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十五·痘疹精華 (30)
卷十五·痘疹精華 (30)
1. 證治要略
總論
好痘如塔,層層壘札;低痘如塌,空空蹉壓;好痘光豔,珠頭桃面;險痘坑陷,潰囊深爛。(華峰道人)
凡氣虛之痘初發,身熱悠悠,手足厥冷,乍涼乍熱,精神倦怠,肌肉晃白,飲食減少,睡臥安靜,便清自調,虛證無疑。未見點前,用參耆飲加紫蘇、白芷、防風;見點之後,用參耆飲加川芎、桔梗。四日之後,重用參耆飲,隨證加減。七、八日漿足之後,保嬰百補湯,調養氣血。
○凡血熱之痘初發,身熱壯盛,腮紅臉赤,毛焦色枯,煩渴飲水,日夜啼哭,睡臥不安,小便赤澀,熱證無疑。未出之前,升麻葛根湯,或升麻流氣飲;見點之後,十神解毒湯為穩;至三、四日,熱證悉平,勢將行漿,從太乙保和湯加減;八、九日漿足之後,則有保嬰百補湯調養之。○表熱盛則乾枯,表太涼則冰伏。
內熱盛則秘結,內太涼則泄瀉。氣壅盛則腹脹喘滿。熱毒為所抑而不得伸越,則腹脹狂亂。毒氣彌盛,則表裡受重,而嬰童難任。是故治痘之法,在安表、和中、勻氣、透肌、解表五者而已。安其表,使無干枯冰伏之患;和其中,使無便結泄瀉之變;勻其氣,使無壅盛喘滿之過;透其肌,使熱毒得以伸越而達表;解其毒,使內外有所分消。五者不失,則血熱壅遏之證,痘雖稠密,亦不足憂。
(翁仲仁)
一發便密,形勢重者合輕其表而涼其內。若已發,密重微喘,飲水有熱者,則祛風藥中微利之。若出不快,便清自調者,知其在表不在裡也,當微發散。若青乾黑陷,身不大熱,二便秘澀者,熱在內也,當下之。若身大熱,表證未罷者,則不可下。若痘已出,見小熱,小便不利者,當利之。
痘後餘毒未散,復有身熱瘡腫者,宜解毒。已出未出,聲不出者,當清肺。(張潔古)
痘有別物乎?氣血中淫邪之毒也。治痘有別法乎?消化淫邪之毒,衛全其氣血也。故未出則分之,既出則拒之,既拒則化之。三者得之,而天全矣。(《黃帝逸典》)
桂岩先生云:痘者,象其形而名之也。愚謂不獨象形而名,即治痘之法,亦猶農家之種豆也。豆之為物,土實則難出,土瘠則難長。故實者鋤耰之,瘠者灌沃之,不實不瘠,惟順其性,不使物害之而已。知此則可以語醫矣。
今人於痘初起,不察虛實寒熱,或過用木香散、異功散之類,則以火濟火,致變紫黑、倒陷、癰毒、吐衄者有之;或妄用芩、連、梔、柏寒涼之藥,則大傷脾胃,為吐、為瀉、為寒戰內陷者有之。故凡治痘之法,六日之前不宜溫補,亦不宜妄用寒涼。師云:凡解毒之內,略加溫補;溫補之中,略加解毒。
此不傳之秘訣也。(程晨峰)
足熱、腮紅、大便閉、小便赤、渴不止、上氣、脈洪數,七者不得服熱藥,足冷、腹虛脹、面晃白、便清、吐乳、目青、脈沉細,七者不得服寒藥。(呂滄洲)
白話文:
總論
長得好的痘像寶塔一樣,層層堆疊;長得不好的痘像塌陷一樣,空空洞洞;長得好的痘光亮鮮豔,像珍珠一樣,臉色紅潤;長得危險的痘像坑一樣,潰爛化膿。
凡是氣虛引起的痘痘剛開始發作時,會有身體微微發熱,手腳冰冷,時冷時熱,精神疲倦,肌肉蒼白,食慾減少,睡覺安穩,大便正常等虛弱的症狀。在還沒出現痘點之前,可以用人參黃耆湯加上紫蘇、白芷、防風來治療;出現痘點之後,可以用人參黃耆湯加上川芎、桔梗來治療。四天後,再次使用人參黃耆湯,並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材。七、八天痘漿充足後,可以用保嬰百補湯來調理氣血。
