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二·醫學溯源 (30)

回本書目錄

卷二·醫學溯源 (30)

1. 治法

且湯可以滌盪臟腑開通經路,調品陰陽,祛分邪惡,潤澤枯朽,悅養皮膚,養氣力,助困竭。丸可以逐風冷,破堅症,消積聚,進飲食,舒營衛,開關竅。散者能祛風邪暑濕之氣,擄寒濕渾濁之毒,發散四肢之壅滯,除剪五臟之結伏,開陽和胃,行脈通經。下則疏豁開塞。補則益助虛乏。

灸則起陰通陽。針則行營引衛。導引則可以逐客邪於關節。按摩則可以驅浮淫於肌肉。蒸熨闢冷,暖洗生陽,悅愉爽神,和緩安氣。若實而不下,則心腹脹滿,煩亂鼓腫;若虛而不補,則氣血消散,肌肉耗亡,精神脫失,意志昏迷。

可汗而不汗,則毛孔閉塞,悶絕而終;合吐而不吐,則結胸上喘,水食不入;當灸而不灸,則冷氣重凝,陰毒內聚,厥氣上衝,分隧不散;當針而不針,則營衛不行,經絡不利;宜導引而不導引,則邪侵關節,固結難通;宜按摩而不按摩,則淫隨肌肉,久留不消;宜蒸熨而不蒸熨,則冷氣潛伏,漸成痹厥;宜暖洗而不暖洗,則陽氣不行,陰邪相害;不當下而下,則開陽蕩胃,洞泄不禁;不當汗而汗,則肌肉消絕,津液枯耗;不當吐而吐,則心神煩亂,臟腑奔沖;不當灸而灸,則重傷經絡,內蓄痰毒,反害中和;不當針而針,則氣血散失,機關細縮;不當導引而導引,則真氣勞敗,邪氣妄行;不當按摩而按摩,則肌肉䐜脹,筋骨舒張;不當蒸熨而蒸熨,則陽氣偏行,陰氣內聚;不當暖洗而暖洗,則湯灼皮膚,熱生肌肉;不當悅愉而悅愉,則神失氣消,精神不快;不當和緩而緩,則氣停意折,健忘傷志。大凡治療,要合其宜。

脈狀病候,少陳於後:凡脈不緊數,則勿發汗;脈不疾數,不可以下;心胸不閉,尺脈微弱,不可以吐;關節不急,營衛不壅,不可以針;陰氣不盛,陽氣不衰勿灸;內無客邪,勿導引;外無淫氣,勿按摩;皮膚不痹,勿蒸熨;肌肉不寒,勿暖洗;神不凝迷,勿悅愉;氣不奔急,勿和緩。順此者生,逆此者死。

(《中藏經》)

《經》云:識得標,只助本。治千人,無一損。如脾土虛者,溫暖以益火之原;肝木虛者,濡潤以壯水之主;肺金虛者,甘緩以培土之基;心火虛者,酸收以滋木之宰;腎水虛者,辛潤以保金之宗。此治虛之本也。木欲實,金當平之;火欲實,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此治實之本也。

金為火制,瀉心在保肺之先;木受金戕,平肺在補肝之先;土當木賊,損肝在扶脾之先;水被土乘,清脾在滋腎之先;火承水制,抑腎在養心之先。此治邪之本也。○病屬於虛,治宜以緩。虛者精氣奪也,蓋病已沉痼,治須次第,故治虛無速法,亦無奇法,如家貧年久,室內空虛,非旦夕間事也。病屬於實,治宜以急。

白話文:

治法

湯劑能清洗臟腑、疏通經絡,調節陰陽,驅除邪氣,滋潤乾燥,改善膚質,增強體力,解除疲勞。丸劑能驅除風寒,消除堅硬腫塊,消散積聚,促進食欲,舒暢氣血,暢通關竅。散劑能祛除風寒暑濕之邪,清除寒濕濁毒,疏通四肢壅塞,消除五臟鬱結,溫陽和胃,運行氣血,暢通經絡。瀉下法能疏通阻塞。補法能增強虛弱之體。

