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十·雜證匯參 (10)

回本書目錄

卷十·雜證匯參 (10)

1. 肝風

經義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東方生風,風生木。(《素問》)

哲言

《經》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肝主風,風主動。脾主四肢,四肢者,諸陽之本,木氣鼓之,故動,所謂風淫末疾也。此證在壯年,屬熱極生風;若病後、老年,屬血液衰少,不能營養故也。(《張氏醫通》)

肝為風木之臟,相火內寄,體陰用陽,其性剛,主動主升,全賴腎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肅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宮敦阜之土氣以培之,則剛勁之質得為和柔之體,遂其條達暢茂之性,何病之有!倘津液有虧,肝陰不足,血燥生熱,熱則風陽上升,竅絡阻塞,頭目不清,眩暈跌僕,甚則瘛瘲痙厥矣。

治當緩肝之急以熄風,滋腎之液以驅熱,如虎潛丸、地黃飲子、復脈等方,是介以潛之,酸以收之,厚味以填之,或用清上實下之法。若思慮煩勞,身心過動,風陽內擾,則營熱心悸,驚怖不寐,脅中動躍。治以酸棗仁湯、補心丹、枕中丹,清營中之熱,佐以斂攝神志。若因動怒鬱勃,痰火風交熾,則有二陳、龍薈。

風木過動,必犯中宮,則嘔吐不食,法用泄肝安胃,或填補陽明。他如辛甘化風、甘酸化陰、清金平木,種種治法,未能備敘。然肝風一證,患者甚多,從古無此病名,醫每忽略,特為拈出,以便後學考覈云。○肝為風木之臟,將軍之官,性急而動,故肝臟之病,較之他臟為多,而於婦女尤甚。

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勝也。本臟見證,仲景云: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不欲食,食則吐蛔。又《內經》所載肝病,難以盡述。大概其脈必弦,脅或脹或痛,偏寒偏熱,或先厥後熱。若一犯胃,則乾嘔吐酸,脘痞不食;克脾則腹脹肢麻,便或溏或不爽。

治法有陰陽虛實之殊。若肝陰胃汁未虧,肝陽亢逆犯胃,用藥則遠柔用剛,泄肝如吳萸、椒、桂,通胃如半夏、薑、附,加益智、枳、樸等,則兼運脾陽。中虛必用人參,如大半夏湯、附子粳米湯、進退黃連;瀉心、治中,溫膽等湯是也。若肝陰胃汁已虛,木火熾盛,風陽擾胃,用藥忌剛用柔。

養肝則阿膠、生地、白芍、麻仁、木瓜,養胃則人參、麥冬、粳米。至於平治之法,則剛柔寒熱兼用,烏梅丸、安胃丸、逍遙散。若四君、六君、異功、戊己,則必加泄肝之品。用桑葉、丹皮者,桑葉輕清,清泄少陽之氣熱,丹皮苦辛,清泄肝膽之血熱。用金鈴子散者,川楝苦寒,直泄肝陽,延胡專理氣滯血澀之痛。

如嘔吐不食,脅脹脘痞,醫者但認為脾胃之病,不知實由肝邪所致。且世人但知風、勞、鼓、膈為四大證,不知土敗木賊,延至不救者多矣。(《臨證指南》)

白話文:

[肝風]

根據經典義理:

各種風病導致的搖晃眩暈,都與肝臟有關。東方象徵風,風又與木相關。(《素問》)

哲學理論:

古籍《經》指出,各類風病引起的搖晃及眩暈,都歸咎於肝。肝主宰風,風則引發動作。脾臟負責四肢活動,四肢可視為所有陽氣的根本,受到木氣的鼓舞,所以產生動態,這就是所謂的風邪影響末梢的病症。這種症狀在壯年期,常因體內熱度極高導致風邪;若是在病後或是老年人,則由於血液量減少,無法充分滋養身體所致。(《張氏醫通》)

