現口乾舌燥,腹瀉清水,不需要等到背部和脖子僵硬,就應該及早用寒涼方法治療,預防病情發展到無法低頭。這些都是神明顯而易見的事。後代的賢明醫者,並不是不思考這些道理,但最終也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就好像小孩子體質脆弱,精神怯弱,不耐受外感發熱,很容易變成痙攣病。後世錯誤地稱之為驚風,不治療外來的邪氣,反而使用金石、腦髓、麝香等藥物,一千個病人中有一千個都治不好,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又如產婦血舍空虛,外風襲入而成痙病,輒稱產後驚風,妄投湯藥,亦千中千死而不悟也。(喻嘉言)
痙病者,風濕合病也。風兼乎濕,則為柔痙,以風陽合濕陰而風多,為陽盛之柔病也。風兼乎濕,又感乎寒,則為剛痙,以風一陽合寒濕二陰,為陰盛之剛病也。陽本剛而陰本柔,以反言之,乃就其質而言之也。氣本乎天,故陽剛而陰柔;質本乎地,故陰剛而陽柔,一定之理也。
是柔痙固有風,而剛痙亦有風,無風則非痙病矣。若無風而寒濕相合感人,是另有濕痹之證在矣。凡痙病俱見風象,無風無痙,不容疑焉。○再痙病者,三陽經病也。感於身之後,太陽所行也;感於身之前,陽明所行也。以人身之胸背為陰陽,而非以六經分陰陽也。凡言三陰有痙證者,非仲景原文所有,不敢信也。
白話文:
產婦生產後,血氣虧損虛弱,如果外風侵入身體,就會引起痙攣疾病,人們通常稱之為產後驚風,卻亂投藥物,結果十個中有十個都救不回來,卻仍然不明白道理。
痙攣疾病是風邪和濕氣共同作用造成的。風邪夾雜著濕氣,就會導致柔軟的痙攣,因為風屬陽性,濕氣屬陰性,而風邪較多,所以屬於陽盛引起的柔軟病症。風邪夾雜著濕氣,又遇到寒邪,就會導致堅硬的痙攣,因為風屬陽性,寒濕都屬陰性,所以屬於陰盛引起的堅硬病症。陽氣原本是堅硬的,陰氣原本是柔軟的,這裡反過來說,指的是它們的本質。氣來自於天,所以陽氣堅硬,陰氣柔軟;物質來自於地,所以陰氣堅硬,陽氣柔軟,這是固定的道理。
所以柔軟的痙攣固然有風邪,堅硬的痙攣也必然有風邪,沒有風邪就不會是痙攣疾病。如果沒有風邪,只有寒濕相合侵入人體,那就是另外一種濕痹的病症了。凡是痙攣疾病都伴隨風邪的表現,沒有風邪就沒有痙攣,這是無庸置疑的。
痙攣疾病是三陽經的病症。如果風邪從身體後方侵入,就是太陽經受邪;如果風邪從身體前方侵入,就是陽明經受邪。這裡的陰陽指的是人體的胸背,不是指六經的陰陽。那些說三陰經也會出現痙攣病症的人,都不是張仲景原著中的記載,不可輕信。
○再痙病,經病;非臟腑病也。風濕之邪,中於太陽,雖在衛,而脈之外為濕所濡滯矣;風濕挾寒之邪,中於太陽,雖在營,而脈之內為濕所浸淫矣。脈者,人之正氣、正血所行之道路也。雜錯乎邪風、邪濕、邪寒,則脈行之道路,必阻塞壅滯,而拘急⿸尸⿱公水攣之證見矣。
是病悉在人經絡隧道中為患耳,雖與臟腑相屬,而究不同於病在臟腑,故曰經病也。凡言及臟腑內陰陽虧足者,止可推求本原而論之,若竟言為臟腑病,非仲景原文所有,不敢信也。○再痙病仍終在三陽,雖有里證應下之條,而並無傳經之痙病也。痙病有籧篨戚施終身患之者,若言傳經,何日為經盡乎?若如所云遞傳三陽三陰,亦同傷寒,則何經可以支吾病邪至於一生不匱?可知為無據之言也。其里證應下者,乃風寒挾濕,郁陽於表,而內熱生焉。
白話文:
痙攣病是經脈病變,不是臟腑病變。風濕邪氣入侵太陽經,即使是在衛氣層,也會因為濕氣的阻滯而影響脈絡;風濕夾寒邪氣入侵太陽經,即使是在營氣層,也會因為濕氣的浸淫而影響脈絡。脈絡是人體正氣和血液流通的通道,當受到風寒濕邪的侵擾時,脈絡就會阻塞,導致肌肉痙攣、抽搐的症狀出現。
這種病症主要發生在經絡和穴位,雖然與臟腑相關,但和臟腑病變不同,所以稱為經病。雖然可以從臟腑陰陽失衡的角度推測病因,但不能直接說它是臟腑病,因為這與張仲景的原意不符。
