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十五·痘疹精華 (18)
卷十五·痘疹精華 (18)
1. 因期施治
或唇裂出血,或斑色青紫,或口吐莧汁,不終朝而死矣。○辛卯,一秋無雨,井底見,河流斷,燥氣太甚,痘證大行,一時多閉伏之證,思之恍然有得。蓋痘之始出本於腎。《經》云:雨氣通於腎。無雨腎氣不通,不能送毒出外,譬之種子在地,非雨露則必不能出土。古人治痘,初出只有升提達表一法,表既開而痘不出,其咎安在?予直以升提之品,納入滋水藥中,名曰化雨煎,所謂因時制宜也。方用生地、丹參、麥冬、料豆、柴胡、升麻、防風、荊芥、蔥白為一劑,化而裁之存乎變。
此可為知者道也。○喻嘉言見痘證時行,令先服六味地黃湯,與予所見大略相似。○若因寒氣閉者,疏痘飲加麻黃、紫蘇、生薑,服後暖覆片時即效。(《橡村痘訣》)
伏
痘之為毒,先天無形之火也,伏於命門,必待歲火相引而始出。歲火太過,復有疫癘之氣遊行其間,先天之火自內而發,外為疫癘之氣所掩,則為閉證。閉者,疫癘之氣閉之也。痘之始出,升發為先,服升發之藥,表氣既開,疫癘之氣既散,有痘出而轉順者,此兒胎毒本輕,所謂解去時疫,痘自然順者也。
若伏證則不然,表氣既開,而毒凝然不動,與閉相似;閉自外乘,伏由內結,又當分類而治矣。○伏證有四種:有腎命之伏,有心經之伏,有肝膽之伏,有胃家之伏。腰痛,面青暗,無大熱,毒伏在腎,一、二日死。見點無多,身無大熱,人事昏悶,咋嘴弄舌,煩躁不安,毒伏在心,亦一、二日死。
或用藥提拔而出,喉舌無恙,方保性命。若喉舌壅腫,食藥難進,五、六日死。痘未出,熱甚驚搐,痘出驚定,謂之先驚後痘,吉;若痘見數點,顏色慘暗,驚搐不定,面青目竄,人事不省,謂之驚閉;毒伏肝膽,即日死。痘毒本甚,一齊赴胃,胃氣為熱所傷,不能送毒出外,必發青紫藍斑,胃爛而死,多在五、六日間。此四種,常法治之不效,為定新方救之,死中求活,用藥速,十挽一、二。
(《橡村痘訣》)
三、四、五朝
上工治痘,一見定吉凶,次則三朝決生死,三朝不能決,不可與言治矣。○虛中夾毒,三、四朝最難用藥,熱毒務在必清,而元氣又不可不顧。予嘗用黃連、石膏、犀角、地黃、紫草、紅花、丹皮、梔子之類,少加人參監之。譬猶用兵,須擇膂力過人者,慮其鹵莽,必以老成監其後,俾熱毒化而氣血不傷,多有成功。此法予師與方搏九先生得之,時人不悟也。
古人發表有參蘇飲、人參羌活散,攻裡有黃龍湯,和解有小柴胡湯,清胃有人參白虎湯,治痢有參連飲,皆難於清解,不可用人參而不得不用者,援為治痘比例,何獨不可?○真實火證,必用清涼。清涼之劑不宜早,亦不宜遲,得力在三、四朝,三、四朝不急清,後雖用之,痘必不受。
白話文:
因期施治
有的情況是嘴唇裂開出血,或是皮膚上的斑點呈現青紫色,或是口中吐出像莧菜汁一樣的液體,這樣的情況往往不到一天就會死亡。在辛卯年,秋天沒有下雨,井底都乾涸了,河流也斷流了,氣候乾燥到了極點,天花這種疾病非常流行,那時出現了很多天花潛伏不發的情況,我思考後恍然大悟。天花剛開始發病,其實是源於腎。醫書上說:「雨水之氣與腎相通。」沒有下雨,腎氣就不通暢,不能把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這就像種子在土裡,沒有雨露的滋潤就不能發芽。古人治療天花,剛發病時只有一種方法,就是用藥升提、使毒素發散到體表,如果體表已經打開了,但天花還是發不出來,問題出在哪裡呢?我直接把升提的藥物,加入滋養腎水的藥物中,組合成一個方子,叫做「化雨煎」,這就是所謂的「因時制宜」。這個方子的組成是生地、丹參、麥冬、料豆、柴胡、升麻、防風、荊芥、蔥白,隨證狀變化而調整。
