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十五·痘疹精華 (35)
卷十五·痘疹精華 (35)
1. 證治要略
用攻法須分部位經絡,用補法當辨寒熱燥濕。過清則有冰伏之慮,偏熱則有液涸之虞。夫痘雖以形色辨吉凶,然內證尤為緊要。如痘點既起,或不慎風寒,則營衛凝澀,或縱恣飲食,則氣機呆鈍,以致身熱不食,腹膨嘔瀉,漿水不行。不究病因,但執清涼膩補,常有凶危之變。
亦有痘形雖重,若形神安靜,便食如常,聲音清響,調理得宜,亦可轉危而安。大凡形老而色鮮明者,雖稠密,變幻恆少;形嫩而色晦滯者,雖稀疏,變幻恆多。表裡相參,審證的確,設法處治,方無貽誤。至於逆證已見,雖昔名醫亦莫能救。小兒夭枉者不可勝數,邇來幸有種痘一法,實可挽回造化,此誠補痘科之未備,而為上乘之法也。正痘有先賢諸成法,避險有種痘之良方,痘證於是乎全矣。
(《臨證指南》)
疫
痘毒之在人身,若子之在母腹,當其生時,始而腹痛,而破胞,而倒轉,而生,皆天地自然之運動,初無子害母之理。痘之出,始而發熱,而見點,而蒸長灌膿,與生產何異?子既不害母,痘豈害人乎哉!其害人者,相引動之歲氣也。歲氣之中,復有疫氣行乎其間,歲氣亦不害人,其害人者疫氣也。
○痘之死,死於疫,非死於痘也。人生誰不出痘,人之體質,自有虛實,虛則補,實則瀉,何致於死?惟疫氣行乎其間,虛證欲補,疫氣隔之,使不受補;實證欲攻,疫氣乘之,使不受攻。痘方出,疫氣掩之,使不得出;既出矣,當起壯成膿,疫氣擾之,使不成膿;既成膿矣,則毒化而出,疫氣乘之,頃成癢塌、倒黶之變。皆疫之為害也。
○疫之為害,一時傳染,惟閉證為甚。一見斑閉證出,即知疫證行矣。○疫之從鼻入者為閉,肺主皮毛故也;從口入者為斑,胃主肌肉故也。口鼻俱感,則為斑閉,急宜表裡雙解,麻黃石膏湯、升麻石膏湯、羌活散郁湯入硝、黃,皆表裡雙解之法。用之不應者,只能通表裡,不能散疫也。
○一見瑣屑隱隱,有模糊之勢者,必是疫毒壅遏,縱然出透,必難成漿。○毒,主氣也;疫,客氣也。疫氣有時而乘,或乘於出,或乘於灌,或乘於黶,忽然而變,須要識得是疫,於應用劑中加解疫之味。○解疫之藥,與開表通利之藥,宜相輔而行。
如蒼朮、青蒿、白芷,則芳香之氣與荊、防、羌活、升麻之類,和為開表之用;如檳榔、犀角,則與硝、黃、石膏、生地之類,併為攻裡之用;如腹皮、貫眾、人中黃之類,則表裡皆通,同為解疫之用。○天行疫氣,小兒感之,證見大熱煩躁,痘點隱隱,嘔吐啼叫,藥不得入,天時亢甚,急掘鮮黃土兩石攤地上,鋪蒲席,臥兒於上,神安片時,有熱解而痘得出者。又法用雄雞一隻劈開,閤兒胸堂,窠腳扎定,一、二時亦有毒解而痘得出者。
白話文:
證治要略
使用攻邪的方法,必須區分身體的部位和經絡;使用補益的方法,則要辨別寒熱燥濕。過度清熱會有導致寒邪潛伏的隱憂,偏於溫熱則有耗損津液的危險。雖然痘疹的吉凶可以從外形顏色來判斷,但內在的病症尤其重要。如果痘疹剛開始出現,因為不小心感受風寒,就會導致營衛之氣凝滯不通;或者因為放縱飲食,就會導致氣機呆滯遲鈍,進而出現發熱、食慾不振、腹脹嘔吐、腹瀉、痘疹漿液難以形成等症狀。如果不探究病因,只是執著於使用清涼滋膩的藥物來補益,常常會有危險的變化。