痙攣病始終局限於三陽經,雖然有里證應下治療方法,但並沒有傳經的痙攣病。痙攣病有些人會終身受折磨,如果說它會傳經,那麼何時才能傳完經絡呢?如果像所說的那樣傳遞三陽三陰,那和傷寒病一樣,那麼哪條經絡可以一直抵擋病邪,讓人終身不病呢?可見這種說法沒有依據。里證應下治療方法,指的是風寒夾濕邪氣郁積於表,導致內熱產生。
如太陽外感風寒,內郁生熱之義,經謂濕上甚為熱是也。熱甚於里,不容不下。下者,下其瘀塞之熱,沾滯之濕,並與陽明胃腑無涉也。所以仲景言證,全無由臟腑而發者,皆就筋絡肢體間示人,何得云痙病同於傷寒之傳經,動關臟腑乎?故有終身為患之痙病,必無經久不匱之傷寒。
傷寒傳經之邪入臟腑,旦夕不可待,豈痙病傳經之邪,獨能久延耶?此傳經之說,不本於仲景,尤不可信者也。○或謂痙病無屬於臟腑。然風熱盛而陰必虧,寒濕盛而陽亦微,不理其臟腑,將終從經絡為治乎?答曰:陰虧者濟陰,陽微者扶陽,凡病皆然,何獨於痙有異焉?獨是濟陰扶陽,雖屬治臟腑,不過從其本治,俾治標易為力耳。若夫標治,則仍以驅風寒、除濕熱為義,不外用法於經而已。
白話文:
就如同太陽外感風寒,內部鬱積生熱的道理一樣,經書上說濕邪上行就會導致熱證,這是因為熱氣在內部非常旺盛,無法不往下排泄。往下排泄,指的是將瘀積的熱氣和黏滯的濕氣往下排解,這與陽明胃腑並沒有關係。因此,仲景所言的痙病,完全沒有從臟腑發病的跡象,都只表現在筋絡肢體之間,怎麼能說痙病與傷寒一樣會傳經,影響到臟腑呢?所以,終身患有痙病的人,一定不會有長期不癒的傷寒。
傷寒傳經的邪氣入侵臟腑,旦夕不可耽誤,難道痙病傳經的邪氣,就能久久延緩嗎?這種傳經的說法,不是出自仲景,尤其不可信。有些人說痙病不屬於臟腑,但風熱盛則陰氣必定虧損,寒濕盛則陽氣也會衰微,不理會臟腑,難道就只從經絡治療嗎?我回答說:陰氣虧損就要滋補陰氣,陽氣衰微就要扶持陽氣,凡是疾病都一樣,痙病為何獨特?只不過滋補陰氣和扶持陽氣,雖然屬於治療臟腑,但只是從根本治療,才能使治標更容易奏效。至於標治,則仍然以驅除風寒、去除濕熱為目的,不脫離在經絡上用藥而已。
仲景所以言痙病,必就標病定名、分證,而於臟腑之本未嘗言及,是究不可謂痙病為臟腑之病,故仲景終不從臟腑立論也。倘明理者詳審標本之間,以痙病為在經、為標病,而治其標;以臟腑為在裡、為本病,而治其本。治其本正所以治其標,又何臟腑之不可通言耶。(魏荔彤)
痙者,強直之名,即秋時燥金之邪,入於經筋而為病也。長夏之時,濕熱內淫,經筋受病,更遇秋金乾燥肅殺之氣乘之,則頸項強急矣。邪在表故身熱,熱上逼故足寒,陽虛邪乘於表故惡寒,燥熱之氣上逼故頭熱面赤,頸項強急故頭面搖動。陽明之筋脈,內結胃口,外行胸中,過人迎環口;太陽之筋脈,循項背上頭。
白話文:
張仲景在論述痙病時,只注重病症的表現和分類,並沒有提到臟腑的病變,因此不能把痙病歸類為臟腑的疾病,所以仲景最終也沒有從臟腑的角度來論述痙病。如果能明辨標本之間的關係,就知道痙病是表面的疾病,就應該治標;而臟腑的病變是內在的疾病,就應該治本。治本正是治標的根本,所以臟腑和表症是可以互相聯繫的。
痙病指的是身體強直的病症,是由秋季乾燥的燥金之邪侵入經筋引起的。夏季濕熱內侵,經筋受病,再加上秋季乾燥肅殺的氣候,就會導致頸項強直。因為邪氣在表,所以身體發熱;熱氣上逼,所以腳冷;陽虛邪氣侵襲表面,所以怕冷;乾燥的熱氣上逼,所以頭熱面紅;頸項強直,所以頭面搖晃。陽明經的筋脈,內連胃部,外行胸部,經過人迎、環口;太陽經的筋脈,沿著項背上行至頭部。
燥熱傷陽明,則筋脈牽引而口噤不得語;燥熱傷太陽,則背反張如弓。蓋燥熱之時,汗多而表虛,故津液少而筋脈易於強直也。此證世多誤作驚風治之,婦人、小兒坐此殞命者多矣,總緣不識痙病故也。○燥者天之氣,濕者地之氣。燥之與濕,天壤懸矣。而《內經》謂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從其受病之本而言也。