這些道理,是可以對明白的人說的。喻嘉言看到天花流行時,就讓病人先服用六味地黃湯,這和我的看法大致相似。如果是因為寒氣閉塞導致天花發不出來,可以用疏痘飲加上麻黃、紫蘇、生薑,服用後蓋上被子暖一會兒就會見效。(出自《橡村痘訣》)
潛伏
天花這種毒邪,是先天就存在的無形之火,潛伏在命門這個部位,必須等到體內的火氣引發才會發出來。如果體內的火氣太旺盛,再加上有傳染病邪氣在其中遊走,先天的火就會從內部發出,又被外來的疫癘之氣掩蓋住,就會形成潛伏不發的狀況。這種潛伏,是外來的疫癘之氣阻礙所導致的。天花剛開始發病,以升發為先,服用升發的藥物,體表的氣機打開了,疫癘之氣也消散了,天花就能發出來並且病情轉好,這是因為小兒的胎毒本來就輕,所謂的解除了時疫,天花自然就會順利發出來。
但如果是潛伏的證狀就不是這樣了,體表的氣機打開了,但毒素仍然凝結不動,這和閉塞的情況相似;閉塞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而潛伏是體內凝結造成的,這又應該分類來治療了。潛伏的證狀有四種:有毒素潛伏在腎命門的,有毒素潛伏在心經的,有毒素潛伏在肝膽的,有毒素潛伏在胃部的。如果腰痛、面色青暗、沒有明顯發熱,這表示毒素潛伏在腎臟,一、兩天內就會死亡。如果看到身上出現的疹點不多,身體沒有明顯發熱,但是精神昏沉、咂嘴伸舌、煩躁不安,這表示毒素潛伏在心經,也很快會死亡,一、兩天內就會死亡。
有時用藥物可以把毒素提拔出來,如果喉嚨和舌頭沒有異常,還能保住性命。但如果喉嚨和舌頭腫脹,吃藥都困難,往往五、六天就會死亡。如果天花還沒發出來,發熱嚴重,出現抽搐,天花發出來後抽搐停止,這叫做先驚後痘,是吉利的;如果天花只出現幾個疹點,顏色暗淡,抽搐不止,面色青紫,眼珠上竄,人事不省,這叫做驚閉;毒素潛伏在肝膽,當天就會死亡。如果天花毒素很嚴重,一股腦都衝到胃部,胃氣被熱邪所傷,不能把毒素送出體外,一定會出現青紫色的斑點,胃爛而死,多在五、六天內。這四種情況,用一般方法治療都沒有效果,需要用新的方子來救治,從死亡的邊緣求取生機,用藥要快,十個病人中能救活一兩個。 (出自《橡村痘訣》)
三、四、五朝
高明的醫生治療天花,一看就能判斷吉凶,其次則是三日就能決定生死,如果三天都無法判斷,就不用談論治療了。天花初期,邪氣在虛弱中夾雜著毒素,三、四天的時候最難用藥,熱毒必須要清除,但元氣又不能不顧。我曾經用黃連、石膏、犀角、地黃、紫草、紅花、丹皮、梔子這類藥物,稍微加點人參來輔助。這就像用兵,必須選擇體力過人的人,但又要顧慮他會莽撞,所以一定要用老成穩重的人在後面監督,才能使熱毒化解而氣血不傷,這樣多能成功。這種方法是我的老師和方搏九先生得到的,當時的人們都不明白這個道理。
古人有發表用的參蘇飲、人參羌活散,有攻裡的黃龍湯,有和解的小柴胡湯,有清胃的人參白虎湯,有治痢疾的參連飲,這些方子都難以清熱解毒,但又不能不用人參,我把這些道理援引到治療天花的案例上,為什麼獨獨就不可行呢?如果是真實的火熱證狀,必須用清涼的藥物。清涼的藥物不宜用太早,也不宜用太晚,用的恰當的時機在三、四天,如果三、四天不趕快清熱,之後即使再用藥,天花也不會發出來。