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十·雜證匯參 (6)
卷十·雜證匯參 (6)
1. 驚恐怔忡
(附戰慄顫振)
經義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肝脈驚暴,有所驚駭。○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肝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陽明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憂愁恐懼則傷心。○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腎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恐懼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憂恐忿怒則傷氣。○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下行矣。(《素問》)
白話文:
東方屬青色,與肝經相通,肝經病變會導致驚恐。肝脈震動、突然受到驚嚇,都是肝經病變的表現。肝氣虛弱的人容易感到恐懼,肝氣過盛的人容易發怒。肝虛的人視力模糊,聽力下降,容易恐懼,感覺像是有人要抓捕自己。陽明經病變嚴重時會出現厥逆,患者厭惡人與火,聽到木頭發出的聲音就會驚恐不安。各種腫脹疼痛、酸痛、驚恐的病症,都屬於火邪所致。驚恐會讓人心神不寧,思緒混亂,導致氣血失調。憂愁恐懼會傷心,心神不安、思慮過度會傷神,神傷就會恐懼不安,失去自我。腎臟與恐懼相關,恐懼會傷腎,思慮能克制恐懼。恐懼不解就會傷精,精傷會導致骨頭酸痛、四肢乏力、精液流失。憂愁恐懼、憤怒都會傷氣。恐懼會使精氣下降,下降就會阻塞上焦,阻塞就會導致氣逆,氣逆就會使下焦脹滿,因此氣血會向下流動。
哲言
驚悸者,忽若有驚,惕惕然心中不安,其動也,有時。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動搖不靜,其作也,無時。(《醫學正傳》)
有觸而心動曰驚。無驚而自動曰悸,即怔忡也。(李東垣)
恐與驚悸相似而實非也。子和云:驚者為自不知,恐者為自知故也。蓋驚者聞響即驚,恐者心中恍恍然自知,如人將捕之狀,及不能獨自坐臥,須人伴侶,或夜須燈照者是也。○臟腑之恐有四:一曰腎,《經》云:在臟為腎,在志為恐。又云:精氣並於腎則恐。二曰肝膽,《經》云:肝藏血,血不足則恐。
戴人曰:膽者,敢也,驚怕則膽傷矣。蓋肝膽實則怒而勇敢,肝膽虛則善恐而不敢也。三曰胃,《經》云:胃為恐。四曰心,《經》云: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赤水玄珠》)
白話文:
驚悸是指突然感到心慌,好像受到驚嚇,心裡不安,這種感覺時有時無。怔忡則是指心裡一直不安,像要跳出來一樣,不停地動搖,而且這種感覺一直存在。驚是因外部刺激而心慌,悸則是無故心慌,也就是怔忡。
恐懼和驚悸雖然類似,但實際上是不同的。驚嚇是突然的,不知不覺就害怕了;而恐懼則是自己意識到的,心裡忐忑不安,就像要被人抓一樣,無法獨自坐臥,需要人陪伴,晚上還需要開燈。恐懼與臟腑有關,其中腎藏精氣,精氣不足就會恐懼。肝藏血,血不足也會恐懼。膽主勇敢,膽虛則易恐懼。胃也與恐懼有關。心主神志,思慮過度會傷神,神傷則容易恐懼。
驚怖,即驚恐怖懼也,恐亦懼也,於義並同。凡連稱其名以為提綱者,多是一陰一陽對待而言。如喜怒並稱者,喜出於心,心居於陽,怒出於肝,肝居於陰;志意並稱者,志是靜而不移,意是動而不定,靜則陰也,動則陽也;驚恐並稱者,驚因觸於外事,內動其心,心動則神搖,恐因惑於外事,內慊其志,志慊則精卻。是故《內經》謂: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下行矣。又謂:嘗貴後賤,嘗富後貧,悲憂內結,至於脫營失精,病深無氣,則灑然而驚。此類皆是病從外事觸動內之心神者也。若夫在身之陰陽盛衰而致驚恐者,驚是火熱灼動其心,心動則神亂,神用無方,故驚之變態不一,隨其所之,與五神相應而動。肝藏魂,魂不安則驚駭。