肝臟是風木的臟腑,內藏相火,本質為陰而作用為陽,性情剛烈,主動向上。其功能完整仰賴腎水滋潤,血液滋養,肺金的清肅下降能力調節,以及中宮土氣的培育,這樣剛硬的特性才能轉化為柔和的狀態,順應其生長茂盛的天性,何來疾病!然而,一旦津液損失,肝陰不足,血液乾燥而生熱,熱度升高會導致風邪上升,造成孔穴絡脈堵塞,頭腦不清,出現眩暈、跌倒,嚴重時甚至會引起抽搐痙攣。

治療方法應緩解肝臟緊繃,以控制風邪,滋養腎臟液體來驅除熱度,如虎潛丸、地黃飲子、復脈等方,利用介質潛入,酸味收斂,濃厚的滋補,或採用清上實下的方法。若是因為思慮煩惱,身心過度活動,導致風陽內擾,就會出現營養熱度、心悸、驚恐失眠,肋骨跳躍。可用酸棗仁湯、補心丹、枕中丹,清除營養中的熱度,輔以收斂精神。若是因生氣鬱悶,痰火風三者相互熾烈,則可使用二陳、龍薈。

風木過度活躍,必然會侵犯中宮,導致嘔吐、食慾不振,治法為抑制肝臟,安撫胃部,或補充陽明。其他如辛甘轉化風,甘酸轉化陰,清金平木等種種治療方式,無法一一詳述。然而,肝風這種症狀,患者眾多,自古以來並無此病名,醫生往往忽視,特別提出,供後世學者研究。肝臟是風木的臟腑,如同軍事領袖,性情急躁且活動頻繁,因此肝臟疾病相比其他臟器更多,尤其女性更為顯著。

肝臟疾病必定會影響到脾臟,這是對脾臟的壓制。對於肝臟的病症,張仲景指出:厥陰病的症狀包括口渴,氣上衝心,心痛且熱,雖餓卻不想吃,吃了就吐蟲。另外,《內經》記載的肝臟疾病,難以一一說明。大體而言,其脈搏通常呈弦狀,脅部可能脹或痛,偏寒或偏熱,或先是厥冷後再發熱。一旦影響到胃部,就會乾嘔吐酸,胸脘脹滿,食慾不振;影響脾臟則會腹脹、肢體麻木,排便可能稀軟或不舒適。

治療方法需考慮陰陽虛實的不同。如果肝陰和胃液尚未損耗,肝陽亢奮侵襲胃部,用藥應遠離柔軟,選擇堅韌,如吳茱萸、胡椒、肉桂等以抑制肝臟,如半夏、薑、附子等以疏通胃部,再加入益智、枳實、厚樸等以調節脾臟陽氣。中虛情況必須使用人參,如大半夏湯、附子粳米湯、進退黃連湯、瀉心湯、治中湯、溫膽湯等。如果肝陰和胃液已經虛弱,木火旺盛,風陽幹擾胃部,用藥要避免堅韌,選擇柔軟。

滋養肝臟可用阿膠、生地、白芍、麻仁、木瓜;滋養胃部可用人參、麥冬、粳米。至於平衡治療,則需同時運用堅韌、柔軟、寒涼、溫熱,如烏梅丸、安胃丸、逍遙散。若使用四君子湯、六君子湯、異功湯、戊己湯,則必須添加抑制肝臟的成分。使用桑葉、牡丹皮,桑葉輕盈清新,能清泄少陽的氣熱,牡丹皮苦辛,能清泄肝膽的血熱。使用金鈴子散,川楝子苦寒,直接抑制肝陽,延胡索專門處理氣滯血瘀的疼痛。

如嘔吐、食慾不振、脅脹、胸脘脹滿,醫生只認為是脾胃問題,卻不知實際是由肝臟異常所致。而且,人們只知道風、勞、鼓、膈是四大病症,卻不知道土壞木賊,導致病情無法挽回的情況很多。(《臨證指南》)