夏秋之交,本濕而標燥。濕則傷陽明而熱蒸於內,燥則傷太陽而熱侵於外。邪逼兩經之界,故頸項因而強急,為濕熱兼燥化之病。《經》曰: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謂濕熱傷筋也。又曰:赫曦之紀,上羽其病痙。言熱為寒抑,無汗之痙也。又曰: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痙。
白話文:
燥熱傷及陽明經,就會導致筋脈緊繃,嘴巴緊閉說不出話;燥熱傷及太陽經,就會造成背部反弓。這是因為燥熱傷人時,容易出汗,導致身體表虛,津液不足,筋脈也容易緊縮僵硬。這種病症,世人常誤認為驚風,導致許多婦女和小孩因此喪命,都是因為不了解痙病的緣故。
乾燥是天地的氣息,潮濕是地面的氣息。乾燥與潮濕,天壤之別。而《內經》說所有痙病頸項僵硬,都屬於濕邪,這是從病因的角度來說。
夏秋交替之際,本質是濕,表現為燥。濕邪傷及陽明經,熱氣蒸騰於內,燥邪傷及太陽經,熱氣侵襲於外。邪氣逼迫兩經交界處,因此頸項強直,這是濕熱兼燥化所導致的疾病。《內經》說:濕熱不除,大筋縮短,小筋鬆弛。這是說濕熱傷及筋脈。又說:炎熱時期,上身會出現痙攣。這是說熱邪勝寒,無汗的痙病。還說:肺部將熱氣傳到腎臟,就會引起柔痙。
言濕蒸於熱,有汗之痙也。《千金》謂溫病熱入於腎,則為痙;小兒病癇,熱甚亦為痙。惜乎痙之名義詳於聖經,後世俱不識為何病也。(程扶生)
六氣為病,皆能發熱。然寒與濕相因,暑與濕相從,獨燥與濕相反。濕病多得之地氣,燥病多得之內因,此病因之殊同也。病機十九條燥證獨無,若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愚竊疑之。今本論有痙濕之分,又曰: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則痙之屬燥無疑也。夫痙以狀命名,因血虛而筋急耳。
六氣為患,皆足以致痙,然不熱則不燥,不燥則不成痙矣。六經皆有痙病,須審部位以別之。身以後者屬太陽,則頭強急,項背𠘧𠘧,脊強反張,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皆其證也。身之前者屬陽明,頭面動搖,口噤齒齘,缺盆扭痛,腳攣急,皆其證也。身之側者屬少陽,口眼喎斜,手足牽引,兩脅拘急,半身不遂,皆其證也。
白話文:
濕氣蒸騰於熱,就會出現有汗的痙攣。古籍《千金方》說,溫病的熱氣進入腎臟,就會引起痙攣;小兒的癲癇,熱症嚴重也會導致痙攣。可惜的是,痙攣的名稱和病症在古代醫書中講解得很清楚,後世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它是什么病。
六種氣候都能致病,都能引起發熱。但寒氣與濕氣相互依存,暑氣與濕氣相互伴隨,只有燥氣與濕氣相反。濕病多因地氣所致,燥病多因內因引起,這就是它們病因的不同之處。十九條病機中唯獨沒有燥證,但凡出現痙攣、項強等症狀,都被認為是濕氣所致,我私下对此有些疑問。現今醫學界將痙攣分為濕痙和燥痙,又說太陽病發汗過度,會導致痙攣,那么痙攣屬於燥症就無疑了。其實,痙攣只是用現象命名,是因為血虛而導致筋絡緊張而已。
六種氣候都能導致痙攣,但沒有熱氣就不會有燥氣,沒有燥氣就無法形成痙攣。六經都有痙攣病,需要根據部位的不同來區分。身體後面的病症屬於太陽經,就會出現頭部強直、頸項僵硬、脊柱反張、腰部像折斷一樣、大腿無法彎曲、膝蓋像打結一樣等症狀。身體前面的病症屬於陽明經,就會出現頭面部搖晃、口部緊閉、牙齒咬合、鎖骨部位扭痛、腳部攣縮等症狀。身體側面的病症屬於少陽經,就會出現口眼歪斜、手腳牽拉、兩側肋骨拘緊、半身不遂等症狀。
