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一·醫學溯源 (4)
卷一·醫學溯源 (4)
1. 水火
經義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素問》)
燥萬物者,莫熯乎火:潤萬物者,莫潤乎水。(《易經》)
哲言
陽燧在掌,而太陽火;方諸運握,而太陰水。抱薪救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先濡。
天之陽火二:太陽真火也,星精飛火也。天之陰火二:龍火也,雷火也。地之陽火三:鑽木之火也,擊石之火也,戛金之火也。地之陰火二:石油之火也,水中之火也。人之陽火一,丙丁君火也。人之陰火二:命門相火也,三昧之火也。合而言之,陽火六,陰火亦六,共十二焉。
白話文:
經義:
君主的火代表光明,輔佐的火代表地位。水的精華是意志,火的精華是精神。強烈的火會消耗氣力,氣力會滋養微弱的火。強烈的火會散發氣力,微弱的火則能生成氣力。
乾燥萬物的力量,沒有什麼比火更強烈的了;滋潤萬物的力量,沒有什麼比水更強大的了。
哲言:
如果想要用陽燧引出太陽的真火,必須掌握好方法;如果用方諸運轉引出太陰的水,也要掌握正確的手法。就像抱著柴草去救火,乾燥的地方會首先燃燒;在平地上倒水,濕潤的地方會首先吸收水分。
天地間的陽火有兩種:一種是太陽的真火,另一種是星星的飛火。天地間的陰火也有兩種:一種是龍火,一種是雷火。地面上的陽火有三種:一種是用木頭摩擦產生的火,一種是用石頭敲擊產生的火,一種是用金子碰撞產生的火。地面上的陰火有兩種:一種是石油產生的火,一種是水中的火。人類身上的陽火有一種,就是丙丁的君主之火。人類身上的陰火有兩種:一種是命門的相火,一種是三昧的火。總合起來,陽火有六種,陰火也有六種,加在一起共有十二種。
諸陽火遇草而爇,得木而燔,可以濕伏,可以水折,諸陰火不焚草木,而流灼金石,得濕愈焰,遇水益熾,以水折之,則光焰詣天,物窮方止,以火逐之,以灰撲之,則灼性自消,光焰自滅。(李時珍)
陰陽合一之妙,於氣水而見之矣。夫氣者,陽也,氣主升;水者,陰也,水主降。然水中藏氣,水即氣也;氣中藏水,氣即水也。升降雖分陰陽,氣水實為同類。何也?請以釜觀,夫水在釜中,下加薪炊則水乾,非水乾也,水化氣而去也。上加蓋覆則水生,非水生也,氣化水而流也。
故無水則氣從何來?無氣則水從何至?水氣一體於斯見矣。人之精氣亦猶是也。(《類經》)
白話文:
各種陽性火遇到草木會燃燒,但得到木頭的助燃,火勢會更加猛烈,這種火可以用水分來抑制或用水撲滅。相反,陰性火不會焚燒草木,但它會使金屬和石頭受熱,而且水分越多,火勢越旺。在這種情況下,用水分來熄滅火災,火光和火焰會直衝天際,只有當物質完全消耗後,火災才能停止。如果用火去追趕火災,或者用灰塵去撲滅,火災的熱力和光芒自然會消失。
陰陽的微妙結合,在氣與水之中顯現。氣是陽性的,主導上升;水是陰性的,主導下降。然而,水中有氣,水即是氣;氣中有水,氣即是水。雖然氣與水在上升和下降的過程中分別代表陰陽兩種力量,但實際上氣與水是同一類物質。這是因為,就像在鍋中加熱,水被加熱後會蒸發,並不是水變成了乾燥,而是水轉化為氣體離去。如果在鍋蓋上加上遮蓋物,水會重新生成,這並不是水自行生成,而是氣體轉化為液體流動。
因此,如果沒有水,氣源從何而來?如果沒有氣,水源又從何而至?氣與水在這裡是一體的。人類的精氣也如此運作。
天地定位而水位乎中,天地通氣而水氣蒸達。土潤膏滋,云興雨降,而百物生化。人肖天地亦有水焉,在上為痰,伏皮為血,在下為精,從毛竅出為汗,從腹腸出為瀉,從瘡口出為水。痰盡死,精竭死,汗枯死,瀉極死,水從瘡口出不止、干即死。(褚澄)
或問天一生水,有可驗乎?曰:觀諸人身可驗矣。貪心動則津生,哀心動則淚生,愧心動則汗生,欲心動則精生。方人心寂然不動時則太極也。此心之動,則太極動而生陽。所以心動則水生,即可以為天一生水之證矣。(朱子)
儒者立教,曰正心、收心、養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妄動也。醫者立教,曰恬澹虛無,精神內守,亦所以遏此火之妄動也。(朱丹溪)
白話文:
天地定位,水居其中,天地相通,水氣蒸騰上升。土壤滋潤,肥沃,雲升雨降,萬物生長變化。人類仿效天地,體內也有水分,存在於上爲痰,藏於皮膚爲血,在下爲精,從毛髮孔隙排出爲汗,從腹部和腸道排出爲瀉,從瘡口排出爲水。痰液耗盡則死亡,精液枯竭則死亡,汗水乾涸則死亡,腹瀉過度則死亡,水從瘡口排出不停止,乾涸則死亡。
有人問,爲什麼說天生成屬水,有沒有證據可以驗證?回答說,觀察人體可以驗證。貪念引發則津液生成,悲傷引發則淚水生成,愧疚引發則汗液生成,慾望引發則精液生成。當人心靜止不動時,便是太極的狀態。這顆心的活動,使太極動而生陽。因此,人心活動則水生成,這就足以作爲天生成屬水的證據了。
儒家建立教義,說要端正心性、收斂心性、修養心性,這些都是爲了防止這顆心的妄動。醫生建立教義,說要淡泊無爲,精神內守,這也是爲了遏制這顆心的妄動。