凡是血熱引起的痘痘剛開始發作時,會有身體發高燒,臉頰紅腫,毛髮乾枯,煩躁口渴想喝水,日夜啼哭,睡不安穩,小便赤澀等熱性症狀。在還沒出痘之前,可以用升麻葛根湯或升麻流氣飲來治療;出現痘點之後,用十神解毒湯比較穩妥;到了三、四天,熱象平息,痘痘即將出漿,可以改用太乙保和湯加減藥材;八、九天痘漿充足後,可以用保嬰百補湯來調理身體。表面的熱過盛,會導致痘痘乾枯;表面的寒過盛,會導致痘痘潛伏不出。
內部的熱過盛,會導致便秘;內部的寒過盛,會導致腹瀉。氣積聚過盛,會導致腹脹氣喘。如果熱毒被抑制而無法發散出來,就會導致腹脹狂躁。毒氣越來越強盛,身體內外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嬰幼兒會難以承受。因此,治療痘痘的方法,主要在於安撫表面、調和腸胃、均勻氣機、疏通肌膚、解散毒素這五個方面。安撫表面,使其沒有乾枯和潛伏的危害;調和腸胃,使其沒有便秘和腹瀉的變化;均勻氣機,使其沒有積聚和氣喘的症狀;疏通肌膚,使熱毒能夠發散到體表;解散毒素,使身體內外都可以消除毒素。只要這五個方面不失誤,即使痘痘長得很密集,也不必太過擔憂。
剛開始發病就出現大便不暢,病情比較嚴重的,應該稍微緩解表面的症狀,並清解體內的熱。如果已經出痘,痘痘密集,稍微氣喘,喝水時有熱感,可以在祛風藥中加入少量通便的藥材。如果痘痘不易發出來,大便正常,就知道是表面的問題而不是內部的問題,應該稍微使用發散藥物。如果痘痘顏色發青乾枯、發黑凹陷,身體沒有發高燒,大小便不順暢,是體內有熱,應該使用瀉藥。如果身體發高燒,表面症狀還沒消退,就不能使用瀉藥。如果痘痘已經發出來,出現低燒,小便不順暢,應該利小便。
痘痘之後殘留的毒素沒有散去,又出現發熱和瘡腫的情況,應該解毒。無論痘痘發沒發出來,如果出現聲音嘶啞,應該清肺。
痘痘是什麼?是氣血中的邪毒。治療痘痘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嗎?就是消化邪毒,保護氣血。所以沒出痘的時候要疏散,出痘的時候要阻止,阻止後要化解。能夠做到這三點,就能夠完全恢復健康。
桂岩先生說:痘痘是根據它的形狀來命名的。我認為不僅僅是根據形狀命名,治療痘痘的方法也像農民種豆子一樣。豆子這種東西,土壤太肥沃就難以長出,土壤太貧瘠就難以生長。所以,土壤肥沃就要鬆土,土壤貧瘠就要澆水施肥,不肥沃也不貧瘠,就順應它的生長特性,不讓它受到損害就行了。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和醫生談論醫理了。
現在的人在痘痘剛開始發作的時候,不區分虛實寒熱,有的人過度使用木香散、異功散之類的藥物,這就像是火上澆油,導致痘痘變成紫黑色、凹陷、化膿、甚至出現吐血的症狀;有的人胡亂使用黃芩、黃連、梔子、黃柏等寒涼藥物,導致嚴重損傷脾胃,出現嘔吐、腹瀉、發冷內陷的症狀。所以,治療痘痘的方法,在發病的前六天不宜溫補,也不宜胡亂使用寒涼藥物。老師說:在解毒的藥方中,稍微加入溫補的藥材;在溫補的藥方中,稍微加入解毒的藥材。這是秘而不傳的訣竅。
腳發熱、臉頰發紅、大便不通暢、小便赤黃、口渴不止、氣喘、脈搏洪大而快,出現這七種情況不能使用熱性藥物;腳發冷、肚子虛脹、臉色蒼白、大便清稀、吐奶、眼睛發青、脈搏沉細,出現這七種情況不能使用寒性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