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一·醫學溯源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醫學溯源 (5)

1. 生克

經義

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亢則害,承乃制也。○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

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心受氣於脾,傳之於肺,氣舍於肝,至腎而死;脾受氣於肺,傳之於腎,氣舍於心,至肝而死;肺受氣於腎,傳之於肝,氣舍於脾,至心而死;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氣舍於肺,至脾而死。○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

白話文:

經義:

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亢則害,承乃制也。

五行之中,相生相剋,如相火依附著水氣,水氣又依附著土氣,土氣再依附著風氣,風氣接著金氣,金氣最後依附著火氣。而君火則有陰精相輔。若五行過度強盛,就會造成傷害,而相剋的元素能制衡這種過度。

五臟之間的氣流循環,接受其生成的元素,轉移至能剋制它的元素,氣流駐留在其生成的元素上,當無法承受被剋制的元素時,就會死亡。疾病即將來臨時,必定會先進行氣流的轉移,直到達到無法被剋制的元素,病狀才會出現。

肝從心接收氣流,轉移至脾,氣流駐留在腎,直至肺部死亡;心從脾接收氣流,轉移至肺,氣流駐留在肝,直至腎部死亡;脾從肺接收氣流,轉移至腎,氣流駐留在心,直至肝部死亡;肺從腎接收氣流,轉移至肝,氣流駐留在脾,直至心部死亡;腎從肝接收氣流,轉移至心,氣流駐留在肺,直至脾部死亡。

木遇到金就被削弱,火遇到水就被熄滅,土遇到木就能通行,金遇到火就損失,水遇到土就被截斷。

(《素問》)

《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東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實,金當平之;火欲實,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東方者,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者,肺也,則知肺虛。

瀉南方火,補北方水。火者,木之子也。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經》言:七傳者死,間臟者生。何謂也?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臟者,傳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

白話文:

《素問》中提到:

《經言》指出:東方代表實滿,西方代表虛弱。應當對南方的火進行洩除,對北方的水進行補充。這是什麼意思呢?

簡而言之,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應保持平衡。東方屬木,西方屬金。木如果過度實滿,金應予以調節;火如果過度實滿,水應予以調節;土如果過度實滿,木應予以調節;金如果過度實滿,火應予以調節;水如果過度實滿,土應予以調節。東方代表肝,因此可以理解為肝實滿。西方代表肺,因此可以理解為肺虛弱。

對於南方的火,應當進行洩除,對於北方的水,則應進行補充。火是木的子,水是木的母。水可以勝過火,子可以讓母變得實滿,母可以讓子變得虛弱。所以,通過洩除火並補充水,意在防止金對木的調節。

《經言》進一步提到:七傳而死,間臟而生。這是什麼意思呢?

「七傳而死」指的是疾病傳遞到其對立的五行之一,這通常會導致病情加重直至死亡。「間臟而生」指的是疾病傳遞到其子髒,這可能導致病情得到緩解或康復。具體來說,如果心臟有病,可能會傳遞到肺部,然後再到肝臟,接著到脾臟,再傳到腎臟,最後回到心臟。

一臟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也。間臟者,傳其所生也。假令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子母相傳,周而復始,如環無端,故言生也。(《難經》)

哲言

五行所以相害者,眾勝寡,故水勝火;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故土勝水也。(《白虎通》)

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不全生,克不全克。生畏克,而不敢生;克畏生,而不敢克。(《石室秘錄》)

凡有所勝,必有所敗。有所敗,必有所復。母之敗也,子必救之。如水之太過,火受傷矣,火之子土,出而制焉;火之太過,金受傷矣,金之子水,出而制焉;金之太過,木受傷矣,木之子火,出而制焉;木之太過,土受傷矣,土之子金,出而制焉;土之太過,水受傷矣,水之子木,出而制焉。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

白話文:

【難經】裡提到,如果一個器官受到損傷後不能再自我修復,那麼疾病就會經過七個器官的轉移,最終導致死亡。這稱為「間臟」傳播,指的是從生長到成熟器官的轉移。例如,如果心臟有病會傳給脾臟,脾臟再傳給肺臟,依此類推,最後傳迴心臟。這個過程像圓環一樣,周而復始,永無止境,因此被稱為「生」。

【白虎通】則指出五行相剋的原因是:眾多力量勝過少數力量,所以水能勝火;精純的力量勝過堅硬的力量,所以火能勝金;強硬的力量勝過柔軟的力量,所以金能勝木;專注的力量勝過分散的力量,所以木能勝土;實質的力量勝過虛弱的力量,所以土能勝水。