火不妄動,動出於心。靜之一字,其心中之水乎?○神靜則心火自降,欲斷則腎水自升。(《醫學入門》)
造化之機,水火而已。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火宜在下,水宜在上,則易交也。交則為既濟,不交則為未濟。分而離,則死矣。消渴證不交,火偏盛也;水氣證不交,水偏盛也。乾始坤成,至其交合變化之用,則水火二氣也。太旱物不生,火偏盛也;太澇亦不生,水偏盛也。
人之臟腑以脾胃為主,然脾胃能化物與否,實由於水火二氣,非脾胃之能也。火盛則脾胃燥,水盛則脾胃濕。皆不能化物,乃生諸病。(何柏齋)
以火言之,有陽火,有陰火。有水中之火,有土中之火,有金中之火,有木中之火。陽火者,天日之火,生於寅,而死於酉;陰火者,燈燭之火,生於酉,而死於寅。此對待之火也。水中火者,霹靂火也。即雷龍之火,無形而有聲。不焚草木,得雨益熾。人身腎中相火,亦猶是也。
白話文:
火不隨意動,動源自心。「靜」這個字,就像是心中的水分。○當精神安靜時,心火自然會下降,當慾望斷絕時,腎水就會上升。(出自《醫學入門》)
造物運作的原則,不過就是水和火。應該保持平衡,而非偏斜,應相互交流,而非分裂。火應位於下方,水應位於上方,這樣就容易交流。一旦交流,就成了「既濟」,如果不交流,就成了「未濟」。如果分裂或分開,那就會導致死亡。消渴症狀的產生,是因為交流不足,火勢過旺;水氣症狀的產生,是因為交流不足,水勢過旺。乾代表開始,坤代表完成,到達他們交合變化的過程,就是水和火這兩股力量的運作。太乾燥無法生長,是因為火勢過旺;太潮濕也不能生長,是因為水勢過旺。
人的五臟六腑以脾胃為主,然而脾胃能否消化食物,實際上是由於水和火這兩種力量,而不是脾胃自身的能力。火勢過旺時,脾胃會變得乾燥;水勢過旺時,脾胃會變得濕潤。都無法消化食物,就會導致各種疾病。(出自何柏齋)
用火來講,有陽火,有陰火。有水中的火,有土中的火,有金中的火,有木中的火。陽火,就像天上的火,從寅時開始,到酉時結束;陰火,就像燈燭的火,從酉時開始,到寅時結束。這是對立的火。水中的火,就像雷擊之火,無形但有聲響。它不會焚燒草木,但遇雨反而更旺盛。人的腎中的相火,也是如此。
以上內容為中醫理論,涉及調理身心、五行理論及臟腑功能等概念,若需詳細解釋或個案診斷,請尋求專業中醫師的指導。
平日不能節欲,以致腎中龍火遊於上而不歸,善治者,以溫腎之藥,從其性而引之歸原,則龍歸大海。若陰虛火旺者,此腎水乾枯,而火偏盛,惟宜補水以配火,亦不宜苦寒以滅火。壯水之主,以鎮陽光,正謂此也。如燈燭之火,亦陰火也。須以膏油養之,不得雜一滴寒水。
得水則滅矣。獨有天上火入人身,如六氣暑熱之病,可以涼水沃之,苦寒解之。其餘爐中火者,乃土中無焰之火,得木則煙,見濕則滅,須以灰培,實以溫燼。人身脾土中火,宜以甘溫養之,而火自退。《經》曰:勞者溫之,甘溫能除大熱,此之謂也。○木中之火,以常有坎水滋養,故不外見。
白話文:
日常若無法適度控制情慾,導致腎中「龍火」上浮而不回歸本位,懂得治療的人會使用溫腎的藥物,根據「龍火」的特性引導它回到原本的位置,這樣就能使「龍」歸於大海。對於陰虛火旺的情況,這表示腎水乾涸,而火勢卻過於旺盛,應該採取補充水分以調和火勢的方式,並避免使用苦寒之藥來消滅火勢。這是「壯水以制火」的原則,就像燈光中的陰火,需要用油脂來養護,不可混入一滴寒水。
當得到水的滋潤時,火勢就會熄滅。但有時天上之火進入人身,像是六氣暑熱等病症,可以用水冷卻或苦寒之藥來解決。其他像是爐中之火,則是土中無焰的火,遇到木質就會冒煙,遇到濕氣就會熄滅,需要通過灰土來培養,用溫暖的方法來緩解。對於人身中脾土中的火,應使用甘溫之物來滋養,這樣火勢自然會退去。經典中提到:勞累時要溫暖之,甘溫能消除大熱,就是這個道理。木中的火,因為有坎水滋養,所以不會外露。
惟乾柴生火,燎原不可止遏。人身肝火內熾,鬱悶煩躁,須以辛涼發達。《經》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使得遂其炎上之性。若寒之則愈郁矣。熱之則愈熾矣。○金中火者,凡五金埋處,夜必有光。此金鬱土中,故有光輝發見於外。人身皮毛空竅中,自覺針刺蚊咬,及巔頂如火炎者,此金虛火乘故也。
《經》曰:東方實,西方虛。補北方之水,即所以瀉南方之火。雖曰治金中之火,而通治五行之火無餘蘊矣。○以水言之,有陽水,有陰水。有火中之水,有土中之水,有金中之水,有木中之水。陽水者,坎水也,氣也。水氣潛行地中,為萬物受命根本,《月令》於仲秋云:殺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涸。
白話文:
只有乾燥的木柴能生火,火勢蔓延無法阻止。人的肝火內在熾熱,情緒鬱悶煩躁,需要用辛涼的藥物來發達。經典上說:木氣鬱滯時需通暢它,火氣鬱滯時需發散它,讓它順應上升的本性。如果用寒涼的藥物,反而會加重鬱滯;用熱性的藥物,則會使火勢更旺。
在金屬之中有火氣的情況下,所有五個金屬埋藏的地方,晚上都會有光芒。這是因為金氣被土困住,所以光芒在外表顯現。人體皮膚、毛孔中的自己感覺到像針刺、蚊蟲叮咬,或者頭頂如同火焰般灼熱,這是因為金氣不足,火氣乘機而上所致。
