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十五·痘疹精華 (28)
卷十五·痘疹精華 (28)
1. 因期施治
疤痕
痘痕赤白,各有所因,治法亦異。凡痕赤作癢者,血虛有熱也,用四物加丹皮;赤而作痛者,餘熱也,用四君、連翹、銀花;若發熱便調者,脾胃虛熱也,用異功散;發熱便秘者,腸胃內熱也,用犀角地黃湯。○疤痕白者,屬氣虛而血衰也,宜固元氣為本,參兼變之證治之。
服藥漸轉紅活者可治,色不轉者不治。雖經年之後,多患瀉利而死。○凡瘡疤黑暗者,恐前未甚作膿,收黶太急,倒黶歸腎也。但察其表裡,如壯熱大渴未除,煩悶昏睡少食,或大便不通,或自利者,此真倒黶歸腎也;若身溫爽快,飲食漸加,大小便調者,此瘡疤本色,無慮也。(《證治準繩》)
痘後餘毒
夫痘順證,其痘疏,其毒微,自然易出易黶,而無餘毒;險證,其痘密,其毒盛,自然難出難黶,而有餘毒;逆證,或陷伏,或倒黶,幸賴脾胃強,調治早,證雖得痊,餘毒未盡,發而為病,多犯疥癰目赤,痘毒藉此消除。故凡痂落而口不渴,身無熱,二便通調,腹無痛楚,精神漸壯,飲食漸加,痂疤紅潤者,此無餘毒也。
若身熱而渴,譫語驚搐,六脈浮洪,腹痛吐瀉,或二便秘澀,精神昏憒,痂疤赤紫,肢倦食少者,此有餘毒也。審其表裡虛實而治之。然至痘後則內外俱虛,最要避寒暑以養其表,節飲食以養其里。倘表裡失調,營衛氣逆,皆可成癰成疽,未可專以毒論。毒者,陰陽偏勝所致,豈真有形惡劣之謂歟?又不可因虛而概用溫補,蓋黶後原宜清解餘毒。但不宜太用寒涼,蓋氣血大虛之後,寒多真寒,熱多假熱,熱去而寒易起也。
至於痘未黶痂未落之際,尤不可過用寒涼,蓋未黶之痘,不藉燒疤,何自而黶?未落之痂,不藉陽和,何自而落?(馮楚瞻)
痘瘡既黶之後,或發癰腫,人固知為餘毒矣。不知氣高而喘息作聲,掀胸抬肚者,餘毒之在肺也;痰涎稠黏,咬牙戛齒,泄瀉口臭者,餘毒之在脾胃也;盜汗出於胸前,向午熱渴者,餘毒之在心包也;睡中多驚,身常發熱者,餘毒之在肝也,耳輪與尻常熱者,餘毒之在腎也;眼合不開,身腫不消,壯熱不清,鬱鬱不樂者,諸經皆有餘毒也。(翁仲仁)
痘後三大證者:牙疳、鬼腫、目疾是也。牙疳十救五、六;鬼腫十死二、三;目疾雖非死證,防有終身之患,故稱大證。○牙疳,一日齦黑,二日齒動,三日齒落,其來最速,故謂之走馬。○牙疳有失下者,有失清者。大便實,少腹堅,不思食者為失下;能食而便調者為失清。
失下者,胃有燥矢,仍須去之;失清者,輕則竹葉石膏湯,重則犀角地黃湯。○牙疳在門牙者唇腫,在坐牙者腮腫。洗去臭穢,吹以敷藥,腫消牙不落者易愈,牙落腫不消者不治。○牙落無血,牙床如膻豬油者,用羊毛筆洗見鮮血,然後吹藥。○吹藥用人中白、孩兒茶二味,箍住牙床,不使展開,自能固齒,硼砂化瘀消腫,冰片領諸藥透骨。雖名家各有秘傳,總不離此四味。
白話文:
疤痕
痘疤呈現紅色或白色,各有不同的原因,治療方法也不同。如果疤痕紅腫發癢,是因為血虛有熱,可以用四物湯加上丹皮來治療;如果疤痕紅腫疼痛,是因為還有餘熱,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連翹、銀花來治療;如果發燒而且大便順暢,是因為脾胃虛熱,可以用異功散來治療;如果發燒而且便秘,是因為腸胃內熱,可以用犀角地黃湯來治療。如果疤痕是白色的,是因為氣虛而且血衰,應該以補養元氣為根本,同時根據其他不同的症狀來治療。