白話文:
驚怖的解釋與病因
“驚怖”,指的是驚慌害怕,而“恐”和“懼”其實意思相同,都是害怕的意思。中醫典籍中經常將兩個詞連在一起,其實是陰陽對待的概念。
例如,喜怒並稱,喜悅源於心臟,心臟屬陽,而憤怒來自肝臟,肝臟屬陰;志意並稱,志是靜止不動的,意是流動不定的,靜屬陰,動屬陽;驚恐並稱,驚嚇是由外界事物刺激,內心產生動盪,心動則神志不安;而恐懼是由外界事物迷惑,內心產生猶豫,志氣衰弱,精氣散失。
因此,《內經》中說,驚嚇會讓心神無所依託,精神無所歸依,思慮無法安定,導致氣機紊亂。恐懼則會使精氣散失,上焦閉塞,氣機逆行,下焦積聚,導致氣機下行。
又說,曾經富貴後來貧窮,曾經有地位後來失勢,悲傷憂愁積鬱在內,最終導致精氣耗散,病情嚴重,體力衰竭,就會突然驚恐。這些都是由外界事物刺激內心神志而導致的疾病。
此外,身體陰陽失衡也會導致驚恐。例如,火熱灼傷心臟,心臟跳動就會加速,神志混亂,失去控制,因此驚恐表現各不相同,根據心神所處的狀態,與五臟神志相應而表現出不同的症狀。肝臟藏魂,魂魄不安就會表現出驚慌害怕。
肺藏魄,魄不安則驚躁。脾藏意,意不專則驚惑。腎藏志,志慊則驚恐。胃雖無神,然為五臟之海,諸熱歸之,則發驚狂,聞木音惕然心動也。恐者,是熱傷其腎,腎傷則精虛,精虛則志不足,志本定而不移,故恐亦無他狀。《內經》於驚之病邪者,有火熱二淫司天在泉勝復之氣,有各經熱病所致,有三陽積並,有氣並於陽,皆為驚病。故病機統而言曰:諸病驚駭,皆屬於火也。
於恐之病邪者,有積氣並於腎則恐,有血不足則恐,有陰陽相搏則恐,有胃氣熱腎氣弱則恐,然於肝之驚恐互相作者,以其臟氣屬陽居陰,納血藏魂,魂不安則神動,神動則驚;血不足則志慊,志慊則恐。故二者肝臟兼而有之。似此之類,於火熱二淫屬感邪之外,余者之驚恐,皆因人氣之陰陽所動而內生者也。
白話文:
肺臟掌管人的精神,精神不安定就會表現出驚躁。脾臟掌管人的思慮,思慮不集中就會表現出驚惑。腎臟掌管人的意志,意志薄弱就會表現出驚恐。胃雖然沒有精神,但它是五臟之海,所有的熱氣都匯聚於此,如果熱氣過盛,就會導致驚狂,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心慌意亂。恐懼,是因為熱氣損傷了腎臟,腎臟受損就會精氣虛弱,精氣虛弱就會意志不足,意志堅定才能心神安定,所以恐懼沒有其他表現。
《內經》中提到驚嚇的病邪,有火熱二淫司天在泉勝復之氣導致的,有各經熱病所致的,有三陽積聚,有氣聚於陽氣導致的,這些都是驚嚇的病因。所以,總而言之,各種病症導致的驚嚇,都屬於火熱過盛。
至於恐懼的病邪,有積聚的氣血淤積在腎臟導致的,有血氣不足導致的,有陰陽失衡導致的,有胃氣熱盛腎氣虛弱導致的。而肝臟與驚恐互相影響,是因為肝臟屬陽藏於陰,負責儲藏血液和神魂,神魂不安定就會神經緊張,神經緊張就會驚嚇;血氣不足就會意志薄弱,意志薄弱就會恐懼。所以肝臟同時擁有驚嚇和恐懼兩種特徵。除了火熱二淫引起的驚恐之外,其他各種驚恐,都是因為人體氣血陰陽失衡而引起的。
○驚恐二病,與內外所因,其治法同乎?異乎?曰:驚則安其神,恐則定其志,治當分陰陽之別,何得而同也?夫易之為卦,坎離交而後為既濟。人以五臟應之,心為離火,內陰而外陽。腎為坎水,內陽而外陰。內者是主,外者是用。又內主者五神,外用者五氣。是故心以神為主,陽為用;腎以志為主,陰為用。
陽則氣也火也,陰則精也水也。及乎水火既濟,全在陰精上奉,以安其神;陽氣下藏,以定其志。不然,則神搖於內,陽氣散於外,志惑於中,陰精走於下。既有二髒水火之分,治法安得無少異?所以驚者先安其神,然後散亂之氣可斂,氣斂則陽道行矣。恐者先定其志,然後走失之精可固,精固則陰氣用矣。
白話文:
驚恐二病,治法是否相同?
問: 驚恐這兩種病,都是由內外因素引起,其治療方法是否相同?
答: 驚則安其神,恐則定其志,治療需區分陰陽之別,怎麼可能相同呢?