經典上說:東方氣息強盛,西方則氣息衰弱。補充北方的水,就是為了減緩南方的火。雖然主要是在治療金中之火,但也涉及五行中其他火氣的調節。以水來說,有陽水和陰水,有火中之水、土中之水、金中之水、木中之水。陽水指的是坎水,是氣。水氣潛藏地底,是萬物生長的基礎,「月令」在仲秋時提到:殺氣逐漸強烈,陽氣逐漸衰弱,水開始乾涸。
是水之涸,地之死也。於仲冬云:水泉動,是月一陽生。是水之動,地之生也。謂之火中之水,可也。謂之土中之水,可也。陰水者,兌澤也,形也。有形之水,普施萬物,為資生之利澤,在上即為雨露水,在下即為大溪水。人之飲食入胃,命門之火蒸腐水穀,水穀之氣上熏子肺,肺通百脈,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上達皮毛,為汗、為涕、為唾、為津;下輸膀胱,為便、為液。至於血,亦水也,以其隨相火而行,故其色紅。故黃河海水皆同色也。○金中之水,礦中之水銀是也。其在人身為骨中之髓,至精至貴,人之寶也。木中水者,即木中之脂膏,人身津液潤布於皮膚之內者也。夫水有如許之不同,總之天地之水,以海為宗,人身之水,以腎為源,此水中之五行也。
白話文:
這象徵著水的枯竭和大地的死亡。在仲冬之時,泉水開始動蕩,這標誌著一陽之氣的產生。這是水的活躍,大地的生機。我們可以稱之為火中的水,也可以稱之為土中的水。陰性的水,指的是兌澤,它具有形狀。有形的水,普遍地惠及萬物,為生存帶來利益。在上是雨露水,在下是大溪水。人的飲食進入胃部,命門之火蒸煮腐化食物,食物的氣味上升燻蒸子肺,肺通達百脈,水精四散,五經同時運行。
上達到皮毛,成為汗、涕、唾、津液;向下輸送至膀胱,成為便、液體。至於血液,也是水的一種,因為它隨著相火而循行,所以它的顏色為紅。因此,黃河與海水顏色相同。金中的水,指的是礦物中的[水銀]。在人身中,它是骨頭中的髓,至純至貴,是人類的寶藏。木中的水,就是木中的油脂和膏,是人身中潤滑皮膚內部的津液。
水有如此多種不同的形式,總的來說,天地之水以海洋為主,人身之水以腎為源,這是五行中的水。
明此水火之五行,而土、木、金可例推矣。○人身水火,原自均平。偏者,病也。火偏多者,補水配火,不必去火;水偏多者,補火配水,不必去水。譬之天平,此重則彼輕,一邊重者,只補足輕之一邊,決不鑿去碼子。蓋碼子一定之數,今人慾瀉水降火者,鑿碼子者也。○命門無形之火,在兩腎有形之中。
故曰五臟之真,惟腎為根。譬之鰲山走馬燈,拜者,舞者,飛者,走者,無一不具,其間惟是一點火耳。火旺則動速,火微則動緩,火熄則寂然不動。而拜舞飛走之軀殼,未嘗不存也。○世人皆曰降火,而予獨以地黃滋養水中之火;世人皆曰滅火,而予獨以桂附溫補天真之火。(《趙氏醫貫》)
白話文:
瞭解水和火這五行的基本概念,土、木、金的特性就可以由此推論。人體的水和火原本應該保持平衡,失衡就是疾病。如果火過多,我們應該補充水分來平衡,而不是去消減火;同樣,如果水過多,我們應該補充火力來平衡,而不是去消減水。這就像秤一樣,一邊重了,我們只需要補足另一邊,而不是削去重量。人們想要減水降火,就像是削去秤上的重量一樣。
命門中的無形之火,藏於有形的兩腎之中。
所以說,五臟的根本在於腎。就像馬燈裡的一點火,無論是拜神、跳舞、飛翔、奔跑,所有動作都由這點火產生。火勢強盛,動作就快;火勢微弱,動作就慢;火滅了,就完全停止動作。然而,進行這些動作的身體卻仍然存在。
世人大多說要降火,但我則提倡用熟地滋養體內的火;世人大多說要滅火,但我則提倡用肉桂和附子來溫補體內的真火。(出自《趙氏醫貫》)
趙氏云:世之養生者,宜加意於補火。而比類於鰲山之燈,火熄則不動,火旺則動速。獨不思火不宜動,動則病矣。速則易終而易壞,火太旺則一炬成燼矣。故養生家,務靜不務動。今云火旺動速,是妄開後世偏於補火過端。夫陰陽之道,不可偏廢,陰旺則陽虧,陽旺則陰竭。二者一有偏勝,則病矣。(《證因脈治》)
人身水火,有虛實二種。實火者,外來之邪火,與臟腑偏盛之火也;虛火者,陰氣衰少,而火覺有餘也。惟水亦然。若陰氣並未虧,而外來實火,及臟腑中之火自旺,亦必補陰以配之,將配到幾千百分,而後平耶?(《醫貫砭》)
木者,火之母也。木浮則火在上,而腎水寒,木沉則火在下,而腎水溫。○火在丹田之下者,是為少火。少火則生氣。離丹田而上者,是為壯火。壯火則食氣。食氣之火,是為邪火;生氣之火,是為真火。(周慎齋)
白話文:
趙氏指出:世人養生,應當注重補養命門之火。就像鰲山上的燈火,燈火滅了就不會動,燈火旺盛就移動迅速。但人們卻沒有考慮到火不能過於活躍,活躍過度就會生病。移動過快會導致容易結束和破壞,如果火勢太旺,那麼一時之間就能燃燒殆盡。所以養生的人應該追求靜態而非動態。現在說火旺動速,是錯誤地引導後世過度補火。
陰陽之道,不能偏廢。如果陰氣過盛,陽氣就會不足;如果陽氣過盛,陰氣就會枯竭。這兩者有一方過度強大,就會導致疾病。
人的身體中,水火有虛實之分。實火是外來的邪火,或是內臟功能過盛所產生的火;虛火則是陰氣衰弱,火勢看似有餘。同樣,水也有虛實之分。如果陰氣並未損失,而外來的實火,或是在內臟中火勢自然旺盛,是否需要補充陰氣以平衡它們?需要補到多少比例才能達到平衡?