若腹內拘急,因吐利而四肢拘急者,是太陰痙。惡寒蜷臥,尻以代踵,脊以代頭,俯而不能仰者,是少陰痙。睪丸上升,宗筋下注,少腹裡急,陰中拘攣,膝脛拘急者,厥陰痙也。若痙之挾風寒者,其證發熱、無汗而惡寒,氣上衝胸而小便少,其脈必堅緊,其狀必強直而口噤,此得之天氣,《內經》所云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者是也。其勢勇猛,故曰剛痙。
病因外來,當逐邪而解外。痙有挾本邪而為患者,其邪從內出,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其脈則沉遲,其狀則項背強𠘧𠘧,此得之地氣,《內經》所云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者是也。其勢軟弱,故名柔痙。病因於內,當滋陰以和內。要知屬風之痙,不因風而因熱;屬濕之痙,不因濕而因燥。
白話文:
如果肚子裡緊繃,因為嘔吐腹瀉導致四肢緊縮,這是太陰痙。怕冷蜷縮著睡,用臀部當腳跟,用脊椎當頭,俯臥著抬不起來,這是少陰痙。睪丸往上縮,筋脈下墜,小腹裡頭緊繃,陰部拘攣,膝蓋和小腿緊縮,這是厥陰痙。如果痙攣伴隨風寒,症狀會發燒、無汗卻怕冷,氣往上衝到胸口,小便量少,脈象一定緊實,身體一定僵硬口部緊閉,這是受到天氣影響,如同《內經》所說,所有突然發生的僵硬,都屬於風。由於症狀猛烈,所以叫做剛痙。
疾病的起因來自外,應該驅逐邪氣來解除外邪。痙攣有因內邪而導致的患者,邪氣從內部發出,所以會發燒、出汗卻不怕冷,脈象沉而遲緩,身體會出現頸背僵硬的情況,這是受到地氣影響,如同《內經》所說,所有痙攣伴隨頸部僵硬,都屬於濕。由於症狀軟弱,所以叫做柔痙。疾病起因於內,應該滋養陰氣來調和內部。要明白,屬於風的痙攣,並非因為風而是因為熱;屬於濕的痙攣,並非因為濕而是因為燥。
治風君葛根,治濕君栝蔞根者,非以治風,實以生津;非以治濕,實以潤燥耳。夫痙之始也,本非正病,必夾雜於他證之中。人之病此者,世醫但指為風,所以不明其理。善醫者,必於他證中審察而預防之。如項強痛,即痙之一端,是太陽之血虛,故筋急也。治風寒不惜津液,所以發汗太多,因致痙者多矣。
夫痙本有由來,一經妄治,即奇形畢見。項背強𠘧𠘧,是痙之徵兆,故用葛根;身體強是痙之已著,故用栝蔞根;臥不著席,腳攣急,口噤齒齘,是痙之劇甚,故用大黃、芒硝。無非取多津液之品,以滋養陰血。觀傷寒脈浮自汗,心煩惡寒,而見腳攣急,是痙之勢成。便當滋陰存液,故與桂枝湯則厥作,芍藥甘草湯其腳即伸,此明驗矣。
白話文:
葛根治風,栝蔞根治濕,其實並非專攻風濕,而是藉此生津潤燥。痙攣病症最初並非獨立疾病,往往伴隨其他病症出現。許多醫師只將其歸咎於風寒,未洞悉病理。精通醫術者會從其他病症中察覺並預防痙攣。例如,頸項僵硬疼痛是痙攣的徵兆之一,源於太陽經血虛導致筋脈緊縮。若只顧驅散風寒而不惜津液,過度發汗反而容易誘發痙攣。
痙攣病症本身有其病因,一旦治療失當,就會出現各種奇特症狀。頸背僵硬是痙攣的徵兆,因此使用葛根;全身僵硬是痙攣加重,因此使用栝蔞根;臥床不安、腿部抽筋、口緊牙關,是痙攣嚴重,因此使用大黃、芒硝。這些藥物都是滋陰生津之品,用來滋養陰血。觀察傷寒患者脈象浮弱,自汗不止,心煩惡寒,同時出現腿部抽筋,是痙攣已成定局。此時應滋陰存液,若使用桂枝湯則會加重厥逆,而使用芍藥甘草湯則腿部即可伸展,由此可見其功效。
若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是又與不著席者與大急氣湯,同此機彀也。凡痙之為病,因外邪傷筋者少,因血虛筋急者多。誤作風治,則辛散助陽,真陰愈虛;燥劑驅風,血液愈涸。故痙得之暴起者少,妄治而致者多。虛而不補,不死何待?非調治營衛,未易奏捷也。夫同一濕也,濕去燥極則為痙,久留而著則為痹,痹為實,痙為虛,痙濕異形,虛實亦殊。
固不得妄以痙屬風,亦不得以因於濕而竟視痙為濕矣。(柯韻伯)