也有痘疹雖然看起來很嚴重,但如果精神狀態安靜,食慾正常,聲音洪亮,調理得當,也能夠轉危為安。一般來說,痘疹形狀老熟、顏色鮮明的,即使密集,變化也比較少;形狀嫩弱、顏色晦暗的,即使稀疏,變化也比較多。要內外結合來診斷,審視病情的確切狀況,然後制定治療方法,才不會耽誤病情。至於出現逆證,即使是古代名醫也難以救治。小孩子因此夭折的非常多,幸好現在有種痘的方法,確實能夠挽回生命,這真的是彌補了痘科的不足,而且是上乘的方法。正痘有古代先賢留下的各種成熟方法,避險有種痘的良方,痘疹的治療就此完備了。
疫
痘毒在人體內,就像胎兒在母親的腹中一樣。當它要出生時,開始會腹痛,然後破開胞膜,接著倒轉身體,最後出生,這都是天地自然運行的規律,本來就沒有胎兒會傷害母親的道理。痘疹的發生,開始是發熱,然後出現疹點,接著逐漸長大化膿,和生產的過程有什麼不同呢?既然胎兒不會傷害母親,那麼痘疹又怎麼會傷害人呢?真正傷害人的是因為相互引動的歲運之氣。歲運之氣中,又有疫氣在其中運行,歲運之氣本身不會傷害人,真正傷害人的是疫氣。
痘疹導致死亡,是因為疫氣,而不是痘疹本身造成的。人生來誰不會出痘疹呢?人的體質,自然有虛有實,虛的就應該補,實的就應該瀉,怎麼會因此而死呢?只是因為疫氣在其中運行,虛證想要補,疫氣阻隔,使補藥不起作用;實證想要攻,疫氣趁機侵入,使攻邪藥不起作用。痘疹剛開始發的時候,疫氣掩蓋,使痘疹難以透出;已經出來了,應該會長大化膿,疫氣干擾,使痘疹難以化膿;已經化膿了,毒邪應該發出,疫氣趁機侵入,立刻導致癢、陷、倒黶等變化。這些都是疫氣造成的危害。
疫氣的危害,是會一時傳染,其中以閉證最為嚴重。一旦看到有斑閉證出現,就知道疫病正在流行了。疫氣從鼻子侵入的稱為閉證,是因為肺主管皮毛;從口侵入的稱為斑證,是因為胃主管肌肉。口鼻同時感受疫氣,就稱為斑閉證,應該立刻使用表裡雙解的方法,比如麻黃石膏湯、升麻石膏湯、羌活散郁湯加入芒硝、大黃,這些都是表裡雙解的方法。使用這些方法沒有效果的,只能疏通表裡,但不能驅散疫氣。
一旦看到痘疹細小隱約,有模糊不清的趨勢,必定是疫毒壅塞,即使能夠透出來,也很難化膿。毒邪,主要指人體的正氣;疫,是外來的邪氣。疫氣有時會趁虛而入,或者趁痘疹剛發的時候侵入,或者趁痘疹化膿的時候侵入,或者趁痘疹將要消退的時候侵入,會突然發生變化,必須要能夠辨認出是疫氣,在使用的方劑中加入解疫的藥物。解疫的藥物,和開表通利的藥物,應該互相配合使用。
比如蒼朮、青蒿、白芷,這些芳香之氣與荊芥、防風、羌活、升麻之類合用,可以作為開表之用;比如檳榔、犀角,與芒硝、大黃、石膏、生地之類合用,可以作為攻裡之用;比如腹皮、貫眾、人中黃之類,可以表裡通達,一起作為解疫之用。如果天行疫氣,小孩子感染後,會出現發高燒、煩躁不安、痘疹隱約不明、嘔吐啼哭、藥物難以進入的症狀。如果病情急重,可以挖取新鮮的黃土兩石,攤在地上,鋪上蒲席,讓孩子躺在上面,神情會安靜片刻,有的熱退痘出。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把一隻雄雞劈開,合在孩子的胸膛上,用布紮牢,一兩個時辰也有解毒出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