木是火的母親。木氣浮動時,火勢在上,腎水則冷;木氣沈降時,火勢在下,腎水則熱。在丹田下方的火,稱為「少火」,能促進生命活力。離開丹田向上移動的火,稱為「壯火」,會消耗生命活力。消耗生命的火,稱為「邪火」;促進生命的火,則是「真火」。
諸病不論虛實,未有不發熱者。然此熱非從外來,即我所仗生生之少火,有所激而成壯火,為壯熱也。壯火即由少火之變,少火非火,乃丹田生生真元之陽氣,一呼一吸,賴以有生。《經》曰:一息不運,則機緘窮。故此火也,氣也,為生身之至寶,是真陽之宗也。元氣之本也,化生之源也,生長之基也。
命門坎宮,是其宅也。蒸腐水穀,化生精華,得其平則安其位,萬象泰然。失其平則離其位,而為壯火,反為元氣之賊,浮游乎三焦,蒸爍乎臟腑,炮熾乎肌肉,而為病矣。不治此火,則何以去病?欲治此火,更何以得生?只有因其所因,而調之、安之、從之、撫之,則火不去,而安全無恙。病既退,而元氣無傷,則火仍為我用之寶矣。
白話文:
無論是哪種疾病,不管是虛或是實,都必定會有發熱的情況。然而,這種熱不是來自外界,而是我們自身生命力的微火被激發後轉化為壯火,形成了壯熱。壯火是由微火轉變而來,微火並非真正的火,而是丹田內生出的真正生命能量的陽氣,它通過一呼一吸維持著生命的運行。經典上說,一旦生命能量停止流動,那麼生命就會結束。所以這股火,這股氣,是維護生命的寶藏,是真正陽氣的來源,是生命、生長的基礎。
命門和坎宮是這個能量的住處。它能蒸發和消化食物,產生精華。當它保持平衡時,生命就能穩定,萬物都能順利運作。但一旦失去平衡,它就會離開原本的位置,轉化為壯火,成為對生命能量的破壞者,漂浮在三焦,加熱著臟腑,炙烤著肌肉,引發疾病。如果不治療這股火,又如何能去除疾病?想要治療這股火,又怎樣才能獲得生命?唯有根據它的本質,調節、安撫、順應、保護它,這樣火就不會消失,生命才能安全無虞。疾病退散後,生命能量沒有受到損傷,那麼這股火依然可以成為我們的寶藏。
若惡其熱,而欲直滅其火,非滅火也,是滅氣也。魚一刻無水即死,人一刻無氣即亡。氣可滅乎?但火空則發,若不大為填塞其空,焉可御其乘空炎上之勢?若欲火退而後補,孰知火熄陽亡,無受補之具矣。況有進濃雲驟雨之藥,益令龍雷妄熾,以速焚爍之害哉!(《馮氏錦囊》)
火之性不同,在心者位尊麗上,主宰一身謂之君火;在腎肝者,心感而動,代君行令,謂之相火。君火正治,相火反治。故虛火補之,實火瀉之,鬱火發之,浮火斂之。又曰:降有餘之火,在於破氣,降不足之火,在於滋陰。(《證治匯補》)
火有餘必病陰,責腎之虛,腎虛不能制火也。水有餘必病陽,責肺之虛,肺虛不能通調水道也。(程郊倩)
白話文:
如果害怕熱度,想要直接滅掉熱火,這並不是滅火,而是滅了氣息。魚一旦沒有水就無法生存,人一旦沒有氣息就無法維持生命。氣息可以被滅掉嗎?但當熱力消失時,身體會產生新的熱力,如果不大量填充空隙,怎麼能抵擋它們利用空隙上升的熱力呢?如果想要等熱力退去後再補充,誰知道等到熱力熄滅,陽氣已經消失,已經沒有接受補充的條件了。況且還有引入濃雲和暴雨的藥物,反而讓龍雷之火更加旺盛,加速了焚燒的災害。
火的特性不同,在心臟的火代表著主導全身的君火;在腎和肝的火是因為心臟的感受而動,代替君火執行命令,被稱為相火。君火正常運作時,相火則反向調節。所以,對於虛火要補充,對於實火要洩出,對於鬱結的火要發散,對於浮現的火要收斂。又說:降除過剩的火,關鍵在於破除氣體的障礙,降除不足的火,在於滋養陰液。
過剩的火必定會導致陰液的缺乏,責任在於腎的虛弱,腎虛不能控制火勢。過剩的水必定會導致陽氣的問題,責任在於肺的虛弱,肺虛不能調節水分的流通。
從來火字,《內經》有壯火、少火之名,後人則曰天火、人火、君火、相火、龍火、雷火,種種不一。而朱丹溪復以虛實二字括之,可謂善言火矣。乃人人宗其說,而於治火卒無定見,何也?是殆辨之猶未確歟?予因易數字以解之:夫實火者,六淫之邪,飲食之傷,自外而入,勢猶賊也。賊可驅而不可留。
虛火者,七情色欲,勞役耗神。自內而發,勢猶子也。子可養而不可害。○驅賊火有四法。一曰發,風寒壅閉,火邪內郁,宜升發之,如升陽散火湯之類;二曰清,內熱極盛,宜用寒涼,如黃連解毒湯之類;三曰攻,火氣鬱結,大便不通,法當攻下,此釜底抽薪之法,如承氣湯之類;四曰制,熱氣拂鬱,清之不去,攻之不可,此本來真水有虧,不能制火,所謂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當滋其腎,如地黃湯之類。
白話文:
從古至今,中醫學對「火」這個概念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有時稱為「壯火」、「少火」,後來又有天火、人火、君火、相火、龍火、雷火等不同稱謂。朱丹溪將這一切概括為「虛實」二字,可以說是對「火」這個概念有著精確的闡述。然而,人們往往遵循他的理論,但在治療「火」相關問題時卻缺乏確定的方向,這是為什麼呢?這可能是因為我們還未能對這些區分進行確切的理解。
對於「實火」,它源自外界的六種異常氣候(風、寒、暑、濕、燥、火),或是飲食不當所導致的內部問題,像是盜賊一般,必須趕走而不是讓其停留。
對於「虛火」,它源自內心的情緒波動、性慾、勞累和精神消耗,像是子女,需要被養育而不是傷害。
以下是治療「實火」的四個方法:
- 發 - 如果火邪被風寒阻塞在體內,導致火氣內積,應使用能提升身體功能的藥物,如升陽散火湯。
- 清 - 若內熱極度旺盛,應使用寒涼的藥物,如黃連解毒湯。
- 攻 - 如果火氣積聚,導致大便不通,應使用能幫助通便的藥物,如承氣湯,這是一種釜底抽薪的方法。
- 制 - 若熱氣使人心情煩躁,單純的清熱無法解決,也無法通過攻擊來解決,這可能意味著原本應該調節火氣的真正水分不足,無法控制火氣。這種情況下,應滋潤腎臟,如地黃湯。