夫人之筋,各隨經絡結束於身。血氣內虛,外為風、寒、濕、熱之邪所中則痙。蓋風散氣,故有汗而不惡寒,曰柔痙;寒泣血,故無汗而惡寒,曰剛痙。其因多由亡血,筋無所榮,故邪得以襲之。所以傷寒汗、下過多,與夫病瘡及產後致斯疾者,概可知矣。診其脈皆沉伏弦緊,但陽緩陰急,則久久拘攣;陰緩陽急,則反張強直。二證各異,不可不別。(陳無擇)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神志不清的症狀,可以少量服用調胃承氣湯,如果病人無法躺臥,也可以服用大急氣湯,這兩種藥物治療的原理是相同的。
一般來說,痙攣的病因,很少是外邪侵犯筋脈造成的,大部分都是因為血虛筋急引起的。如果誤以為是風邪導致的疾病,就用辛散助陽的藥物來治療,反而會更加耗損體內的真陰;如果用燥熱的藥物驅散風邪,也會更加損傷血液。所以,痙攣的發病通常不會突然發作,大部分都是因為錯誤的治療導致的。如果身體虛弱而不加補養,不死亡又等什麼呢?如果不調整營衛之氣,很難取得治療效果。
同樣是濕邪,濕邪消退後燥氣過盛就會導致痙攣,濕邪長期停留在體內就會導致痹症。痹症屬於實證,痙攣屬於虛證,雖然都是由濕邪引起,但是表現出來的症狀和虛實狀態都不同。
所以,不能錯誤地把痙攣歸類為風邪引起的疾病,也不能因為痙攣是由濕邪引起的,就認為痙攣就是濕邪病。
人體的筋脈,都沿着經絡連接全身。如果血氣內虛,再加上風、寒、濕、熱等外邪入侵,就會導致痙攣。
風能散氣,所以痙攣患者會出汗,但不怕冷,稱為柔痙;寒能凝血,所以痙攣患者不會出汗,並且怕冷,稱為剛痙。痙攣的病因大多是失血,筋脈沒有血液滋養,所以邪氣容易侵犯。因此,傷寒之後出汗、腹瀉過度,以及患瘡瘍、產後等導致痙攣的病症,都可以理解了。
診斷脈象時,發現脈象沉伏弦緊,但陽氣緩弱陰氣急迫,就會出現長時間的拘攣;如果陰氣緩弱陽氣急迫,就會出現反張強直。這兩種症狀有所不同,不能不加以區分。
生生子曰:丹溪云,痓當作痙,傳寫之誤耳。考之諸書,未有能辨之詳確者,惟郭雍氏云,痙與痓,當是二病。以時發者謂之痙,不以時發者謂之痓,似亦未能詳悉。愚按《靈》、《素》、仲景諸書,云痓、云痙,字雖兩般,治多雷同,殆亦不必犁而為二也。大抵痓乃病之名,痙乃病之狀,原其有剛、柔二種。
以病發之時,而經筋脈絡僵勁,角弓反張,故曰痙。痙者,勁急也,是以其病發之狀而名之也。不然,何歷代諸公或以治痓之方治痙,或以治痙之方治痓,諸皆能效。治既同而不殊,證當一而不二。○《經》云: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痓。痓古云痙,勁切之謂也。仲景《傷寒》書以為太陽風濕所致,亦有兼陽明經者。
白話文:
生生子曰:
丹溪先生說,痓應該是指痙,只是傳抄時誤寫了。但我查閱過許多書籍,都未能詳細辨別兩者差異,只有郭雍先生說,痙和痓是兩種不同的病。按照時間發作來區分,按時發作的叫做痙,不按時發作的叫做痓。但這個說法似乎也未能詳盡說明。
我仔細研究了《靈樞》、《素問》和仲景等醫書,發現雖然寫成痓和痙兩個字,但治療方法大多相同,因此可能不必強行分為兩種疾病。
總而言之,痓是疾病的名稱,痙則是疾病的表現形式。疾病本身可以分為剛、柔兩種。
當疾病發作時,經絡筋脈變得僵硬,呈現角弓反張的狀態,所以稱之為痙。痙的意思就是勁急,是以疾病發作的狀態來命名的。否則,為何歷代醫家,有時用治療痓的方劑治療痙,有時用治療痙的方劑治療痓,都能取得療效呢?治療方法相同而無差異,證明病證應當是一致的,而非兩種不同的病。
《經書》記載:「肺部的熱氣傳移到腎臟,會導致柔痓。」古時候痓叫做痙,指的就是勁急。仲景在《傷寒論》中認為痓是太陽風濕引起的,也有一些會兼及陽明經。
又謂汗、下過多,及瘡家發汗過度,皆成痙。此指外感之邪,原系傷寒家法也。陳無擇、張子和諸公云:亦有風、火、痰、熱之內因者。謂此病多由亡血,筋無所榮,故邪得以所襲。丹溪謂比癇為虛,此皆指內傷之證也。觀剛、柔二字,則亦當有虛、實之別。大抵剛者多從外感,柔者多從內傷。