【石室祕錄】則提到,在生命過程中,每一個元素都存在著相剋和相生的關係。生命並非完全生長,相剋也不是完全剋制。生命害怕相剋,不敢完全生長;相剋害怕生命,不敢完全剋制。

【石室祕錄】進一步解釋,每當一種元素超過了它應有的程度,就會對另一種元素造成傷害。例如,水過度時,火就會受到傷害,火的子元素土就會出來控制它;火過度時,金就會受到傷害,金的子元素水就會出來控制它;金過度時,木就會受到傷害,木的子元素火就會出來控制它;木過度時,土就會受到傷害,土的子元素金就會出來控制它;土過度時,水就會受到傷害,水的子元素木就會出來控制它。這是自然界的運作原理,既不能沒有生長,也不能沒有控制。

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人知生之為生,不知生中有克;知克之為克,不知克中有用。知五之為五,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復有互藏之妙焉。所謂生中有克者,如木以生火,火勝則木乃灰燼;火以生土,土勝則火為撲滅;土以生金,金勝則土無發生;金以生水,水勝則金為沉溺;水以生木,木勝則水為壅滯。此其所以相生者,實亦有所相殘也。

所謂克中之用者,如火之炎熾,得水克而成既濟之功;金之頑鈍,得火克而成鍛鍊之器;木之曲直,得金克而成芟削之材;土之曠墁,得木克而見發生之化;水之氾濫,得土克而成堤障之用。此其所以相剋者,實又所以相成也。所謂五者之中,有互藏者,如木之有津,木中水也;土之有泉,土中水也;金之有液,金中水也;火之熔物,火中水也。木鑽之而火,金擊之而火,石擊之而火。

白話文:

沒有生長,就無法發育;沒有控制,會過度發展造成危害。人們知道生長是生命的一部分,卻不知道在生長中包含著抑制;明白抑制是必要的,但不理解抑制中其實隱含著功能。人們知道五行是木、火、土、金、水這五個元素,但不認識這五個元素之間的相互包含和組合的奧祕。所謂「生中有克」,例如木生火,火太強就會使木枯萎;火生土,土過旺會讓火熄滅;土生金,金過盛會使土無法生長;金生水,水過量會使金沈澱;水生木,木過盛會使水流阻塞。這些元素相互生成的過程,實際上也包含著彼此的消減。

「克中有用」指的是,例如火勢猛烈,遇水剋制後可以實現平衡;金剛不摧,經火剋制後能成為打造工具;木質的曲直,經金剋制後可成為砍削材料;土質疏鬆,經木剋制後能見到生長的變化;水勢泛濫,經土剋制後可以成為防護堤壩。這些元素相互剋制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相互成就。所謂「五者之中,有互藏」,是指木中有水分,土中有水分,金中有水分,火中有水分。木頭可以用火來引燃,金屬可以用金來打鍊,石頭也可以用來擊打火焰。

惟水中之火,人多不知。而油能生火,酒能生火,雨大生雷,皆是也。木非土不長,火非土不榮,金非土不生,水非土不蓄。木生於水,植於土,榮於火,成於金。金產于山石,生諸土也。淘於河沙,隱諸水也。草有汞,木有蠟,藏於木也。散可結,柔可剛,化於火也。由此而觀,則五行之理,交互無窮,然總不出乎陰陽。

陰陽之用,亦不離乎水火耳。(《類經》)

水生木,水泛則木浮,必得土克,水而後能生木;木生火,木盛則自焚,必得金克,木而後能生火,火生土,火炎則土燥,必得水克,火而後能生土;土生金,土重則金埋,必得木克,土而後能生金;金生水,金寒則水冷,必得火克,金而後能生水。此生剋制化之道也。

白話文:

在水中的火,很多人可能都不瞭解。然而,油可以生火,酒也可以生火,大雨生雷,都是這種道理。樹木需要土壤才能長大,火需要土壤才能繁榮,金屬需要土壤才能生成,水需要土壤才能存儲。樹木在水中生根,在土中成長,火中繁榮,最終在金屬中成型。金屬在山石中生成,發育在各類土壤中。淘洗河沙,金隱藏在水中。草中有汞,樹中有蠟,藏在樹木之中。它可以散開,可以結合成塊,可以從柔軟轉為堅硬,都在火的作用下實現。由此可見,五行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交錯、無盡的,但總歸脫不了陰陽的規律。

