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十一·雜證匯參 (15)
卷十一·雜證匯參 (15)
1. 諸痛
經義
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寒氣客於俠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
○寒氣客於衝脈,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於肝。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
白話文:
經義 解釋:
1. 寒氣客於脈外:
- 若寒氣停留在脈絡外側,就會導致脈象寒涼,也就是脈寒。
- 脈寒會使脈絡收縮蜷縮,進而導致脈象細小急促,稱為脈絀急。
- 脈絀急會牽引到周邊的小絡脈,因此突然發作疼痛。
- 遇到溫熱之物,疼痛馬上止住。
- 因為寒氣深入體內,所以疼痛會持續很久。
2. 寒氣客於經脈之中:
- 寒氣停留在經脈中,與溫熱之氣相互抵觸,就會導致脈象充盈,稱為脈滿。
- 脈滿會引起疼痛,且按壓時無法緩解。
- 寒氣停留,溫熱之氣從上方來,脈象會變得充盈擴張,血氣紊亂,疼痛加劇,按壓也無法緩解。
3. 寒氣客於腸胃之間:
- 寒氣停留在腸胃之間,膜原(指腸胃壁)下方,導致血液無法散佈,小絡脈急劇收縮,就會產生疼痛。
- 按壓時,血液會散開,疼痛就會暫時止住。
4. 寒氣客於俠脊之脈:
- 寒氣停留在背部兩側的俠脊之脈,位置較深,按壓不到,所以按壓無效。
5. 寒氣客於衝脈:
- 衝脈起於關元穴,沿腹部直上。
- 寒氣停留在衝脈,就會導致脈絡不通暢,氣息無法順暢運行,因此會出現喘息、呼吸急促,並且按壓時會有明顯反應。
6. 寒氣客於背俞之脈:
- 寒氣停留在背部的背俞之脈,會導致脈象微弱,稱為脈泣。
- 脈泣表示血液虛弱,血液虛弱就會導致疼痛。
- 背俞之脈與心臟相連,因此疼痛會牽引到心臟,導致心痛。
- 按壓背俞之脈,可以引入溫熱之氣,疼痛就會止住。
7. 寒氣客於厥陰之脈:
- 厥陰之脈連接生殖器官,並與肝臟相連。
- 寒氣停留在厥陰之脈,會導致血液運行不暢,脈象細小急促,因此會引起脅肋和少腹部位的疼痛,並互相牽引。
○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上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
○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幹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素問》)
哲言
小腸氣,繞臍耕起走注痛。膀胱氣,少腹腫痛不得小便。肝氣,少腹痛引兩脅。疝氣,少腹痛引睪丸。腎氣,少腹上衝心痛,有形即奔豚。(《醫階辨證》)
白話文:
厥氣停留在陰股,寒氣上升到小腹,血液凝滯,上下互相牵引,因此腹痛會連帶陰股。寒氣停留在小肠膜原之间,经络中的血液凝滞,血液无法流入大经脉,血气滞留无法流通,因此日积月累形成积聚。寒气停留在五脏,厥逆之气上涌,阴气耗竭,阳气尚未进入,因此突然疼痛致死,失去意识,气复回则生。寒气停留在肠胃,厥逆之气上涌,因此疼痛而呕吐。
寒气停留在小肠,小肠无法正常收缩,因此腹痛并伴有下泻。热气停留在小肠,肠中疼痛,癉热口渴,则肠中燥热难以排出,因此疼痛并伴有便秘。
哲言
小肠气,绕着肚脐疼痛,像耕地一样疼痛游走。膀胱气,小腹肿胀疼痛,无法排尿。肝气,小腹疼痛并牵连两肋。疝气,小腹疼痛并牵连睾丸。肾气,小腹上冲心脏疼痛,有形体则如奔豚。
痛有虛、實。凡三焦痛證,惟食滯、寒滯、氣滯者居多。其有因蟲、火、痰、血者,皆能作痛。大都暴痛多由前三證,久痛多由後四證。但蟲痛、痰痛,多在中焦;火痛則三焦俱有;血痛多在下焦,婦人常有之,男子則少也。但察其多滯、多逆者,方是實證;如無,則不得以實論也。
○痛有寒熱,誤認為害不小。蓋痛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熱者,十惟一二。觀《內經》舉痛等論可知。蓋寒則凝滯,凝滯則氣逆,氣逆則痛脹。熱則流通,多不然也。雖熱證亦常有痛,然必有明辨。如《經》言:腸中痛,渴熱焦脅,則堅幹不得出。閉而不通者,此因燥結熱閉,然必有煩熱等證,最易見也。
