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十五·痘疹精華 (31)
卷十五·痘疹精華 (31)
1. 證治要略
痘證有二:一曰血熱毒盛;一曰氣虛毒盛。氣虛而毒不盛者,可以徐補。血熱而毒盛者,其勢必急。一發熱便口渴、面赤、氣喘、狂躁、譫語;一見點,即宜涼血解毒,磨犀角汁多飲之,十療四、五,遲難救矣。又有血熱兼氣虛者,初發先涼血解毒,五、六朝後,可以併力補氣助漿。
初時不早涼血,則毒不解,延至六、七朝,勢必以參、耆助漿,漿必不來,反滋毒火。又有血熱毒盛,似氣虛者,初熱放點,神思昏亂,足冷,痘色白,如水窠,惟有唇腫口渴辨其火證。醫者不察,反以氣虛治之,十無一生。(繆仲淳)
痘瘡氣勻即出快。故瘡出之時,常宜和暖,如春三月發生之氣,則氣血和暢,自然出快,其發透,其黶齊。若偏於熱,則壯火食氣,其氣反虛而不能行;偏於寒,則氣凝澀而不得行。(張從正)
解其火毒,恐郁遏而乾枯;養其血氣,欲流行而舒暢。(萬密齋)
治痘宜解毒、和中、安表。虛者益之,實者損之,冷者溫之,熱者平之,是為權度。亦如庖人籠蒸之法,但欲其松耳。○大概灰白色者、靜者,作寒看;齊湧者、躁者,作熱看。(朱丹溪)
五要:一、出欲盡;二、起發透;三、膿稠滿;四、收黶齊;五、結痂厚。○五善:一、飲食如常;二、大小便調;三、瘡紅活堅實;四、脈靜身涼,手足溫暖;五、聲音清亮,動止安和。五者不能全得,得一、二亦吉。
○七惡:一、煩躁悶亂,譫妄恍惚;二、嘔吐泄利,飲食不進;三、黑陷焦枯,癢塌破爛;四、頭面預腫,鼻扇肩抬,目張唇裂;五、喉舌潰爛,食入即嘔,水入即嗆;六、寒戰咬牙,聲啞色黯;七、腹脹喘促,四肢逆冷。七者不必皆有,有一、二亦自難為。○痘之形證有四:曰毒壅,曰血熱,曰氣虛,曰血虛。
又虛實有四:表裡虛實是也。見點稠密,形不尖松,色多慘黯,欲出不出者,此毒壅也;見點深紅,漸變紫黑,夾疔夾斑者,此血熱也;頂陷皮薄,平塌不振者,此氣虛也;色淡根散,或痘色與肉色無異者,此血虛也。身微熱而有汗,曰表虛;壯熱無汗,喘促皮焦,肌肉痛者,表實也。
精神疲倦,唇舌淡白,曰裡虛;狂亂氣盛,渴飲善食,唇燥舌黃者,裡實也。毒壅血熱,同表裡之實;氣虛血虛,同表裡之虛。壅者疏之,熱者涼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虛不實,平劑調之。雖然,辨寒、熱、虛、實,尤須以舌作綱維。○治痘有四,節次勿紊,紊則氣血顛倒,火毒肆虐,而諸證蜂作矣。
故驚者、狂者、吐者、瀉者、斑者、疹者、腰腹痛者、肉腫痘不腫者、嗆水挫喉者,皆當發不發,毒壅三焦所致也;焦紫者、枯黑者、渴者、躁者、發疔毒者、胃爛口臭者,皆當清不清,陽明內熱所致也。當補不補,則為白陷、為泄瀉、為癢塌、為倒黶,外剝內攻,中氣虛也;當滲泄不滲泄,則身反壯熱,或少食吐瀉,或肌肉疤爛,何者?脾濕內淫也。標離而異,本合而同,藥當其節,變證息矣。
白話文:
痘瘡這種病症,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血熱毒盛,另一種是氣虛毒盛。如果是氣虛但毒性不強的情況,可以慢慢地用補藥調理。但如果是血熱而且毒性很強,病情就會非常緊急。患者一旦發燒,就會口渴、臉紅、呼吸急促、煩躁、胡言亂語。只要一看到痘點出現,就應該立即用涼血解毒的方法治療,多喝磨好的犀角汁。這樣治療,十個人中大概有四五個能治好,如果太晚了就很難救治。