灸法能溫補腎陽。針法能疏通氣血,調節營衛。導引術能驅除關節處的邪氣。按摩能驅散肌肉中的邪氣。蒸熨能溫散寒邪,溫水洗浴能溫煦陽氣,令人精神愉悅,身心舒暢。若身體實證而不瀉下,則會出現心腹脹滿、煩躁腫脹等症狀;若身體虛弱而不補益,則會出現氣血耗損、肌肉萎縮、精神萎靡、意識昏迷等症狀。

若該出汗卻不出汗,則毛孔閉塞,會悶絕而死;若該嘔吐卻不嘔吐,則會出現胸悶氣喘,飲食不進等症狀;若該灸治卻不灸治,則寒邪凝滯,陰邪內聚,厥氣上逆,邪氣不能消散;若該針灸卻不針灸,則營衛運行受阻,經絡不通;若該做導引術卻不做,則邪氣侵犯關節,導致關節僵硬難以活動;若該按摩卻不按摩,則邪氣滯留肌肉,久久不消;若該蒸熨卻不蒸熨,則寒邪潛伏,逐漸形成痹證;若該溫水洗浴卻不洗浴,則陽氣不能運行,陰邪侵害;不該瀉下卻瀉下,則會損傷陽氣,傷及脾胃,導致泄瀉不止;不該出汗卻出汗,則會導致肌肉消瘦,津液枯竭;不該嘔吐卻嘔吐,則會導致心神煩亂,臟腑受損;不該灸治卻灸治,則會嚴重損傷經絡,內生痰毒,反而有害於健康;不該針灸卻針灸,則會導致氣血耗損,經絡收縮;不該做導引術卻做,則會耗傷真氣,導致邪氣橫行;不該按摩卻按摩,則會導致肌肉腫脹,筋骨鬆弛;不該蒸熨卻蒸熨,則會導致陽氣偏盛,陰氣內聚;不該溫水洗浴卻洗浴,則會燙傷皮膚,肌肉受熱;不該使人愉悅卻強行愉悅,則會導致神氣耗損,精神不振;不該使人平和卻強行平和,則會導致氣機阻滯,意志消沉,健忘,損傷意志。總之,治療要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

脈象和病症,稍後簡述:凡是脈象不緊不數的,就不要發汗;脈象不疾不數的,不可以瀉下;心胸部位沒有閉塞,尺脈微弱的,不可以催吐;關節不腫痛,營衛沒有壅塞的,不可以針灸;陰氣不盛,陽氣不衰的,不要灸治;體內沒有外邪的,不要做導引術;體表沒有邪氣的,不要按摩;皮膚沒有痹證的,不要蒸熨;肌肉不寒冷的,不要溫水洗浴;精神沒有昏迷的,不要用愉悅的方法治療;氣機沒有奔涌急促的,不要用平和緩和的方法治療。順應這些原則才能生存,違背這些原則就會死亡。

經書上說:識別病症的徵兆,只需扶持其根本。治療千人,沒有一人受害。例如,脾土虛弱者,應溫暖脾土以增強脾胃之陽;肝木虛弱者,應滋潤肝木以加強肝臟的功能;肺金虛弱者,應給予甘緩之品以培補脾土;心火虛弱者,應給予酸味之品以滋養肝木;腎水虛弱者,應給予辛溫之品以保護肺金。這就是治療虛證的根本。木氣過盛,應金氣來制約;火氣過盛,應水氣來制約;土氣過盛,應木氣來制約;金氣過盛,應火氣來制約;水氣過盛,應土氣來制約。這就是治療實證的根本。

金克木,瀉心火以保護肺金;木受金克,平補肺金以保護肝木;土克水,損肝木以扶助脾土;水克火,清脾土以滋養腎水;火克金,抑制腎水以養護心火。這就是治療邪氣的根本。○虛證宜緩治。虛證是指精氣被奪,病情已久,治療需循序漸進,因此治療虛證沒有快速的方法,也沒有奇特的療法,如同家境貧寒多年,室內空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實證宜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