陰陽的應用,也不離水與火這兩種元素。水生木,如果水過多,木就會漂浮,必須有土來剋制水,然後才能生長木;木生火,如果木太茂盛,就會自行焚燒,必須有金來剋制木,然後才能生長火;火生土,如果火勢太旺,土壤就會乾燥,必須有水來剋制火,然後才能生成土;土生金,如果土太厚重,金會被掩埋,必須有木來剋制土,然後才能生成金;金生水,如果金太寒冷,水會變得冰冷,必須有火來剋制金,然後才能生成水。這些生剋制化的原則就是如此。

○傷風用溫肺湯,是金位之下,火氣承之;肝病用白芍,是木位之下,金氣承之;脾病用柴胡、防風,是土位之下,木氣承之,腎病用白朮,是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心病用地黃,是火位之下,水氣承之。故不克則不生,五臟皆然。人徒知克我者為賊邪,而不知克我者為夫也。

蓋女無夫則不生,五臟無克亦不生。如水生木是矣,而江湖河海之中不見木生,以其無土克也。故相生之道,人皆知之,相剋之義,舉世莫知。《經》云:承乃制,制則生化。有志者,宜詳味焉。(周慎齋)

白話文:

對於感冒,可以使用「溫肺湯」,這是因為在五行理論中,肺屬金,而火氣能輔助肺的功能。對於肝病,可以使用「白芍」,因為肝屬木,金氣能輔助肝的功能。對於脾病,可以使用「柴胡」和「防風」,因為脾屬土,木氣能輔助脾的功能。對於腎病,可以使用「白朮」,因為腎屬水,土氣能輔助腎的功能。對於心病,可以使用「地黃」,因為心屬火,水氣能輔助心的功能。所以,如果五行間不能相互剋制,那麼生命就不能正常運作,五臟皆如此。人們往往只知道能剋制自己的東西是敵人,卻不知道,能剋制自己的東西其實是自己的配偶。

就像女性需要配偶才能生育,五臟也需要相剋的元素才能正常運作。例如水生木的關係,但在江湖河海中看不到木生的情況,因為沒有土來剋制水。因此,相生和相剋的道理,大家都知道相生的道理,但相剋的道理,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經典中提到,相剋才能制衡,制衡了就能生長繁衍。有志於此的人,應該詳細品味這些道理。(周慎齋)

五行水生木,此云木自土中生者,何也?凡物皆有先後天,皆有標本。水生木者,先天之木,木之本也;土生木者,後天之木,木之標也。(許宣治)

有形之火,水之所克;無形之火,水之所生。然取水者,迎月之光,而不迎其魄,何也?魄,陰也,而借光於日,則陽也。水不生於水,而生於火,明矣。是故土蒸而潤,膚燠而汗,釀醅而溢,釜炊而澤,丹砂硫磺之所韞於湯也,水之生於火也益信。(《馮氏錦囊》)

世人皆曰水剋火,而予獨曰水養火;世人皆曰金生水,而予獨曰水生金,世人皆曰土剋水,予獨於水中補土;世人皆曰木剋土,予獨升木以培土。○舉世皆曰木剋土,欲伐之。予意以為木藉土生,豈有反克之理?惟木鬱於下,故其根下克。蓋木氣者,乃生生之氣,始於東方。

白話文:

五行中的「水」能生成「木」,這裡說木從土中生長,這是什麼意思?每件事物都存在先天和後天,都有本源和標誌。「水生木」代表的是先天的木,它是木的根本;「土生木」則代表後天的木,它是木的標誌。

具體的火可以被「水」剋制,但抽象的火卻能由「水」產生。然而,我們選擇「水」時,會選擇迎接月亮的光芒,而不是月亮的陰暗面,這是什麼原因呢?月亮的陰暗面代表陰性,但當它借用了日光,那麼它就變成了陽性。水不會從水本身產生,而是從火中產生,這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土壤因受到暖氣的蒸騰而變得濕潤,皮膚因熱度而出汗,醃製的酒因發酵而溢出,鍋子因烹煮而潤澤,硫磺在湯中被包裹,這更加確定了水是從火中產生的理論。

世上眾人皆認為水能剋制火,但我獨特地認為水能滋養火;眾人皆認為金能生水,但我獨特地認為水能生金;眾人皆認為土能剋制水,但我獨特地在水中補充土;眾人皆認為木能剋制土,但我獨特地上升木來培養土。

總而言之,世上眾人皆認為木能剋制土,想要砍伐它們。但我認為木依賴著土生長,難道有反向剋制的道理嗎?只有當木氣鬱結於地下,所以它的根部才會向下剋制。木氣是生命之氣,源自東方。