白話文:
疼痛可以分為虛證和實證。所有三焦疼痛的病症,大多數是由於食積、寒滯、氣滯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是由於蟲積、火熱、痰飲、瘀血引起的,這些因素都能導致疼痛。一般來說,突然發生的劇烈疼痛多由前三種原因造成,而長期疼痛則多由後四種原因造成。其中,蟲積痛、痰飲痛多發生在中焦;火熱痛則三焦都有可能;瘀血痛多發生在下焦,婦女比較常見,男性則比較少見。但要仔細觀察,如果疼痛主要是由於積滯、逆氣造成的,那就是實證;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就不能認為是實證。
疼痛還有寒證和熱證之分,不要輕易將其誤認為是相同的病症,因為危害很大。一般來說,因寒引起的疼痛佔八九成,而因熱引起的疼痛只佔一兩成。可以從《內經》中關於疼痛的論述得知。因為寒邪會導致氣血凝滯,凝滯就會導致氣逆,氣逆就會引起疼痛和脹滿。而熱邪會導致氣血流通,所以疼痛的情況較少。雖然熱證也會引起疼痛,但需要仔細辨別。比如《內經》中說:如果腸道疼痛,伴隨口渴、發熱、肋骨疼痛,而且大便乾硬難以排出,這就屬於燥熱結聚導致氣血不通,但這種情況下一定會有煩熱等症狀,最容易辨別。
若但見心腹痛,無問有無寒熱,便云屬火,多用寒涼,妄亦甚矣!○痛證當辨有形、無形。無形者痛在氣分。凡氣為脹痛,必或脹或止,痛無常處,氣聚則痛而見形,氣散則平而無跡,此無形之痛也;但順其氣,則痛自愈。有形者痛在血分,或為食積。凡血症、食積,必痛有常所,而脹無休息,是有形之痛也。
然或食、或血,察得所因而去之,此二者之所當辨也。○痛證有虛、實,治法有補、瀉,不可不詳。凡痛而脹閉者多實,不脹不閉者多虛。拒按者為實,可按者為虛。喜寒者多實,愛熱者多虛。飽而甚者多實,飢而甚者多虛。脈實氣粗者多實,脈虛氣怯者多虛。新痛、年壯者多實,愈攻愈劇者多虛。
白話文:
如果只看到心腹疼痛,不問有沒有寒熱,就說屬於火,用很多寒涼藥,這樣就太過草率了!疼痛的症狀,應該區分有形和無形。無形的疼痛在氣分,凡是氣造成的脹痛,一定會忽脹忽止,疼痛沒有固定位置,氣聚在一起就會疼痛顯現,氣散開就平息沒有跡象,這就是無形的疼痛;只要順著氣,疼痛就會自然痊癒。有形的疼痛在血分,可能是食積。凡是血症、食積,一定疼痛有固定位置,而且脹痛不停,這就是有形的疼痛。
但是,不管是飲食積滯,還是血瘀,都要仔細觀察原因,然後針對原因去除,這是區分這兩種疼痛的關鍵所在。疼痛的症狀有虛實之分,治療方法有補瀉之分,不可不仔細區分。凡是疼痛而且脹閉的,大多是實證,不脹不閉的,大多是虛證。拒絕按壓的,是實證,可以按壓的,是虛證。喜歡寒冷的,大多是實證,喜歡溫暖的,大多是虛證。飽食之後疼痛加重的,大多是實證,飢餓時疼痛加重的,大多是虛證。脈象實而氣粗的,大多是實證,脈象虛而氣怯的,大多是虛證。新發的疼痛,年輕力壯的,大多是實證,越治療越嚴重的,大多是虛證。
痛在經者,脈多弦大;痛在臟者,脈多沉微。必兼脈證而察之,則虛實自明。實者可利,虛者亦可利乎?不當利而利之,則為害不淺。凡治表虛而痛者,陽不足也,非溫經不可。裡虛而痛者,陰不足也,非養營不可。上虛而痛者,心脾受傷也,非補中不可。下虛而痛者,脫泄亡陰也,非救脾胃、溫補命門不可。
奈何明似丹溪,而亦曰:諸痛不可補。局人意見,豈良法哉?(張景岳)
凡沖氣攻痛,從背而上者,系督脈主病,治在少陰。從腹而上者,系沖、任主病,治在厥陰。○諸痛之證,因於寒者十之七、八,因於熱者十之二、三。欲辨寒熱,但審其痛處,或喜寒惡熱,或喜熱惡寒,斯可得其情矣。至於氣血虛實之治,古人總以一通字立法。但此通字,勿誤認為攻下通利講解。
白話文:
經絡疼痛的患者,脈象多弦大;臟腑疼痛的患者,脈象多沉微。必須結合脈象和病症綜合判斷,才能明白病情的虛實。實證可以瀉,虛證也可以瀉嗎?不應該瀉而強行瀉,就會造成嚴重的危害。治療表虛疼痛,是因為陽氣不足,必須溫經散寒。治療裡虛疼痛,是因為陰氣不足,必須滋陰補虛。治療上虛疼痛,是因為心脾受損,必須補益中氣。治療下虛疼痛,是因為陰虛脫泄,必須健脾胃、溫補命門。
然而,丹溪先生也曾說過所有疼痛都不宜補。這種觀點,難道是良方嗎?