○養子火有四法:一曰達,肝經氣結,五郁相因,當順其性而升之,所謂木鬱則達之,如逍遙散之類;二曰滋,虛火上炎,必滋其水,所謂壯水之主,以鎮陽光,如六味湯之類;三曰溫,勞役神疲,元氣受傷,陰火乘其土位,《經》曰:勞者溫之,又曰:甘溫能除大熱,如補中益氣湯之類;四曰引,腎氣虛寒,逼其無根失守之火,浮游於上,當以辛熱雜於壯水藥中,導之下行,所謂導龍入海,引火歸原,如八味湯之類。○以上治火法中,賊則宜攻,子則宜養,固已。
白話文:
養子火有四種方法:一、「達」,這是針對肝經氣結的情況,五種情緒相互影響,應順著肝性進行調理,就像「逍遙散」那樣,用以疏解肝氣;二、「滋」,這是指虛火上炎,必須滋潤其水,也就是強化水的本質,以壓制火勢,例如「六味湯」那樣的方子;三、「溫」,這是對勞累過度、精神疲憊、元氣損傷的情況,應使用溫和的藥物來補充,根據經典《內經》的說法,勞累就該用溫和的藥物來調理,又提到甘溫的藥物可以消除熱毒,例如「補中益氣湯」那樣的方子;四、「引」,這是對於腎氣虛寒,使得原本沒有根基、容易失去控制的火氣上浮的情況,應該在滋潤的藥物中加入辛熱的成分,以引導它們向下流動,就像是「導龍入海,引火歸原」,例如「八味湯」那樣的方子。
以上治療火氣的方法中,攻擊的是外敵,養護的是子女,這已經很明確了。
然有邪盛正虛,而用攻補兼行,或滋水制火,往往取效。是知養子之法,可借為驅賊之方;斷無驅賊之法,而為養子之理。○天一生水,命曰真陰。真陰虧,則不能制火,以致心火炎上,而克肺金,於是發熱、咳嗽、吐痰,諸證生焉。蓋發熱者,陽爍陰也;咳嗽者,火刑金也;吐痰者,腎虛水泛而為痰也。
當此時勢,豈徒區區草木所能濟哉!必須取華池之水,頻頻吞嚥,以靜治於無形,庶幾水升火降,而成天地交泰之象耳。華池之水,人身之真液也。敷布五臟,灑陳六腑,然後注之於腎而為精。腎中陰虧,則真水上泛而為痰,將並華池之水一擁俱出,痰愈多而肌愈瘦。今立一法,二六時中,常以舌抵上齶,令華池之水充滿口中,乃以意目力送至丹田。
白話文:
在面對邪氣過盛而正氣虛弱的情況下,我們常常採取攻補兼施的方法,或者滋潤腎水以制衡心火,這樣的療法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這告訴我們,養護孩子的原則,可以借用於驅除病邪的方法;絕對不存在單純的驅邪方法,卻沒有養護孩子的道理。
在這個情況下,單靠草木的治療功效恐怕是不足以解決問題的。我們必須藉助華池之水的力量,通過頻繁的吞嚥,用靜態的方式來對抗這種無形的疾病,希望能夠達到水升火降的效果,最終形成天地交泰的平衡狀態。華池之水,實際上就是人身中的真液,它遍佈五臟六腑,最後流入腎臟成為精液。如果腎中的陰氣不足,真水就會上浮形成痰,並且連帶華池之水一起湧出,導致痰越來越多,人體越來越瘦弱。現在有一個方法,在每天的二十六個小時裡,總是讓舌頭抵住上齒,讓華池之水充滿口腔,然後用意念和視力將其導引到丹田。
口復一口,數十乃止。此所謂以真水補真陰,同氣相求之理也。每見今之治虛者,專主六味地黃等藥,以為滋陰壯水之法,未為不善。而獨不於本源之水,取其點滴,以自相灌溉。是舍真求假,不得為保生十全之計。(程鍾齡)
少年惟恐有火,高年惟恐無火。無火則運化艱而易衰,有火則精神健而難老。是火者,老人性命之根,未可以水輕折也。○一寸之燈,光被滿室,此氣之為然也。盈爐之炭,有熱無焰,此質之為然也。是以焰明而質暗,焰虛而質實,焰上而質下,焰動而質靜。○盞中加油,其燈自明;爐中覆灰,其火不熄。(喻嘉言)
火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離也。水為陰,火為陽,象分冰炭,何謂同源?蓋火性本熱,使火中無水,其熱必極。熱極則亡陰,而萬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無火,其寒必極,寒極則亡陽,而萬物寂滅矣。此水火之氣,果可呼吸相離乎?○治火之法,有升陽散火者,有滋陰降火者。
白話文:
古人對於身體的調養有一套獨特的理論,其中「以真水補真陰」的概念,指的是用清涼、滋潤的物質來補充身體的陰液,就像同類相求一樣。現代醫學中,這可能對應到補充水分、維持身體濕潤的原則。
許多現代醫學家在治療虛弱病徵時,會選擇六味地黃等藥物,這些藥物通常被認為能滋潤陰液和增強體內的水分,這樣的治療方式並無不妥。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從根本水源獲取水分,就像樹木需要雨水來滋養一樣。這種做法等於捨棄了真正的補充方式,而轉向了虛擬或假設的方法,這樣的療法並不能確保健康和生命長久。
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擔心身體會產生過多的熱量(火),而老年人則害怕身體熱量不足。缺乏熱量會導致身體運作困難且容易老化,過多的熱量則能保持精神活躍且延緩衰老。熱量,對老年人來說,是生命的根基,不能僅僅用冷卻的方法來處理。
喻嘉言提出了另一個比喻:一盞燈在一寸的油上發光,能照亮整個房間;爐子上的炭火雖然熱度高,但沒有火焰,這就是物質的特性。火焰明亮但物質暗淡,火焰看似虛幻但物質實際存在,火焰上升但物質處於低處,火焰活動但物質靜止。
火與水,分別代表了熱和冷,但實際上是不可分割的。水屬陰,火屬陽,人們常比喻為冰與炭,但實際上是同源的。火本熱,若火中無水,熱度會達到極限,熱度極限會導致陰液消失,萬物因此乾枯。水本寒,若水中無火,寒冷也會達到極限,寒冷極限會導致陽氣消失,萬物因此寂滅。水與火的氣息,真的可以互相分離嗎?
