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十六·方藥備考 (10)
卷十六·方藥備考 (10)
1. 內經方論
厥陽怒狂,治之不以藥石者,《經》言:藥石發癲,芳草發狂。故以生鐵落,用水研浸為飲。蓋鐵之生者,氣寒味辛,其性直行而降,下氣疾速,用其捶出之花,遮得外走經絡,開結於木火之中,則狂怒自已。(《古方選注》)
熨藥方
黃帝曰:刺寒痹內熱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淬之。刺大人者,以藥熨之。用醇酒二十斤,蜀椒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種,皆㕮咀漬酒中,用綿絮一斤,細白布四丈,並納酒中,置酒馬矢熅中,蓋封塗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綿絮,曝絮之,干復漬,以盡其汁。
每漬必晬其日,乃出於,並用滓與綿絮,復布為巾,長六、七尺,為六、七巾,用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處,令熱入至於病所。寒復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內中無見風,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靈樞》)
㕮咀者,謂碎之如大豆,然後煎之,取其清汁也。漬,浸也。馬矢熅中者,燃干馬屎而煨之也。塗,鹽泥封固也。晬,周日也。復布為巾者,如今之夾袋,所以盛貯綿絮藥滓也。滓,柤也。炙布以生桑炭者,桑能利關節,除風寒濕痹也。大人血氣清滑,故當於未刺之先,及既刺之後,但以藥熨,則經通汗出,而寒痹可除矣。
刺後起步於密室中,欲其氣血行,而慎避風寒也。(《成方切用》)
豕膏
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寫,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寫則合豕膏冷食,三日已。(《靈樞》)
猛疽,言為害之急也。豕膏,即豬脂之煉淨者也。(《成方切用》)
薐翹草根湯
癰發於脅,名曰敗疵。敗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癰膿,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銼薐蔥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為取三升,則強飲厚衣,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已。(《靈樞》)
薐,芰也。𧄍,連翹也。二草之根,俱能解毒。馬元臺曰:薐𧄍,即今之連翹。(《成方切用》)
角發酒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屍,名曰屍厥。剃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靈樞》)
邪客於四臟一腑之絡,乃為屍厥者,以心腎為水火絡;肺脾為天地絡;胃為中土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若陰陽相離,不能交會,則身脈動而形無知,其狀如屍。當刺五絡之井,不已,先以竹管吹耳,以通五絡之會。再剃其左角之發,燔為血餘,入絡化淤,飲以美酒,使絡氣與衛氣相通,庶陽和厥醒。(《古方選注》)
半夏秫米湯
白話文:
[內經方論]
狂躁症的治療:
對於那些狂躁到極點,像發瘋一樣的人,如果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內經》說:「用藥物反而會引發癲癇,用芳香的藥草反而會引發狂躁。」所以要用生鐵磨成粉,用水浸泡後飲用。這是因為生鐵性寒味辛,藥性能夠直接向下行走,迅速降氣。用捶打出的鐵花,可以阻擋外邪侵入經絡,打開阻塞在木火之氣中的結節,這樣狂躁的症狀自然就會停止。
熱敷藥方:
黃帝問:「如果寒濕導致的麻木,身體內部卻有熱,應該怎麼治療?」岐伯回答說:「如果給普通百姓治病,可以用火燒過的針刺,如果給達官貴人治病,應該用藥物熱敷。具體做法是:用二十斤醇酒,加入一升蜀椒、一斤乾薑、一斤桂心,這四種藥材都切碎後浸泡在酒中。再將一斤棉絮和四丈細白布一起放入酒中,然後將浸泡好的藥酒放入馬糞堆中加溫,密封好,不要讓藥氣洩漏。五天五夜後,取出布和棉絮,曬乾棉絮,然後再次浸泡,直到把藥汁都吸盡。
每次浸泡都要持續一整天,然後取出。用藥渣和棉絮重新包裹在布中,做成六、七條長六、七尺的熱敷巾。用燒紅的桑樹炭烤熱熱敷巾,熱敷在針刺寒痹的地方,讓熱氣進入病灶。等熱敷巾冷了,再次烤熱繼續熱敷,重複三十次即可。如果出了汗,用毛巾擦拭身體,也要擦拭三十次。治療後在室內走動,不要吹到風。每次針刺後都要進行熱敷。這樣,病就會好了。」
藥方說明:
- 「㕮咀」指的是把藥材搗碎成像大豆一樣大小,然後煎煮,取其清澈的藥汁。
- 「漬」就是浸泡的意思。
- 「馬矢熅中」指的是燃燒乾燥的馬糞來加溫。
- 「塗」是用鹽泥封固。
- 「晬」是指一整天。
- 「復布為巾」是指像現在的夾袋一樣,用來裝棉絮和藥渣。
- 「滓」就是藥渣。
- 「炙布以生桑炭」指的是用桑樹炭來烤熱布,因為桑樹能夠疏通關節,去除風寒濕痹。
- 達官貴人血氣順暢,所以在針刺之前和針刺之後,都應該用藥物熱敷,這樣可以疏通經絡,使汗液排出,寒痹就能夠去除。
- 針刺後要在密室中走動,目的是為了讓氣血運行,同時要避免吹到風寒。
豬油膏:
如果喉嚨裡長了癰瘡,叫做猛疽。猛疽如果不好好治療,會化膿。膿液如果不排出,就會堵塞咽喉,半天就會死亡。如果已經化膿,把膿液排出後,吃用豬油膏冷卻後製成的食物,三天就會痊癒。
藥方說明:
- 「猛疽」是指發病急迫,危害很大的癰瘡。
- 「豕膏」就是豬油煉製後的純淨油脂。
薐翹草根湯:
如果脅肋部位長了癰瘡,叫做敗疵。敗疵這種病多發生在女性身上,可以用艾灸治療。如果癰瘡很大,已經化膿,就要進行治療。如果癰瘡裡面有像紅小豆一樣大小的新肉長出,可以用薐蔥草根和連翹草根各一升,用水一斗六升煎煮,煮到剩下三升的時候,趁熱喝下去,然後多穿衣服,坐在鍋上,讓汗液從腳底排出,這樣病就會好了。
藥方說明:
- 「薐」就是菱角, 「𧄍」就是連翹。這兩種草的根都能夠解毒。
- 馬元臺說:「薐𧄍,就是現在的連翹。」
角發酒:
如果邪氣侵入到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這五條經絡,這些經絡都會在耳中交會,向上連通到左邊的頭角。如果這五條經絡都枯竭,就會導致身體脈搏跳動,但是身體沒有知覺,看起來像死了一樣,這種狀況叫做屍厥。這時,剃掉左邊頭角一寸見方的頭髮,燒成灰燼,用美酒一杯送服,如果不能喝,就灌下去,立刻就會痊癒。
藥方說明:
- 邪氣侵入四臟一腑的經絡,就會導致屍厥。心腎屬於水火經絡;肺脾屬於天地經絡;胃屬於中土經絡。這五條經絡都在耳中交會,向上連通到左邊的頭角。如果陰陽分離,不能交會,就會出現脈搏跳動而身體沒有知覺,看起來像屍體一樣的狀況。此時,應該先針刺五絡的井穴,如果沒有效果,先用竹管吹氣到耳朵裡,疏通五條經絡的交會處。然後再剃掉左邊頭角的頭髮,燒成灰燼,讓它進入經絡化解淤血,用美酒送服,使經絡的氣與衛氣相通,這樣陽氣和諧,就會從昏厥中甦醒。
半夏秫米湯: (此處原文未提供半夏秫米湯的具體內容,因此無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