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十五·痘疹精華 (24)
卷十五·痘疹精華 (24)
1. 因期施治
痘癢
瘙癢而作於灌膿時者,凶多吉少。須視其所發,觀其所因,察其情狀,以施治療。視其所發者,或發於手足,或發於肩背,拂之則止,禁之則聽者吉;若發於正面,瘙癢不止,皮脫肉乾者凶。
觀其所因者,或因吐瀉少食,脾胃既弱,氣血不榮者,此虛癢也,治宜溫補;或因穢惡之氣,觸動邪火者,此暴癢也,治宜熏解;或因痘瘡已熟,邪氣盡解,正氣漸生,氣血調和,火微欲退,乃溶溶而癢者,此美疾也,不須服藥。如無因自生瘙癢者,原是惡痘,不得善成。
察其情狀者,如瘙癢之時,乍作乍止,精神清爽,不自抓搔,欲人撫摩者生;若抓搔無時,神識昏沉,搖頭扭項者死。(《馮氏錦囊》)
痘有灰白癢塌者,乃氣血虧弱,而變為虛寒也。陽分者,氣居之地也;陰分者,血居之地也。陽氣弱則陷於陰,陰血盛則乘於陽,氣虛則血進,血虛則氣凌,自然之理也。氣虛,則為麻為癢為陷;血熱,則為干為燥為痛。痘色白者,必至於灰慘。灰慘者,必至於平伏癢塌。此皆氣虛而不起脹,血虛而不華色。
治法用補中益氣合四物湯,以補助氣血。內有熱者,加清利解毒之藥,使血活氣行,則白可變為紅矣。苟單補氣而不補血,則氣血燥熱,而癢塌愈甚矣。(《金鏡錄》)
痘癢畢竟屬虛。管𪀉乃謂有氣盛血熱而癢,此謬說也。又有謂因血上行,血味本咸,醃螫皮肉作癢。似為近理,然灰白之痘,不惟氣虛,而血亦虛,豈能上行而醃螫皮肉?此說又恐未然。其有穢觸而癢者,燒蒼朮、紅棗、黃柏以解之。○表虛之痘,膿漿不滿,多有癢者,不能禁其手搔,須令著長袖絹衣,扎其袖口,不得爪搔為妙。如無絹衣,用絹片裹兒手亦可。
(《痘疹心法》)
癢有二證:一則氣血不足,其癢為虛,四君子湯;一則不能食淡,火生致癢,蟬蛻一物湯。(聞人槻)
爬破
木枯則折,土燥則裂。痘之囊房不甚充滿,則爬破之證所自來矣。但爬破不關要處,猶可全活;若爬破要所,如顴臉頭面,是五臟精華之所聚,痘毒藉為囊房,猶人之有舍,鳥之有巢,今囊房既破,毒無棲所,況營陰耗竭,元氣外亡,焉得不乘虛而內入耶?有效女媧補天之法,用紙封固者,亦必賴夫脾胃內強而能食,氣血未殘而能灌,斯有濟耳。(《馮氏錦囊》)
十一、二朝
十二、三日,有形如火燒煙燻者,血不載毒而內攻也。生死看訣:音不清,食不入,破處乾枯,煩亂不寐者,死證也;音清能食,睡臥安耽,爬破淋漓,神舒氣爽者,生證也。又當分虛實治:唇舌潔淨,則補兼清解;若唇燥舌乾便秘,則單清解,繼以平和,攻補兩盡矣。(《慈幼筏》)
十一、二日成痂之際,極好之痘必有咳嗽,或夜暮身熱。《幼科僉》云:毒氣未盡,概投苦寒,多有胃減廢食,釀成痘勞者。痘發自腎臟骨髓之中,從內之外,毒乃渙釋,收疤之時,真氣歸里,肺合皮毛,處位高,體清肅,從前灌脹成痂,蒸迫之氣,受虧已極,氣泄為咳矣。
白話文:
[因期施治]
痘癢
痘瘡在化膿時出現搔癢,通常是凶險的徵兆。需要觀察搔癢發生的部位、原因和情況,才能對症治療。如果搔癢發生在手腳或背部,輕輕撫摸就能止癢,或能控制住不搔抓,情況就比較好。如果搔癢發生在臉部,而且持續不止,甚至皮膚脫落、肌肉乾燥,那就是凶險的徵兆。
觀察搔癢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嘔吐、腹瀉或食慾不振,導致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這種是虛弱引起的搔癢,治療應該以溫補為主。也可能是因為接觸到污穢之氣,引動邪火,這種是突然發生的搔癢,治療應該以熏解為主。還有一種情況,是痘瘡已經成熟,邪氣已經解除,正氣逐漸恢復,氣血調和,火氣微弱將要消退時,出現微微的搔癢,這是好的現象,不需要用藥。如果沒有原因就自己出現搔癢,通常是惡性的痘瘡,難以順利痊癒。