如果服藥後疤痕顏色逐漸轉紅潤,表示可以治癒;如果顏色沒有改變,就難以治癒。即使經過多年,也可能因為經常腹瀉而死亡。凡是瘡疤顏色黑暗的,可能是因為之前沒有充分化膿,太快結痂,導致毒素逆流到腎臟。但要仔細觀察身體內外的情況,如果高燒口渴未退,煩躁昏睡、食慾不振,或者大便不通,或者腹瀉不止,這就是毒素真的逆流到腎臟了;如果身體溫和舒適,食慾逐漸增加,大小便正常,這只是瘡疤的本色,不必擔心。(出自《證治準繩》)
痘後餘毒
如果痘疹病情順利,痘子稀疏,毒性輕微,自然容易發出來並結痂,不會留下餘毒。如果病情危險,痘子密集,毒性強烈,自然難以發出來並結痂,容易留下餘毒。如果病情逆轉,痘子可能陷伏、倒伏,幸好脾胃強健,治療及時,雖然病情好轉,但餘毒還沒完全清除,可能會引發其他疾病,多半是疥瘡、癰腫、眼睛紅腫等,這也算藉此消除痘毒。所以如果痂皮脫落後不口渴,身體沒有發熱,大小便順暢,肚子不痛,精神逐漸好轉,食慾逐漸增加,痂疤紅潤,就表示沒有餘毒。
如果身體發熱口渴,說胡話、抽搐驚厥,脈象浮洪有力,腹痛吐瀉,或者大小便不通,精神昏迷,痂疤紅紫色,四肢倦怠、食慾不振,就表示有餘毒。要仔細辨別身體內外的虛實情況來治療。然而到了痘疹後期,身體內外都虛弱,最重要是避免寒熱來保養身體表面,節制飲食來保養身體內部。如果身體內外失調,營衛之氣不順,都可能形成癰腫、惡瘡,不能只當作毒邪來論。所謂毒,是陰陽失衡導致,難道真的有實質存在的毒物嗎?又不能因為身體虛弱就隨意使用溫補藥物,因為結痂後本來就應該清除餘毒。但不適合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因為氣血大虛之後,寒症多是真寒,熱症多是假熱,熱去之後反而容易出現寒症。
至於痘疹還沒結痂、痂皮還沒脫落的時候,更不能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因為還沒結痂的痘疹,不借助燒灼,怎麼能結痂呢?還沒脫落的痂皮,不借助陽氣溫煦,怎麼能脫落呢?(出自馮楚瞻)
痘疹結痂之後,如果發生癰腫,大家都知道是餘毒引起的。但還有一些情況大家不知道:如果呼吸急促,發出喘息聲,胸部起伏,表示餘毒在肺部;如果痰涎黏稠,咬牙切齒,腹瀉口臭,表示餘毒在脾胃;如果胸前容易盜汗,午後發熱口渴,表示餘毒在心包;如果睡覺容易驚醒,身體經常發熱,表示餘毒在肝;如果耳輪和臀部經常發熱,表示餘毒在腎;如果眼睛睜不開,身體腫脹不消,高燒不退,心情煩悶不樂,表示各個經絡都有餘毒。(出自翁仲仁)
痘疹後有三大嚴重病症:牙疳、鬼腫、眼疾。牙疳能救回五六成;鬼腫會死二三成;眼疾雖然不會致命,但要預防可能終身受到影響,所以稱作大病。牙疳發作最快,一天牙齦變黑,二天牙齒鬆動,三天牙齒脫落,所以叫做走馬。牙疳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排泄不通暢,一種是沒有清熱。如果大便乾燥,肚子硬脹,不想吃東西,就是排泄不通暢;如果能吃東西,大便也正常,就是沒有清熱。
排泄不通暢,是因為胃裡有乾燥的糞便,仍然要清除;沒有清熱的,病情輕微可以用竹葉石膏湯,病情嚴重就用犀角地黃湯。如果牙疳長在前牙,嘴唇會腫脹;如果長在後牙,腮部會腫脹。要先洗去口中的臭味,再塗上藥粉,如果腫脹消退而且牙齒沒有脫落,就容易治好;如果牙齒脫落而且腫脹不消,就難以治癒。如果牙齒脫落沒有出血,牙床像豬油一樣油膩,要用羊毛筆沾水洗,使其出血,再塗藥。塗藥要用人中白、孩兒茶兩種藥粉,固定在牙床上,不讓牙床張開,自然能鞏固牙齒。硼砂能化解瘀血、消腫,冰片能引導其他藥物滲透到骨頭。雖然各家名醫有各自的秘方,但總離不開這四味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