治療火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提升體內陽氣來消散火氣,另一種是滋潤陰液以降溫。
夫火一也,而曰升,曰降,皆堪治火。然升則從陽,降則從陰,而升降混用,能無悖乎?此千古之疑竇,未聞有達之者。夫火之為病,有發於陰者,有發於陽者。發於陰者,火自內生;發於陽者,火自外致。自內生者,為五內之火,宜清宜降;自外致者,為風熱之火,宜散宜升。
今人凡見火證,無分表裡,動稱風熱,多用升陽散火,此似近理,而不知至理所在,無容混也。夫風熱之義,其說有二:有因風而生熱者,有因熱而生風者。因風生熱者,以風寒外閉,火鬱於中,此外感陽火,風為本,火為標也。因熱生風者,以熱極傷陰,火達於外,此內傷陰火,火為本,風為標也。
白話文:
火,這個概念在中醫學中是相當基本的,它能引發各種病症。這些病症可以表現為「升」或「降」的現象,但無論是升還是降,都是用來治療火症的方法。然而,升火是從陽的角度來看,降火則是從陰的角度來看。如果把兩者混在一起使用,是否會有所矛盾呢?這是千古以來的難題,到現在都還沒有找到徹底的答案。
火症可以由兩種情況引起:一種是內生的火症,火從內部產生;另一種是外來的火症,火從外部進入。內生的火症,通常涉及五臟,需要清熱和降火;外來的火症,通常是風熱引起的,需要疏散和升火。
現在的醫學界在遇到火症時,往往不分內外,輕易地認為是風熱所致,隨即使用升陽散火的方法。這種做法看似合理,卻忽略了更深層的道理,不能混淆使用。風熱的概念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因為風而生熱,這是由於風寒阻塞在外,導致火氣積聚在內部,這是外感的陽性火症,風是主要因素,火是次要因素;另一種是因為熱而生風,這是因為熱到了極點,損傷了陰液,火氣達到外部,這是內傷的陰性火症,火是主要因素,風是次要因素。
《經》曰:治病必求其本。外感之火,當先治風,風散而火自熄,宜升散不宜清降;內生之火,當先治火,火滅而風自消,宜清降不宜升散。若反為之,則外感之邪,得清降而閉固愈甚;內生之火,得升散而燔燎何堪?余閱方書,所見頭目、口齒、咽喉、臟腑、陰火等證。
悉云風熱,多以升降並用,從逆兼施,獨不慮其升者礙降,降者礙升乎?余之處治,宜抑者,則直從乎降;宜舉者,則直從乎升。所以見效速,而絕無耽延之患耳。(張景岳)
蓋聞水障於土,還以潰其土;火生於木,仍自焚其木。是以植千章之嘉樹,必溉清渠;築百丈之修堤,先疏支瀆。○蓋聞爇獸炭之盈爐,暖勝三春,而不能代燭龍之照;焚蘭缸之寸燼,光逾四壁,而不能代暘谷之暄。是以鏡本非臺,君以明,而離精獨炳,薪傳有火,相以位,而泉水常溫。
白話文:
《經》中有言:治病必須找到根本原因。對於外部引發的火氣,應當首先治療風症,風散了火自然就熄滅了,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升散的方法,而不是清降;對於內部產生的火氣,應當首先治療火症,火滅了風自然就消除了,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清降的方法,而不是升散。如果方法使用錯了,那麼外部引發的病邪會因為使用清降方法反而更加閉塞;內部產生的火氣會因為使用升散方法反而更加嚴重。我在閱讀古方時,發現頭痛、眼疾、口腔問題、喉嚨問題、臟腑問題、陰部火氣等病症,都常被認為是由風熱引起的,且經常採取升降並用、逆向治療的方法,但卻沒有考慮到升法會妨礙降法,降法會妨礙升法的可能性。我處理這些問題時,對於需要抑制的病症,我直接使用降法;對於需要提升的病症,我直接使用升法。因此,我的治療效果迅速,並且絕無拖延的問題。
對於火氣與土、木的關係,有說道:如果水流被土阻隔,我們需要挖開土來讓水流暢通;如果火源來自木質物質,我們需要燒掉木質物質來讓火自行熄滅。因此,為了種植千棵珍貴的大樹,我們需要灌溉清澈的渠道;為了建造百尺長的堤壩,我們首先需要疏通支流。再如,用獸炭填滿爐子,雖然能比三月的溫暖更讓人感到舒適,但無法替代燭龍的照耀;用蘭花的碎片點燃燈油,光芒可以超越牆壁,但無法替代陽谷的溫暖。因此,鏡子本身並非臺階,但由於君王的智慧,離宮中的光芒獨自閃亮;薪柴傳遞著火焰,相對位置決定著泉水的溫度。
○水不升為病者,調腎之陽,陽氣足,水氣隨之而升;火不降為病者,滋心之陰,陰氣足,火氣隨之而降。則知水本陽,火本陰,坎中陽能升,離中陰能降是也。○丹溪論陽有餘,陰不足,所謂陽者,相火也。景岳駁之,謂陰有餘,陽不足。而著相火以位之辨。各樹旗幟,幾如冰炭之不相入矣。
嘗舉二者參之:丹溪大旨,根《周子》主靜立說,謂相火一動,則五志厥陽之火併煽,煎熬真陰,故東垣目為元氣之賊。此論相火二字,專從後天之變動者言,與景岳之主命門,有源流之別。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考褚氏、趙氏人生先具命門及相火行陽二十五度之語,參之景岳所云,相得益彰。
白話文:
