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十·雜證匯參 (11)

回本書目錄

卷十·雜證匯參 (11)

1.

經義

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在心為汗。○陽加於陰謂之汗。○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魄汗未藏,四逆而起。○汗出偏沮,使人偏枯。○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炅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

○勞則喘息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腎病者,寢汗出,憎風。(《素問》)

白話文:

經義 解釋

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在心為汗。○陽加於陰謂之汗。

陽氣所發出的汗,以天地降雨來比喻。汗的產生,是在心臟部位。陽氣作用於陰氣,就會產生汗液。

○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魄汗未藏,四逆而起。○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陰氣虛弱的人,陽氣就會聚集於表,因此氣不足時就會發熱出汗。魄是魂魄的一部分,魄藏於腎,如果魄汗沒有藏於腎,就會引起四肢逆冷。出汗過多,會導致身體偏枯。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

人之所以會出汗,都是源於五穀,五穀是由精氣所化生。現在邪氣入侵骨肉,導致出汗,這是因為邪氣被驅散,精氣戰勝了邪氣。

○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飲食過飽,汗出自胃;驚恐過度,汗出自心;負重遠行,汗出自腎;疾走恐懼,汗出自肝;勞累過度,汗出自脾。

○炅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

身體過於炎熱,就會使腠理開合,營氣衛氣暢通,大量出汗,導致氣血耗散。

○勞則喘息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

勞累過度,就會喘息出汗,內外氣血都耗損,導致氣力衰竭。陽氣過盛,會導致身體發熱不出汗;陰氣過盛,會導致多汗且身體寒冷;陰陽都過盛,則會不出汗且寒冷。

○腎病者,寢汗出,憎風。(《素問》)

腎病的人,睡覺時會出汗,且怕風。

總結:

以上經義內容主要講述了汗的形成原因、出汗與五臟的關係以及不同情況下出汗的表現。同時也指出了出汗過多會導致的危害,以及如何辨別不同的出汗症狀,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防治相關疾病。

哲言

食梅津生,食芥淚墮,此液之自外奪者也;悲則涕生,愧則汗發,此液之自內致者也。(《醫參》)

三陽實,三陰虛,汗不出;三陰實,三陽虛,汗不止。(《仁齋直指》)

真氣已虧,胃中火盛,則汗出不休;真氣已竭,陰火已衰,則無汗反躁;陰陽俱衰,四時無汗,其形不久。(李東垣)

衛氣虛則多汗,營血虛則無汗。(婁全善)

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陽虛不能衛外,故津液不固而汗易泄且畏風也。此與傷風自汗不同。彼責之邪實,此責之表虛,故補、散各異。(《醫方集解》)

汗出雖由衛氣不固,胃中之津液外泄,而實關乎臟腑之蒸發使然。心之陽不能外衛而為固,則自汗出,包絡之火蒸發也;腎之陰不能退藏於密,則盜汗出,陰火乘虛蒸發也。(《張氏醫通》)

白話文:

吃梅子會流口水,吃芥末會掉眼淚,這是液體從體外奪取的。悲傷時會流鼻涕,羞愧時會出汗,這是液體從體內引發的。

陽氣盛則陰氣虛,汗液不容易排出;陰氣盛則陽氣虛,汗液就會不停地流出。

真氣不足,胃火旺盛,就會不停地出汗;真氣耗竭,陰火衰弱,就會不流汗反而煩躁;陰陽都衰竭,四季都不出汗,生命就不久矣。

衛氣虛弱就會出汗多,營血虛弱就會不出汗。

陽氣是守護身體外表的,陽氣虛弱就無法守護外表,因此津液不固而容易出汗,並且怕風。這與傷風自汗不同。傷風自汗是外邪入侵,而這裡指的是表虛,所以補法和散法也不同。

出汗雖然是由於衛氣不固,胃中津液外泄,但實際上與臟腑的蒸發有關。心陽不足以守護外表,就會自汗,是包絡之火蒸發;腎陰不足以收斂於內,就會盜汗,是陰火乘虛蒸發。

腠理之疏密,衛實司之,故自汗多責之表虛。然《要略》曰: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五臟六腑之文理也。以此觀之,衛外之陽不足,皆當責之於中。根於中者,命曰神機。故治法不離營衛、陰陽、中氣之間,不徒從腠理也。(程郊倩)