觀察搔癢的情況,如果搔癢時斷時續,精神清爽,不會自己抓撓,而是希望別人撫摸,就是好的現象。如果不停抓撓,神志不清,還會搖頭晃腦,那就是不好的現象。
痘瘡呈灰白色,且出現搔癢、凹陷的情況,是因為氣血虧虛而轉變為虛寒的症狀。人體的陽氣分布在氣的部位,陰氣分布在血的部位。陽氣虛弱就會陷入陰氣之中,陰血旺盛就會侵犯陽氣。氣虛就會導致血虛,血虛就會導致氣凌,這是自然規律。氣虛就會出現麻木、搔癢和凹陷;血熱就會出現乾燥、燥熱和疼痛。痘瘡顏色發白,一定會變成灰暗,灰暗的痘瘡一定會變成平伏凹陷。這些都是氣虛導致痘瘡不能鼓起,血虛導致痘瘡沒有光澤。
治療方法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合四物湯,來幫助補充氣血。如果體內有熱,可以加入清熱解毒的藥物,使氣血活絡運行,這樣白色的痘瘡就會轉變成紅色。如果只補氣而不補血,就會導致氣血乾燥燥熱,搔癢和凹陷的情況會更加嚴重。
痘瘡的搔癢歸根結底屬於虛證。有人說是因為氣盛血熱而導致搔癢,這是錯誤的說法。還有人說是血向上運行,而血的味道是鹹的,醃漬皮膚導致搔癢。這種說法似乎比較合理,但是灰白色的痘瘡,不僅是氣虛,血也是虛的,怎麼可能向上運行醃漬皮膚呢?所以這種說法恐怕也是不對的。如果是因為接觸到污穢之氣而搔癢,可以燒蒼朮、紅棗、黃柏來解除。如果痘瘡是屬於表虛,膿液不飽滿,容易出現搔癢,病人會忍不住搔抓,應該讓他穿上長袖的絲綢衣服,紮緊袖口,避免抓撓是最好的。如果沒有絲綢衣服,可以用絲綢片包住孩子的手。
搔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氣血不足,引起的搔癢屬於虛證,可以用四君子湯治療;另一種是飲食清淡不足,導致火氣上升而引起的搔癢,可以用蟬蛻一物湯治療。
爬破
就像樹木枯萎會斷裂,土壤乾燥會開裂一樣,痘瘡的囊泡不夠飽滿,就會出現抓破的情況。如果抓破的地方不是要害部位,還可以痊癒。但如果抓破的是要害部位,例如顴骨、臉部、頭部等,這些都是五臟精華聚集的地方,痘毒藉此作為囊泡,就像人有房子,鳥有巢一樣。現在囊泡被抓破了,痘毒就失去了棲身之所,加上營陰耗竭,元氣外洩,這樣就會趁虛而入。即使有女媧補天般用紙封住傷口的方法,也必須依靠脾胃強健、能進食,氣血沒有耗盡,才能奏效。
十一、二朝
痘瘡到了第十二、三天,如果出現像火燒煙燻一樣的症狀,表示血不能承載毒素而向內侵襲。觀察病人生死的方法是:聲音不清、不能進食、破裂的地方乾燥、煩躁不安、無法入睡,這是死亡的徵兆。如果聲音清晰、能夠進食、睡臥安穩、抓破的地方有膿液滲出、精神舒暢,那就是好轉的徵兆。還要根據虛實進行治療:如果嘴唇和舌頭乾淨,要補益兼清解;如果嘴唇乾燥、舌頭乾裂、便秘,要單純清解,之後再用平和的藥物,攻補兼顧。
痘瘡在第十一、二天結痂的時候,即使是情況最好的痘瘡也會有咳嗽或者夜晚發熱的現象。書上說:如果毒氣沒有完全解除就投以苦寒藥物,容易導致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最終形成痘勞。痘瘡是從腎臟骨髓中發出的,由內向外,毒素才得以散發。在收痂的時候,真氣返回體內,肺與皮毛相合,肺的部位較高、體性清靜,之前由於痘瘡腫脹結痂,蒸迫之氣受到極大損傷,所以會因為氣洩而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