故治斯疾者,但明知從外感而來,則用仲景《傷寒》家法;若從雜證而來,則用無擇、丹溪、宗厚、子和諸家之法。庶幾表裡詳盡,始無遺此失彼之患矣。(《赤水玄珠》)
愚謂痙之為病,強直反張病也。其病在筋脈,筋脈拘急,所以反張;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攣。觀仲景曰: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風病下之則成痙;瘡家不可發汗,汗之亦成痙。只此數言,可見病此者,多由誤治之壞證,其虛、其實,可瞭然矣。自仲景後,惟陳無擇能知所因,曰:多由亡血,筋無所榮,因而成痙。
白話文:
古人認為過度出汗或瀉藥導致體內水分流失,以及傷寒病人過度發汗,都會引起痙攣。這指的是外感風寒,屬於傷寒的範疇。但陳無擇、張子和等醫家指出,痙攣也可能是由內因引起,如風、火、痰、熱等。他們認為痙攣常因失血而導致筋脈失養,更容易受到邪氣侵襲。丹溪則認為痙攣屬於虛證,這都是指內傷的表現。從「剛」、「柔」兩個字可以看出痙攣有虛實之分,一般來說,剛者多為外感所致,柔者多為內傷所致。
治療痙攣時,如果屬於外感,就應該採用仲景《傷寒論》的方法;如果屬於雜證,則應參考無擇、丹溪、宗厚、子和等醫家的治療方法。這樣才能兼顧表裡,避免治表不治裡或治裡不治表的失誤。
我認為痙攣是一種筋脈強直反張的病症。因為筋脈拘急,所以反張;因為血液枯燥,所以筋攣。仲景說,太陽病發汗太多會導致痙攣,風病使用瀉藥也會引起痙攣,瘡病不能發汗,發汗也會導致痙攣。這幾句話就說明,痙攣常常是誤治導致的惡化症狀,其虛實一目了然。自仲景之後,只有陳無擇能洞悉病因,他說痙攣多是因為失血,筋脈失養而導致。
但惜其言之既善,而復有未善者。曰:血氣內虛,外為風、寒、濕、熱所中則痙。斯言不無又誤。若其所云,則仍是風濕為邪,而虛反次之矣。不知風隨汗散,而既汗之後,何復言風?濕隨下行,而既下之後,何反致濕?蓋誤汗者必傷血液,誤下者必傷真陰,陰傷則血燥,血燥則筋失所滋,為拘為攣,反張強直之病,勢所必至,又何待風、寒、濕、熱之相襲,而後為痙耶?且仲景所言,言不當汗而汗也,不當下而下也。
既因誤治而成痙矣,豈誤治之外必再受邪而後成痙,無邪則無痙哉?此言不惟失仲景之意,而用持兩端。故凡今人之治此者,未有不以散風、去濕為事,亦焉知血燥陰虛之證,尚能堪此散削否?○仲景言痙,止屬太陽,而不及他經者,何也?蓋痙必反張,其病在背,背之經絡,惟太陽督脈耳。言太陽,則督脈在其中矣。
白話文:
雖然這段話中有些論點很精妙,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說,它認為血氣內虛,受到風寒濕熱侵襲才會導致痙攣。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為風濕本就是外邪,而虛弱只是其次。我們都知道,風隨汗散,汗出之後就不會有風了;濕氣向下排泄,排泄完畢後也不會有濕氣了。實際上,錯誤地出汗會損傷血液,錯誤地排泄會損傷陰氣。陰氣受損,就會導致血液乾燥,血液乾燥就會導致筋脈失去滋養,而出現拘攣、反張強直的病症,這是必然的結果,又何必等到風寒濕熱侵襲才發病呢?而且張仲景所說的是,不該出汗卻出汗了,不該排泄卻排泄了。
既然是錯誤治療導致了痙攣,那麼怎麼可能還要再受到外邪才會發病呢?沒有外邪就不會痙攣嗎?這種說法不僅失於張仲景的本意,而且用詞矛盾。所以現在治療痙攣的人,大多都以散風祛濕為主,可是誰又能確定,血燥陰虛的情況下,還能承受這種散削的治療嗎?張仲景所說的痙攣,只屬於太陽經,而沒有提到其他經脈,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痙攣表現為反張,病症位於背部,背部的經絡只有太陽經的督脈。所以說太陽經,就包含了督脈了。