解說: 《易經》以卦象來推演,坎卦代表水,離卦代表火,坎離交合後成就「既濟」之象。人體以五臟對應此理,心臟屬離火,內屬陰而外屬陽;腎臟屬坎水,內屬陽而外屬陰。內者為主,外者為用。內主者為五神,外用者為五氣。因此,心臟以神為主,陽氣為用;腎臟以志為主,陰氣為用。
陽氣即氣,如同火;陰氣即精,如同水。當水火既濟,則陰精上奉以安神;陽氣下藏以定志。否則,神搖於內,陽氣散於外,志惑於中,陰精走於下。
既然心腎二臟有水火之分,治療方法自然有所差異。所以治療驚恐,驚者先安其神,然後散亂之氣可斂,氣斂則陽道行矣。恐者先定其志,然後走失之精可固,精固則陰氣用矣。
為外事驚者,雖子和氏謂驚者平之,平,常也,使病者時時聞之習熟,自然不驚。固是良法,不若使其平心易氣以先之,而後以藥平其陰陽之盛衰,則神可安志可定矣。(《推求師意》)
怔忡之病,心胸築築振動,惶惶惕惕,無時得安者是也。然古無是名,其在《內經》則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在越人、仲景則有動氣在上下左右之辨,云諸動氣皆不可汗下者是也。凡此者,即皆怔忡之類,此證惟陰虛勞損之人乃有之。
蓋陰虛於下,則宗氣無根而氣不歸原,所以在上則浮撼於胸臆,在下則振動於臍旁。虛微者動亦微,虛甚者動亦甚。凡患此者,速宜節欲節勞,切戒酒色。凡治此者,速宜養氣養精,滋培根本。若或誤認為痰火而妄施清利,則速其危矣。○驚有二證:有因病而驚者,有因驚而病者。
白話文:
遇到外事而感到驚慌的人,即使像子貢那樣善於辯論的人說「驚慌」是平常事,說「平常」就是指平常,讓病人經常聽到這句話,熟悉之後自然就不會驚慌了。這確實是個好方法,但不如先讓他平心靜氣,然後再用藥物來調節他陰陽的盛衰,這樣他的精神就能安穩,心志也能安定。
心神不安、心胸起伏震動、惶恐不安、一刻也無法安寧的病症,叫做「怔忡」。古代沒有這個名詞,在《內經》中稱為「虛里」,說:「胃的經脈叫做虛里,從左乳下方出來,它的跳動會影響衣服,是宗氣外泄。」越人、仲景則有「動氣」在上下左右的不同表現,說「各種動氣都不能用汗藥治療」。這些都是「怔忡」的表現,這種病症只有陰虛勞損的人才會得。
因為陰虛在下,宗氣沒有根基,氣無法歸於本位,所以向上就會在胸臆間浮動,向下就會在臍旁震動。虛弱的人,動的程度也輕微,虛弱得厲害的人,動的程度就嚴重。凡是得了這種病的人,要立即節慾節勞,嚴禁喝酒和縱慾。治療這種病,要迅速滋養氣血、培補精氣,滋養根本。如果誤認為是痰火,胡亂使用清熱利濕的藥物,就會加速病情惡化。○驚嚇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疾病而驚嚇,一種是因驚嚇而生病。
如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及傷寒陽明證,聞木音則惕然而驚之類,此則或因歲火之盛,或因歲木之衰,或因風熱之相搏,或因金木之相制,是當察其客邪之輕重,兼治其標。若因驚而病者,如驚則氣亂而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之類,此必於聞見奪氣而得之,是宜安養心神,滋培肝膽,當以專扶元氣為主治。此固二者之辨,然總之主氣強者不易驚,而易驚者必肝膽之不足者也。
故雖有客邪,亦當知先本後標之義。又如驚則氣亂,恐則氣下,驚恐雖同類,而不知恐之傷人尤甚於驚。何也?蓋驚出於暫,暫者可復;恐積於漸,漸者難解。甚至心怯而神傷,精卻則陰痿,日消月縮,不亡不已。此非大勇大斷,必不能拔去病根,徒費藥力也。予嘗治暴驚者,十愈八、九,治恐懼者,十不得其一、二。
白話文:
東方屬青色,與肝臟相通,肝病的症狀包括驚恐,以及傷寒陽明證,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驚嚇。這些症狀可能是因為夏季火氣旺盛,或者春季木氣衰弱,或是風熱相搏,抑或是金氣克制木氣所致。治療時應該觀察邪氣的輕重,兼顧治標。若是因驚恐而生病,例如驚恐導致氣亂、心神不定,就應該安養心神,滋養肝膽,以扶元氣為主。雖然驚恐有不同的病因,但總體來說,元氣充足的人不易驚恐,而容易驚恐的人一定是肝膽不足。