還有一種情況是血熱又兼氣虛,這種情況在剛發病時,要先用涼血解毒的方法治療,等過五六天後,再一起用補氣的方法來幫助痘瘡發出來。如果一開始不盡早涼血解毒,毒素就會無法清除,拖到六七天後,就必須用人參、黃耆等補氣藥來幫助痘瘡發出,但這樣反而會讓痘瘡發不出來,而且還會加重體內的火毒。另外,有些血熱毒盛的病人,看起來好像氣虛,剛發熱時,患者會出現精神昏亂、腳冷、痘瘡顏色蒼白像水泡一樣的症狀,只有嘴唇腫脹、口渴才能辨別出是火熱的病症。如果醫生沒有仔細觀察,反而用治療氣虛的方法來治療,那十個人中幾乎沒有一個能活下來。(繆仲淳)
痘瘡的氣息均勻,痘疹就會發得快。所以痘瘡發出來的時候,環境應該保持溫暖,像春天三月時的氣候一樣,讓氣血通暢,痘瘡自然就發得快,發得透徹,疤痕也會比較均勻。如果身體偏熱,就像火勢太旺會消耗體內的氣,反而會造成氣虛而運行不暢;如果身體偏寒,則會造成氣凝滯而不流通。(張從正)
要解除火毒,但又要小心不要讓毒氣鬱積而使痘瘡乾枯;要滋養血氣,讓氣血運行順暢。(萬密齋)
治療痘瘡應該以解毒、調和脾胃、安穩表層為主。虛弱的要補益,強盛的要減少,寒冷的要溫熱,燥熱的要平息,這是治療的原則。就像廚師蒸東西一樣,只要讓它鬆軟就行了。一般來說,痘瘡顏色灰白、不躁動的,屬於寒症;痘瘡齊發、躁動不安的,屬於熱症。(朱丹溪)
痘瘡治療有五個要點:一、痘瘡要發得徹底;二、痘瘡要隆起發透;三、痘瘡的膿液要稠密飽滿;四、疤痕要收得均勻;五、痘痂要厚實。有五種好的情況:一、飲食正常;二、大小便正常;三、痘瘡顏色紅潤、有活力且結實;四、脈搏平靜、身體涼爽、手腳溫暖;五、聲音清亮、行動安穩。這五種情況不一定全部都有,只要有一兩種就表示情況還不錯。
有七種不好的情況:一、煩躁不安、胡言亂語、精神恍惚;二、嘔吐、腹瀉、吃不下東西;三、痘瘡顏色發黑、凹陷、焦枯、癢塌破損;四、頭面部腫脹、鼻翼煽動、聳肩抬頭、眼睛睜大、嘴唇開裂;五、喉嚨和舌頭潰爛、吃東西就吐、喝水就嗆;六、發冷打顫、牙關緊咬、聲音沙啞、臉色黯淡;七、腹脹、呼吸急促、四肢冰冷。這七種情況不一定全部都有,只要有一兩種就很難治療。痘瘡的形狀和症狀主要有四種:毒素壅塞、血熱、氣虛、血虛。
另外,還有表裡虛實的不同:痘瘡密密麻麻、形狀不尖聳、顏色黯淡、痘瘡要發不發的,是毒素壅塞;痘瘡顏色深紅,逐漸變成紫黑色,夾雜著疔瘡或斑點的,是血熱;痘瘡頂部凹陷、皮薄、平塌不振的,是氣虛;痘瘡顏色淡、根部散開,或者痘瘡顏色和皮膚顏色沒有什麼差別的,是血虛。身體稍微發熱但有汗,是表虛;高燒不退、沒有汗、呼吸急促、皮膚焦黃、肌肉疼痛的,是表實。精神疲倦、嘴唇和舌頭顏色蒼白的,是裡虛;精神狂亂、氣勢盛大、口渴想喝水、食慾旺盛、嘴唇乾燥、舌苔發黃的,是裡實。毒素壅塞和血熱,都屬於表裡的實證;氣虛和血虛,都屬於表裡的虛證。毒素壅塞要疏通,血熱要清涼,氣虛要補益,實證要瀉下,不虛不實的,就用平和的藥物來調養。雖然如此,辨別寒熱虛實,最重要還是要以觀察舌頭為主。治療痘瘡有四個步驟,順序不能亂,一旦搞亂,就會導致氣血錯亂、火毒肆虐,各種症狀就會一起出現。
所以,出現驚恐、狂躁、嘔吐、腹瀉、長斑、出疹子、腰腹疼痛、肌肉腫脹但痘瘡不腫、喝水嗆咳的症狀,都是因為痘瘡該發不發,毒素壅塞在三焦所引起的;出現焦紫、枯黑、口渴、煩躁、長疔瘡、胃腐爛口臭的症狀,都是因為沒有及時清除體內的熱毒所引起的。該補益的時候沒有補,就會導致痘瘡顏色蒼白凹陷、腹瀉、痘瘡癢塌、倒黶,這是因為虛弱的體質,從外侵入導致內攻的結果,是體內中氣虛弱。該用滲泄的方法卻沒有用,就會導致身體反而高燒不退,或者食慾不振、嘔吐腹瀉、肌肉潰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是脾濕內侵的緣故。症狀看起來不同,但本質是相同的,只要用藥得當,各種病症就會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