汗出一證,有自汗者,有盜汗者。自汗者,濈濈然無時而動作則益甚;盜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覺來漸收。古云:自汗屬陽虛。腠理者,衛氣之所司也。人以衛氣固其表,衛氣不固,則表虛自汗而津液為之發泄也。治宜實表補陽。盜汗屬陰虛。陰虛陽必湊之,故陽蒸陰分則血熱,血熱則液泄而為盜汗也。

治宜清火補陰。然以余觀之,則自汗亦有陰虛,盜汗亦多陽虛也。如煩勞大熱,最多自汗,或以飲食之火起於胃,勞倦之火起於脾,酒色之火起於腎,皆能令人自汗。若此者謂非陽盛陰衰而何?又若人之寤寐,總由衛氣之出入,衛氣者,陽氣也,人於寐時,則衛氣入於陰分,此其時非陽虛於表而何?所以自汗、盜汗,亦各有陰陽之證,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然則陰陽有異,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無火,則或陰或陽自可知矣。

白話文:

人體表面的皮膚組織,疏密程度由衛氣控制,因此經常自汗的人,多半是體表虛弱。不過,《要略》中說:「腠理是三焦匯聚元氣的地方;理指的是五臟六腑的紋理。」從這個觀點來看,體表陽氣不足,都應該歸咎於內在的原因。內在的原因,稱為「神機」。因此治療時,不應只關注腠理,而要從營衛、陰陽、中氣等方面著手。

汗出是一種症狀,有自汗和盜汗兩種。自汗是指人清醒時,汗水不停地流出,活動時更嚴重;盜汗是指睡夢中全身出汗,醒來後汗慢慢退去。古人說:「自汗是陽虛的表現。」腠理是由衛氣控制的。人靠衛氣保護體表,衛氣不足,就會導致體表虛弱,出現自汗,體內的津液也會因此流失。治療自汗應當補益體表陽氣。盜汗是陰虛的表現。陰虛則陽氣必然會旺盛,陽氣蒸灼陰液,導致血熱,血熱又會造成津液流失,進而出現盜汗。

治療盜汗應該清熱補陰。但我認為,自汗也有陰虛的情況,盜汗也常是陽虛所致。例如,過度勞累、酷熱等,都會導致自汗,也可能是胃火、脾火、腎火所致,這些都能讓人自汗。這種情況就不是陽盛陰衰了嗎?再者,人體的清醒和睡眠,都由衛氣的出入決定,衛氣屬於陽氣。人睡覺時,衛氣會進入陰分,這時不是體表陽虛了嗎?因此,自汗、盜汗都存在陰陽不同的情況,不能說自汗一定是陽虛,盜汗一定是陰虛。那麼,陰陽如何分辨呢?答案是:只要觀察是否有熱症狀,就能判斷是陰虛還是陽虛。

蓋有火而汗出者,以火盛灼陰,陰虛可知也;無火而汗出者,以表氣不固,陽虛可知也。知斯二者,則汗出之要無餘義,而治法亦可得其綱領矣。○病後多汗,若傷寒、瘧疾,凡系外感寒邪,汗出熱退,而有汗不即止者,此以表邪初解,必由腠理,衛氣開泄,其汗宜然。即數日旬日,亦自無妨,衛氣漸實,汗必自止,無足慮也。

若其他雜證,本非外感之解,而自汗、盜汗者,乃非所宜,不容不治。○汗證有陰陽:陽汗者,熱汗也;陰汗者,冷汗也。人但知熱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致汗。所謂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陽氣內虛,則寒生於中,陰中無陽,則陰無所主而汗隨氣泄。故凡大驚大恐,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陽氣頓消,真元失守之兆。