然仲景止言其表,未詳其里。考《經脈篇》曰:足少陰之脈,貫脊屬賢,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經筋篇》曰:足少陰之筋,循脊內挾膂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又曰:足太陽之筋病,脊反折,項筋急;足少陰之筋病,主癇瘛及痙。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
由此觀之,則痙乃太陽、少陰之病也。蓋腎與膀胱為表裡,膀胱為津液之腑,而腎為藏精之臟。病在二經,水虧可知,治此當以真陰為主。○痙病甚多,人多不識。蓋凡以暴病而見反張、戴眼、口噤、拘急之類,皆痙病也。觀仲景以汗、下為言,謂其誤治亡陰,所以然也。常見有不因誤治,而凡屬陰虛血少之輩,不能榮養筋脈,以致拘攣僵仆者,皆是此證。
白話文:
雖然張仲景只描述了痙病的表面症狀,卻沒有深入探討其根本原因。根據《經脈篇》的記載,足少陰經脈從腎臟上穿過肝臟和膈肌,直上貫穿脊柱。而《經筋篇》指出,足少陰經筋沿著脊柱內側向上至項部,與足太陽經筋相連。足太陽經筋病變會導致脊柱反折,項部筋脈緊縮;足少陰經筋病變則會引起抽搐、癲癇和痙攣。陽氣病變會導致腰部反折,無法彎腰;陰氣病變則會導致無法仰頭。
由此可見,痙攣是一種由太陽經和少陰經病變引起的疾病。因為腎臟與膀胱是表裡關係,膀胱負責儲存津液,而腎臟則負責藏精。痙攣發生在兩條經脈,說明體內水液虧虛。治療這種病症,應以滋補真陰為首要。
痙攣的種類很多,很多人對此病缺乏認識。凡是突然發病,出現反張、眼球上翻、口部緊閉、肢體僵硬等症狀的,都屬於痙攣。張仲景以發汗、瀉下作為治療方法,誤認為是亡陰,所以治療效果不好。但也有很多患者並非因為誤治而導致痙攣,而是本身陰虛血少,無法滋養筋脈,導致肢體拘攣、僵直,這也屬於痙攣。
如中風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殘,陰之敗也;產婦之有此者,必以去血過多,衝任竭也;瘡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隨膿出,營氣涸也;小兒之有此者,或以風熱傷陰,遂為急驚;或以汗瀉亡陰,遂為慢驚。凡此總屬陰虛之證。蓋精血不虧,雖有邪干,亦斷無筋脈拘急之病,而病至堅強,其枯可知。
故治此者,當以血氣為主。(張景岳)
痙病,虛為本,風為標,不可純用風藥。蓋血虛則火旺,火旺則風生,風勝則燥作。能滋其陰,則風自散而燥自潤矣。(《醫學入門》)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故治氣虛筋惕,當用參、耆以補之。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故治血虛筋惕,當用歸、地以潤之。(《證治匯補》)
白話文:
中風、產婦、瘡家、小兒,這些患有痙病的人,都是因為陰虛所致。中風者年老體衰,陰氣不足;產婦失血過多,衝任虛損;瘡家膿血流失,營氣虧虛;小兒則可能是風熱傷陰導致急驚,或汗出過多導致慢驚。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因為精血虧損,才會導致筋脈拘急。即使有邪氣入侵,若精血充足,也不會有筋脈拘急的病症。因此,治療痙病,必須以補血氣為首要。
痙病的本質是虛,風是表象,不能只用祛風藥。因為血虛則火旺,火旺則生風,風盛則燥熱。唯有滋陰,才能使風消散,燥熱滋潤。
陽氣充足,則精氣充沛,滋養神志;陽氣柔和,則滋養筋脈。所以,治療氣虛導致筋脈拘急,要用人參、黃耆補氣。血氣充足,才能握拳有力,行走自如。所以,治療血虛導致筋脈拘急,要用當歸、生地滋潤血脈。
濕熱證,三、四日,口噤,四肢牽引拘急,甚則角弓反張,此濕熱侵入經絡脈隧中,宜地龍、秦艽、靈仙、滑石、絲瓜藤、海風藤、川連。○濕熱證,壯熱口渴,舌黃或焦紅,發痙,神昏,譫語或笑,邪灼心包,營血已耗。宜犀角、羚角、連翹、生地、元參、鉤藤、銀花露、鮮菖蒲、至寶丹。