在中醫學中,「水不升」和「火不降」是指腎陽不足導致水分不能正常上升,以及心陰不足導致火氣不能正常下降的病症。調節腎陽,讓陽氣充盈,水分自然上升;滋潤心陰,使陰氣充足,火氣也會隨之下降。這表明水實質上是陽性的,火實質上是陰性的,只有內在的陽性力量能夠使水上升,陰性力量能夠使火下降。
丹溪認為,過於旺盛的陽氣和不足的陰氣是疾病的原因。這裡的「陽」指的是相火,而景嶽則反駁,認為是過於旺盛的陰氣和不足的陽氣纔是問題所在。他們各自提出了對於相火的不同觀點,就像是冰與火無法共存一樣。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這段話:丹溪的理論主要基於《周子》中的「主靜立」說法,認為一旦相火開始活動,五種情志會引發一種特殊的火氣,這種火氣會煎熬真陰,被東垣稱為元氣的敵人。丹溪對「相火」的討論主要針對後天的變化,而景嶽則強調了命門的重要性。命門是生命之源,沒有命門,生物就無法生存,這是丹溪和景嶽觀點之間的主要區別。
根據褚氏和趙氏的研究,人類出生時就已經具備命門和相火,並在身體中循環運轉25次。這與景嶽提到的相火觀點相互印證,說明瞭這兩種理論的共通性和價值。
蓋靜而守位者,此相火也,靜則溫養;動而無方者,亦此相火也,動則燔灼。譬天之與日,太陽之火也,雖烈而不能焚物,以陽燧取之,不過星星之火,其用即可燎原。故景岳之說日也,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丹溪之說日而火也,飛走狂越,莫能御之。今將指日為火固失之,而指火為日,亦豈云得乎?《陰陽應象大論》: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與少之別,即兩家宗旨所分。
故必合兩家所論,義始完備。若偏執一說,於道失之。(《吳醫匯講》)
陽火易救,陰火難救。先天元陰之真水不足,自非歲月計功,不能斡旋。是以一星之火,能燒萬仞之山,一杯之水,不能救車薪之火。○虛火之患甚多,不可偏執一途。有津液之陰不足,而致火動者;有營血之陰不足,而致火動者;有精髓之陰不足,而致火動者;有陰氣不足,陽氣下乘陰分而生熱者,又有營血衰少,外感風邪,乘虛陷入陰分,至夜發熱、咳嗽,而似乎陰虛火動者;有外感寒邪,留滯於經絡、陰血與骨髓之分,郁久生熱,而似乎陰虛火動者;有陰血虛少,濕邪內陷,郁久生熱,而似乎陰虛火動者;或因大怒傷肝,而內動風熱,致使氣血錯亂,而留滯於陰分,至夜發熱者;有因飲食時,或驚或怒,與食相挾,致傷陰氣,留積於陰分而為患者。此皆陰分受邪,故至夜發熱,而似乎陰虛火動之證。
白話文:
蓋靜而守位者,指的是相火,靜態時它能溫養身體;動而無規律者,同樣是相火,動態時會產生灼熱。這就像天空中的太陽,代表著陽光的火,雖然強烈但不會焚燒物品,因為我們可以利用陽燧來控制它,只會產生星星般的小火,但它的力量足以引燃草原。所以,根據張介賓的觀點,太陽如果失去平衡就會使生命短暫,不顯耀;而李東垣認為太陽與相火是同一事物,過度活動會使人狂躁無法控制。現在,如果單純地把太陽比作火或把火比作太陽都是不夠準確的。《陰陽應象大論》指出,壯火(強烈的火)的氣息會衰退,少火(溫和的火)的氣息會變得強壯。壯與少之間的差異,正是兩種理論的核心所在。
因此,必須綜合兩種理論的觀點,才能完整理解。如果僅偏信一種理論,就會在道理上有所缺失。(《吳醫匯講》)
陽性之火較容易治療,陰性之火則較難治療。先天的真正陰液不足,不是以時間計算的,不能轉變情況。所以,一星之火能燒毀萬仞之山,一杯之水不能撲滅車輪之火。虛火的問題很多,不能僅僅依賴一種療法。可能因為津液(水分)的陰性不足導致火動,或是營血(血液)的陰性不足導致火動,也可能因為精氣(生命能量)的陰性不足導致火動,或者陰氣不足,陽氣下侵陰部而生熱,還有可能是營血不足,外感風邪(風熱),進入陰部,在夜晚發熱、咳嗽,像是陰虛火動。也可能因為外感寒邪,停留在經絡、陰血與骨髓之處,久而久之生熱,像是陰虛火動。也可能因為陰血不足,濕邪(濕氣)進入體內,久而久之生熱,像是陰虛火動。或者是因為大怒傷害肝臟,內動風熱,導致氣血錯亂,停留於陰部,在夜晚發熱。還有可能是飲食時受到驚嚇或怒氣影響,傷害陰氣,積存在陰部而成為疾病。這些都是陰部受到邪氣的影響,夜晚發熱,像是陰虛火動的症狀。
舉此數端為例,其餘可知。若不澄流尋源,而惟混作陰虛治之,幾何其不誤耶?○人有患卒暴而死,良久復醒,往來不時而作。此為心火自焚,或因勞心,或因驚恐所傷,以致真神之水失守其位,相火動而乘之故耳。宜用四物湯,多加細生地、甘草以治之,更宜童便沖服為良。
○有心臟實熱為患,用芩、連、枳實諸苦寒之藥,而火不降,反用導赤散,瀉其小腸之火而愈者。蓋心與小腸相為表裡故也。治其標,則本自清矣。余仿此。(羅赤誠)
白話文:
以這些例子為參考,其他情況可以類推。如果不澄清問題的根源,只簡單地診斷為陰虛,那麼錯誤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對於突然昏倒後長時間後醒轉,心跳忽快忽慢的情況,這是心火過旺的表現,可能是因為思慮過度或是驚嚇導致心神失守,相火因此上騰而侵擾心神所致。應使用「四物湯」,在方中加入更多細生地和甘草進行治療,並且用童子尿沖服效果更佳。