白話文:

如果發燒又出汗,代表身體火氣旺盛灼傷陰氣,說明陰虛。如果沒有發燒卻出汗,代表身體表面的氣不足以固守,說明陽虛。了解這兩點,就能掌握出汗的關鍵,治療方法也能抓住主旨。

生病後出汗,例如傷寒、瘧疾等因外感寒邪引發的疾病,只要寒邪退散、體溫下降後出汗,即使汗一直流個幾天或十幾天也沒有關係,這是因為寒邪剛退,身體腠理和衛氣還沒有完全恢復,出汗是正常的。隨著衛氣逐漸恢復,汗自然就會停止,不必擔心。

而其他沒有外感寒邪的疾病,例如自汗、盜汗等,則是不正常的,必須治療。

出汗有陰陽之分:陽汗就是熱汗,陰汗就是冷汗。一般人只知道熱能導致出汗,卻不知道寒也能導致出汗。這裡所說的寒,不是外來的寒冷,而是指陽氣虛弱,導致寒氣從體內產生,陰氣沒有陽氣來制衡,就會不受控制而隨著氣一起外泄。所以,人受到驚嚇時,也會出汗,這是因為陽氣突然消散,真元受損的徵兆。

至其甚者,則如病後產後,或吐瀉失血之後,必多有汗出者,豈非氣去而然乎?故《經》曰: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仲景曰:極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是皆陰汗之謂也。故凡治陰汗者,但當察氣虛之微甚。微虛者,略扶正氣,其汗自收;甚虛者,非速救元氣不可。(《景岳全書》)

方書多言血與汗異名而同類,丹溪因之,遂有在內為血,在外為汗之論,似乎血即是汗,汗即是血矣。奚知血與汗之由來,有不可以同類並言者。《經》云:心主血,血生於心。又云:腎主五液,入心為汗。又云:汗者,心之液。而非曰心之血。血生於心,統於脾,藏於肝,其源則自水穀之精氣,受於中焦,變化取汁,調和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以奉生身者也。若夫汗則為人身之津液。

白話文:

如果病症嚴重,例如病後產後,或是吐瀉失血之後,必然會大量出汗,這不是因為氣虛所導致的嗎?所以《經》上說:「陰氣盛則身體寒冷,出汗,身體常感到清涼。」仲景說:「極度寒冷反而出汗,身體一定冰冷如冰。」這些都是陰汗的表現。因此,治療陰汗,只需要觀察氣虛的程度。氣虛輕微的,稍微扶持正氣,汗就會自然停止;氣虛嚴重的,必須要快速補充元氣才行。

醫書上常說血和汗雖然名稱不同,但同屬一類,丹溪也因此認為,血液在體內稱之為血,在體外則稱之為汗,好像血液就是汗,汗就是血液一樣。但哪裡知道血液和汗水的來源,有不能同類並論的地方呢?《經》上說:「心主血,血液生於心。」又說:「腎主五液,入心化為汗。」又說:「汗,是心臟的液體。」卻沒有說「心臟的血液」。血液生於心臟,由脾臟統攝,儲存在肝臟,其源頭來自水穀精氣,在中焦(脾胃)吸收,變化成汁液,調和於五臟,散佈到六腑,用來滋養身體。而汗水則是人體的津液。

因腠理疏豁,皮毛不能外護,暑、濕、熱之邪干之,則津泄而為汗,是汗乃身中之陽氣所化。故《經》曰:陽加於陰謂之汗。此可以氣言,而不可以血類也。且夏天毫竅不密,湯水入胃,汗即流溢,津液外耗,小便短少;冬天腠理閉密,汗不外溢,小便頻多,此更可見汗屬津液,而非可以血類也更明矣。