○濕熱證,發痙神昏笑妄,脈洪數有力,開泄不效,濕熱蘊結胸膈,宜涼膈散。若大便不通,熱邪閉結腸胃,宜仿承氣微下之例。○或問:仲景治痙,原有桂枝湯加栝蔞根,及葛根湯二方,豈宜於古而不宜於今耶?今之痙者,與厥相連,仲景不言及厥,豈《金匱》有遺文耶?余曰:非也。藥因病用,病原既異,治法自殊。
白話文:
濕熱症狀,持續三、四天,嘴巴緊閉,四肢抽搐緊繃,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角弓反張(手足向背部反折),這是濕熱侵襲經絡脈絡,應該使用地龍、秦艽、靈仙、滑石、絲瓜藤、海風藤、川連。
濕熱症狀,伴隨發熱、口渴,舌頭發黃或焦紅,出現抽搐、神志昏迷、說胡話或發笑,邪氣灼傷心包,營氣血已經消耗,應該使用犀角、羚角、連翹、生地、元參、鉤藤、銀花露、鮮菖蒲、至寶丹。
濕熱症狀,出現抽搐、神志昏迷、說胡話,脈象洪數有力,使用瀉下藥物沒有效果,這是濕熱停留在胸膈,應該使用涼膈散。如果大便不通,是熱邪阻塞腸胃,應該仿照承氣湯微下瀉的方劑。
有人問:張仲景治療痙攣,原本有桂枝湯加栝蔞根,以及葛根湯這兩種方劑,難道古時候有效,現在就不適用嗎?現在痙攣往往與厥證(昏迷、肢冷等症狀)相連,張仲景並沒有提到厥證,難道《金匱要略》有遺漏嗎?我說:不是的。藥物要根據疾病來使用,病因不同,治療方法自然也不一樣。
《傷寒》之痙自外來,證屬太陽,治以散外邪為主。濕熱之痙自內出,波及太陽,治以熄內風為主。蓋三焦與肝、膽同司相火,中焦濕熱不解,則熱甚於里。火動則風生,而筋攣脈急;風煽則火熾,而識亂神迷。身中之氣,隨風火上炎,而有升無降,常度盡失,由是而形若屍厥。
正《內經》所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暴厥者是也。外竄經脈則成痙,內並膻中則為厥。痙厥並見,正氣猶存,則氣復返而生;胃津不支,則厥不回而死矣。(《濕熱條辨》)
脈候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夫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若發其汗者,寒濕相得,其表益虛,即惡寒甚。發其汗已,其脈如蛇,腹暴脹大者,為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痙。(《金匱》)
按腹暴脹大者五字,衍文也,當刪之。(《醫宗金鑑》)
白話文:
《傷寒》中提到的痙攣症,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屬於太陽病,治疗重点在于驱散外邪。湿热引起的痙攣症则是从体内发出的,波及太阳经,治疗重点在于熄灭内风。
这是因为三焦、肝脏和胆囊共同掌管相火,中焦湿热不消,就会导致里热加重。火气旺盛就会生风,进而导致筋脉痉挛紧绷;风助火势,就会神志不清迷糊。体内的气随着风火上炎,只升不降,失去平衡,因此会出现像尸体一样的厥逆状态。
这正如《内经》中所说,“血气上逆,则为暴厥”,外窜经脉就形成痉挛,内合膻中就变成厥逆。痙攣和厥逆同时出现,如果正气尚存,则气机恢复,患者就能康复;如果胃液不足,则厥逆无法缓解,就会死亡。
脉象方面,太阳病发热,脉沉细,称为痙攣,难以治疗。痙攣的脉象,按压起来紧绷如弦,直上直下。如果发汗,寒湿交感,表面更加虚弱,就会更怕冷。发汗之后,脉象如蛇,腹部突然膨胀,说明病症即将缓解。如果脉象依然如故,反而更紧绷如弦,就是痙攣。(《金匱》)
“腹部突然膨胀”这五个字是多余的,应该删去。(《医宗金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