對於心臟出現實熱的情況,使用黃芩、黃連、枳實等寒涼性藥物,但未能使火勢下降,反而使用「導赤散」,卻能有效消解小腸中的熱火,這是因爲心與小腸相輔相成。只要對症下藥,根本問題自然得到解決。類似的療法可以參考以上例子。(出自羅赤誠)
陽火一清便退,陰火愈清愈起。○所謂虛火者,本因乎虛,而火乃起。補其虛而火自退。清之瀉之,真元愈虛,火愈熾矣。(吳天士)
治火須分有餘、不足。有餘之火,其勢猖狂,周流不滯,只以濟火之藥正治之,其火自退,故其治多易;不足之火,其勢緩澀,凝滯一處,或滯於此,或滯於彼,既不能升,又不能降,須用補劑,使其元氣周流,則火因之自散矣。故其治多難。世俗不知有餘、不足,一遇火證,概用寒涼正治,火愈拒逆而不能退。因而致死者多矣!(汪寅谷)
忿怒生肝火,憂慮生肺火,焦思生心火,勞倦生脾火,動欲生腎火。若心火太過,必克肺金,清肅之氣衰矣;肺火太過,必克肝木,發生之氣萎矣;肝火太過,必克脾土,生化之源墮矣;脾火太過,必損腎水,精液之源涸矣;腎火太過,反助心火,神明之官奪矣。
白話文:
陽火只要清熱就能消退,陰火越是清熱反而越會興起。所謂虛火,原本就是因為虛弱,導致火氣升起。補充這份虛弱,火氣自然就會消退。但如果只是清熱洩火,那麼真正的元氣就會變得更加虛弱,火氣反而會變得更盛。
吳天士指出,治療火症必須區分有餘和不足。對於有餘的火症,火勢強烈,周流不息,只需要用調理火氣的藥物進行治療,火勢自然會消退,所以這種治療比較容易。對於不足的火症,火勢緩慢,聚集在某個地方,或者在某處阻塞,既不能上升,也不能下降。需要用補養的藥物,讓體內的元氣流通,這樣火氣就會自行散去。所以這種治療比較困難。
一般人不曉得有餘和不足的區別,一遇到火症,就用寒涼的藥物進行治療,結果火氣反而更加抵抗而不退去。因此,死於這種情況的人很多!
忿怒會引發肝火,憂慮會引發肺火,煩躁會引發心火,疲勞會引發脾火,慾望過多會引發腎火。如果心火過旺,就會抑制肺部的清涼與整齊,使肺部的清涼之氣減弱;肺火過旺,就會抑制肝部的生長,使肝部的生長之氣減少;肝火過旺,就會抑制脾部的生長,使脾部的生長之源降低;脾火過旺,就會損耗腎部的水分,使精液之源乾涸;腎火過旺,反而會助長心火,使神智之官受到奪取。
如肺有火,咳嗽日久,必遺熱於大腸,則成泄瀉;脾有火,口渴口甘,必遺熱於胃,則生脹滿;心有火,炎灼日久,必遺熱於小腸,則成淋秘;肝有火,脅痛日久,則遺熱於膽,必汁溢口苦;腎有火,盜汗遺精,必遺熱於膀胱,則成淫濁。此則治其臟,而腑病自消焉。又有無名之火,一發即不識人,或狂言失志,或發數日而終,或一發便斃。
《經》云:暴病暴死,皆屬於火,非是之謂歟?(余午亭)
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柴胡瀉肝火,知母瀉腎火。此皆苦寒之味,能瀉有餘之火耳。若飲食勞倦,內傷元氣,火不兩立,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除之,如黃耆、人參、甘草之屬;若陰微陽強,相火熾盛,以乘陰位,日漸煎熬,為血虛之病,以甘寒之劑降之,如當歸、地黃之屬;若心火亢極,鬱熱內實,為陽強之病,以鹹冷之劑折之,如大黃、朴硝之屬;若腎水受傷,真陰失守,無根之火,為陰虛之病,以壯水之劑制之,如生地、元參之屬;若右腎命門火衰,為陽脫之病,以溫熱之劑濟之,如附子、乾薑之屬;若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為火鬱之病,以升散之劑發之,如升麻、葛根之屬。(《醫門法律》)
白話文:
如果肺部有熱毒,咳嗽持續久了,必定會在大腸留下熱毒,進而導致拉肚子;如果脾部有熱毒,會使人感到口渴和喜食甜食,熱毒會移至胃部,引發腹脹;如果心部有熱毒,長時間的熱灼會使熱毒進入小腸,造成尿頻或排尿困難;如果肝部有熱毒,肝區疼痛持續不減,熱毒會移至膽囊,使人感覺口苦;如果腎部有熱毒,會導致夜晚出虛汗和性功能異常,熱毒進入膀胱,引起尿液混濁。所以,我們要對治五臟的熱毒,這樣相應的六腑病症自然會消失。
此外,還有一種不明來源的熱毒,一旦發作就無法辨認,可能會出現精神失常、說話胡言亂語、病程持續幾天後死亡,或者立即死亡。
《經》中提到:突然的疾病和死亡,都與熱毒有關,這就是說的嗎?
黃連可以清心火,黃芩可以清肺火,芍藥可以清脾火,柴胡可以清肝火,知母可以清腎火。這些都是苦寒的藥物,能清熱解毒。但如果是由於飲食過度、勞累或倦怠引起的內傷,導致火氣與其他因素並存,這是陽氣不足的病症,需要用甘溫的藥物來治療,如黃耆、人參、甘草等。如果是陰氣虛弱、陽氣旺盛,相火旺盛,侵襲陰部,逐漸煎熬陰液,這是血虛的病症,需要用甘寒的藥物來降火,如當歸、地黃等。如果心火過旺,積聚了鬱熱,這是陽氣過盛的病症,需要用鹹寒的藥物來抑制,如大黃、朴硝等。如果腎水受到損傷,真陰失去控制,這是陰虛的病症,需要用壯水的藥物來控制,如生地、元參等。如果右腎命門的火力衰竭,這是陽氣散失的病症,需要用溫熱的藥物來補救,如附子、乾薑等。如果胃部虛弱,又吃了過多的冷食,壓抑了脾土的陽氣,這是火氣被抑的病症,需要用升散的藥物來發散,如升麻、葛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