況人之一身,有涕、淚、涎、唾、便、溺,皆屬一水之化,而發於九竅之中,汗若可以血類之,則涕、淚、涎、唾、便、溺亦可以血言之矣。但心為君主,汗為心液,汗多之害,與亡血之害不甚遠耳,非若便、溺之無大關害也。(《馮氏錦囊》)

心為君火,脾胃屬土,此濕熱相搏為汗明矣。如甑中燒酒,若非湯火熏蒸,則不能成汁液。(《醫學正傳》)

白話文:

由於人體毛孔疏鬆,皮毛無法抵禦外邪,暑濕熱等邪氣侵入,就會導致體內津液外泄形成汗液,而汗液正是人體陽氣所化。因此古籍中記載:「陽加於陰謂之汗。」也就是說,汗液是由氣化而來,而非血液。

夏天毛孔開張,飲水後容易出汗,導致津液外泄,小便減少;冬天毛孔閉合,汗液不易排出,小便則會增多。這更加證明汗液屬於津液,而非血液。

人體的鼻涕、眼淚、口水、唾液、糞便、尿液,都是由水氣化而來,從九竅排出。如果汗液是由血液化成,那麼鼻涕、眼淚、口水、唾液、糞便、尿液也可以用血液來解釋了。但事實上,心臟是人體的主宰,汗液是心臟的液體,汗液過多造成的危害,和失血的危害相差無幾,不像糞便、尿液沒有太大危害。

心臟屬火,脾胃屬土,濕熱交合則會形成汗液。這就好比蒸酒,必須用湯火蒸煮才能形成酒液。

多汗身軟者,濕也。心主熱,脾主濕,濕熱相搏,如地之蒸氣為云、雨、霧、露。(《醫學入門》)

陽虛自汗必惡寒,火熱自汗必躁熱。傷濕自汗,困倦身重,天陰轉甚,聲如甕出;傷風自汗,頭疼身熱,咳嗽煩悶,鼻塞流涕;傷暑自汗,身熱口渴,煩躁面垢;痰證自汗,頭眩嘔逆,胸滿吐痰;心虛自汗,怔忡恍惚;肝熱自汗,口苦多眠;腎虛自汗,潮熱咳嗽;脾虛自汗,倦怠少食。○凡汗出發潤,汗出如油,汗出如珠,汗多喘滿,汗雨淋漓,皆屬敗證。

(《證治匯補》)

病人汗出臍胸而止者,皆險證也。至腰稍可,至足方佳。(查了吾)

補編

白話文:

容易出汗且身體乏力的人,多半是體內濕氣過重。心臟主熱,脾臟主濕,濕熱互相交戰,就像地上的蒸氣形成雲、雨、霧、露一樣。

陽虛引起的汗出,必定怕冷;火熱引起的汗出,必定燥熱。濕邪引起的汗出,會感到困倦、身體沉重,天氣陰冷時症狀會加重,聲音像從甕裡發出;風寒引起的汗出,會頭痛、發熱、咳嗽、胸悶,鼻子堵塞流涕;暑熱引起的汗出,會發熱口渴,煩躁不安,臉色晦暗;痰濕引起的汗出,會頭暈目眩、噁心嘔吐、胸悶、吐痰;心虛引起的汗出,會心悸、心慌、神志恍惚;肝火引起的汗出,會口苦、嗜睡;腎虛引起的汗出,會潮熱、咳嗽;脾虛引起的汗出,會倦怠乏力、食慾不振。凡是汗液分泌過多,汗出如潤、汗出如油、汗出如珠、汗出喘滿、汗雨淋漓,都屬於病情嚴重的徵兆。

病人汗出只到臍胸部位就停止的,都是危險的徵兆。如果汗出能到達腰部,情況稍好;能到達腳部,則預後良好。

汗由血液,本乎陰也。《經》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其義可知。然汗發於陰而出於陽,此其根本則由陰中之營氣,而其啟閉則由陽中之衛氣。故凡欲疏汗而不知營衛之盛衰,欲止汗而不知橐籥之牝牡,吾知其不敗不已也。(張景岳)