2. 眩暈

經義

徇蒙招尤,目瞑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木鬱之發,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素問》)

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靈樞》)

哲言

眩者,言視物皆黑;暈者,言視物皆轉。二者兼有,方曰眩暈。若甚而良久方醒者,又名鬱冒,謂如以物冒其首也。(《證治匯補》)

眩暈之證,《內經》雖云皆屬於肝風上攻,然體虛之人,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皆能眩暈,當以脈證別之。風則脈浮有汗,項強不仁;寒則脈緊無汗,筋攣掣痛;暑則脈虛煩悶;濕則脈沉吐逆。及其七情所傷,遂使臟氣不平,鬱而生涎,結而為飲,隨氣上逆,令人眩暈,眉稜骨痛,眼不可開,寸脈多沉,此為異耳。若疲勞過度,吐衄便利,婦人崩傷產後,去血過多,皆令人眩暈,當隨其因治之。

(嚴用和)

眩暈之病,悉屬肝膽風火。風火屬陽,陽主動,故目眩而頭暈也。譬如火焰得風,則旋轉不已。○有腎陰不足,三陽之焰震耀於當前,故陰虛之人常若眩暈。目中忽見火如星炮,胸隔必多痰,暈時眼不能開,開則所見之物非斜即倒。○有中土虛衰,下逆之光上浮巔頂,發則眩僕嘔吐,而五心煩熱。(《己任編》)

肥白人濕痰滯於上,陰火起於下,痰挾虛火,上衝頭目,邪正相煽,故忽然眼黑生花,所謂無痰不作眩也。○黑瘦人腎水虛少,肝枯木動,復挾相火上踞高巔而作眩暈,所謂風勝則地動,火得風而焰旋也。(朱丹溪)

頭痛之病,上實證也;頭眩之病,上虛證也。《內經》分別甚明,曰頭痛巔疾,下虛上實;又曰上實下虛,為厥巔疾。此以邪氣在上,所以為痛,故曰上實也。至若眩暈之病,則曰上氣不足,又曰上虛則眩,未聞言上之實也。而後世諸家,有曰結而為飲,隨氣上逆者;有曰疲勞過度,下虛上實者;有曰腎不納氣,使諸氣逆奔而上者。即如丹溪亦曰痰在上,火在下。

凡此皆言上實也。何與《內經》相反若此?噫!此後人之不明耳。夫眩暈之證,或為頭重眼黑,或為腦髓旋轉,不可以動。求其言實之由,不過謂頭重者為上實。不知頭本不重於往日,而惟不勝其重者,乃甚於往日耳。上力不勝,陽之虛也,豈上實乎?又何氣不歸元及諸氣逆奔之有?蓋上實者宜降宜抑,上虛者最不宜再伐生氣。此上實上虛之旨,不可不辨。

○頭眩有大小之異,察之可得虛實之情。如今人之氣稟薄弱者,無論少壯,或於勞倦酒色之後,每有耳鳴如磬,或頭眩眼黑,倏頃而止者,乃常有之事。至於中年之外,多見眩僕卒倒等證,亦常有之事。

但忽暈忽止者,人皆謂之頭暈眼花;卒倒而不醒者,人必謂之中風中痰,不知忽止者,以其氣血未敗,故旋見而旋止,即小中風也;卒倒而甚者,以其根本既虧,故遽病而難復,即大眩暈也。且必見於中年之外,而較之少壯益又可知。於此察之,則是風非風,是痰非痰,而虛實從可悟矣。

(張景岳)

補編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心下有支飲,其人苦眩冒,澤瀉湯主之。(《金匱》)