因此即使有外邪入侵,也要明白先治本後治標的道理。此外,驚恐雖然同屬一類,但恐懼的傷害比驚嚇更甚。因為驚嚇是暫時的,可以恢復;而恐懼是逐漸累積的,難以消除。甚至會導致心神受損,精氣虧損,身體日漸消瘦,最終不治而亡。除非心志堅定,才能徹底根除病根,否則只是徒勞無功。我曾治療過許多暴怒驚恐的病人,十個之中八九個都治好了;而治療恐懼症的病人,十個之中只有一兩個治好。
(張景岳)
怔忡大概屬血虛與痰。有思慮便動者屬虛,時作時止者,痰因火動也。瘦人多是血虛,肥人多是痰飲。時覺心跳者,是血少不能養心也。○病因驚而得者,驚則神出於舍,舍空得液則成痰,血氣入舍,則痰拒其神不得歸焉。(朱丹溪)
怔忡,心血少也。其原起於腎水不足,不能上升,以致心火不能下降。治宜歸脾湯,去木香加麥、味、枸杞,吞都氣丸。如挾包絡有餘之火而兼痰者,加生地、黃連、貝母之類以清之。(《己任編》)
白話文:
怔忡通常是血虛或痰引起的。如果因思慮而心慌,屬於血虛;如果時而發作時而停止,則是痰火上炎。瘦人多是血虛,肥人多是痰飲。如果時常感到心跳,說明血少不能滋養心臟。如果因驚嚇而得病,驚嚇會導致神氣外泄,心神空虛就會產生痰液,而血氣想要回歸心神卻被痰液阻擋。
怔忡是心血不足所致。其根源在於腎水不足,不能上輸心臟,導致心火不能下降。治療應以歸脾湯為主,去掉木香,加入麥冬、五味子、枸杞,並服用都氣丸。如果伴有心包有餘熱以及痰濕,則需加入生地、黃連、貝母等藥物清熱化痰。
脈候
寸口脈動而弱,動則為驚,弱則為悸。(《金匱》)
選案
一女年十餘歲,病心悸,常若有人捕之,欲擗地而無所容,母抱於懷,婢護於外,猶不能安寢。醫者以為心病,用安神丸、鎮心丹,不效。診脈細弱而緩。謂曰:此膽病,服溫膽湯而安。(汪石山)
附戰慄顫振
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素問》)
人恐極而戰慄者,由恐為腎志,其志過度則傷腎,腎水衰,則心火自盛而為戰慄也。如酒性熱,飲多則令人戰慄。(《原病式》)
白話文:
脈候
寸口脈搏動而微弱,動則為驚恐,弱則為心悸。(《金匱》)
選案
一位少女,年約十餘歲,患有心悸,經常感覺有人要抓她,想要撲倒在地卻無處可去,母親抱着她,婢女在外守護,依然無法安穩入睡。醫生認為是心臟病,使用安神丸、鎮心丹治療,但無效。診脈發現脈象細弱而緩慢。醫生說:這是膽病,服用溫膽湯即可痊癒。(汪石山)
附 戰慄顫振
各種禁不住的顫抖,如同失魂落魄,都屬於火邪。(《素問》)
人極度恐懼而顫抖,是因為恐懼為腎臟的主志,腎志過度則傷腎,腎水衰弱,則心火旺盛而導致戰慄。例如酒性熱,飲酒過多也會讓人戰慄。(《原病式》)
河間曰:戰慄動搖,火之象也。或言為寒者,未明變化之道也。此由心火熱甚,亢極而戰,反兼水化故也。若據此說,則凡見寒戰,皆為火證,何以《經》曰:陰勝則內寒。又曰:陽虛則外寒。又曰: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又曰: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凡此皆屬《經》言,而河間悉言為火,其然否可知也。(《景岳全書》)
顫振,有謂作諸禁鼓慄者,非也。諸禁鼓慄,乃鬥牙戰搖,似寒而實熱也。顫振乃兼木氣而言,惟手足肘前戰動,外無凜慄之狀。(孫一奎)
白話文:
河間認為,戰慄動搖是火氣過盛的表現。有些人認為是寒氣作祟,卻不明白陰陽轉化的道理。這是因為心火過於旺盛,亢盛到極點反而反過來消耗了體內的津液,導致身體顫抖。如果按照這個說法,凡是出現寒戰都是火症,那麼《內經》中所說的「陰勝則內寒」、「陽虛則外寒」、「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這些都是經文中的記載,而河間卻全部說成是火症,這是否合理呢?
孫一奎也指出,顫振不應該和諸禁鼓慄混為一談。諸禁鼓慄是指身體發抖、牙齒打戰,看似寒症,實則熱症。顫振則帶有木氣的表現,只是手腳和肘前戰動,沒有明顯的寒冷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