汗出於心,熱之所致;汗出於脾,濕氣上騰;汗泄於膚,衛氣不固。所以清心則液榮於內而為血;和胃則液周流而不騰;實腠理則衛氣充而液不泄。知斯三者,治汗之能事畢矣。(李東垣)

元陰之氣衰弱,亦有自汗之證。蓋陰虛則火動,乘於陰位,陰精被火煎熬,故汗自出也。是猶干竹以火燃之而有油耳。不可用參、耆補氣,但補其陰,則火自伏而汗自止。若相火乘於陰血而然者,宜補陰藥中加知、柏。如陰血被濕熱熏蒸而然者,用當歸六黃湯。○自汗宜補陽調衛,盜汗宜滋陰降火。

白話文:

汗水來自血液,屬於陰的範疇。《經》書上說,陽氣的汗水,以天地雨水來命名,意思不言自明。然而,汗水雖然發自陰,卻又由陽氣排出,其根本源於陰中的營氣,而其開合則由陽中的衛氣掌管。所以,想要疏通汗液卻不了解營衛氣的盛衰,想要止住汗液卻不了解肺氣的開合,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失敗。

汗液的排出,是由於心火過旺導致;脾濕氣上蒸則會導致汗液排出;皮膚上的汗液外泄,是因為衛氣不足。因此,要清心火才能讓津液滋養內臟而化為血液;要調和脾胃才能讓津液周流而不上蒸;要充實腠理才能讓衛氣充盈,防止津液外泄。理解這三點,治療汗病的方法就圓滿了。

元陰氣不足也會導致自汗症狀。因為陰虛則陽亢,陽火乘虛而動,陰精被陽火煎熬,所以汗水就會自己流出來,就像用火燒乾竹子會流出油一樣。不可使用人參、黃耆等補氣藥物,應該補益元陰,這樣陽火就會自然消退,汗液就會停止。如果相火乘虛侵犯陰血導致自汗,則應該在補陰藥物中加入知母、黃柏。如果陰血被濕熱熏蒸導致自汗,則應該使用當歸六黃湯。總之,自汗宜補陽調衛,盜汗宜滋陰降火。

陽虛冷汗自出者,宜補心,益火之原,以消陰翳也;陰虛熱汗盜出者,當補腎,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也。汗乃心之液。陽虛陰必乘,故發厥而自汗,治用四君子湯加黃耆、肉桂以補陽;陰虛陽必湊,故發熱而盜汗,治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以滋陰。○黃耆、白朮,乃止汗之聖藥。

麻黃髮汗,根節又能止汗。有用龍骨、牡蠣止汗者,取其收澀也。有濕勝自汗者,須用滲濕之劑;有自汗不任風寒者,須用逐風之劑;有因房勞所致者,須用補腎之劑。桂枝湯,治外感風邪自汗之劑;黃耆建中湯,治外感氣虛自汗之劑;補中益氣湯,治傷寒氣虛自汗之劑。凡內傷諸證,自汗不止者,俱用補中益氣湯,少加附子、麻黃根、浮小麥,效如影響。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陽氣不足,會不自覺地流冷汗,需要補益心氣,加強火氣的根本,以消除陰寒的影響;如果一個人陰氣不足,會在睡夢中出汗,需要補益腎氣,增強水氣的主宰,以鎮住陽氣的過度發散。汗液是心臟的津液,陽氣不足,陰氣就會乘虛而入,導致發冷和自汗,治療時可以用四君子湯加黃耆、肉桂來補益陽氣;陰氣不足,陽氣就會過度發散,導致發熱和盜汗,治療時可以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來滋養陰氣。黃耆、白朮是止汗的良藥。麻黃可以發汗,但根節又能止汗。用龍骨、牡蠣止汗,是利用它們收斂的作用。如果汗出是因為濕氣過盛,就需要用滲濕的藥物;如果汗出是因為體虛不耐風寒,就需要用驅風的藥物;如果是因為房事過度導致的,就需要用補腎的藥物。桂枝湯可以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自汗;黃耆建中湯可以治療外感氣虛引起的自汗;補中益氣湯可以治療傷寒氣虛引起的汗出。對於各種內傷導致的自汗不止,都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少許附子、麻黃根、浮小麥,療效如同影隨形。