眩暈一證,人皆稱為上盛下虛,而不明言其所以然之故。蓋所謂虛者,血與氣也;所謂實者,痰涎風火也。原病之由,有氣虛者,乃清氣不升,或汗多亡陽所致,當升補陽氣;有血虛者,乃亡血過多,陽無所附而然,當益陰補血。此皆不足之證也。有因痰涎郁遏者,宜導痰開鬱,重則吐下;有因風火搖動者,宜清上降火。

此皆有餘之證也。世有謂氣不歸元,而用丹藥鎮墜,沉香降氣,蓋香竄散氣,丹藥助火,其不歸之氣豈能因此而復耶?《經》謂治病求本,氣之不歸,求本用藥則善矣。(劉宗厚)

丹溪論眩暈曰:無痰不作眩,雖有風者,亦必有痰挾氣,虛者亦宜治痰為主。若據此論,則凡眩暈無非痰證也。何軒岐之言,絕不及痰,故在丹溪則曰無痰不作眩,當以治痰為主。余則曰:無虛不作眩,當以治虛為主。(張景岳)

眩暈一證,有虛暈、火暈、痰暈之不同,治失其要,鮮不誤人。曷言乎虛暈也?如縱欲脫血,癰潰產後,老年精衰諸傷陰者,其證面赤口乾,煩躁不寐,便秘溺赤,其脈弦細而數,或弦大而數,無非精血受虧,陰虛為病。蓋蒂固則真水閉藏,根搖則上虛眩僕,此陰虛之暈也。

如勞倦費神,吐瀉汗多,悲哀痛楚諸傷陽者,其證面青神倦,畏寒厥冷,身面浮氣,其脈沉細而遲,或浮大而空,無非元陽被耗,氣虛為病。蓋稟厚則真火歸藏,臟虧則氣逆上奔,此陽虛之暈也。治陰虛者,用歸芍六味湯加人參之類,壯水之主,以生精血;治陽虛者,用八味養血湯加人參之類,益火之原,以生元氣,所謂滋苗者必灌其根也。曷言乎火暈也?如房勞則火起於腎,暴怒則火起於肝,思慮則火起於脾。

其證耳鳴目黑,上重下輕,眩僕卒倒,脈象細弱,無非動作煩擾,虛陽不藏。蓋火藏則清明內持,動擾則掉搖散亂,此虛火之暈也。若實火眩暈者,人必強健,證必暴發,渴必引飲,脈必洪數,嘔吐酸苦暈稍定,飲食寒涼暈稍緩,便解燥結暈稍止,無非風火相搏,實火為害。蓋有餘則上盛而火炎,壅塞則火熾而旋轉,此實火之暈也。

治虛火者,用六味、逍遙之屬,滋陰以制火,舒肝以養脾;治實火者,宜三黃、竹葉、石膏之屬,清降以抑火,辛涼以瀉熱,所謂虛火可補,實火可瀉也。曷言乎痰暈也?如水沸水泛,則痰起於腎;風火生涎,則痰起於肝;濕飲不行,則痰起於脾。其證頭重眼花,腦轉眩冒,倦怠嗜臥,食飲不甘,脈象緩滑,無非疲勞過度,虛痰為虐。

蓋清升則濁陰下走,氣滯則津液不行,此虛痰之暈也。若實痰眩暈者,脈證必實,積熱在陽明,阻塞在經絡,郁遏在腸間,無非風火結聚,積痰生災。蓋液凝則濁陰泛上,飲停則火逆上升,此實痰之暈也。治虛痰者,宜六味、八味、歸脾之屬,補腎之原以治痰之本;治實痰者,宜二陳、芩、連、滾痰丸之屬,冷腸胃之熱以治痰之標。大抵虛暈者十之六、七,兼痰火者十之二、三。

且今人氣稟薄弱,酒色不謹,肝腎虧而內傷劇,以致眩暈大作。望其容則精神昏倦也,聞其聲則語言低微也,察其證則自汗喘促也,切其脈則懸懸如絲也。當此之時,須執定見,毋惑多岐,參、耆、歸、術,重劑多進,庶可轉危為安。倘病家畏補而生疑,醫家見補而妄駁,旁人因補而物議,以虛證為實火,以參、耆為砒毒,卒中之變至,危脫之象見,雖有智者,無如何矣!(《會心錄》)