沖氣攻痛,從背部向上者,是督脈病變,需從少陰經治療。從腹部向上者,是沖脈、任脈病變,需從厥陰經治療。一般疼痛的病因,七到八成是因為寒邪,只有一到兩成是因為熱邪。想要辨別寒熱,只要仔細觀察疼痛部位,或是患者喜寒惡熱,或是喜熱惡寒,就可以判斷病情的寒熱性質。至於氣血虛實的治療,古人總是以「通」字來概括。但這個「通」字,不能誤解為攻下通利。
所謂通其氣血則不痛是也。然必辨其在氣分與血分之殊:在氣分者,但行其氣,不必病輕藥重,攻動其血;在血分者,則必兼乎氣治,所謂氣行則血隨之是也。若證之實者,氣滯血凝,通其氣而散其血則愈。證之虛者,氣餒不能充運,血衰不能滋榮,治當養氣補血,而兼寓通於補。
此乃概言其大綱耳。若夫諸痛之證,頭緒甚繁。內因七情之傷,必先臟腑而後達於肌軀;外因六氣之感,必先肌軀而後入於臟腑。其十二經遊行之部位,凡調治立方,必加引經之藥,佐以外治之法,如針灸、砭刺,或敷貼、熨洗,或按摩、導引,則易奏功。此外更有跌打、閃挫,陰疽、內癰,積聚、癥瘕、蛔、蟯、疝、痹、痧脹、中惡諸痛,須辨明證端,不可混治。大旨則補、瀉、寒、溫,惟用辛潤宣通,不用酸塞斂澀。
白話文:
"通暢氣血則無疼痛。然而必須分辨其在氣分與血分的差別:在氣分的情況下,只需調理氣血,不必因為病情輕重而使用藥物強度不同,避免刺激血液;在血分的情況下,則必須兼顧氣血的調理,正如氣行則血隨的道理。對於實症,由於氣滯血凝,只要疏通氣血就能見效。對於虛症,由於氣弱不足以運行,血少不足以滋養,治療應以補氣養血為主,同時包含通暢的元素在補益中。
這只是一個大致的原則。對於各種疼痛的症狀,情況複雜多樣。內因由情緒所傷害,首先影響的是五臟六腑,然後再波及到身體;外因由天氣所感,首先影響的是身體,然後再深入五臟六腑。十二條經脈流經的部位,調理方劑時,需加入引導經絡的藥物,配合外治的方法,如針灸、砭石刺、敷貼、熱敷、按摩、導引等,這樣容易取得療效。除此之外,還包括跌打、扭傷、陰疽、內癰、積聚、癥瘕、蟲、寄生蟲、疝、關節炎、痧脹、中毒等疼痛,必須明確診斷,不可混亂治療。總的來說,治療原則是補益、消減、寒涼、溫熱,只使用辛潤宣通的藥物,而不使用酸收澀的藥物。"
然其獨得之奇,尤在乎治絡一法。蓋久痛必入於絡,絡中氣血虛實寒熱,稍有留邪,皆能致痛,此乃古人所未言及。(《臨證指南》)
諸痛為實,痛隨利減,世俗以利為下也。假令痛在表者,實也;在裡者,實也;在氣血者,亦實也。故在表者,汗之則愈;在裡者,下之則愈;在氣血者,散之行之則愈。豈可以利為下乎?宜作通字訓則可。(《此事難知》)
周身氣血無不貫通。故古人用針通其外,由外及內,以和氣血。用藥通其里,由內及外,以和氣血。其理一而已矣。至於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蓋指本來原通而今塞者言。或在內,或在外,一通則不痛,宜十二經絡臟腑各隨其處而通之。若通別處,則痛處未知,而他處反為掣動矣。(《吳醫匯講》)
白話文:
然而它獨特之處,特別在於治療經絡的方法。因為久病疼痛必會深入經絡,經絡中的氣血虛實寒熱,只要稍微留有邪氣,都能導致疼痛,這正是古人所沒有提及的。
各種疼痛都是實證,疼痛隨着病邪排出而減輕,世俗認為排出病邪就是下法。假設疼痛在表層,是實證;在內層,也是實證;在氣血中,也是實證。所以表層的疼痛,用汗法治療就能痊癒;內層的疼痛,用下法治療就能痊癒;氣血中的疼痛,用散法行氣法治療就能痊癒。怎麼可以把排出病邪叫做下法呢?應該理解為「通」字才正確。
全身氣血都互相貫通。因此古人用針灸疏通外在經絡,從外到內,使氣血調和。用藥物疏通內在經絡,從內到外,使氣血調和。道理只有一個而已。至於「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指的是原本暢通而現在阻塞的情況。無論是在內或在外,只要疏通了就不會疼痛,應該根據十二經絡臟腑的位置,對應地進行疏通。如果疏通別的地方,則疼痛的地方還不知道,反而會牽動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