但升、柴須蜜制炒,以殺其升發勇悍之性,又欲其引參、耆至肌表,故不可缺。(羅赤誠)

陽虛自汗宜補陽,然有扶陽而不愈者,乃表虛無以外衛也,當斂表以實之;心虛自汗宜補心,然有補心而不愈者,乃營虛無以內藏也,當養血以調之。汗出於脾,濕氣盛也,當燥之,然有補脾燥濕而不愈者,乃火氣蒸騰也,當清其熱;汗出於腎,陽加於陰也,當清之,然有涼血養血而不愈者,乃相火作強也,當滋其陰。肝主疏泄而自汗者,當調血清火;胃經氣滯而自汗者,宜導氣通滯。

此治雜病自汗之法也。若傷風傷濕而自汗者,當解其外;溫病熱病而自汗者,當清其中。又非前法並論也。(《證治匯補》)

白話文:

升麻、柴胡需要用蜂蜜炒制,目的是抑制它們升發過於猛烈的特性,同時也讓它們可以將人參、黃耆的藥效引導到肌膚表面,所以不可省略這一步驟。

陽氣虛弱導致自汗,應該補陽氣,但有些患者補陽氣後仍然不見好轉,這是因為表層虛弱,無法抵禦外邪,需要收斂表層、增強抵抗力;心氣虛弱導致自汗,應該補心氣,但有些患者補心氣後仍然不見好轉,這是因為氣血不足,無法滋養內臟,需要養血以調和氣血。

汗出於脾臟,是因為濕氣過盛,需要去除濕氣,但有些患者補脾去除濕氣後仍然不見好轉,是因為內火旺盛導致蒸騰,需要清熱降火;汗出於腎臟,是因為陽氣過於旺盛,需要清熱降火,但有些患者涼血養血後仍然不見好轉,是因為相火過於旺盛,需要滋陰降火。

肝臟主疏泄,如果自汗是因為肝臟疏泄失調,需要調和氣血、清熱降火;胃經氣滯導致自汗,需要疏通氣滯。

以上是治療各種原因導致自汗的方法。如果自汗是由於風寒或濕邪侵襲導致,需要解表祛邪;如果自汗是由於溫病或熱病導致,需要清熱解毒。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方法並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六陽之脈,上循於頭;三陰之經,劑頸而還。陰虛陽浮,故汗出頭面,不能周身。有相火迫其腎水上行心之分野者,有陽氣失所依附飛越於高巔者,有寒濕相搏者,有瘀血內蓄者,有胃熱上蒸者,隨證施治。惟關格小便不通而頭汗者難治,陽脫而頭汗者不治。(《醫統》)

傷寒頭汗屬少陽,小柴胡湯和之。食滯中宮,熱氣上蒸,亦令頭汗,保和丸加薑汁炒川連。○脾胃濕蒸,旁達四肢,則手足多汗。熱者,大棗加川連、白芍;冷者,理中湯加烏梅;弱者,十全大補湯去川芎加五味子。○夏月半身出汗,由氣血不充,內挾痰飲所致,偏枯之兆也。

白話文:

人體六條陽經向上運行至頭部,三條陰經則經過頸部再返回身體。如果陰虛陽浮,就會導致頭面出汗,而身體其他部位卻出不了汗。造成頭汗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相火逼迫腎水上行至心臟,導致陽氣失控飛散至頭頂,寒濕交雜,瘀血內積,胃熱上蒸等。針對不同的病症,需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如果頭汗伴隨小便不通,就難以治療;如果陽氣完全耗散導致頭汗,則無法醫治。

傷寒導致的頭汗屬於少陽證,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飲食積滯在胃腸,熱氣上蒸,也會導致頭汗,可以用保和丸加薑汁炒川連來治療。