盍不觀之為政者,首重農事,先祀芒神。芒神者,木氣也,春升之氣也,陽氣也,元氣也,胃氣也,同出而異名也。我知種樹,雨以潤之,風以散之,日以暄之,使得遂其發生長養之天耳。及其發達既久,生意已竭,又當斂其生氣,而歸於水土之中,以為來春發生之本,焉有伐之之理!東垣《脾胃論》,用升、柴以疏木氣,但未及雨潤風散,與夫歸根覆命之理。○混沌之初,一氣而已,何常有土?自天一生水,而水之凝處始為土。

其堅者為石,而最堅者為金。可見水、土、金,先天之一原也。補子益母者,肺為脾之子,先補其子,使子不食母氣,其母不衰,亦見金生土之義,又有化生之妙也。○土金隨母寄生,故欲補土金者,從寄生處而補其母,為隔二之治,是從母也。隔三之治,又從母之外家也。

白話文:

讓我們來觀察執政者,他們首先看重農業事務,並先祭祀芒神。芒神代表木氣,即春季上升的陽氣和原始的生命力,也是胃氣的表現。我明白栽種樹木,需以雨水滋潤,風力散播,太陽的溫暖,使它們能順應自然的生長和繁衍。當樹木發展成熟後,生命的能量已耗盡,應該收斂生命之力,回歸到水和土中,作為來年春天生長的基礎,哪有砍伐的道理!東垣的《脾胃論》使用升和柴來疏通木氣,但沒有提及雨水的滋潤、風力的散播,以及回歸根本的道理。

混沌的開始,只有一股氣流,何來固定的土?從天降生水,水的凝結處開始形成土。堅硬的物質為石,而最堅硬的是金。這顯示水、土、金是先天生成的元素。補益子孫,增強母親,肺是脾的子孫,首先補助子孫,避免子孫消耗母親的養分,母親就不會衰弱,這也展現了金生土的道理,還有轉化生成的玄妙。

土和金隨著母親而生,因此想要補強土和金,必須從母親的寄生處補充,這是隔了一代的治療方式,符合從母親的原則。隔了一代半的治療,則是從母親的親戚(外家)入手。

土金惟寄生,故其死為真死。水火從真生,故其死不死。隨處有生機,鑽木可取,擊石可取,圓珠可取。方諸取水,掘地取水,承露取水。若金死不救,土死不救,木死不救。予於五行中獨重水火,而其生克之妙用,又從先天之原,而與世論不同。(《趙氏醫貫》)

夫肝之傷脾,人所知也。肝能損腎,人所不知。蓋肝為木,腎為水。水生木,是腎為肝之母。子竊母氣以自強,子強則母弱。譬如折花枝插瓶中,花枝過盛,瓶中之水日被吸乾,以瓶中無源之水,能堪木枝之日吸乎?夫腎水生於肺金,固非無源之水也。無如肝木克脾,脾不能受食,則土虛不能生金,而肺氣益虛。

肺金為腎水之母,肺既虛,金不能自保,又安能生水?金不生水,腎為無源之水矣。(吳天士)

白話文:

在中醫理論中,「土」和「金」相輔相成,「土」的死亡意味著「金」真的死亡。「水」和「火」則相反,即使在「真」死的情況下,它們仍然有生存的可能性。任何地方都充滿了生命的可能性,例如通過摩擦木頭、敲擊石頭或利用圓珠都能獲得火源。同樣地,可以通過方諸取水、挖掘地下水或收集露水來獲得水源。然而,如果「金」、「土」或「木」已經死亡,那麼這些方法就無法拯救。

我在五行理論中特別看重「水」和「火」,他們之間的相生相剋的精妙運用,來自於先天的原則,這與一般世間的論述有所不同。

肝傷害脾臟是眾人皆知的事實,但肝還能傷害腎臟,這卻很少有人知道。因為肝屬木,腎屬水,水生木,所以腎是肝的母親。兒子偷取母親的氣力來增強自己,一旦兒子變得強壯,母親就會變得衰弱。就像折斷的花枝插入瓶中,花枝過度茂盛,瓶中的水分逐漸被吸乾,那麼瓶中無源之水能供應花枝的日益吸食嗎?腎水源自肺金,這並不是無源之水。只是,由於肝木抑制脾臟,脾臟不能消化食物,因此土虛不能生成金,導致肺氣更加虛弱。

肺金是腎水的母親,當肺虛弱時,金不能自我保護,又怎能生成水呢?如果金不能生成水,腎就會成為無源之水了。(吳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