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二·醫學溯源 (15)
卷二·醫學溯源 (15)
1. 辨脈
○疾一名極,總是急速之形,數之甚者也。惟傷寒熱極,方見此脈,非他疾所恆有也。若勞瘵虛憊之人,見之則陰髓下竭,陽光上亢,有日無月,短期近矣。○弦如琴絃之挺直而略帶長也。《經》曰:少陽之氣,溫和軟弱,故脈為弦。其氣來而實強為太過,病在外;其氣不實而微為不及,病在中。
又肝脈來,濡弱迢迢如循長竿末梢曰肝平,若過實則肝病,急勁則肝死。弦脈與長脈,皆主春令。但弦為初春之象,陽中之陰,天氣猶寒,故如琴絃之端直而挺然,稍帶一分之緊急也;長為暮春之象,純屬於陽,絕無寒意,故如木杆之迢直以長,純乎發生之氣象也。○長脈之應,與弦脈略同,但弦之木,為萬物之始生,此主春生之正令,天地之氣至此發舒,故脈象應之為長也。《經》云:長則氣治。
李月池曰:心脈長者,神強氣旺;腎脈長者,蒂固根深。皆言平脈也,然惟長而和緩,乃合春生之氣,為健旺之徵。若長而硬勁,即屬火亢之形,而為疾病之應也。○短反乎長,彼應春,此應秋;彼屬肝,此屬肺。肺主氣,氣屬陽,宜乎充沛,短脈獨見,氣衰之兆。《素問》曰:肺之平脈,厭厭聶聶,如落榆莢。
則短中自有和緩之象,氣仍治也。若短而沉且澀,則氣病矣。○大抵長、短二脈,為有餘不及之象。長類於弦,而盛於弦,為有餘;短類於動,而衰於動,為不及。弦脈帶急,而長脈帶緩,動脈形滑而且數,短脈形澀而必遲。誠能細心較量,錙銖不爽者也。(《脈理會參》)
變通
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此古今相傳之法也。然沉脈亦有表證,此陰實陽虛,寒勝者然也,浮脈亦有里證,此陽實陰虛,水虧者然也。故凡欲察表邪者,不宜單據浮沉,當以緊數為別。○浮雖屬表,凡陰虛血少,中氣虧損者,脈必浮而無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沉雖屬裡,凡表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皮毛脈不能達,亦必沉緊,是不可以概言里。
數雖為熱,而真熱者脈未必數,凡虛損之證,陰陽俱困,氣血張皇,虛甚者數必甚,是數不可以概言熱;遲雖為寒,凡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不可以概言寒。弦強類實,而真陰胃氣大虧,及陰陽關格等證,脈必豁大而弦勁,是強不可以概言實;微細類虛,凡痛極氣閉,營衛壅滯不通者,脈必伏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虛。○數脈有陰有陽,今世相傳,皆以數為熱脈,其說謬誤。
余歷見內熱伏火等證,脈反不數,而惟洪滑有力。數脈之辨有七:一外邪有數脈。凡寒邪外感,脈必緊數,然初感便數者,原未傳經,熱自何來?或傳經日久,數而滑實,方可言熱;若數而無力者,仍是陰證。此外感之數,不可盡以為熱也。○一虛損有數脈。陽虛之數者,必數而無力,或兼細小;陰虛之數者,必數而弦滑。
白話文:
辨脈
疾脈,又稱極脈,脈象急速,脈數非常快。只有傷寒熱極時才會出現這種脈象,其他疾病通常不會出現。如果勞累虛弱的人出現這種脈象,則代表陰精耗竭,陽氣亢盛,生命垂危,不久於人世。
弦脈,像琴弦一樣挺直而略長。《內經》說:少陽之氣溫和柔弱,所以脈象為弦。如果脈氣充實有力,則為太過,病在體表;如果脈氣不充實而微弱,則為不及,病在內臟。
肝脈,脈象濡弱綿長,像沿著長竿末端運行,稱為肝平脈。如果脈象過於充實,則為肝病;如果脈象急勁,則為肝死。弦脈和長脈都主春令。弦脈是早春的脈象,屬陽中之陰,天氣尚寒,所以像琴弦一樣挺直而略緊;長脈是暮春的脈象,純屬陽氣,沒有寒意,所以像木棍一樣直而長,完全是生發之氣的象徵。
長脈的意義與弦脈大致相同,但弦脈像初生的樹木,萬物開始生長,代表春生之正令,天地之氣開始舒展,所以脈象為長。《內經》說:長脈則氣順暢。
李月池說:心脈長而有力者,精神強盛,氣旺;腎脈長者,根基牢固。這些都是平脈的表現,但只有長而和緩的脈象,才能符合春生之氣,是健康旺盛的徵兆。如果長而硬勁,則是火亢的表現,屬於疾病的徵兆。
短脈與長脈相反,長脈應春,短脈應秋;長脈屬肝,短脈屬肺。肺主氣,氣屬陽,應該充沛,如果出現短脈,則是氣虛的徵兆。《素問》說:肺的平脈,細弱而和緩,像落下的榆莢一樣。
所以短脈中也應該有和緩的象徵,氣還是順暢的。如果短脈而且沉而澀,則氣有病。
總的來說,長脈和短脈代表氣血盛衰的狀態。長脈類似弦脈,但比弦脈更盛,為有餘;短脈類似動脈,但比動脈更衰,為不及。弦脈帶急,長脈帶緩,動脈滑而數,短脈澀而遲。只要細心觀察,就能準確判斷。
浮脈在表,沉脈在裡,這是古今相傳的診斷方法。但是沉脈也可能有表證,這是陰盛陽虛,寒邪盛行的表現;浮脈也可能有裡證,這是陽盛陰虛,津液虧損的表現。所以想要判斷表邪,不能單憑浮沉,應該結合脈象的緊數來判斷。
浮脈雖然屬表,但陰虛血少,中氣虧損的人,脈象也往往是浮而無力,所以不能簡單地把浮脈說成是表證;沉脈雖然屬裡,但表邪初感很深,寒邪束縛皮毛,脈氣不能暢達,也會出現沉緊的脈象,所以不能簡單地把沉脈說成是裡證。
數脈雖然代表熱證,但真熱的脈象不一定數,凡是虛損的病症,陰陽俱虛,氣血紊亂,虛弱到一定程度,脈象就會很快,所以不能簡單地把數脈說成是熱證;遲脈雖然代表寒證,但傷寒初退,餘熱未清時,脈象也往往是遲而滑,所以不能簡單地把遲脈說成是寒證。
弦脈強勁類似實證,但真陰胃氣大虧,以及陰陽關格等證,脈象也會豁大而弦勁,所以不能簡單地把弦脈說成是實證;微細脈類似虛證,但疼痛劇烈,氣機閉塞,營衛阻塞不通時,脈象也會微弱隱伏,所以不能簡單地把微細脈說成是虛證。
數脈有陰有陽,現在很多人認為數脈都是熱脈,這是錯誤的說法。
我多次見到內熱伏火等證,脈象反而不數,而是洪滑有力。數脈的辨別有七種情況:
一、外邪導致的數脈:凡是寒邪外感,脈象都會緊數,但是初感就數的,寒邪還未入經絡,哪裡來的熱?如果寒邪入經絡日久,脈象數而滑實,才能說是熱證;如果數而無力,仍然是陰證。所以外感導致的數脈,不能都認為是熱證。
二、虛損導致的數脈:陽虛導致的數脈,脈象會數而無力,或者兼見細小;陰虛導致的數脈,脈象會數而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