脾胃濕熱蒸騰,會影響到四肢,導致手足出汗。如果是熱症,可以用大棗、川連、白芍治療;如果是寒症,可以用理中湯加烏梅治療;如果是身體虛弱,可以用十全大補湯去除川芎,加入五味子來治療。

夏季出現半身出汗,可能是由於氣血不足,內有痰飲所致,這可能是半身不遂的前兆。

《經》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十全大補湯、養營湯加行經豁痰藥治之。○別處無汗,獨心胸一片有汗,此思慮傷心所致,名曰心汗,歸脾湯合生脈散、豬心湯煎服。○陰汗屬下焦濕熱,龍膽瀉肝湯加風藥一、二味,風能勝濕故也。若因酒色過度者,用六味地黃湯。(《張氏醫通》)

白話文:

經書上說,出汗過多且汗液稀薄,容易導致身體虛弱。可以用十全大補湯、養營湯加上通經豁痰藥物治療。如果其他地方沒有汗,只有心胸部位出汗,這是思慮過度傷心所致,稱為心汗,可以用歸脾湯、生脈散、豬心湯煎服。陰汗屬於下焦濕熱,可以用龍膽瀉肝湯加上一兩味祛風藥物,因為風能勝濕。如果是因為酒色過度導致的,則可以用六味地黃湯。

余嘗病怔忡、盜汗,補心腎無功,乃加豬心數片引之,遺已。藥貴嚮導,不可不審。(王宇泰)

脈候

尺澀脈滑,謂之多汗。(《素問》)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善盜汗出。(《金匱》)

浮而濡者為汗。在寸為自汗,在尺為盜汗。(《證治匯補》)

選案

一婦在產後,頭汗甚多,診脈雖洪而緩。余曰:頭汗咸謂亡陽,然產後陰虛,喜其亡陽,與陰齊等,可勿藥也。主人疑之,更醫峻用溫補,乃暴注下瀉,完穀不化,益認為陽虛,重用參、附,其瀉愈甚,數日之間,肌削神困。復診脈洪弦數甚,此真陰竭矣。主人及醫謂:溫補尚爾完穀不化,豈非陽虛之至乎?余曰:產後頭汗,乃陰虛虛火上蒸,孤陽上迫,液不秘藏。

白話文:

我曾經患有心悸、盜汗,服用補心腎的藥物卻無效,於是加了幾片豬心來引導藥物,病症就消失了。藥物需要嚮導,不可不審慎。

尺脈澀而滑,說明多汗。《素問》中說,男子平時脈搏虛弱細微,容易盜汗。《金匱》中也提到,脈浮而濡,就是汗症。在寸脈的位置是自汗,在尺脈的位置是盜汗。《證治匯補》中記載。

有一個婦人在產後頭汗很多,診脈雖然洪大而緩。我說:頭汗通常是指陽氣不足,但是產後陰虛,反而喜歡陽氣外泄,與陰虛相平衡,可以不用藥。主人懷疑,就換了個醫生,用溫補的藥物,結果導致腹瀉,消化不良,更加認為是陽虛,又用人參、附子等藥物,結果腹瀉更加嚴重,幾天內就瘦骨嶙峋,精神疲憊。再次診脈,發現脈洪而弦,脈象很急促,這是真陰竭盡。主人和醫生都說:溫補都導致消化不良,難道不是陽虛到極點嗎?我說:產後頭汗,是陰虛虛火上炎,孤陽上迫,體液無法保存。

誤加溫補燥熱之氣,暴注下趨而為完穀,乃火性急速,不及變化,更加溫藥迫之,焚灼之勢,必力窮乃止。《經》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今陰氣不能和平,陽氣自難秘密,精神離決,不待言矣。(馮楚瞻)