戴復庵云:有眩暈之甚,抬頭則屋轉,眼生黑花,常見有物飛動,或見一物為兩,宜《秘旨》正元散,加鹿茸,兼進養正丹。不效,一味鹿茸,每服半兩,酒煎去滓,入麝香少許。緣鹿茸生於頭,頭暈而主以鹿茸,從其類也。此為虛寒也。丹溪云:眩暈不可當者,大黃酒炒為末,茶調下,每服一、二錢。此為實熱也。(張路玉)

《經》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頭為六陽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竅,所患眩暈者,非外來之邪,乃肝膽之風陽上冒耳,甚則有昏厥跌僕之虞。其證有夾痰夾火、中虛下虛、治膽治胃治肝之分。火盛者,用羚羊、山梔、連翹、花粉、元參、生地、丹皮、桑葉,以清泄上焦竅絡之熱,此先從膽治也。痰多者,必理陽明,消痰如竹瀝、薑汁、菖蒲、二陳湯之類。

中虛則兼用人參、《外臺》茯苓飲是也。下虛者必從肝治,補腎滋肝,育陰潛陽鎮攝。至於天麻、鉤藤、菊花之屬,皆系熄風之品,可隨證加入。此證原本肝風,當與肝風、中風、頭風門合而參之。(《臨證指南》)

脈候

浮而散者為眩僕。○春脈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巔疾。(《素問》)

肝脈溢大主眩。若風浮寒緊,濕細暑虛,痰弦而滑,瘀芤而澀,數大火邪,濡大虛極。(《證治匯補》)

選案

劉允功,形體魁偉,不慎酒色,偶因勞怒,頭暈仆地,痰涎上湧,手足麻痹,口乾引飲,六脈洪數而虛。余以為腎經虧損,不能納氣歸原而為暈,不能攝水歸原而為痰,陽氣內虛而麻痹,虛火上炎而作渴,用補中益氣湯合六味丸治愈。(薛立齋)

吳添官母,時多暴怒,經行復止,氣逆上厥,如畏舟船,動則暈去,久臥於床,時若天翻地覆,大熱引飲,腦如刀劈,食少瀉多。余以怒甚則血菀於上,而氣不返於下者,名曰厥巔疾。厥者,逆也。巔者,高也。氣與血俱逆於高巔,故動輒眩暈也。又以上盛下虛者,過在少陽,少陽者,膽也,膽之穴絡於腦,鬱怒之火,上攻於腦,得補而熾,其痛如劈。同為厥巔之疾,風火相煽,故振搖而熱蒸;木土相凌,故艱食而多瀉。

於是會《內經》鐵落鎮墜之意,以代赭、龍膽、蘆薈、黃連降其上逆之氣,以蜀漆、丹皮、赤芍行其上菀之血,以牡蠣、龍骨、五味斂其浮游之神。最要在每劑藥中生入豬膽汁二枚,蓋以少陽熱熾,膽汁必干,亟以同類之物濟之,資其持危扶顛之用。連進十數劑,服豬膽二十餘枚,熱退身涼,食加瀉止,始能行步。

尚覺身輕不支,減去豬膽、蘆、龍,加入參、歸、薑、棗,平調而愈。(《寓意草》)

一人常頭目眩暈,步履不穩,寸脈豁大,關脈多滑。醫謂老年體虛,用補。余曰:脈大無力,固雖屬虛,然滑則多痰,徒補而不消痰,則眩暈不去,步履何由而健?必須補中兼消。方用六君湯,加菊花、川芎、酒炒黃芩,與服十劑,證覺減輕。再加歸、芍,配合丸藥。熟地泥膈,肉桂助火,皆非所宜。(程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