朱御章弟,勞倦發熱,上半身自汗如雨,三晝夜不止。斂汗方法,並無一應。其岳陸右文邀予,診脈浮細沉洪,軟弱無力,面白無神,舌胖嫩白滑。意此必肺氣大虛,腠理不固。初以黃耆湯加五味子、附子各二錢,自子至卯,連進三劑,其汗如故。思之良久,更用蜜炙黃耆二兩,人參五錢,白朮一兩,蜜炙升、柴、陳皮各一錢,歸身、炙草、黑姜各二錢,白芍、五味子、附子各三錢,大棗五枚,一劑而斂。

白話文:

如果錯誤地使用溫補燥熱的藥物,急於驅散寒氣,就會造成體內火性過盛,沒有時間緩慢轉化,反而因為溫藥的刺激,導致火氣更加旺盛,最終會因為力氣耗盡而停止。古書中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現在陰氣無法和平,陽氣自然無法收斂,精神也會渙散,不用多說了。

朱御章的弟弟,因為勞累過度而發燒,上半身像下雨一樣出汗,連續三天三夜都沒有停止。嘗試了很多止汗方法,都沒有效果。他的岳父陸右文邀請我前去診治,把脈發現脈象浮細沉洪,軟弱無力,面色蒼白無神,舌頭肥厚柔軟,顏色白潤光滑。我判斷這是肺氣虛弱,導致腠理疏鬆,無法固守汗液。一開始用黃耆湯加上五味子、附子各二錢,從子時到卯時連續服用三劑,但出汗情況依然沒有改善。我仔細思考後,改用蜜炙黃耆二兩,人參五錢,白朮一兩,蜜炙升麻、柴胡、陳皮各一錢,歸身、炙甘草、黑薑各二錢,白芍、五味子、附子各三錢,大棗五枚,服用一劑後就止汗了。

右文曰:連服補斂之劑,汗俱不止,乃用升、柴、炮姜等,辛以散之,而汗反止,其故何也?予曰:證本勞傷,脾肺中藏之陽陷而不升,衛外之陽虛而不固,以致陰氣不降,乘虛外溢,故特用升、柴以升提下陷之氣,黑姜以收固衛外之陽,使陽得在外而為陰之衛,斯陰得在內而為陽之守也。後用生金滋水等劑培養而愈。

(《潛村醫案》)

一少年上身汗出,三年不愈。用棉花子炒焦泡湯,服四、五日,汗出至足,後用歸脾等湯調養而愈。(周慎齋)

附方

止汗方,治汗出不止。用五倍子為末,唾津調貼臍中,外用帛縛定,過宿即止。

白話文:

書中記載,連續服用補益收斂的藥物,汗仍然止不住,就用升麻、柴胡、炮姜等辛溫藥物來散寒,反而汗止了,這是為什麼呢?我說,這病的根本是勞傷,脾肺中蘊藏的陽氣下陷不升,抵禦外邪的陽氣虛弱不固,導致陰氣不降,乘虛外溢而致汗出。所以特地用升麻、柴胡提升下陷的陽氣,用黑姜收固衛外的陽氣,使陽氣得以在外抵禦外邪,陰氣得以在內固守本位。之後再用滋陰補腎的藥物調理,最終痊癒。

一個少年上半身出汗,三年不愈。用炒焦的棉花子泡水喝,服藥四五天,汗出至腳底,之後再用歸脾湯等補益藥物調養,就痊癒了。

附方:止汗方,治汗出不止。用五倍子研成粉末,用唾液調和,貼在肚臍上,外面用布包紮固定,過一夜即可止汗。

又方,治盜汗,用冬桑葉一味,焙乾為末,空心米飲下二錢,神效。

撲粉法,用牡蠣、龍骨、麻黃根、赤石脂等分研末,絹包撲之,效。

白話文:

另外一種方法,治療盜汗,用冬桑葉一味,烘乾研磨成粉,空腹用米湯送服兩錢,效果神奇。

撲粉方法,用牡蠣、龍骨、麻黃根、赤石脂等量研磨成粉,用絹布包裹,撲灑患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